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緣>

緣字意指事物之間一種偶然興起的相互間 的關係。它本是佛教的用語,而且也是佛學理論的要點之一。佛學講「緣起性空」,就是說,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偶然和合在一起而產生出來的。而這些因眾緣偶然合成的存在,是不具有真實的自體,其自性本來就是空的。因此,一切存在,諸如福壽、富貴、名利、喜怒愛惡欲、悲歡離合等,都是過眼雲煙,只要偶然合成條件消失,一切也跟著消失。所以吾人無須執著攀緣,要能夠看淡看開一切,才能消解生命無常所帶來的煩惱苦痛。

看來緣字原本的意義一點也不悠然浪漫,而且具有吾人無法掌握的宿命論。倒是佛學傳入中國之後,重實用的華夏子孫把緣的觀念人情化了。宿命性的偶然和合仍是,但卻增添了好幾分美感的色彩,並且應用在人際關係的層面。形成一種無奈的偶然,一種幽幽的哀怨,一種淡淡的喜悅,一種飄飄的空靈,和一種怯怯的認命。千年來緣字已不只是個理論,它已完全落實到行為的層次,成為華人看待事物與交 友為人處事的認知架構。因此就有了有緣、無緣、孽緣等說。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有緣人不用做作,偶然自會突破時空,牽引機會給兩人;無緣人也不用做作,因為再費力,那偶然的相知的機會,怎麼也不來。『緣已盡,情未了』 則很可能成為孽緣。賈寶玉與林黛玉的關係是孽緣 ,兩人情雖長,緣卻已殆盡;更慘的是命中注定無法相守,叫人看了夜夜難眠,流下同情的眼淚。梁山泊與祝英台的關係也是孽緣,兩人有緣有情,但是沒有分來定住這個緣,也沒有命來維繫這個情,結果弄得你死我也活不下去,只能雙雙到幽府去續緣定情。看了摧人心肝,折人肺腑。

所以說,這個緣是很捉弄人的。是一種偶然,又像是天注定的偶然。人似乎一 點辦法都沒有,只有受它的嘲弄與支配。是嗎?非嗎?身為那麼有靈性的人類,我們難道一定得受制於緣,不能私自製造多一點(善)緣還是放棄或減少一些(孽)緣嗎?其實是可以嘗試的。像儒家實踐道德仁義,道家追求自然無為,和佛家的了悟放棄執著,似乎都試著建立個人的某種定分,或是試著修正既定的命,來引導、開發、或改變偶然的緣起。怎麼說呢?就用男女之間的關係做個譬喻。不管是否郎才女貌,兩人一相逢,竟然驚呼相見恨晚。啊!太有緣了!問題是一方或雙方都已有歸屬,怎麼辦呢?這是有緣,可能也有情,但卻是沒有福分也沒有命去消受啊!硬要去抓住這個緣,去發展這個情,很可能會弄得家破人亡,傷人傷己,製造出千古遺恨的孽緣。怎麼辦,怎麼辦呢?

孔老夫子會說,在這種情況,你若動情去攀那個緣,就是沒有道德,若沒受到社會的制裁,也會遭到親朋的唾棄。人當有道德自覺與遵守禮儀規範的能力與修養,這樣生命的價值才會顯現,人類社會才會安然有序。因此,人人應該謹守本分,只享受道德規範內該享受的緣。

老聃或莊周會說,那道德禮儀規範是虛偽之物,不僅會造成差別心,而且會壓死人。該來的就讓它來吧,一切順其自然,既不有心期待,也不刻意追求。兩人有緣相逢,你嫣然對我一笑,真好;我也回眸對你一笑,真不錯,渾然天成,自然得很,毫無掛礙。既然已有所屬,就這樣領會了,就這樣忘記了。揮揮手,不帶走半片雲彩,讓這顆美麗的心,永保空靈虛淨,美好的人生也因此會自然的蒞臨。

釋伽牟尼佛則會說,緣與情本是鏡中物、水中月,是生滅無常的過程中,一種空有假象的虛幻之物。既然本來就不存在,何苦作繭自縛,執迷不誤,跳進水裏去撈月呢?破執去妄,一切隨緣,悟了吧,悟了吧!迷是苦,悟是福,緣來緣去,男女情事,糞土一堆,好好苦修進入涅攀才是正途。

親愛的朋 友 ,如果你身在此緣中,你會以儒家的克己復禮,道家的無為超越,還是佛家的緣起緣空,來處理自己生命的進路呢?

有緣﹐無緣﹐大家來作伴﹔
燒酒喝一杯﹐忽達啦 ﹕-)

是呀﹗好酒不叫沉甕底。讓咱們喝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