藝術治療是什麼?肺疫時期的思考

公眾號很久沒更新了,上一條還是取消“寫作治療會議”的通告。一場瘟疫,讓心理學在現實災難面前顯得更加無力。
很久以前,我就問過我的師兄(我所認識的做心理學研究做得最好的男人)心理學最大的用處是什麼?他想了想,說也就是對自己有用。
去德州大學時,我聽師兄聊起他那個發到Science上的研究,說一周以後實驗的效果就沒有了。
其實心理學實驗效應能夠持續一周的非常少。寫作治療有時可以——但也只有那些深刻的寫作,這和寫作水準、寫作主題、寫作方式都有關係。
不過,再微弱的效應,只要持之以恆,都能滴水石穿。這就是藝術治療的優勢。即便是非常粗糙的藝術,只要你熱愛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去實踐,最終也能徹底改變你的生活。
去年夏天我和中科院心理所的博士生楊盈同坐火車回浙江,楊說起他在浙江海洋大學做的自殺干預,發現:給那些想自殺的學生一盆植物,一盆容易栽種的植物讓他們回去把它養大,就能讓他們重燃生活的希望。
我曾讀過一個故事:詩人想到生命的虛無,決定自殺,但他找不到一顆合適的歪脖子樹上吊,只好自己去種一顆歪脖子樹。後來,在種樹的過程中,他體驗到了生命的美好,最終放棄了自殺的打算。
種樹也可以是一種藝術治療,和寫詩一樣。
除了種點東西,加拿大人還喜歡在家裡擺各種藝術品,在牆上掛滿各種捕捉生活瞬間的照片。拍照也是一種藝術,對抗無情歲月的藝術。用相片記錄生活中有意義的瞬間,然後觀看照片,寫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提高生命意義感 (Miao & Gan, 2019)。
西人認為:人類文明所有的產物,無非是藝術與科學,一個是人創造的,一個是上帝創造的,一個追求美,一個追求真。兩百年前,藝術與科學並沒有現在這樣分明的界限,藝術家是用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創作,而科學家也是將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藝術。吉羅德·庫其克Gerald Cupchik (2016)說,人總在面對當下的經驗和過去的痕跡,用理智和情感。情感總是與人的過去相聯,保存那些有意義的瞬間。而藝術是創作者情感的結晶。
重讀他的《情感美學》是在最近新冠狀病毒流行時,我宅在家裡,坐在自己種的那些綠植旁邊,自己拍的照片也掛在牆上。五年前我坐在他的教室裡,聽他吹吹牛,吃著他給所有學生買的甜點,想著期末論文怎麼應付過去。那時他的書還沒有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畢生的心血仍然澎湃不息、無處安放。當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編輯說這本書至少要改十幾遍,他一下子就火了,破口大駡,然後這事就黃了……
“記住!這就是我要教給你們的一課,不要有自我(No ego)!”這位七十多歲的猶太人,穿著嬉皮士的衣服去多大應聘,二十多歲就評上了教授,當過國際實證美學協會主席,集齊了所有可以吹的牛皮,終究是過眼雲煙。那時,沒幾個學生選他的課,如果不是我救場,那門課就開不起來。而我其實只是因為到畢業論文答辯前突然發現還缺一個課程學分,所以才想趕緊找個容易過的課——結果證明這老人的課不好過,我把我沒發表的論文交上去,被他罵了一頓,問我想不想退學?!我只好重新寫了一篇十幾頁的論文,圍繞他的理論。
在我畢業回國前,他請我吃了頓晚飯,帶我在校園裡轉了兩個小時。他說,我為你感到驕傲,你打敗了這幫混蛋(“bastards”)。混蛋是指答辯委員會成員,對每一位博士生的答辯,多大都會選五位元教授組成委員會。要集齊這麼多教授——特別是外校的教授——絕非易事,所以答辯失敗的話,就要再等一年。庫其克說我的博導法拉利是個對政治不敏感的人,請了一個越南人來給中國學生當外委。這位越南教授專程從溫暖的夏威夷飛到寒冷的多倫多,拋了個大難題給我:“東西方哲學的差異是什麼?”
很多年後,當我在人大的文化心理學會成立會議上聽到夏威夷大學畢業的黃光國教授講儒家和西方哲學的差異時,我仍然覺得不舒服。後來,我忍不住在專業委員會群裡說:
“我總是懷疑,覺得有些學者可能誇大了孔子對國人道德觀的作用:1.大部分人不懂甚至沒瞭解過孔子2懂也不定信或者實踐,否則道德教育就沒這麼難了3沒有孔子之類思想家的民族甚至原始部落也有基本道德觀念,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更可能是出於人類共情的本性以及面對未來回報的功利需求。
我不懂康得,但是就現象論現象,我聽完黃光國老師的講座,反而同意康得的說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能成為普適道德律。如果世人真的只知推己及人,這個世界恐怕亂套,都以各自心意去行事,比如,我很不想要女人公共場合露臉,而他很不想要女人蒙面,到底怎樣是道德?現實中的成人是有心理理論的,是結合己欲與人欲來求其平衡行事的,具體的平衡點又因人因事因境而異,這些都是心理學才能研究出普遍規律的,而不是思想家拍腦瓜子想得出的。”
學界談中國文化,必講“儒釋道”,可是科學和藝術的傳統在哪裡?難道只講“善”,不講“真”和“美”?難道中國的文化,只有做人的道理,沒有那些日常生活中的音樂、雕刻、詩詞歌賦與繪畫?
臨別時,庫其克告誡我要忠於自己年少時的愛好,因為往往只有年少時的愛好才是真愛,否則最終會耗盡(Burn-out)。
年少時我常去看望胡書華的爺爺,這位老人相信我們是孔子的後代 (楊, 1996)。攀附名人血緣的很多,姓劉的是劉邦後代,姓李的是李世民傳人。查查家譜,中國人恐怕都是帝王將相之後,沒有幾個會認藝術家為祖宗。不過,道鑫爺爺的信仰真的與眾不同——再怎麼說,孔子也是個不得志的知識份子,何況他什麼時候姓過胡?道鑫爺爺在八十多歲時還能和我講他在江西大學西哲班裡讀過康得、狄德羅。他說,哲學家知道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但往往不快樂。他說,孔子其實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只是被統治者利用了。
在我去杭州工作前,他給我幾個南孔宗祠的熟人電話。我從未聯繫。曲阜師大的教授駱承烈給我們家譜作序,說先人因不願為蒙元做官,所以改姓隱居。可這久遠的歷史如何求證?恐怕,“儒家”傳統早已在“崖山之戰”後灰飛煙滅,早已被劃成第四等的“南人”徹底拋棄。等到魯迅出生時,奴性早已成了國民性。而像我們這種來自六線山城的平民百姓來說,“聖人之後”就像文革時的紙高帽。而今人眼中的985、211,很多時候也只是等級觀念的一種投影,和“君子”、“小人”無關。
一百年前,道鑫爺爺的父親從南昌師專畢業,走了八天八夜才回到瑞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群二十多歲的愣頭青一起建了家鄉第一所新式學堂,與那些只教孔孟之道的舊學堂分庭抗禮,當局派兵天天盯著他。而這,或許是“孔胡氏”做過的最偉大的事。
前年春天,庫其克來中國講學,我曾去南大見他。他告誡我,不要去什麼好大學,除非你能過得自由,像你我這樣的人,能夠在現在的學術界活下來,本身就是個奇跡。我的博導法拉利也是這麼想,在我快畢業時,他說,那些格列夫學院的老師,不比我們多大的老師過得差。
學術原本出於個人愛好,就像寫作、繪畫、音樂一樣。只是,任何事情一旦成為謀生的職業,就必然要專業化、市場化,最終很可能成為一件痛苦的事——你不能做自己,你要做別人喜歡的那個人。
那麼,在我們取悅別人換來足夠的錢養活自己後,能不能也偶爾做做自己?做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想,這可能就是“藝術治療”的力量源泉:你也可以按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你的感受,你可以按你對“美”的理解去創作。
梅嬌寅老師不是一個“專業”的舞蹈老師,但她第一個讓我體驗到舞蹈的樂趣。我也曾在不同的地方跟人學過舞蹈,然後堅信自己這僵硬的身體最多只能踢足球。但是梅老師的創意舞蹈課程讓我從舞蹈的源頭去重新認識這樣一個簡單、自然的藝術。就像寫作一樣,你沒必要成為莫言——那可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專業化過程,而且要默默等待很多年,運氣好才能“成功”——你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去寫,學習寫作的技巧,等待寫作的靈感。關鍵是,你要喜歡,你要熱愛。不要管你跳的到底是拉丁、還是芭蕾,你只要遵循基本的原則,隨著音樂和自己心裡的節奏,去創造你覺得美好的肢體運動。
你不是在為別人創作,你是在為自己。
這就是純粹的藝術,藝術就是人自己的創作,是人自發地追求美。它不刻意追求個性,因為它本身就註定是獨特的。它沒有什麼用,除了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一百多年來,我們學了西方的科學,因為覺得那很有用,也順便學了藝術,感覺它不是那麼“有用”。我們學習的只是像達芬奇這樣的成名藝術家的作品,很少去想藝術原本的內涵。很普遍的一種錯覺是:藝術是生活的奢侈品。
其實,藝術就是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創造一點美。王宮裡的皇帝用鑽石在天花板上鑲出五角星,集中營裡的小女孩用煙蒂在沙地上擺出五角星,這些都是藝術,沒有任何的區別。就像我在肺疫肆虐的這些日子裡,哪也不能去,只能寫點、種點、拍點,創造一點生活的樂趣。而如果它能讓你在苦澀的人生中嘗出一點甜來,就是一種治療。
歲月無情,眨眼我已32,道鑫爺爺也已92,今年我不再能像從前一樣去聽他的故事。講述也是一種藝術,而苦難是藝術最好的顏料。我喜歡聽他講:我太公在夜裡被國民黨暗殺……我爺爺成了孤兒跟著他奶奶在街上乞討……國民黨抓壯丁時,道鑫爺爺和我爺爺夜裡翻城牆逃出瑞金……這些故事裡沒有一點做人的道理,但是卻讓我強烈地感受到:活著就好,不管什麼榮辱成敗,不管經歷多少苦難,我只希望長命百歲,看盡人世間的滄桑,收穫一個個故事。
活著就好,活著也可以是一種藝術,只要熱愛生命。

胡草漫
2020年1月30日
武漢封城第七天

參考文獻
Cupchik, G. C. (2016). The aesthetics of emotion: Up the down staircase of the mind-bo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ao, M., & Gan, Y. (2019). How does meaning in life predict proactive coping? The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 on emotion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7(3), 579–592. doi: 10.1111/jopy.12416
楊天如. (1996). 胡會俊將軍傳. 江西文獻(臺灣大陸同鄉會資料庫), 1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