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雲天 » 週三 10月 06, 2004 11:42 pm
天秤藍好
原來是淺淺淡淡
喔
瞭解
天秤藍說==>
散文是以真善為主,詩的話就可以多些想像了,您說是吧︿︿
雲天以為
詩如果離開真善美就不是詩了,散文似乎也離不開想像
詩不但要像散文那般的真善,而且也要美
雲天非常欣賞亞里斯多德則在《詩學》中,對真善美的闡述
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一直被西方的戲劇界奉為圭臬,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摘錄下列文章供您參考
http://www.pwshop.com/html/article/terms-0002.html
詩學(Poetics)為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於西元前335年所著,是人類現存最古老的文學評論著作之一,對於後代的戲劇理論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亞里斯多德的美學思考體系與他老師柏拉圖(Plato)的理論有極大的不同。柏拉圖對於詩(詩與戲劇在古希臘時代有著強烈的關聯性)提出了四點強烈的質疑:
(1)詩人在寫作時是憑著他們的靈感而非理性寫作;
(2)詩所提供給世人的是不良的例子;
(3)詩是對日常生活工藝品的模仿,因此它遠離了理想中的真善美;
(4)詩鼓動了表演者與聽者的情緒。而當代的哲學思考中,理性對人類才是有益的,而情感則只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然而,亞里斯多德則在《詩學》中,對詩有極不同的看法,他相信
(1)作詩的技巧是可經由理性的了解而被學習的;
(2)詩可以是對理想中真善美的描述,因此它比工藝品有更高的價值;
(3)詩的演說的確會鼓動聽者的情緒,特別是悲劇會為觀眾引發悲憐與恐懼的情感,可是在心理的層面而言,觀眾也可以藉此發散和淨化(Catharsis)他們的情感。
在《詩學》中亞里斯多德更就希臘悲劇提出了其重要的研究,其中包括了悲劇、史詩和喜劇的區別;悲劇的定義與要素;對悲劇的批評與評價等。他的理論一直被西方的戲劇界奉為圭臬,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對希臘當代戲劇的描述,更是成為學者研究古希臘悲劇的第一手資料。
另外再節錄作家潘秋文一篇文章=>在人生中永遠為詩保留一個位置/專訪圓神出版社社長/詩人李敏勇
藉以印證詩也是真善美
節錄自下列網路
http://www.bama945.com.tw/educafe/perso ... sp?doc=m57
讀過李敏勇詩集的人大都會發現,在他的詩集裡,有不少是帶有政治色彩的作品。或許有人會質疑,詩人怎麼可以與政治扯上關係呢?對於這個問題,李敏勇有著自己的定見和立場。他提到,英國作家艾克頓曾說過:「權力讓人腐化,絕對的權力讓人絕對的腐化。」美國詩人佛洛斯特也說「權力讓人腐化,詩使人淨化。」這些詩句都表徵了詩與權力的關係。詩追求的是真善美,雖然與追求能量運作的權力大相逕庭,但也正因為如此,詩有著評論政治的抗衡力量。
緣此
我以為
散文與詩在真.善與想像的立場是對等的
雲天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