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高雄市)
七月三日,距前往日本實地練習日文的日子不過十三天。
課程中參雜著旅遊前的亢奮,但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而變得更加緊湊。為了讓我們趕得及在前往日本前累積夠多的會話能力,課程也多了許多新規則。
「從明天開始,一圈測驗只能有一次的出錯機會。測驗第二圈未通過就算不及格。」前一天老師這樣宣布著。
測驗由昨天未能通過測驗的同學們開啟。
會話測驗出題方式仍是如常例般地,隨機式、閒聊式的出題,沒有人能預先猜想得到接下來的題目。而整個測驗最困難的地方,仍是如何在一字排開的眾人前,讓因頂著壓力而一片空白的腦袋流暢地、瞬間地回答出日文翻譯。
第一位同學首先上台。他走得很快,快得焦急,卻在第一題便因為過度緊張而出了差錯,這無疑加大了後題出錯不得的壓力。然後,他深吸口氣用力跨出下一步,接二連三地撞倒了接下來的每一道跨欄。
顯然,緊張感是會傳染的。即便身在台下、作為拷問的那一方也沒辦法完全置身事外,當前頭上台的人越是遲疑,越是在壓力下將口語擠壓成了另一個世界沒能來得及變得正確的新語,緊接在後頭上場的人就越是容易動搖,越是容易懷疑起自己原有的記憶。
而這正是我的寫照,在台下因別人的遲疑而受折磨,讓恐懼感一滴一滴地從腳底逐漸灌滿,直到一小時後。
終於輪到我上台。這次我走得很慢,很慢,慢得足夠回想每一個我所跨過的椅腳,和白板筆溝有幾枝麥克筆。
但當我轉向眾人,才發覺我的恐懼已像變形怪般地長大,長大、蔓延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麻木感從背脊蔓延上脖子、嘴唇,看著大腦一點一點的被綁架,腦髓一點一點地被掏空。
「不好意思,麻煩請等一下……」同學出了題。
「すみませんが、ちょっといいですか?……ちょっとすみません。」
「不好意思,麻煩請等一下……」眼前的人搔了搔頭,重新覆誦了一次題目。
「題目聽清楚!」老師轉頭過來,瞇起眼睛狠狠瞪著我。
「牽牛花的花語是沒有結果的戀情。」輪到下一題。
「朝顔……」
「二號音。」台下同學們小聲地提醒著。
「呃,對……朝顔の花言葉は果敢無い恋です。」
「果敢無い恋是什麼?」老師突然又轉頭看向我。
「沒有結果的戀情,果敢無い恋。」
「Ko-I,一號音,沒有長音。你念成了Kou-I行為。」
到後來,我連自己正使用著哪些文法、辭彙都已毫無知覺,只能蜷縮在腦腔中,聽著自己的舌頭快速地來回倒轉、卡死,回應著一連串咖搭咖搭的聲響。想當然,這樣的失常表現讓自己又被標上了未通過的註記。
倒不是在乎於進度表上的幾個小標記,雖然每一個註記的累積都讓人離退訓又更進了一步。但真正讓人喪氣的是明明早已熟練的會話卻因壓力而出現差錯,又只因為這一二個誤聽誤判而產生的小錯誤,而被烙印上了「不合格」的印記。被記錄的當下還真有種被否定的沮喪感。
「看吧,今天又沒有新進度了!以後考試所有人都必須測試,出錯機會只有一次。測驗直到成功通過為止。而下課時間會是在測驗結束的一小時、教授完新進度後。」老師在課堂結束前面無表情地宣布著,又擺出了一副只有課堂中會出現的、冷硬的撲克臉。
這不禁讓人開始對於逐漸收束的測驗標準感到不小的抗拒──就算離前往異國不過數日時間,但往前算來這也僅僅是我們開始學習日文的第三個月。就算過去學習中文或台語時,我們也從來沒被要求如此將一段話一字一義的精確無誤過,更別說測驗中被挑出的錯誤,常常僅僅只是未能將音調與咬字保持百分之百的精準度。
對於我這在南部長大的小孩來說,因長期將台語中文混雜交談下,實在不容易理解語言為何會有著標準口音的存在。就拿日常用語來說吧,中文中大量的捲舌音,諸如「ㄙ、ㄕ」「ㄛ、ㄜ」間的區別我很少念得正確無誤,台語中的許多詞彙有時也會在中文的干擾下念成了別字。長期下來,口語中已不自覺地帶著獨特的發聲習慣。慣用語已如此,那何以初學的外語要被用這類嚴苛標準逼迫得如此窘迫呢?我還是不太能明白阿。
宣布完另一個新規則後,老師突然停了下來,低頭盯著他右手裡輕輕敲著桌子的原子筆,而同學們則多半沉悶地數著自己的手指或望著腳趾頭發呆。
最後,在半晌的靜默後,老師重新抬頭望向大家:「未通過者再努力一下吧!下課。」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在慣例的下課急切討論聲中,我趕緊逃離教室,穿過因暑假早已無人、陰涼學院玄關,但卻無法讓自己適才運轉過度的腦袋冷卻。我的思緒開始因過度運轉而變得虛弱,卻無法停止虛弱的思緒繼續失速。
正午外頭的陽光開始變得熾白,熾白得好像烤箱裡那管灌飽太多電力的燈管,拼命地將電吞下,然後用著毫無保留的瘋狂加壓自己,將自己燒得逐漸焦白、脆裂,直到開始剝落。而陽光照射下的自己則好像成了被關進了烤箱裡的蠟像,身體上的某些部份開始從最外皮起一點一點地融化、流落。
當我回到家中,聽著家人的日常對白,卻只覺得聲音好像來自玻璃艙外,在玻璃後只能聽見一連串斷斷續續的機械雜音。
七月三日,距前往日本實地練習日文的日子不過十三天。
課程中參雜著旅遊前的亢奮,但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而變得更加緊湊。為了讓我們趕得及在前往日本前累積夠多的會話能力,課程也多了許多新規則。
「從明天開始,一圈測驗只能有一次的出錯機會。測驗第二圈未通過就算不及格。」前一天老師這樣宣布著。
測驗由昨天未能通過測驗的同學們開啟。
會話測驗出題方式仍是如常例般地,隨機式、閒聊式的出題,沒有人能預先猜想得到接下來的題目。而整個測驗最困難的地方,仍是如何在一字排開的眾人前,讓因頂著壓力而一片空白的腦袋流暢地、瞬間地回答出日文翻譯。
第一位同學首先上台。他走得很快,快得焦急,卻在第一題便因為過度緊張而出了差錯,這無疑加大了後題出錯不得的壓力。然後,他深吸口氣用力跨出下一步,接二連三地撞倒了接下來的每一道跨欄。
顯然,緊張感是會傳染的。即便身在台下、作為拷問的那一方也沒辦法完全置身事外,當前頭上台的人越是遲疑,越是在壓力下將口語擠壓成了另一個世界沒能來得及變得正確的新語,緊接在後頭上場的人就越是容易動搖,越是容易懷疑起自己原有的記憶。
而這正是我的寫照,在台下因別人的遲疑而受折磨,讓恐懼感一滴一滴地從腳底逐漸灌滿,直到一小時後。
終於輪到我上台。這次我走得很慢,很慢,慢得足夠回想每一個我所跨過的椅腳,和白板筆溝有幾枝麥克筆。
但當我轉向眾人,才發覺我的恐懼已像變形怪般地長大,長大、蔓延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麻木感從背脊蔓延上脖子、嘴唇,看著大腦一點一點的被綁架,腦髓一點一點地被掏空。
「不好意思,麻煩請等一下……」同學出了題。
「すみませんが、ちょっといいですか?……ちょっとすみません。」
「不好意思,麻煩請等一下……」眼前的人搔了搔頭,重新覆誦了一次題目。
「題目聽清楚!」老師轉頭過來,瞇起眼睛狠狠瞪著我。
「牽牛花的花語是沒有結果的戀情。」輪到下一題。
「朝顔……」
「二號音。」台下同學們小聲地提醒著。
「呃,對……朝顔の花言葉は果敢無い恋です。」
「果敢無い恋是什麼?」老師突然又轉頭看向我。
「沒有結果的戀情,果敢無い恋。」
「Ko-I,一號音,沒有長音。你念成了Kou-I行為。」
到後來,我連自己正使用著哪些文法、辭彙都已毫無知覺,只能蜷縮在腦腔中,聽著自己的舌頭快速地來回倒轉、卡死,回應著一連串咖搭咖搭的聲響。想當然,這樣的失常表現讓自己又被標上了未通過的註記。
倒不是在乎於進度表上的幾個小標記,雖然每一個註記的累積都讓人離退訓又更進了一步。但真正讓人喪氣的是明明早已熟練的會話卻因壓力而出現差錯,又只因為這一二個誤聽誤判而產生的小錯誤,而被烙印上了「不合格」的印記。被記錄的當下還真有種被否定的沮喪感。
「看吧,今天又沒有新進度了!以後考試所有人都必須測試,出錯機會只有一次。測驗直到成功通過為止。而下課時間會是在測驗結束的一小時、教授完新進度後。」老師在課堂結束前面無表情地宣布著,又擺出了一副只有課堂中會出現的、冷硬的撲克臉。
這不禁讓人開始對於逐漸收束的測驗標準感到不小的抗拒──就算離前往異國不過數日時間,但往前算來這也僅僅是我們開始學習日文的第三個月。就算過去學習中文或台語時,我們也從來沒被要求如此將一段話一字一義的精確無誤過,更別說測驗中被挑出的錯誤,常常僅僅只是未能將音調與咬字保持百分之百的精準度。
對於我這在南部長大的小孩來說,因長期將台語中文混雜交談下,實在不容易理解語言為何會有著標準口音的存在。就拿日常用語來說吧,中文中大量的捲舌音,諸如「ㄙ、ㄕ」「ㄛ、ㄜ」間的區別我很少念得正確無誤,台語中的許多詞彙有時也會在中文的干擾下念成了別字。長期下來,口語中已不自覺地帶著獨特的發聲習慣。慣用語已如此,那何以初學的外語要被用這類嚴苛標準逼迫得如此窘迫呢?我還是不太能明白阿。
宣布完另一個新規則後,老師突然停了下來,低頭盯著他右手裡輕輕敲著桌子的原子筆,而同學們則多半沉悶地數著自己的手指或望著腳趾頭發呆。
最後,在半晌的靜默後,老師重新抬頭望向大家:「未通過者再努力一下吧!下課。」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在慣例的下課急切討論聲中,我趕緊逃離教室,穿過因暑假早已無人、陰涼學院玄關,但卻無法讓自己適才運轉過度的腦袋冷卻。我的思緒開始因過度運轉而變得虛弱,卻無法停止虛弱的思緒繼續失速。
正午外頭的陽光開始變得熾白,熾白得好像烤箱裡那管灌飽太多電力的燈管,拼命地將電吞下,然後用著毫無保留的瘋狂加壓自己,將自己燒得逐漸焦白、脆裂,直到開始剝落。而陽光照射下的自己則好像成了被關進了烤箱裡的蠟像,身體上的某些部份開始從最外皮起一點一點地融化、流落。
當我回到家中,聽著家人的日常對白,卻只覺得聲音好像來自玻璃艙外,在玻璃後只能聽見一連串斷斷續續的機械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