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幽幽情思长

王水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故乡杭州已60多年了,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我对兰花的爱好,一直没有改变过。

立春那天,好几盆春兰都不约而同地绽花吐芳,还有三盆开出紫色的小花朵,花枝也是紫色的,内行人告诉我,这是名品,听后心里十分高兴,于是把它们从凉台上搬进客厅。那一阵阵飘来的幽幽清香,伴随着料峭的春寒,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暇想……
我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兰花因其质朴文雅,秉性高洁,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都有题咏。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对兰花曾有过题咏:“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我爱兰花,儿子也爱兰花,共同的爱好,在凉台上栽了三十来盆兰花。望着她那婀娜绰约文文静静的花朵,和一尘不染的清清绿叶,闻着那飘来的时有时无的醇美清远的淡淡清香,真是有点心旷神怡,也给我的退休生活恁添了不少情趣。

兰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也是名贵的观赏植物之一。兰花原本生长在深山幽谷,无人赏识。但兰花不管条件好坏,即使在恶劣的環境中,依旧孤芳自赏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具有超凡脱俗的品格,它的清雅与高洁,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之“天下第一香”,被称为“花中君子”,孔子家语曾说:“兰生于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正因为兰花具有这种高贵的品质,孔子还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由于兰花的高尚品质,高贵情操和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深受人们赞许,并把兰花从深山幽谷移植到芳苑庭院,让它飘逸的清香,让千万人共享。
我国独特的春兰、惠兰、建兰、墨兰早已被世上誉为“中国兰”。几千年来,不但使兰花名闻遐迩,而且迎来了古往今来众多对兰花的爱好者。屈原在《离骚》中写下了“余既滋兰兮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的诗句咏兰。明代文征明十分深爱兰花,在《题画兰》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还有王维、苏辙、黄庭坚等。我们的朱德元帅还把几株“井冈兰”带回了家。并作诗一首:“井冈山上产幽兰,乔布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又如陈毅元帅曾写诗颂兰,他在《幽兰》一诗中写道:“幽兰生山谷,本是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兰花有这么一大批名士、伟人的赞美和讴歌,不但给兰花增添了许多香韵,也让兰花深含着文化的韵味……
突然从广播里传来台湾的《兰花草》的歌声:“……期待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是的,宝岛台湾也盛产兰花,台湾人民也十分喜爱兰花。明末清初,由于大批的福建沿海和其他省份的人们向台湾移民,兰花的各种名品,也随之入台。台湾的兰花有素心兰、蝴蝶兰、报春兰、石斛兰、豹纹兰、空谷兰、四季兰等二千多个品种。台湾还有“蝴蝶兰王国”的名称。
呵,兰花,两岸人民共同的爱好,两岸人民共同的习俗,两岸人民也共同望回归,盼统一,骨肉同胞,早日团聚,宿愿以偿,满庭花簇。让香溢四方的兰花,点缀、美化两岸同胞的生活,在金瓯一统的祖国大家庭里芬芳竞发,清香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