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已經送出離校單、交出論文本的自己,直到某個凌晨四時手機Line群組裡,大概是剛從日本回到台灣的老師又叮咚叮咚傳來一長串有著「住民投票」字眼的PPT及文件,與夾在檔案間幾乎都能浮現嚴厲神情的指示,像是「熟讀後提出提問。」「研討會訂於某日。」「某日是某某老師演講務必全員出席。」「某某代表報告。」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在校生全員務必參加。」令,才發覺原來已經九月了。又到了大學開學的季節。
畢竟是南國港都,不能察覺季節變化似乎也不是太令人挫敗的事,這裡也只有寒流到來的數週明顯寒冷。有幾年甚至到了十一、十二月,戶裡戶外、電風扇前頭與後頭仍對流著躲不去的黏稠空氣,細汗反覆冒出又吹乾,令人煩躁的日復一日間自然無法意識到已經是屬於秋葉的月份。是說,就連秋葉也是北地才有的象徵,太過濕熱的南方行道樹不會太快有落葉。
換季的徵兆或許還是有的。比如長出一粒粒小水泡的腳趾,癢得讓人抓破皮的四肢與腳背,或是早晨走近紗窗時,偶爾會被螫到手背,稍現即逝的一秒鐘涼意,都好像提醒著在地人季節更替確實存在。雖然更多時候,就僅僅是夏的分量稍稍增減。大夏、中夏、小夏與冬,如果是自己,大概會如此命名高雄的四季。因為,就連夜裡汗在小腿上結成的黏黏薄膜都說明夏並未真正遠離。
法院替代役期間待過一年的台北,如果是在一場雨後,這時應該已經開始變冷。是在文山區的早晨需要換上長袖和薄外套,騎車穿越辛亥隧道裡沉積的山的刺人寒氣到市區的時候。有時會在山下殯儀館前看見已經很老很老的正裝阿嬤,用看穿空氣與空氣後另一個世界的淡然在斑馬線前按下紅綠燈鈕,踩在白格子上一格一格地渡河。除了噴氣的引擎聲外,時間彷如停止,趕著上下班的騎士會從她們身後繞過。一定是讓人十分思念的人吧。想想,已經是三年前的事。
九月比起室外變化,讓人感覺更不自在的可能是心理的轉變吧。想像一切歡樂在八月尾聲封鎖線前停下遊行,散場,路障後世界死寂。如果還有綠樹、白頭翁與午後雷陣雨,也只是夏未全然風化的骸。雖然城市街道還是延續夏日的模樣,卻總感覺,在熟睡的夜,流著繁星與蟲鳴圳,圳的上游被悄悄關起閘。醒來後眼前只剩失水的夏。
跨過秋之扉好像一切都挽不回了。
或許無形的蛇早守候在那裡。以前會說,看,蛇,但誰都看不見。蛇也許正一圈一圈盤在教室外排水管上,無聲的注視。是否該回去看看呢?
三十分鐘後,在被警衛攔下沒收走舊學期停車證後,我重新進到校園。即便這裡已經沒自己的事了。回校的路上還出現週五不該出現的大車潮,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車禍。畢竟是命在校生不是嗎?但那些指示仍是如夏的濕黏的膜,沾上肺的內壁。校門一側,機車群斜斜畫著半圓迴轉橫過路口,載著腕骨纖細的輕佻少年全擠進地下停車場。自己也曾經是那樣的嗎?還沒過馬路已經迫不及待想像著教室門後的故事。一定是有著夢土、流著星星之河的故事。故事裡未來璀璨,時間也不是凝固的,
沒有陰鬱的蛇的故事。
看見你真好,同學說,還以為不會再看到你了。原來即使仍在校,同一屆的人大多不會回來了。想想這也是當然的吧,九月也是法學院國考的季節,不知院裡仍有多少人如以往清晨五點半到教室上日文課時,看見的仍點著燈的自習室裡失眠的教課書翻開一頁,印刷正一個字一個字的脫落。
台上,臉上皺紋筆直的退休師公說著太過有禮的日語敬語,卻又有時不經意透出點輕鬆散漫作劇口吻。據說後來信奉嚴格教育的老師,曾經也有過在大學院裡被師公苛責的日子。老派的人怎麼都是這樣呢?台上已經退休的大學榮譽教授,一邊也已經是半百的資深教授,對話仍宛如當年教室裡的師徒。然後我們仍能清晰回想起教授們懷舊著在德國或是在日本,自己論文被從桌前丟出門的故事。終場教室外,看見自己的老師,又露出了招牌的淺淺古怪微笑後轉身走向廁所。
結果這趟,好像也不是真正挽回了什麼的樣子。
離校前一年我才開始看得見蛇,但有總感覺牠其實一直都在。也許是人們太習慣於賦予事物意義,時間,或是開始與結束。但蛇就只是蛇,在我們足前足跟後游去,在某個連續複製著前幾日午後的日子裡無聲歸來。現在牠盤據的中庭,午休的空檔只有學生把雙肘抵在圍欄上,花圃上懸空的雙手無意識地滑著眼前的手機螢幕,像是等待著什麼。我跟在其他學生身後,也走出了學院。
校園裡,群樹仍如老式放映機裡遺失幾個片段般沙沙捲起一頓一頓的綠浪。騎著腳踏車的學生一邊與身旁同學閒聊著,露出混著些許焦慮感的笑容,歪著頭,也如夏之尾聲裡開始的新學期,迎面自兩側行道樹間歸來。
/2017年9月
已經送出離校單、交出論文本的自己,直到某個凌晨四時手機Line群組裡,大概是剛從日本回到台灣的老師又叮咚叮咚傳來一長串有著「住民投票」字眼的PPT及文件,與夾在檔案間幾乎都能浮現嚴厲神情的指示,像是「熟讀後提出提問。」「研討會訂於某日。」「某日是某某老師演講務必全員出席。」「某某代表報告。」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在校生全員務必參加。」令,才發覺原來已經九月了。又到了大學開學的季節。
畢竟是南國港都,不能察覺季節變化似乎也不是太令人挫敗的事,這裡也只有寒流到來的數週明顯寒冷。有幾年甚至到了十一、十二月,戶裡戶外、電風扇前頭與後頭仍對流著躲不去的黏稠空氣,細汗反覆冒出又吹乾,令人煩躁的日復一日間自然無法意識到已經是屬於秋葉的月份。是說,就連秋葉也是北地才有的象徵,太過濕熱的南方行道樹不會太快有落葉。
換季的徵兆或許還是有的。比如長出一粒粒小水泡的腳趾,癢得讓人抓破皮的四肢與腳背,或是早晨走近紗窗時,偶爾會被螫到手背,稍現即逝的一秒鐘涼意,都好像提醒著在地人季節更替確實存在。雖然更多時候,就僅僅是夏的分量稍稍增減。大夏、中夏、小夏與冬,如果是自己,大概會如此命名高雄的四季。因為,就連夜裡汗在小腿上結成的黏黏薄膜都說明夏並未真正遠離。
法院替代役期間待過一年的台北,如果是在一場雨後,這時應該已經開始變冷。是在文山區的早晨需要換上長袖和薄外套,騎車穿越辛亥隧道裡沉積的山的刺人寒氣到市區的時候。有時會在山下殯儀館前看見已經很老很老的正裝阿嬤,用看穿空氣與空氣後另一個世界的淡然在斑馬線前按下紅綠燈鈕,踩在白格子上一格一格地渡河。除了噴氣的引擎聲外,時間彷如停止,趕著上下班的騎士會從她們身後繞過。一定是讓人十分思念的人吧。想想,已經是三年前的事。
九月比起室外變化,讓人感覺更不自在的可能是心理的轉變吧。想像一切歡樂在八月尾聲封鎖線前停下遊行,散場,路障後世界死寂。如果還有綠樹、白頭翁與午後雷陣雨,也只是夏未全然風化的骸。雖然城市街道還是延續夏日的模樣,卻總感覺,在熟睡的夜,流著繁星與蟲鳴圳,圳的上游被悄悄關起閘。醒來後眼前只剩失水的夏。
跨過秋之扉好像一切都挽不回了。
或許無形的蛇早守候在那裡。以前會說,看,蛇,但誰都看不見。蛇也許正一圈一圈盤在教室外排水管上,無聲的注視。是否該回去看看呢?
三十分鐘後,在被警衛攔下沒收走舊學期停車證後,我重新進到校園。即便這裡已經沒自己的事了。回校的路上還出現週五不該出現的大車潮,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車禍。畢竟是命在校生不是嗎?但那些指示仍是如夏的濕黏的膜,沾上肺的內壁。校門一側,機車群斜斜畫著半圓迴轉橫過路口,載著腕骨纖細的輕佻少年全擠進地下停車場。自己也曾經是那樣的嗎?還沒過馬路已經迫不及待想像著教室門後的故事。一定是有著夢土、流著星星之河的故事。故事裡未來璀璨,時間也不是凝固的,
沒有陰鬱的蛇的故事。
看見你真好,同學說,還以為不會再看到你了。原來即使仍在校,同一屆的人大多不會回來了。想想這也是當然的吧,九月也是法學院國考的季節,不知院裡仍有多少人如以往清晨五點半到教室上日文課時,看見的仍點著燈的自習室裡失眠的教課書翻開一頁,印刷正一個字一個字的脫落。
台上,臉上皺紋筆直的退休師公說著太過有禮的日語敬語,卻又有時不經意透出點輕鬆散漫作劇口吻。據說後來信奉嚴格教育的老師,曾經也有過在大學院裡被師公苛責的日子。老派的人怎麼都是這樣呢?台上已經退休的大學榮譽教授,一邊也已經是半百的資深教授,對話仍宛如當年教室裡的師徒。然後我們仍能清晰回想起教授們懷舊著在德國或是在日本,自己論文被從桌前丟出門的故事。終場教室外,看見自己的老師,又露出了招牌的淺淺古怪微笑後轉身走向廁所。
結果這趟,好像也不是真正挽回了什麼的樣子。
離校前一年我才開始看得見蛇,但有總感覺牠其實一直都在。也許是人們太習慣於賦予事物意義,時間,或是開始與結束。但蛇就只是蛇,在我們足前足跟後游去,在某個連續複製著前幾日午後的日子裡無聲歸來。現在牠盤據的中庭,午休的空檔只有學生把雙肘抵在圍欄上,花圃上懸空的雙手無意識地滑著眼前的手機螢幕,像是等待著什麼。我跟在其他學生身後,也走出了學院。
校園裡,群樹仍如老式放映機裡遺失幾個片段般沙沙捲起一頓一頓的綠浪。騎著腳踏車的學生一邊與身旁同學閒聊著,露出混著些許焦慮感的笑容,歪著頭,也如夏之尾聲裡開始的新學期,迎面自兩側行道樹間歸來。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