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禍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社神的日誌》

果生成於因
因了結於果
陽明先生的格物
致知了
凡事意外不叫意外的道理

在往仰望某人佳德的大道上
一輛輛首尾相銜的汽車
冥冥或不冥冥之中
與俯衝而下
咆哮著的暴怒大家伙有不約之約
是傳說了數千年
理有必然事有必至的故事
在此又一次澈底的驗證

有人嵩壽有人早夭
有先祖積福有前世行善
有蒙恩召有額外追索
禍福加加減減加加
區守護神不能也無意辨分
對幾聲轟然驚爆
只流水帳一般
記錄了---
7月19日上午,4死…13傷…
一開頭就吊書袋,但不夠高明。

然後內容就在說陽明山的車貨,我看不出更深的東西。
你要什麼樣深刻的東西呢?
先問問你看到的是什麼我再說可以嗎?
如果不太忙的話。
問好
比如此段:

有人嵩壽有人早夭
有先祖積福有前世行善
有蒙恩召有額外追索
禍福加加減減加加
區守護神不能也無意辨分
對幾聲轟然驚爆
只流水帳一般
記錄了---



根本就如你所說,是流水帳,無有更新(包括引典、語言、意象等)的思索與反省,何以有新?不只沒有更新的寫法,開拓與思維一類,亦無有新創,也就是我對此詩的批判。
如果你是船長寫航海日誌,發生類似車禍的大船難你的職責會怎麼記?
又或者一家醫院的院長,院裡發生大疏失死了不少人,他身為院長於事前事後唯一做的,若有人說:「院長只是登錄死亡時間與人數」聽者會無感嗎?
社神的職責是什麼?值此天大悲慘事,那樣寥寥幾字帶過也理所當然嗎?


破題就是社神日誌,收句也是社神日誌,前面的鋪陳正如畫一條普通的、毫無特色的龍,最後那寥寥可數的傷亡記錄正是點上的,龍的眼睛。
社神代表人間的什麼?問十個路人八九會告訴你,於文中的社神之作為寓意什麼?大概也有六七人能講。則看到最後,有所悟有話說要的應也有半。
敢情您對一個粽子只看了一眼便說裡面沒有肉?哈哈!
還有
“流水帳”是作者的旁白

而社神寧認同此理性宿命
潦草了駐守職責
豈不荒謬也乎?
吾尊彼為神,之批判故以淡幽也。
重點不是寥寥幾字

重點是詩本身不單只是記錄用的文體,如果要記錄,你可以寫散文、雜文,這些記敘性都會比詩來得強且細。

既然要寫詩,美感、情感和思想三者的結合就不可或缺。

你可以覺得自己很努力地盡了社會責任,但寫得不夠好和你有沒有悲天憫人的心,是兩回事。
謝予騰 寫:重點不是寥寥幾字

重點是詩本身不單只是記錄用的文體,如果要記錄,你可以寫散文、雜文,這些記敘性都會比詩來得強且細。既然要寫詩,美感、情感和思想三者的結合就不可或缺。

你可以覺得自己很努力地盡了社會責任,但寫得不夠好和你有沒有悲天憫人的心,是兩回事。
首先,我沒有要靠我的悲天憫人加分,其次,我也不是在寫流水帳式的記錄。
我再說一次:紅地毯本來就只供主角上台的一段路程,你卻一再錯誤的期待這一段要「見到思想、情感、以及個人的反省與批判」
反而刻意忽略凝聚全篇寓意最後登場的“社神”做了什麼。

(社神)對幾聲轟然驚爆
只流水帳一般
記錄了
7月19日上午4死…13傷

這段強烈的批判但以淡淡的、若無其事的描述方式供讀詩人豁然領悟後的反思。
因為是“社神的日誌”,而社神代表什麼、隱喻什麼、做了什麼、又從他例行公事中看到了官員虛應故事事的荒謬與無情,這些你看了卻不了,也無感,不也一樣是荒謬的麼?只因為裡面沒有你使用得浮濫的、支離的、刻意艱深晦澀意象詞句,反而看不懂了?
論技巧論美感論表達方式
當然接受批評持續檢討改進是應該的。
但貴為詩評人 ,只注意行數字數佔比多的地方,跳過關鍵段落,然後輕率的宣布「裡面除了文字,其他什麼都沒有」。所為何來也?
我剛剛打了一串,全沒了。(大概現文的兩倍到三倍)

我再簡論一次。

第一段,你的引典是心學,但格物致知放在這裡幹嘛我真看不懂。

第二段,除了似乎有佛學之外,可能有想和第一段呼應,但不成功,仰德似乎有批判之意,但也不知道在說什麼,語焉不詳;澈底的澈字,倒用得好。

第三段,前五句是贅述,舊詞舊義不見新創,指涉也不過命運;最後日誌那一段,你認為自己在說什麼是一回事,但於我一個讀者的角度看來,比較像評論今天的報紙標題。

同為第三段,日誌的寫法、語言和你的內容、語言也都不同,如此你到底強調日誌的用意在哪裡?

小結:

一、詩的語言經營不成功,要今不今要古不古,如此被認為流於表面,亦不意外。
二、我認真沒看出有其他深意,當然有可能藏在你引的典中,但既然我覺得引的部分有問題,覺得沒深意也就是必然了。
三、我的身份不能算一般讀者,但我有我的論述邏輯,沒有要刻意評低。(但一開始我只會用點的,所以看來說得話很少)
四、討論是必要的,雖然自己的作品被批,一定有不愉快的地方,但我覺得這樣理性的討論很好。
五、在你的回覆或他人的看法中,若可以提出能說服我的其它看法或觀點,我也願意承認我目前觀點中可能的盲點與錯誤。
格物致知簡單說就是窮究事物之理,引申之也就是必然與必至之理。
前面兩段不過如此,而第二段前面幾行則必要的交代發生了何事,如此而已。
與心‘’學‘’無干,與佛學更無涉,只因為有“冥冥”兩字嗎?
是您刻意把一個連貫的文義用兩個“學”分別來看了。
第三段還是延續前面的意思,還是保持著造化冷眼旁觀的態度。

然後,您一直無感的對最後幾行視為平常的敘述句。這回更無趣的解釋了現實中所謂的日誌應該是如何。
對於社神的記事不感到荒謬,不因而反省反思象徵有司的荒誕失職冷血,是您的不對。或也可以說詩評人的荒謬。對日誌以真實人生和實務來糾正則顯出刻意找錯的心裡。何況日誌的真實很重要嗎?又,
您沒問過社神怎麼知道神的日誌怎麼寫?

我一向寫社會事件寫政治寫政人,嬉笑怒罵諷誦提點都有,儘管和您的口味相去甚遠,但如此篇完全收斂的冷批判卻是我最滿意的。如果您堅持對反諷無感,堅持全篇沒有一貫堅持沒有相互呼應,堅持一定要照您的認知與要求不許有平淡的鋪陳,堅持如西畫的整幅畫都要看到有顏色,我的解釋好像要改掉某個人一向自詡的偏執,能嗎?
我看過報紙上,ㄧ些新詩名家或出版社名編輯,他們在報紙上發表的新詩,也常常過於樸實簡單,文筆技巧簡化到不能簡化,常讓我懷疑,名文學家的新詩,文筆也太簡化。後來看到某屆聯合文學評審的感言,說文章寫到ㄧ個階段,會捨技巧而就實質,看似沒什麼文學技巧的詩文,其實含有ㄧ種去除煙火味的質樸,就像是文筆去繁就簡的洗煉過程,芝言大這篇新詩,或許就像洗煉過而歸質樸的風格ㄧ般,所謂反樸歸真的感覺。
關於芝言:
我看了你說你自己不知道用了心學和佛學之後,我大概可以懂你為什麼不瞭解我在批評什麼了。

我建議你兩件事:

一、你要用的字或詞,尤其是有出處的,請先把出處弄清楚。說明白一點,你自己沒搞懂你用了什麼東西。

二、如果經不起一個人或很多人說沒感覺而不內省,你可以不要拿出來發表。文章出來,包括我的評論在內,就是來給公評的,本來就是詩無達詁、各有喜好。經不起討論、批評,你可以不要拿來發表。


關於盜版本龍馬:

當然質樸本身是好的,但是如果自己用了典自己都不清楚,我覺得那如果不是無知就是不負責。
我完全不懂新詩,但看了作者與版主一連串的往來論述
忍不住進來湊熱鬧一下,也給作者與版主各按個讚

enigma
其實,先不管作者(the author),
任何文字的敘述,例如台語的開玩笑

是要寫成「落詼諧」或者「落詼頦」呢?
各自有不同的身世,因此夾帶了彼此相異的故事
雖然都是同樣的所指,
前者說不定還能發展出劇場甚至溯源到東方朔。

盪四,佚凡的小學不行,
因此無法判斷諧是六書的何者。

後者就比較有趣了,
頁是頭臉,亥有可能是聲符
因此後者或許可以與台語的落下巴有相通之妙

每枚文字都是故事。

作品很多,予騰版主除了閱讀之外,還要作出評鑑,才不會負了版主的職稱
所以,誠如其言,一開始的快人快語是一定的,除非真的進入了討論,或者爭執的情況

說實在的,佚凡曾經也有得意之作,
但是卻被評論(我想使用「評論」而不是「批評」一詞)為「重點就在最後,中間我看不出來有什麼」

至少有「重點」了,所以佚凡笑了笑
佚凡總以為這是個外國人啊兜仔可以輕易上網查詢甲骨文的網路文學年代,
可是,各種文學網站的管理人員,因為時間因素,
其實他們的意見並不適合充當「網路文學」的意見

離題了,佚凡只是試圖說明版主必須快人快語的原因,
以及這或許是板主的個人腔調,無關任何褒貶

例如佚凡對於「三禮」比較有心得,《周禮》和《大英百科全書》一樣真的是偽書
而且,如果有人表示其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儒家思想,佚凡一定會翻臉

接著我們來看芝言先生所強調者,
在於「社神」

佚凡一直很好奇,從二十年前至今,佚凡始終不知道=無法敘述何謂社會

不過,社,或者社稷,倒是能說上幾句
以及「神」

殷商之前佚凡不敢說,不過,殷商到了周代,神一直在變
甚至鄒衍之後,
配祀或者奉饗那更複雜

所以,神到底是什麼?

從芝言先生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芝言先生試圖把社神比喻成
只是記事的旁觀中立客觀冷靜不帶有任何喜怒哀愁的天地不仁視萬物如芻狗

而社神的紀錄卻又在現實世界中等同於新聞記者的手稿
因此,想讓人反思何謂中壢

在桃園.............

字字血淚卻是?
所以,敘述者(the narrator)的身分就很重要了

而敘述者只能出現在文本中

芝言先生這樣的設計,在分行的句子中
很抱歉,因為佚凡此時還不確定文學是什麼、當然更不知道文是不是文學,所以用「分行的句子」帶過
並無任何他意

文是不是文學?

芝言先生如此的設計,在分行的句子中其實已經別出心裁了
只是,有些許意外是板主一直沒有直接說明的

佚凡剛剛說過自己對三禮比較有心得,所以看到說錯的人的時候,不一定會糾正,甚至還會冷言冷語地嘲諷

其實,陽明如果是指王陽明,那是心學的學者

然後格物致知暫時是朱熹他們的
因為如果要認真,這個要從先秦開始,甚至有必要談論佚凡師門先賢劉宗周
超複雜的,反正就是
王陽明一開始相信大儒朱熹的格物致知,然後一直看竹子,結果感冒急性肝炎發作住進了一家叫作龍場的醫院

然後就悟出了大道理,表示朱熹的格物致知根本不對,而成立心學

所以,在時間軸上,格物致知的確是心學建立的前因;
但不是王陽明的

而且事物沒有理,若從《易》經來說,動動之謂理(不過這是戴震的說法)

動動磨來磨去、動動磨來磨去、磨來磨去香豆奶~

而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或許都可以被統稱為理學
就像是墨家和儒家完全不一樣而且針鋒相對卻都是我國傳統倫理道德@@

而理學的成立與佛學有關

好了,這下子各說各話的局面終於被打開了^^"

寫作的人總必須為自己筆下負責
這是自始至終予騰版主所強調的

蔣總裁敬重揚明先生,甚至在家書中多次指導蔣經國總統要閱讀相關書冊

不過,跟格物致知好像有點沒有關係。

當然啦,真要說學術史的話,格物致知是心學的前因沒錯了
好啦!

喵!就是這樣

佚凡(好討厭的感覺啊!)

佚凡也只是五十億讀者之一而已

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客體
然後,社神如果也可以是灶神的話
...........

這個比較難
因為最近有學弟想研究勤處的墓葬風俗
討論到了灶ㄎㄚ

佚凡正在揣測,農曆過年吃湯圓送灶神的傳說不知道始於何時
因為灶神就和卮言先生所說的社神一樣專是紀錄然後報告給天帝

這個傳說到底始自何時呢?

佚凡曾經寫下一首也是得意之作
請指教,謝謝

裡面有蠻多楊牧,還有國片《祝我好孕》
(而作者(the author)其實不應該出面的啊)

佚凡



[CENTER]降臨[/CENTER]



匹夫



被行人提起。寺廟外



從天井望出柳絮風起



行禮






樂章:長短歌行



被挑選的孕婦裸露著身體






人肉市場有最原始的信仰,記錄者



脫離了灶神



步履蹣跚地向赫爾墨斯祈禱翻譯時



不落下一個音節






妳在今世的名字(琴操)






也祭祀著阿芙羅黛帝



神殿遺址故事被傳唱






來世信仰的吟遊詩人被下旨逮捕了



光明:修道院外的國



號即是被拘禁的此世:懷念柏克萊






化身的故事中有機器人,也有神,還有消失的月經






妳恢復了姓名,崩壞的子宮



宣布妳是凡人(了)故事終於點地的那一刻



草地上的麒麟和鄰國的少女






我們不能察看孕婦被詛咒的身體



因為我們是匹夫,我們是服從道德審判



並且置身於祈禱光明之世的匹夫






或許是死後,或許是沒有崩壞的子宮內



即將殞落的匹夫



墜地之世:緩慢地繞梁成休止符的回音







10/20/2016 10:51 PM
不好;祝我好孕;摩尼教(明教?);庫瑪麗;告別好詩。


予騰版主午安
我看你第二次用這「詩無達詁,以及某次為此四字發生的精采異常之詮釋爭議(末學看得眼花繚亂,不敢說誰的道理充分),不禁想要捻花,不禁也微笑了。

您這次憑空給我戴上不懂心學和神學的帽子,理由是「……不干那心學與佛學的事」;這樣說是因為上次版大硬是拿心“學”和佛“學”把連貫的兩段說成毫不相干。你這自由心證得未免太托大了些。

再論格物致知,典故誰會不懂呢?雖未迎合您僵化的認知,我對於格物致知精神的詮釋何錯之有?對於佛學卻沒說半個字,是你“冥冥中”的自以為我申論錯了什麼,這個帳我不能認。

又,「如果有一人說……而不內省,何必拿出來發表…」我又想到某作者對您類似的指責之回應:「只要不按照你的意思修改或為自己的作品辯護就是『不聽他人的意見』…」誠然如所言。
您要我說出你能接受的理由,我費好大的精神與篇幅說了,您是版主不願接受也罷,怎好更以威權讓人還在申論中就下閉嘴令呢?

喜菡姐借重您的新詩長才,也接受您對於「不聽雅言不聽建議不聽制止為自己作品說明解釋者 ,禁止發表之。」的充分尊重嗎?好奇呢!
咳…
「經不起討論、批評者可以不要拿來發表」這是第三頂帽子。
您的意思照揣摩好像是說
「不虛心接受討論、批評而且不能聽從建議修改之,不歡迎在我版面發表」
是嗎?不是吧?
問好佚凡

您的論見像一尾活蹦出來亂竄的魚,鱗鱗光彩挺吸睛的(效顰於年輕人之詞),但內容太豐富了 ,請容有時間再充分詳讀後再回覆。

祝週末愉快
本龍馬鈞安
蒙您的佳言,而猶在版主起勁的撻伐中,我只能說謝謝了。
祝 夏日安好
紀佚凡 寫: 好了,這下子各說各話的局面終於被打開了^^"

寫作的人總必須為自己筆下負責
這是自始至終予騰版主所強調的

蔣總裁敬重揚明先生,甚至在家書中多次指導蔣經國總統要閱讀相關書冊

不過,跟格物致知好像有點沒有關係。

當然啦,真要說學術史的話,格物致知是心學的前因沒錯了
好啦!

喵!就是這樣

佚凡(好討厭的感覺啊!)

佚凡也只是五十億讀者之一而已

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客體
謝謝芝言先生
我是專門把水攪得更混濁的佚凡

而我自認為兩造都有論及,所以沒有偏袒的意思
佚凡的初衷原意只是想要試圖不要讓意見之爭變成意氣之爭而已

所以才會提出新命題

佚凡總在反省何謂文、何謂文學、何謂文學作品
(這一次沒有文本text)

在言論自由且網路發達的國家中

王陽明是心學的發起人
而佛是跳出輪迴的大智慧者

大家都暫告落幕吧!
而且,也只是因為本文因為這一件事而已,

不需要擴展無限上綱到其他地方。

而且,我確實感覺出盜版本龍馬先生誠心地想讓本事件畫下句點的意思

是我多事了,徒增紛擾

謝謝

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