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
隨著農業時代的步入歷史,許多民俗藝術已跟著逐漸的式微。早年風光寶島的歌仔戲與布袋戲,已自戲院表演走向野台。路子越走越窄,熱衷者也越來越少。儘管有心人士之力挽狂瀾,在電視上儘量予以安排演出。可惜曇花一現,終於阻擋不住潮流沖刷,一一的走向式微乃至消失。
民國95年3月媽祖生期間,大甲鎮瀾宮之媽祖遶境祈福,廟方主事單位,為振興台灣傳統藝術之布袋戲。特別拿出魄力,一口氣聘請200棚布袋戲團,同時同地同台演出。全省大小布袋戲團,全都受邀前來共襄盛舉。氣勢之浩壯突破空前,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這次的壯舉,一點也不過份。
台灣的野台戲幾近絕跡,歌仔戲也好布袋戲也罷,近年來倖存者稀少,更遑論及永續經營了。而這次大甲鎮瀾宮之浩大手筆,一出手就是兩百棚聯演,真可說是「空前絕後」之義舉啦!這次的聯演,附近居民不僅可以一飽眼福,即便是全省各地的民俗演藝愛好者,勢必絡繹於途,紛紛就道趕來大甲分享眼福。
根據統計,開演前後,至少會有數十萬人往這裡湧進,屆時之熱鬧自然可期。演出前一天,各個戲班已提前入駐大甲。一輛輛大卡車載滿道具,與演員及工作人員。轟轟隆隆駛入大甲鎮內,將鎮瀾宮前之順天路與蔣公路,擠得水泄不通。演出的戲棚子,在搭棚工作人員的努力下,一座座的搭建起來。
起初還不覺得如何,完工之後,才發覺這次用地之大,以及用人之多,簡直難以估算。因為這次的金光戲班不少,故有數座棚子精心搭建,務必讓這些戲班演出,能夠將其技巧發揮得淋灕盡緻。各棚子台柱上,手工雕花精緻細膩,對連各一無不巧句,花彩繽紛,五顏六色,緊緊吸引住觀賞者之眼光。
翌日下午兩點半,準時開鑼揭開序幕,鑼鼓喧天吸引人潮,鞭炮響徹雲霄,週遭一片迷濛。布袋戲之扮神擺仙前戲,就在三聲銅鑼響過之後展開。各棚座之擺仙戲碼相同,但是演出內容卻各出心裁。豪華之仙官衣服似乎都是新做,紋彩鮮豔,亮麗照人。
鎮瀾宮主席與地方父母官,還有一干頭家爐主們,皆盛裝革履出席盛會,台上台下人聲嚷嚷熱鬧極了。鎮瀾宮前鑼鼓喧天,鏗鏗鏘鏘,砰砰啪啪!廣場上萬頭鑽動,人滿為患。善男信女人手一炷祭香,香煙裊裊直衝眼簾。
金紙一籮筐一籮筐送至金爐附近,一把一把的投入爐內,火燒滿爐,灰燼飛揚。善男信女慇勤拜神,各座戲棚賣力演出。因為日戲屬於點綴,夜戲才是重頭。儘管如此,現場還是擠得人山人海,擁擠現象逾越空前。
晚戲是精華重心,各座無不精銳盡出。從戲目之安排至人偶造型,乃至戲服之設計,莫不費盡心思。佔據路口的大班,如嘉義諸羅山吳萬成,五洲金樹園,亦宛然,哈哈笑,南北布袋戲菁英無不網羅在內。
金光團以及各演座,幾乎都拿出乾冰火焰壯其聲色。高倍特效燈光閃爍不停,到處都是金光閃閃,令人眼花撩亂!人潮推擠,摩肩擦踵,喧囂嬉鬧,喊叫聲音不絕於耳。觀賞演出者,對劇情人物之驚嘆、懊惱、婉惜或叫好聲音揉和一起,構成一幅趣味盎然之熱鬧圖案,為夜空帶來了另番之幻象。
此次參與演出之布袋戲有兩百家,他們遍佈於寶島各個角落。其中還有薪傳獎得主在內,不分階級身分,大家平起平坐同台演出。布袋戲是台灣意象活動之主角,這種人偶戲可說是台灣之寶,地位絕不輸給歌仔戲。本島人對她漠視不顧,反是許多外國人,飄洋過海前來拜師學藝,真有點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此次鎮瀾宮之壯舉,為媽祖活動帶來許多新話題。同時這回的大手筆,也為台灣日漸式微的民俗演藝界,注射了一針強心劑。而其所創下之兩百台布袋戲聯演紀錄,可能在本世紀裡,無人能夠打破它的紀錄,個人堅確的認為如此。
童年看戲是看吃的,戲台上的表演記不起來,可是戲台下的小攤反賣些啥麼?張三李四個個內容如數家珍。收冬戲開春戲皆已過去,我們只好另謀出路打發時間。「童年趣事花樣多,歷歷皆如昨在眼前。」祖厝背後是後龍溪懸崖,爲維護住屋安全,設有水土保持用之駁坎。
駁坎分四層階梯式堆疊,最下層的駁坎上,栽種一株年紀很大的芒果樹。但見它主幹巨大樹身很高,樹皮衣層後後塵苔,想必樹齡已超上百?夏初正值芒果放花結實之期,樹上蜂蝶紛飛雀鳥跳躍,各忙各的非常熱鬧。記得它剛開花不久,幾日没見,枝頭已有豆粒大的小芒果菁出現。
接下來,因為我忙著辦理轉學手續沒去屋後觀察。這天抽空前去一看,小芒果已生長成小雞蛋大。昨夜的一場豪雨,小果菁墬落滿地。我蹲身撿拾幾粒湊近鼻端嗅聞,馨香味道引人垂涎。
這時我心血來潮,突然靈光一現,將那些青芒果去皮切條用鹽巴醃漬起來。當年沒有冰箱,所以我將它往碗櫥一角擺放著。但是過兩天我忘了這件事,直到那天下午母親循味找到了它,我才想起醃漬之事。
母親在櫥角找到它,用手捻一片放在嘴裏試吃。母親覺得味道不錯,於是將它放在餐桌上吃將起來。我在一旁豈能落空,拉張椅子坐在母親身旁一起吃著。母子倆你一片我一片吃不停口,芒果的清香甘酸洋溢口齒之間,越吃越覺味道不錯。
我記得當時醃漬了一大海碗,母子倆片刻吃個精光。母親還不時的用她的舌頭,不捨的一舔再舔指頭上的香甜味道。食髓知味,翌日大早我又到芒果樹下留連,嘿!果然樹底又舖滿不少的落果。這時候的落果已有雞蛋大,去除腐爛的落果竟讓我撿了一臉盆之多。
對於醃漬已有心得的我,這回又出心裁改以砂糖醃漬。母親要我送一小碗給開麵店的二姑,一小碗給大姑。大姑不屑一顧,她叫我隨便拿個盤子,將芒果菁盤過去順便將碗帶回家。我覺得欺人太甚,賭口氣便將它全部送給二姑。
下午我過去二姑店裡收碗,她笑咪咪的給我一張五元鈔票。莫名所以我不敢收下它,二姑不管三七廿一硬塞給我,然後告訴我說,早上那些醃芒果賣了八元,她收三元我分得五元。
意外之財讓我高興得不得了,當天怎樣走回家中我都忘了。那天回家前二姑叮嚀,如果還有醃漬就直接送到店裡去賣。我回到家裏猛表功,媽媽要我認真做不要半調子應付,以免破壞了二姑辛苦建立起來的商譽。
這天黃昏,我回到芒果樹下尋找落果。但只寥寥數顆讓我感到失望。這時我抬頭望著樹梢,見那青果累累滿樹。心想:何不弄些青果醃漬。心動立即付諸行動,於是拿起一根長的竹竿,對準果串多的地方輕打幾下。
一陣清脆響聲過後,滴滴答答裏青果掉落滿地。我小心將它們拾起放入簍內,恰巧裝滿一竹簍。掂一掂份量,還是覺得重量蠻重的。有了這麼多的青果,高興萬分的提回家去。
這回收集的青芒果,數量多醃漬量也較多。全部醃漬完畢堆滿一只大陶甕,三天後取出拋以梅子粉,然後送到小姑家的雜貨店裡寄賣。頭尾時間四天不到,全部的芒果青已然賣光。
小姑分我一百廿元之外,還另送我家一付豬大骨。我高興的拿回家,並將所有賣得之錢一起交給母親。當時家中經濟頗為擷崌,意外的有了這些額外收入,對於家中生計不無小補。
第二天開始,我在山村同黨中當起了老闆。我開出價碼鼓勵死黨們,要他們四出撿拾青芒果之落果交給我。「有錢能使鬼推磨,利益來時皆爭取。」有錢可賺大家都心動,他們到處尋找落果前來換錢。
我將青芒果收下之後,立刻加工處理加以醃漬,然後再交給小姑幫助銷售。兩三個月的生產期裏,我與同黨個個口袋叮噹有料。暑假來臨我們轉向芭樂醃漬,結果情況十分理想,所以在這個暑假裏,我們個個日子都過得蠻愜意的。 [待續]。
隨著農業時代的步入歷史,許多民俗藝術已跟著逐漸的式微。早年風光寶島的歌仔戲與布袋戲,已自戲院表演走向野台。路子越走越窄,熱衷者也越來越少。儘管有心人士之力挽狂瀾,在電視上儘量予以安排演出。可惜曇花一現,終於阻擋不住潮流沖刷,一一的走向式微乃至消失。
民國95年3月媽祖生期間,大甲鎮瀾宮之媽祖遶境祈福,廟方主事單位,為振興台灣傳統藝術之布袋戲。特別拿出魄力,一口氣聘請200棚布袋戲團,同時同地同台演出。全省大小布袋戲團,全都受邀前來共襄盛舉。氣勢之浩壯突破空前,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這次的壯舉,一點也不過份。
台灣的野台戲幾近絕跡,歌仔戲也好布袋戲也罷,近年來倖存者稀少,更遑論及永續經營了。而這次大甲鎮瀾宮之浩大手筆,一出手就是兩百棚聯演,真可說是「空前絕後」之義舉啦!這次的聯演,附近居民不僅可以一飽眼福,即便是全省各地的民俗演藝愛好者,勢必絡繹於途,紛紛就道趕來大甲分享眼福。
根據統計,開演前後,至少會有數十萬人往這裡湧進,屆時之熱鬧自然可期。演出前一天,各個戲班已提前入駐大甲。一輛輛大卡車載滿道具,與演員及工作人員。轟轟隆隆駛入大甲鎮內,將鎮瀾宮前之順天路與蔣公路,擠得水泄不通。演出的戲棚子,在搭棚工作人員的努力下,一座座的搭建起來。
起初還不覺得如何,完工之後,才發覺這次用地之大,以及用人之多,簡直難以估算。因為這次的金光戲班不少,故有數座棚子精心搭建,務必讓這些戲班演出,能夠將其技巧發揮得淋灕盡緻。各棚子台柱上,手工雕花精緻細膩,對連各一無不巧句,花彩繽紛,五顏六色,緊緊吸引住觀賞者之眼光。
翌日下午兩點半,準時開鑼揭開序幕,鑼鼓喧天吸引人潮,鞭炮響徹雲霄,週遭一片迷濛。布袋戲之扮神擺仙前戲,就在三聲銅鑼響過之後展開。各棚座之擺仙戲碼相同,但是演出內容卻各出心裁。豪華之仙官衣服似乎都是新做,紋彩鮮豔,亮麗照人。
鎮瀾宮主席與地方父母官,還有一干頭家爐主們,皆盛裝革履出席盛會,台上台下人聲嚷嚷熱鬧極了。鎮瀾宮前鑼鼓喧天,鏗鏗鏘鏘,砰砰啪啪!廣場上萬頭鑽動,人滿為患。善男信女人手一炷祭香,香煙裊裊直衝眼簾。
金紙一籮筐一籮筐送至金爐附近,一把一把的投入爐內,火燒滿爐,灰燼飛揚。善男信女慇勤拜神,各座戲棚賣力演出。因為日戲屬於點綴,夜戲才是重頭。儘管如此,現場還是擠得人山人海,擁擠現象逾越空前。
晚戲是精華重心,各座無不精銳盡出。從戲目之安排至人偶造型,乃至戲服之設計,莫不費盡心思。佔據路口的大班,如嘉義諸羅山吳萬成,五洲金樹園,亦宛然,哈哈笑,南北布袋戲菁英無不網羅在內。
金光團以及各演座,幾乎都拿出乾冰火焰壯其聲色。高倍特效燈光閃爍不停,到處都是金光閃閃,令人眼花撩亂!人潮推擠,摩肩擦踵,喧囂嬉鬧,喊叫聲音不絕於耳。觀賞演出者,對劇情人物之驚嘆、懊惱、婉惜或叫好聲音揉和一起,構成一幅趣味盎然之熱鬧圖案,為夜空帶來了另番之幻象。
此次參與演出之布袋戲有兩百家,他們遍佈於寶島各個角落。其中還有薪傳獎得主在內,不分階級身分,大家平起平坐同台演出。布袋戲是台灣意象活動之主角,這種人偶戲可說是台灣之寶,地位絕不輸給歌仔戲。本島人對她漠視不顧,反是許多外國人,飄洋過海前來拜師學藝,真有點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此次鎮瀾宮之壯舉,為媽祖活動帶來許多新話題。同時這回的大手筆,也為台灣日漸式微的民俗演藝界,注射了一針強心劑。而其所創下之兩百台布袋戲聯演紀錄,可能在本世紀裡,無人能夠打破它的紀錄,個人堅確的認為如此。
童年看戲是看吃的,戲台上的表演記不起來,可是戲台下的小攤反賣些啥麼?張三李四個個內容如數家珍。收冬戲開春戲皆已過去,我們只好另謀出路打發時間。「童年趣事花樣多,歷歷皆如昨在眼前。」祖厝背後是後龍溪懸崖,爲維護住屋安全,設有水土保持用之駁坎。
駁坎分四層階梯式堆疊,最下層的駁坎上,栽種一株年紀很大的芒果樹。但見它主幹巨大樹身很高,樹皮衣層後後塵苔,想必樹齡已超上百?夏初正值芒果放花結實之期,樹上蜂蝶紛飛雀鳥跳躍,各忙各的非常熱鬧。記得它剛開花不久,幾日没見,枝頭已有豆粒大的小芒果菁出現。
接下來,因為我忙著辦理轉學手續沒去屋後觀察。這天抽空前去一看,小芒果已生長成小雞蛋大。昨夜的一場豪雨,小果菁墬落滿地。我蹲身撿拾幾粒湊近鼻端嗅聞,馨香味道引人垂涎。
這時我心血來潮,突然靈光一現,將那些青芒果去皮切條用鹽巴醃漬起來。當年沒有冰箱,所以我將它往碗櫥一角擺放著。但是過兩天我忘了這件事,直到那天下午母親循味找到了它,我才想起醃漬之事。
母親在櫥角找到它,用手捻一片放在嘴裏試吃。母親覺得味道不錯,於是將它放在餐桌上吃將起來。我在一旁豈能落空,拉張椅子坐在母親身旁一起吃著。母子倆你一片我一片吃不停口,芒果的清香甘酸洋溢口齒之間,越吃越覺味道不錯。
我記得當時醃漬了一大海碗,母子倆片刻吃個精光。母親還不時的用她的舌頭,不捨的一舔再舔指頭上的香甜味道。食髓知味,翌日大早我又到芒果樹下留連,嘿!果然樹底又舖滿不少的落果。這時候的落果已有雞蛋大,去除腐爛的落果竟讓我撿了一臉盆之多。
對於醃漬已有心得的我,這回又出心裁改以砂糖醃漬。母親要我送一小碗給開麵店的二姑,一小碗給大姑。大姑不屑一顧,她叫我隨便拿個盤子,將芒果菁盤過去順便將碗帶回家。我覺得欺人太甚,賭口氣便將它全部送給二姑。
下午我過去二姑店裡收碗,她笑咪咪的給我一張五元鈔票。莫名所以我不敢收下它,二姑不管三七廿一硬塞給我,然後告訴我說,早上那些醃芒果賣了八元,她收三元我分得五元。
意外之財讓我高興得不得了,當天怎樣走回家中我都忘了。那天回家前二姑叮嚀,如果還有醃漬就直接送到店裡去賣。我回到家裏猛表功,媽媽要我認真做不要半調子應付,以免破壞了二姑辛苦建立起來的商譽。
這天黃昏,我回到芒果樹下尋找落果。但只寥寥數顆讓我感到失望。這時我抬頭望著樹梢,見那青果累累滿樹。心想:何不弄些青果醃漬。心動立即付諸行動,於是拿起一根長的竹竿,對準果串多的地方輕打幾下。
一陣清脆響聲過後,滴滴答答裏青果掉落滿地。我小心將它們拾起放入簍內,恰巧裝滿一竹簍。掂一掂份量,還是覺得重量蠻重的。有了這麼多的青果,高興萬分的提回家去。
這回收集的青芒果,數量多醃漬量也較多。全部醃漬完畢堆滿一只大陶甕,三天後取出拋以梅子粉,然後送到小姑家的雜貨店裡寄賣。頭尾時間四天不到,全部的芒果青已然賣光。
小姑分我一百廿元之外,還另送我家一付豬大骨。我高興的拿回家,並將所有賣得之錢一起交給母親。當時家中經濟頗為擷崌,意外的有了這些額外收入,對於家中生計不無小補。
第二天開始,我在山村同黨中當起了老闆。我開出價碼鼓勵死黨們,要他們四出撿拾青芒果之落果交給我。「有錢能使鬼推磨,利益來時皆爭取。」有錢可賺大家都心動,他們到處尋找落果前來換錢。
我將青芒果收下之後,立刻加工處理加以醃漬,然後再交給小姑幫助銷售。兩三個月的生產期裏,我與同黨個個口袋叮噹有料。暑假來臨我們轉向芭樂醃漬,結果情況十分理想,所以在這個暑假裏,我們個個日子都過得蠻愜意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