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鵝肉雖然粗澀些,但以口感而言,我還是喜歡吃鵝肉。除了鵝肉之外,鴨肉也是我的喜歡之一。居家附近的連城路與員山路之十字路口右側,有家歷史悠久的掛爐烤鴨店。店面不大,主角是座鋼製的烤爐,它就放在店門口旁邊的空地上。

這家掛爐烤鴨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或許因為附近只此一家,所以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開爐之前,店門外已有多人在等候買烤鴨,店裡只有三人工作,烤鴨、片鴨、炒鴨骨、還需應付客人,所以店裡的三個人,個個都忙得不亦樂乎!

負責掛爐燒烤的是老主人,處理片鴨與熱炒工作的是二代主人,櫃檯則由媳婦在負責。三人之默契十足,從容應付客需從不失禮。老主人的烤鴨技術沒話說,火候掌控得宜,隻隻出爐之烤鴨金黃飽滿,外觀亮眼且鴨肉鮮嫩多汁,怪不得天天生意火紅,顧客盈門應接不暇。

這家的烤鴨皮脆肉嫩,油亮亮的外觀令人垂涎三尺。購買整隻半隻來者不拒,買客挑定鴨隻,並清楚交代內食或外帶之後,年輕的二代主人,隨即將烤鴨放上桌檯,熟練的操刀片下香脆的鴨皮。

年輕人片鴨之刀工不錯,連皮帶肉厚薄均勻,非常方便於餅皮之捲裹食用。而那些餅皮都是自家烙製的,口感好嚼絕對不會黏牙。年輕人十分熱心豪爽,如有客人問他如何吃法?他總面帶著笑容,不厭其煩的將通俗吃法告知客人。

其實,鴨皮吃法很隨興。吃者只需攤開面餅皮,然後再絣皮上抹上薄醬,挾塊鴨肉皮放於其上,加蔥段與小黃瓜條捲疊起來,就可送入口中大快朵頤矣。這種吃法簡單,吃起來夠味,人人百吃不厭。

年輕老闆極為開朗,客人買多買少他都笑臉相待。工作起來態度從容,手腳俐落。每日趁著空閒與他對談,方知掛爐烤鴨乃是一門學問。據其所言:入烤的鴨隻,最好來自水源乾淨之處。

這種鴨隻之皮肉具油質但不肥厚,肉質鮮嫩甜味恰到好處。烤出來的鴨體金黃誘人,吃起來絕不會乾澀礙口。他還對我說:「鴨子體重在4至5斤之間最好用,上爐燒烤之前的手續包括放血、掏膛、沖洗、充氣、燙皮、上色與風乾等手續。」

他接著說:「經過如此繁雜手續,烤出來的鴨隻口感極好。不但鴨皮酥脆光澤,鴨肉更是細嫩多汁還帶有彈性。出爐後必須趁熱立即片其皮肉,否則冷卻就不好片啦。況且溫度下降之後,影響口感至極。」

一鴨多吃是烤鴨店的普遍做法,片過皮肉之鴨體,可再剔下餘肉作成鴨鬆,包以生菜入口爽脆順嘴。或將餘肉猛火快炒銀牙,趁熱上桌又是另翻風味。這家烤鴨只做兩吃,片下皮肉之後的骨架,剁塊加以甜麵醬與九層塔辣椒熱炒,讓其甜辣鮮香融合一體,雖無多肉吃起來意味十足,配飯搭酒兩相適宜。

多年前我在真北平吃烤鴨,麵餅包上鴨皮香脆可口。剩下之骨架剔下餘肉炒銀牙,爽脆順口真是一絕。骨架剁塊酥炸灑上胡椒粉,其味不輸街攤所賣之鹽酥雞。我想,如果能將酥炸後之骨塊,加入甜麵醬與九層塔和辣椒一起熱炒,相信它的滋味一定會讓人嘴咀嚼不停。

這般做法不僅可以將烤鴨吃法發揮淋漓盡致,亦能讓饕客食後舔舌吮指回味無窮。我家兒女們特愛吃那家的烤鴨,每個月至少吃他兩三回。他們鍾愛麵餅捲肉片,我與老妻則喜歡鴨骨架之醬爆熱炒甜味。

每回烤鴨買回來放在桌上,各取所需各選所好毫無瓜葛。儘管一吃再吃,並未讓人覺得膩味。嘿嘿!已有多時未吃烤鴨了,真希望今天女兒會去買隻回來,好讓我們老人家解解饞咧!

民國五十七年,我人從部隊裡退伍返鄉已經多年。為了幫助家中生計之需,每天都認真的在職場工作上打拼。在當時人浮於事的社會裏,想要謀生糊口談何容易。因此,應工作地點不管多遠,隔鄉離鎮或者必須搭車離家上班,路途再遠都不敢拒絕不做。

至於薪資多寡不是重點,重點只要有工作「蝦米櫳瑪做!」某日我去找新工作,參加某種乳酸菌飲料「養xx」的業務員招考。口試當日時過中午,我的台北朋友請吃中飯。他帶著我走過,中華路與武昌街口的拐角,看到一家「十字亭鴨肉扁」的小店。兩人走進店內,發現裡頭的設備簡單得可以。

這店的面積絕無超過六坪之大,屋座畸形擺設陳舊。此外,眼睛所見到的設備,只是一個大火爐大深鍋,一張大而長的工作桌罷了。長條工作桌上,推滿了煮熟的鴨鵝頭、鴨鵝掌、內臟與肉體。

店內髒亂不說,兩台大同16吋電扇佈滿著灰塵,有氣無力的旋轉著吹風。店內燠熱得不得了,人一進去立刻額角飆汗。但是奇怪的很吶!我們十一點半左右進去,店內已有一大票的饕客據案高嚼猛吃。

老闆一臉拙相,額頭上綁著一條雪白毛巾。身著背心已濕半邊,卻正努力的在砧板上剁鴨鵝肉。店內非常熱鬧,饕客們點吃聲此起彼落。這個要鴨胗那個要鵝掌,一號桌是全鴨三號桌半鵝。

甚至還有人要炒一盤脆鵝腸,或來個下水湯,店裡的大人小孩忙碌得不亦樂乎。儘管食客點吃累堆一大埒,老闆與夥計都能掌握契機,迅速的將所點之食物送上桌去。老實說,剛剛走進店內,我對它的第一印象極為不佳。但一見到老闆夥計之合作無間,於是我那先入為主的觀念逐漸改變了。

我很佩服那位年輕跑堂,哪位客人要吃啥麼,層層疊疊,他竟可以一個不漏的端上桌給客人,外帶內吃絕無含糊。老闆剁肉的工夫更是驚人,他用耳用手隨點隨撿,竟然絲毫不會錯亂。

另有一位小妹,她可能是老闆的親人?前堂回收的碗筷堆積如山,她默默清洗毫無怨言。她還幫助收拾碗筷點收帳款,各桌吃後杯盤狼藉,她都可以迅速算出總價,絲毫不差。有些饕客開她玩笑,故意藏住碗盤,但都無法逃過她的銳眼。

這一家人手腳伶俐,眼明手快合作無間,難怪日日生意紅火,天天高朋滿座啦!其實,店裡的人可愛之外,他們的料理也都不錯。不知有何妙方?一隻隻肉質粗糙的鴨肉鵝肉,經過他們巧手一弄,端上桌來弄得饕客爭先恐後。

我喜歡他們的冬粉鴨肉與鵝湯麵,可能是鴨鵝精華彙聚於湯頭?入嘴鮮甜絕不油膩,湯頭還帶著濃濃肉香,百喝不厭。店小人多生意興隆,從早到晚饕客絡繹不絕。有時趕不湊巧,還得排隊等候半天哩。

吾友與這家店老闆交情深厚,所以,被安頓在裡間的小室內進餐。聽說這是店老闆午休之處,因為交情特殊才被安排在這裡。趁著店內生意稍鬆,老闆進來打聲招呼。我問老闆為何將店名稱作「十字亭」?

他咿唔了老半天才說:「或許我們的店面位置,恰好在十字路口吧?」看看他的臉,似乎也不太確定的樣子。於是我又追問為何稱作「鴨肉扁」?他搖搖頭默默無以答覆。而這個謎直到今天,我依然無法得到它的真正答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