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商學院轉到心理學院讀研究生的那年秋天,和同門們一起去見導師X,他和我們講的第一席話是:“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後來,我最後一次離開前博導的辦公室時就很平靜地說,X說,生活是最重要的。他生氣地說,在我的實驗室裡,沒有生活!
後來我遇到一個清華大學心理系畢業來多大讀研究生的女生。我認識她有一年。她一直在糾結,到底是留在加拿大,還是回中國,兩邊都有利有弊。有一次我就指著一棵樹,對她說,你仔細看那些葉子,每一片的大小、形狀、顏色……沒有一片一樣,你仔細聽周圍的聲音:鳥叫、小孩子嬉笑,遠處的車輪聲……你再仔細感覺周圍空氣的流動,微風吹過的感覺……平時你可能一直在想別的事情,沒有停下來去感覺這些。其實你一直在做比較,一直在做分析、歸納、概括,但是生活的感覺是不能用語言、詞匯去歸類的。我很清楚自己要回國,別人問我理由,我也說不清楚,我只是很清楚自己的感覺,我感覺在那裡活得更好。
後來,她告訴我,紐約的一個老人說過和我類似的話:“I’ve spent my life trying to undo habits—especially habits of thinking. They narrow your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They’re the phrases that come easily to your mind, like: ‘I know what I think,’ or ‘I know what I like,’ or ‘I know what’s going to happen today.’ If you just replace ‘know’ with ‘don’t know,’ then you start to move into the unknown. And that’s where the interesting stuff happens.”(我這一生儘量去克服一些習慣,尤其是思考的習慣。他們總是限制你與世界的接觸。它們是那些很容易在你心裡出現的念頭,比如:“我知道我在想什麼”,“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我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如果你把“知道”換成“不知道”,然後你就進入了未知的領域,於是,有趣的事情就會在你生活中發生。)
我中學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喜歡讀一些“人生格言”、“心靈雞湯”,感覺那些東西可以讓自己更成熟、更智慧,更能瞭解自己的人生。其實,現在回想,有許多是害人不淺的東西。一個詞匯可以代表不同的東西,一句話在不同的場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你糾結于這些“格言”,你對生活的感覺就被自己的念頭束縛住了。“跟隨你的感覺”——就算是這樣的格言,也沒有什麼含義:什麼是你的感覺?怎樣跟隨你的感覺?恐怕沒有人能說清楚,或者說,用整個世界的語言也說不完,因為生活的感覺是無限的。
我有這樣的感悟,是因為有過“冥想”的經歷:花一刻鐘,靜下心來,仔細感覺你周圍的世界,你會有完成不同的感覺,原本你覺得平凡、毫不稀奇的某個地方,你會發現其實平時經過時錯過了許多奇妙的細節。
這要感謝一個加拿大人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活動。後來有一次冥想完以後,我試圖描述自己某個深刻的“感覺”,或者說“情感”,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形容——就是每當我看到很高的一些樹在陽光裡發亮,尤其是當風吹過,翻動一片片樹葉,尤其是有一排樹在一起合唱,我就會有一種很深的感覺,不知道是歡喜還是悲傷,是覺得很美好,又覺得很短暫,或者是永恆,我會回想起很多年前也是這樣仰望樹葉、傾聽風聲,和我的朋友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
這個白人朋友於是向大家分享我的感覺,說她覺得很奇妙的是這種矛盾paradox:歡喜與悲傷、永恆與短暫、平凡與奇異。另一個白人朋友說他不理解,什麼是平凡與奇異?我於是覺得他們又陷入了西人慣有的哲學傳統。我解釋說,其實可能不是什麼矛盾,而是因為對生活極致的感覺,或者說最深刻最美好的感覺,是不能歸類到某個語言詞匯的。他於是舉例說,他曾經看過一對結婚六十多年後去世的夫婦留下的生前照片,那些美好的瞬間,那時候他的感覺或許和我說的有些相似,即不是悲傷,也不是歡喜,只是很深的感動。我說,也許,很多對生活的感覺,如果聽者沒有親身經歷過,說者無法用語言傳達。我於是也明白了,最好的作家、藝術家是有敏銳的感覺,沒有分別、沒有評判、沒有總結概括、沒有把自己的心束縛在語言化的思維中,只是用心生活。
我對一個師妹說過類似的話。她讓我想起過去的自己,總是喜歡去分析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就像一個生活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這樣不僅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因為沒有人願意被詞匯歸類、形容,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不能被歸類的;事實上也是,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這樣做只會讓自己過得很累,而且錯過大段、大段的生活。但是心理學家很多都有這個毛病,總是不能區分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和別人當作“被試”、“樣本”、甚至是“數據”,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我接觸過中國和北美的心理學教授,我感覺北美的心理學教授更多鼓勵自己的學生要有實驗室外的生活,比如學做飯、跳舞、吉它;但是,學心理學的中國人,好像比不學心理學的中國人還更不懂別人的心理。可能是因為他們花了太多時間去分析數據、分析自己和別人的生活,而沒有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有一次,我們為一個即將回國的意大利人餞行,有幾個華人學者遲到了一個小時(估計是在處理數據),一坐下就對我旁邊一個白人說:“你能不能參加我的fMRI研究,我們很難找白人被試。”
有些白人學生,也喜歡把自己和別人當作分析對象,比如我的師兄,在一次實驗室討論會上就說他很驚訝地發現,和他天天吃午飯的哥們居然從來不思考“Who I am我是誰。”我的博導Michel說他也很少思考這個問題。我的師兄便不服氣地問Michel:“是不是因為你受了佛教的影響?”Michel無辜地搖頭。
不光是心理學人,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分析人、解釋人的習慣,但是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生命,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不能被歸納成什麼規律,人畢竟不是機械。
不過,我也清楚,有些人真的是非常熱愛心理學,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心理學研究中,而不是為了發論文、謀功名。我沒有勸阻的意思,我也理解,對很多科學家來說,科學就是他們的生活。不過,我覺得:在科學的盡頭,人應該還有對藝術的敬畏。我希望踏入心理學的學生都有這樣一種敬畏,不僅僅認識到人性的奧妙,也能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將來,我也會對自己的學生講這第一席話:“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倘若有某個小夥子真的把科學當作了生活,我會覺得很幸運,但是科學恐怕也不只是科研工作,尤其是對心理學來說。
後來我遇到一個清華大學心理系畢業來多大讀研究生的女生。我認識她有一年。她一直在糾結,到底是留在加拿大,還是回中國,兩邊都有利有弊。有一次我就指著一棵樹,對她說,你仔細看那些葉子,每一片的大小、形狀、顏色……沒有一片一樣,你仔細聽周圍的聲音:鳥叫、小孩子嬉笑,遠處的車輪聲……你再仔細感覺周圍空氣的流動,微風吹過的感覺……平時你可能一直在想別的事情,沒有停下來去感覺這些。其實你一直在做比較,一直在做分析、歸納、概括,但是生活的感覺是不能用語言、詞匯去歸類的。我很清楚自己要回國,別人問我理由,我也說不清楚,我只是很清楚自己的感覺,我感覺在那裡活得更好。
後來,她告訴我,紐約的一個老人說過和我類似的話:“I’ve spent my life trying to undo habits—especially habits of thinking. They narrow your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They’re the phrases that come easily to your mind, like: ‘I know what I think,’ or ‘I know what I like,’ or ‘I know what’s going to happen today.’ If you just replace ‘know’ with ‘don’t know,’ then you start to move into the unknown. And that’s where the interesting stuff happens.”(我這一生儘量去克服一些習慣,尤其是思考的習慣。他們總是限制你與世界的接觸。它們是那些很容易在你心裡出現的念頭,比如:“我知道我在想什麼”,“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我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如果你把“知道”換成“不知道”,然後你就進入了未知的領域,於是,有趣的事情就會在你生活中發生。)
我中學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喜歡讀一些“人生格言”、“心靈雞湯”,感覺那些東西可以讓自己更成熟、更智慧,更能瞭解自己的人生。其實,現在回想,有許多是害人不淺的東西。一個詞匯可以代表不同的東西,一句話在不同的場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你糾結于這些“格言”,你對生活的感覺就被自己的念頭束縛住了。“跟隨你的感覺”——就算是這樣的格言,也沒有什麼含義:什麼是你的感覺?怎樣跟隨你的感覺?恐怕沒有人能說清楚,或者說,用整個世界的語言也說不完,因為生活的感覺是無限的。
我有這樣的感悟,是因為有過“冥想”的經歷:花一刻鐘,靜下心來,仔細感覺你周圍的世界,你會有完成不同的感覺,原本你覺得平凡、毫不稀奇的某個地方,你會發現其實平時經過時錯過了許多奇妙的細節。
這要感謝一個加拿大人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活動。後來有一次冥想完以後,我試圖描述自己某個深刻的“感覺”,或者說“情感”,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形容——就是每當我看到很高的一些樹在陽光裡發亮,尤其是當風吹過,翻動一片片樹葉,尤其是有一排樹在一起合唱,我就會有一種很深的感覺,不知道是歡喜還是悲傷,是覺得很美好,又覺得很短暫,或者是永恆,我會回想起很多年前也是這樣仰望樹葉、傾聽風聲,和我的朋友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
這個白人朋友於是向大家分享我的感覺,說她覺得很奇妙的是這種矛盾paradox:歡喜與悲傷、永恆與短暫、平凡與奇異。另一個白人朋友說他不理解,什麼是平凡與奇異?我於是覺得他們又陷入了西人慣有的哲學傳統。我解釋說,其實可能不是什麼矛盾,而是因為對生活極致的感覺,或者說最深刻最美好的感覺,是不能歸類到某個語言詞匯的。他於是舉例說,他曾經看過一對結婚六十多年後去世的夫婦留下的生前照片,那些美好的瞬間,那時候他的感覺或許和我說的有些相似,即不是悲傷,也不是歡喜,只是很深的感動。我說,也許,很多對生活的感覺,如果聽者沒有親身經歷過,說者無法用語言傳達。我於是也明白了,最好的作家、藝術家是有敏銳的感覺,沒有分別、沒有評判、沒有總結概括、沒有把自己的心束縛在語言化的思維中,只是用心生活。
我對一個師妹說過類似的話。她讓我想起過去的自己,總是喜歡去分析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就像一個生活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這樣不僅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因為沒有人願意被詞匯歸類、形容,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不能被歸類的;事實上也是,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這樣做只會讓自己過得很累,而且錯過大段、大段的生活。但是心理學家很多都有這個毛病,總是不能區分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和別人當作“被試”、“樣本”、甚至是“數據”,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我接觸過中國和北美的心理學教授,我感覺北美的心理學教授更多鼓勵自己的學生要有實驗室外的生活,比如學做飯、跳舞、吉它;但是,學心理學的中國人,好像比不學心理學的中國人還更不懂別人的心理。可能是因為他們花了太多時間去分析數據、分析自己和別人的生活,而沒有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有一次,我們為一個即將回國的意大利人餞行,有幾個華人學者遲到了一個小時(估計是在處理數據),一坐下就對我旁邊一個白人說:“你能不能參加我的fMRI研究,我們很難找白人被試。”
有些白人學生,也喜歡把自己和別人當作分析對象,比如我的師兄,在一次實驗室討論會上就說他很驚訝地發現,和他天天吃午飯的哥們居然從來不思考“Who I am我是誰。”我的博導Michel說他也很少思考這個問題。我的師兄便不服氣地問Michel:“是不是因為你受了佛教的影響?”Michel無辜地搖頭。
不光是心理學人,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分析人、解釋人的習慣,但是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生命,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不能被歸納成什麼規律,人畢竟不是機械。
不過,我也清楚,有些人真的是非常熱愛心理學,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心理學研究中,而不是為了發論文、謀功名。我沒有勸阻的意思,我也理解,對很多科學家來說,科學就是他們的生活。不過,我覺得:在科學的盡頭,人應該還有對藝術的敬畏。我希望踏入心理學的學生都有這樣一種敬畏,不僅僅認識到人性的奧妙,也能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將來,我也會對自己的學生講這第一席話:“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倘若有某個小夥子真的把科學當作了生活,我會覺得很幸運,但是科學恐怕也不只是科研工作,尤其是對心理學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