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焙出來的美味』
我很喜歡吃紅豆餡的車輪餅,只要讓我聞到它的香味,我會毫不遲疑的循味找到攤子,然候買他三、五個過過饞癮。根據探源索踪結果,方知它是來自日本。它的外皮是用麵粉雞蛋與砂糖做成,內餡則有紅豆泥,白豆泥(毛豆荷蘭豆仁),或奶油。傳入台灣之後又有蘿蔔絲或鹹菜干之內餡,甚至還有人用巧克力,或者抹茶當內餡呢。由於它的單價便宜,故爾擁有許多愛吃者。
紅豆餅在日本關東一帶還有「今川燒」(今川焼き)或「二重燒」(二重焼き)之稱呼。而在關西地區則稱它為「迴轉燒」(回転焼き),「大判燒」(大判焼き),以及「太鼓燒」(太鼓焼き)等等說法。早期在台灣只有紅豆餡,所以才會被稱做「紅豆餅」。但在花東地區之民眾,因其型狀似車輪,故爾將它稱作「車輪餅」。而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或許因接觸關西日本人較多,所以將它稱作「太鼓饅頭」,
其實,紅豆餅乃是從「銅鑼燒」演變出來的新花樣。它的外貌圓型製作,主因是為雕版與燒焙受熱一致之需求,所以才會以圓型之設計呈現。在日本的紅豆餅以和菓子為版,甜餡是其主打,因此所有的香味與口感,全部都是帶有天然食材之風味。日本餡料單純,豆類沙糖或奶油,其選擇性很少。在台灣的紅豆餅內餡有甜有鹹,有葷有素,甜餡包括紅豆,白豆與奶油,花生,地瓜,芝麻等等。
鹹餡有蘿蔔干,蘿蔔絲,高麗菜,酸菜與梅干菜等等。更高檔內餡有鮪魚肉,咖哩,巧克力,起司和抹茶等,像這些複雜的口味在日本難得一見。家居附近有座傳統市場,說大不大,但卻擁有三個車輪餅攤商。一在市場入口處,完全是使用傳統的燒焙器具。它僅販賣三種口味,紅豆奶油與蘿蔔絲。這個攤子係現在攤主的媽媽所創,老人家過世由媳婦接手。上午在市場買,下午就在小學對面設攤。
不知是何原因?這攤子主人老是出現倦勤現象,時有時無,許多顧客都被其他攤位搶走。再者是進入傳統市場中段十字路口,有一家是一對老夫老妻經營的紅豆餅攤位。它是一部長型之雙輪攤車,除了賣紅豆餅與蘿蔔絲餅外,他們還附帶烤賣動物鯛燒。十二生肖是其主角,成品之本質與一般蛋糕相似。鬆Q口感帶著濃濃的蛋香味。這攤主人是老人家,動作緩慢花樣雖多,但其生意並不熱絡。
第三家是年輕人所經營,他的資歷僅僅半年而已,可是他的生意搶搶滾。該攤子之主角是「大判燒」,所謂的「大判燒」是江戶時代中葉出現之小甜點。日據時代進入台灣市場,因當時內餡只有紅豆一種,故爾台灣人稱它為「紅豆餅」。這攤的大判燒餡料有七八種,其中以起司與紅豆最受歡迎。而奶油餡與蘿蔔絲鹹餡則在後急起直追。
這攤大判燒個兒大約是一般車輪餅之兩倍,上下麵皮之接合處,有著一圈麵漿溢出之圈緣。購買者大多是年輕族群,假日常可見到大排長龍之人潮。或許是年輕人喜新厭舊之心態,該攤生意時好時壞,我真擔心他不知能撐多久?台灣人只會注重外在,很少人會去細究期內含。紅豆餅在台灣歷史上尚未超過百歲,可是多紹人知道他的來龍去脈?
以我本人為例,要不是上古哥(Google)去尋找,永遠只將紅豆餅當做我的童年成長的印象之一罷了。好吃的紅豆餅在於麵提酥脆內餡綿密,這樣的口感才可吃出它的烘焙美味。可惜的是各攤位之內餡,都是採用中央廚房的大量生產。中央廚房為了延長其保存壽命,大量仿入鹽糖調味,結果變成甜者超甜,鹹者太鹹,完全喪失了它原有的滋味。就這重點而言,都是買家賣家雙方的損失。 【完】
我很喜歡吃紅豆餡的車輪餅,只要讓我聞到它的香味,我會毫不遲疑的循味找到攤子,然候買他三、五個過過饞癮。根據探源索踪結果,方知它是來自日本。它的外皮是用麵粉雞蛋與砂糖做成,內餡則有紅豆泥,白豆泥(毛豆荷蘭豆仁),或奶油。傳入台灣之後又有蘿蔔絲或鹹菜干之內餡,甚至還有人用巧克力,或者抹茶當內餡呢。由於它的單價便宜,故爾擁有許多愛吃者。
紅豆餅在日本關東一帶還有「今川燒」(今川焼き)或「二重燒」(二重焼き)之稱呼。而在關西地區則稱它為「迴轉燒」(回転焼き),「大判燒」(大判焼き),以及「太鼓燒」(太鼓焼き)等等說法。早期在台灣只有紅豆餡,所以才會被稱做「紅豆餅」。但在花東地區之民眾,因其型狀似車輪,故爾將它稱作「車輪餅」。而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或許因接觸關西日本人較多,所以將它稱作「太鼓饅頭」,
其實,紅豆餅乃是從「銅鑼燒」演變出來的新花樣。它的外貌圓型製作,主因是為雕版與燒焙受熱一致之需求,所以才會以圓型之設計呈現。在日本的紅豆餅以和菓子為版,甜餡是其主打,因此所有的香味與口感,全部都是帶有天然食材之風味。日本餡料單純,豆類沙糖或奶油,其選擇性很少。在台灣的紅豆餅內餡有甜有鹹,有葷有素,甜餡包括紅豆,白豆與奶油,花生,地瓜,芝麻等等。
鹹餡有蘿蔔干,蘿蔔絲,高麗菜,酸菜與梅干菜等等。更高檔內餡有鮪魚肉,咖哩,巧克力,起司和抹茶等,像這些複雜的口味在日本難得一見。家居附近有座傳統市場,說大不大,但卻擁有三個車輪餅攤商。一在市場入口處,完全是使用傳統的燒焙器具。它僅販賣三種口味,紅豆奶油與蘿蔔絲。這個攤子係現在攤主的媽媽所創,老人家過世由媳婦接手。上午在市場買,下午就在小學對面設攤。
不知是何原因?這攤子主人老是出現倦勤現象,時有時無,許多顧客都被其他攤位搶走。再者是進入傳統市場中段十字路口,有一家是一對老夫老妻經營的紅豆餅攤位。它是一部長型之雙輪攤車,除了賣紅豆餅與蘿蔔絲餅外,他們還附帶烤賣動物鯛燒。十二生肖是其主角,成品之本質與一般蛋糕相似。鬆Q口感帶著濃濃的蛋香味。這攤主人是老人家,動作緩慢花樣雖多,但其生意並不熱絡。
第三家是年輕人所經營,他的資歷僅僅半年而已,可是他的生意搶搶滾。該攤子之主角是「大判燒」,所謂的「大判燒」是江戶時代中葉出現之小甜點。日據時代進入台灣市場,因當時內餡只有紅豆一種,故爾台灣人稱它為「紅豆餅」。這攤的大判燒餡料有七八種,其中以起司與紅豆最受歡迎。而奶油餡與蘿蔔絲鹹餡則在後急起直追。
這攤大判燒個兒大約是一般車輪餅之兩倍,上下麵皮之接合處,有著一圈麵漿溢出之圈緣。購買者大多是年輕族群,假日常可見到大排長龍之人潮。或許是年輕人喜新厭舊之心態,該攤生意時好時壞,我真擔心他不知能撐多久?台灣人只會注重外在,很少人會去細究期內含。紅豆餅在台灣歷史上尚未超過百歲,可是多紹人知道他的來龍去脈?
以我本人為例,要不是上古哥(Google)去尋找,永遠只將紅豆餅當做我的童年成長的印象之一罷了。好吃的紅豆餅在於麵提酥脆內餡綿密,這樣的口感才可吃出它的烘焙美味。可惜的是各攤位之內餡,都是採用中央廚房的大量生產。中央廚房為了延長其保存壽命,大量仿入鹽糖調味,結果變成甜者超甜,鹹者太鹹,完全喪失了它原有的滋味。就這重點而言,都是買家賣家雙方的損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