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便宜又大塊,而且口感又受到行家們肯定的牛排,它就是眾所週知的肋眼牛排 (Rib-eye Steak)。「肋眼」顧名思義,它就是取自牛肋脊部位的肉排。此部位之肉質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般鮮嫩,但是「骨邊肉」確實好吃。

肋眼牛排它就涵帶有這種滋味,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它比莎朗耐嚼,且又比菲力夠味。此外,它的油花十分豐富,年輕男女食客享用此味好評不斷。

肋眼牛排又被稱做「老饕牛排」,主要原因是牛肋骨部位上方,恰好連接脊椎部分,它的肉質與油分恰到好處。通常,在肋眼牛排中間會有一塊明顯的油脂。其他部之油花則分佈均勻。放上鐵板煎熟之後,油香四溢,引人垂涎。它的肉塊有嚼勁卻又不柴不澀,可煎可烤又可蒸燉,可說是最為饕家熟悉且喜愛的部位。

紐約客 (New Yorker Steak),它的鮮嫩程度僅次於菲力與肋眼。因為這個部位運動量稍大,所以口感上嚼勁十足。同時因為它有漂亮的油花,故爾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之部位。

煎熟之後,切一小塊送入嘴裡咀嚼起來,滿嘴的口感讓食客輕嚐一口,就會對此部位之牛肉鮮甜多汁,感到無比之驚艷與讚嘆!這是老美饕客最喜愛之部位,故爾才被稱之為「紐約客牛排」。

牛小排 (Rib Steak):牛小排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肉質結實而且油紋分布適中,非常適合以炭燒或燒烤的方式,燒烤過程中油脂會滋滋地流出,香味四溢。至於取自牛隻胸腔左右兩側的牛小排,它帶骨帶筋又夠肥腴的肉質。

本來就很多汁耐嚼,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牛小排,嫩而不澀,肉質豐郁不膩,即便是個怕生的食客,他也可以怡然的享受牛小排散發之魅力.。至於莎朗牛排(Sirloin Steak):「沙朗」,它是取自牛只背脊一帶,最是柔嫩多汁的部分。其中滋味各有千秋,它和菲力與紐約客同屬於「前腰脊肉」。

它的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麼均勻漂亮,但它的肉質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入嘴咀嚼起來滿口肉感非常過瘾。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這是莎朗獨有之特性,所以它才能成為許多饕客行家之最愛. 。

除了以上幾個主項之外,其它如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脅肉」,「上後腿肉」等等。這些部位之肉質纖維較粗,但因油花豐富媲美莎朗或其他。

若是修去脂肪後的精瘦口感神似菲力,它的價位只需高級肉排的三分之一。因此,它們常被價格訴求的業者,拿來充作牛排上桌。上餐廳付高價卻又吃不到好的牛排,當然會令人火大嘔氣,希望閱讀過本文之後,大家不會再受騙上當啦。 

俗話說得好,人生在世乃屬短暫過客,生老病死則為生命途中之枝節。上天體恤為人之苦,故爾賜給每人一份食祿。其食祿上佳者吃遍天下,中之者三餐豐富不缺。至於食祿欠佳者,可能只有與藥罐為伍,時時夢想著豐盛的食物。

因是之故,每個人都得珍惜這份天賜口福,有生之年好好吃它一頓,方不空費老天這份的賜予。不知是哪位專家說過的話?「想抓得住丈夫,就須先抓住他的胃。」王玉梅(假名)每日苦研食譜,不斷的向外學習料理,並還時時回鄉下向母親學烹調。目的無他,只想藉此抓住,一家五口人的胃囊罷啦。

她的先生阿敦是位電腦工程師,鎮日與電腦為伍,對食、衣、住、行、的後三項,從未動腦筋或用過心思。衣服穿得差些,甚至襪子顏色不一樣,他不曾計較過。車子百年難得沖洗一次,外觀變成迷彩,他也都不在乎。唯獨對「吃」這一項,他可精得很哪!

三個寶貝蛋和他老爸又不同,大哥穿得挑剔,型式非所中意絕對不穿。流行過時,抱歉!他也不穿。樣樣走在尖端不說,就是品味也是獨創一格。二弟一身潔癖,眼裡見不得絲毫的骯髒。所有用具一擦再擦,就差沒把外觀給擦爛。馬桶蓋有水,浴槽用過沒洗乾淨,鐵定會引來大吼大叫,碎碎唸個不歇,讓人頭疼不已。

三妹是個女娃兒做事比較細心,所以她該沒問題了吧?啊哈!她的吃癖更甚於她的老爸。小小年紀就有獨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害得母親為了應付她的口好,一天到晚猛K食譜之外,還要四處求人教她做菜。偶有心得,立刻就端給女兒先嚐。女兒滿意了,她的一顆懸心才可放下。

這天,玉梅又為煮啥而大傷腦筋。電話聲響起,她趕過去接聽。十二樓的張媽今天要做紅燒獅子頭,所以,開口邀玉梅一起去市場買菜。玉梅高興的應道:「好啊好啊!順便也可學做這道菜啊。」她掛完電話立即收拾,提起菜籃下樓。恰好與張媽搭上同一電梯,兩人一路聊個不停,瞬間便已來至樓底。

二人走出電梯,朝著南門市場方向步行而去。途中玉梅發問:「張媽!學做紅燒獅子頭難不難?」張媽和氣的回答:「不難,不難,稍微用心誰都能學會。至於火候嗎,那就得靠經驗之試煉囉!」

這是當然的道理啦,人家肯敎你做就以世添大恩惠啦。她們來到南門市場,這座老市場經過整修之後,採光大為改善,而且地面也不再積水啦。南門市場的人行通道狹窄,每天人次進出流量大,但礙於面積受限,所以無法拓寬內部的通路。

市場裡非常熱鬧,人來人往摩肩擦踵,討價還價和熟人的寒喧,聲聲嚷嚷,盈耳不絕。難為家庭主婦們,天天耳朵挨轟,不變成重聽者已屬萬幸了。張媽帶著玉梅先去肉攤上買絞肉,肥三瘦七交代老闆後,她們轉往菜攤買顆大白菜,另加蔥薑和辣椒。

玉梅依樣畫葫蘆,她也買肉買菜和買相同的搭料,因為家人較多,所以她的買量比張媽多出一倍。全部買妥之後,二人又順路去中藥店,買些陳皮做為提味之用。二人回到大樓,匆匆進入電梯內上樓。將菜籃擱好,玉梅立即上十二樓去張媽家學習。

她向張媽借紙筆,以便記錄下做法與要訣,張媽說不必如此麻煩,只需跟著她做一遍就能學會,因此,玉梅乖乖的在一旁學習並做助手。張媽先將大白菜剝開洗淨晾乾,然後切蔥段及薑片順將陳皮切絲。

準備工作完畢後,張媽開始進行下階段手續。首先將蔥薑放進蔬菜處理機內,打碎成泥並濾去水份留下備用。接著,將絞肉稍剁至帶點黏稠狀,加入蔥薑泥拌合均勻。再加入蛋、酒、醬油和太白粉再拌均勻。

為使口感充份表現,需將與佐料拌勻的絞肉,用手抓在盆內摔打使其緊密結合。摔打適度即可,過度做出之肉丸太硬不好嚼,不足則太軟口感差,至於所謂的適度,需依靠經驗去判定。

最後將摔打過的肉糊捏成肉丸,大小依容具或自己喜好而定。肉丸放入油鍋裡滾炸,直至表皮金黃才撈出瀝乾油份。張媽教玉梅說:紅燒獅子頭最好用陶鍋燉煮,細火慢燉才可煮出好吃的獅子頭。

說著說著,張媽開始將鍋熱起,迅速的將一些蔥薑辣椒入鍋爆炒,並放水做成湯底待會需要。這時玉梅說:「湯底用高湯塊不更省事嗎?」張媽笑笑回答:「可以是可以,不過,還是自己親手做的來得有味。」

這時張媽邊說邊將陶鍋拿出,她將白菜舖底肉丸舖於菜上,注入高湯放些陳皮提味。先以大火煮滾再轉細火慢燉。一個小時的燉煮,香噴噴的紅燒獅子頭就可吃了。喜歡重味者,可依自己喜好加入辛香料或勾芡濃汁。適量的滴點香油或烏醋或魚露,另番風味值得一試。

總言之,百味皆可用,端看您之所好罷了。從張媽家告辭回家的玉梅,一路上將製作過程回憶一遍,似乎覺得做此不難。於是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複習試做紅燒獅子頭。製作進行中,作業程序蕭規曹隨,過程一點也不敢馬虎。

初試成功與否她很在意,因此上桌之後,她便躲在一旁偷看著家人的反應。當晚除了玉梅之外,一家人都被那燉鍋裝的紅燒獅子頭之香氣引上座位。但見她先生掀開燉鍋,伸筷入鍋挾口試吃。

一副滿足表情引來眾筷齊動,瞬間而已,一大鍋獅子頭迅速見底,連湯汁都涓滴不剰。睡前先生給了她一個響亮而又深情的啵兒,玉梅知道自己的料理,已經深深抓住他們的胃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