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杭得扇
王水宝
回杭州探亲,一位朋友十分识得我的情趣,送了我一把折扇。扇面是丝绸做的,正面是摹仿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背面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很是适合我的口味。我拿着折扇,一边把玩欣赏,一边可以冒充温文尔雅。
这把折扇,因为是丝绸做的,不易破损,跟随我已六、七年了。每当立夏后,我就将折扇从抽屉里拿出来,摇风取凉,正是有点儿“清风徐来”的感觉。每天夏日傍晚散步,我又会将折扇握在手中,既能搧风,又能驱蚊,我十分喜爱,这把折扇每年都伴我度过炎炎夏热,直到八月中秋后才藏入抽屉。
手握折扇,天天可以读读王羲之的《兰亭序》,说的是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流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以“修禊”为名,聚集浙江会稽的兰亭,游山玩水、题诗作文,后王羲之汇集成册,并写了《兰亭序》。这篇序共有三百二十四个字,我几乎可以背一百来字,但我本来记性就不好,加上年纪大了,背得出后面忘了前面,结果什么都忘了。记得在杭州读初中时,作为青年,曾随学校团组织到过一次绍兴,但仅参观了鲁迅故居,未去离绍兴不远的兰渚山,目睹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地方,这已是将近六十多年前的事了。对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现在我们是看不见了。据说,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王羲之的字,不惜重金到处搜寻,《兰亭序》真迹被搜到后,唐太宗爱不释手,死后就将《兰亭序》真迹一起带进了棺材,成了殉葬品,世人再也见不到《兰亭序》真迹了,这也说明帝王的霸道,实为可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十多年来,我虽多次回杭州,但再也没有去过绍兴,而书圣王羲之的故事却读了一些,王羲之曾为一孤贫老媪题写扇面,使她的扇子因王羲之的题字得以百钱一把的高价卖出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
在庐山博物馆内,有一幅王羲之独笔“鹅”字的画轴,无独有偶,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也有一块黑底红字的王羲之独笔“鹅”字的碑。人们一见这块碑,都为那龙飞凤舞、铁划银钩的书法而赞叹,不愧是书圣之笔,人们叹为观止。殊不知这个“鹅”字,只有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一个擅长书法的天台山人曹抡补写的。据传,曹抡上天台山游玩,在住处门外发现一块刻有“鹅”字的碑石,认出是王羲之的手笔。可惜,当时左半边的字已模糊不清。为了补写上这左半边模糊不清的字,曹抡特地请人制了一支大笔,在寺内日日夜夜临摹王羲之的字体。整整临摹了七年,终于把半边的字补了上去,达到了乱真的程度,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这块碑石。对于这“鹅”字的说法颇多,众说纷纭,传说真伪,难以考试。但王羲之勤奋书法,曹抡七年临摹的刻苦精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可取的。
王水宝
回杭州探亲,一位朋友十分识得我的情趣,送了我一把折扇。扇面是丝绸做的,正面是摹仿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背面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很是适合我的口味。我拿着折扇,一边把玩欣赏,一边可以冒充温文尔雅。
这把折扇,因为是丝绸做的,不易破损,跟随我已六、七年了。每当立夏后,我就将折扇从抽屉里拿出来,摇风取凉,正是有点儿“清风徐来”的感觉。每天夏日傍晚散步,我又会将折扇握在手中,既能搧风,又能驱蚊,我十分喜爱,这把折扇每年都伴我度过炎炎夏热,直到八月中秋后才藏入抽屉。
手握折扇,天天可以读读王羲之的《兰亭序》,说的是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流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以“修禊”为名,聚集浙江会稽的兰亭,游山玩水、题诗作文,后王羲之汇集成册,并写了《兰亭序》。这篇序共有三百二十四个字,我几乎可以背一百来字,但我本来记性就不好,加上年纪大了,背得出后面忘了前面,结果什么都忘了。记得在杭州读初中时,作为青年,曾随学校团组织到过一次绍兴,但仅参观了鲁迅故居,未去离绍兴不远的兰渚山,目睹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地方,这已是将近六十多年前的事了。对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现在我们是看不见了。据说,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王羲之的字,不惜重金到处搜寻,《兰亭序》真迹被搜到后,唐太宗爱不释手,死后就将《兰亭序》真迹一起带进了棺材,成了殉葬品,世人再也见不到《兰亭序》真迹了,这也说明帝王的霸道,实为可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十多年来,我虽多次回杭州,但再也没有去过绍兴,而书圣王羲之的故事却读了一些,王羲之曾为一孤贫老媪题写扇面,使她的扇子因王羲之的题字得以百钱一把的高价卖出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
在庐山博物馆内,有一幅王羲之独笔“鹅”字的画轴,无独有偶,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也有一块黑底红字的王羲之独笔“鹅”字的碑。人们一见这块碑,都为那龙飞凤舞、铁划银钩的书法而赞叹,不愧是书圣之笔,人们叹为观止。殊不知这个“鹅”字,只有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一个擅长书法的天台山人曹抡补写的。据传,曹抡上天台山游玩,在住处门外发现一块刻有“鹅”字的碑石,认出是王羲之的手笔。可惜,当时左半边的字已模糊不清。为了补写上这左半边模糊不清的字,曹抡特地请人制了一支大笔,在寺内日日夜夜临摹王羲之的字体。整整临摹了七年,终于把半边的字补了上去,达到了乱真的程度,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这块碑石。对于这“鹅”字的说法颇多,众说纷纭,传说真伪,难以考试。但王羲之勤奋书法,曹抡七年临摹的刻苦精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