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根草的人生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像根草的人生》

我只知道他的年紀和我一樣,而幾十年來我一直不知道其真實姓名,我都喚他「同年的」。

小時候,在農業時代裡,家中若有現代所謂的「精障」小孩誕生,那是極容易被嘲笑與忽視的! 鄰里間的三姑六婆會將其父母喻為因前世造孽所以今生才會生下弱智娃兒!這樣的小孩不但得不到政府的重視(當時學校並沒有特教班的成立),父母也不會送他到學校上課的,如此的小孩,他的人生就像一根草,在天地之間自生自滅!

他住在山區的村落裡,不管是炙熱的夏天亦或凜冽的寒冬,總見他一雙赤腳走遍大江南北!從來沒有上過學,但是從早上出門一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也不會有任何人過問!曾經早上在新補的市場看到他,晚上到了關西的鎮上又看見他的身影,他住在這兩個鄉鎮之間,二鄉鎮的路距將近十二公里,來回之間我猜想他的二條腿應該走了接近二十五公里的路程吧!但是在他的臉上卻未見疲態,與我們接眼相視時依舊是保持一亙傻呼呼的笑容。

十歲時見他如此;二十歲時態度依然;三十歲時完全沒變;四十歲了還是這樣! 唯一不同的是,在他的額頭上多了好多好深的皺紋,而且不知何時開始在他的背上突然看見多了一個超大型的塑膠米袋。

袋子裏,時而擠滿時而稀鬆地裝著他沿路檢拾來的寶特瓶以及塑膠飲料罐,他馱負著這些寶物(世人眼中的垃圾)時,嘴角總是保持上揚的,我想也許最後可以換來一筆錢吧!

某日,上班的途中,一個背著米袋的熟悉身影於眼簾倏忽乍現,心裡霎時忖度著:他沒讀過書,怎麼跟回收場的老闆算錢呢?而掙來的錢又如何的與他人交易呢?

常想:天地間的帳,世人總是數不清其玄妙的!而人與人之間的帳,也總是在利與害、施與捨、得與失之間模糊存在著。也許,因為他不懂得計較,所以世俗的一切交易就會變得那麼的合理與值得感恩。

長輩常對我說:「草,沒人心疼,在天地間卻總是比菜更容易成長!」原來,像根草的人生,反倒能見其韌性。懂得欣賞,也能看見它們在陽光下迎風搖曳時的美麗。

★ 後記:
畢竟,苦心培育的菜苗,既脆弱又易招蟲咬,而蔓延在園裡園外的雜草,總是鋤不盡卻春風吹又生!這現象,猶如沒人心疼的小孩,長大後很多當上大老闆!而過度保護的孩子,出社會後反而容易失去面對挫折的能力。

畢竟所謂的教養,即是既有養,也要有教!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過:「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而愛與榜樣,其實就是給予「包容」與「學習」的管教方法,這套的教育理念,身為父母者需要擁有〝雅量〞,也必須具備〝以身作則〞的決心!您……具備了嗎?
文友您好:

這讓我想起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
有時,生活是需要一些真實的歷練方能從中體會出思考和應對
有時,單純的生活、知足的生活,比慾望無窮的名利追逐更貼近幸福
人生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人要得太多做的太少

謝謝分享

古塵
古塵 寫:文友您好:

這讓我想起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
有時,生活是需要一些真實的歷練方能從中體會出思考和應對
有時,單純的生活、知足的生活,比慾望無窮的名利追逐更貼近幸福
人生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人要得太多做的太少

謝謝分享

古塵
是啊! 很多時候,逆境反而是生命的催化劑,生活真的是需要一些真實的歷練方能從中體會出思考和應對,生命也因而豐富與不平凡.

謝謝古塵兄,祝 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