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香港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候鳥飛過維多利亞港上空
灣水裡魚兒冒出水面瞭望清新自由的空氣
北風斜眼,瞇著一道人流流往一個夢

霓虹燈旁中環的色彩擱淺在權力裡
森寒殺氣、尖嘯刺著眼睛、耳朵
堅持仰著臉孔,一條條人河流往一個夢

彩布千織成遮打
就讓雨水打在上面,伸展著
一片人海流往一個夢
把天空都給它翻轉到地底去了
 
漂浪仔 寫:候鳥飛過香江上空
水裡氣泡冒出水面瞭望、呼吸最後幾口清新自由的空氣
北風斜眼,瞇著
一股小溪流往一個夢
 
中環霓虹燈旁的色彩擱淺在權力裡
森寒的殺氣、尖嘯刺著眼睛、皮膚、耳朵
堅持仰起臉孔
一道小河流往一個夢
 
彩布千萬織成遮打
就讓雨水打在上面,延伸著
把天空都給它升到地底去了
一條江河流往一個夢
 
漂鳥仔
好久不見

詩寫香港佔中事件



/候鳥飛過香江上空
江水裡氣泡冒出水面瞭望、呼吸最後幾口清新自由的空氣
北風斜眼,瞇著
一股小溪流往一個夢/


「候鳥」是季節性出現
是否暗喻事件只是「候鳥」的來去

而上有「候鳥」
下有江魚相對
江魚嚮往「候鳥」的自由來去
「北風」象徵事件背後的強者

 
/中環霓虹燈旁的色彩擱淺在權力裡
森寒的殺氣、尖嘯刺著眼睛、皮膚、耳朵
堅持仰起臉孔
一道小河流往一個夢/

由首節的「瞭望」到次節的「仰起臉孔」
事件越來越近
也越肅殺


/彩布千萬織成遮打
就讓雨水打在上面,延伸著
把天空都給它升到地底去了
一條江河流往一個夢/


「候鳥」「霓虹燈」「彩布」
事件越來越大
心志越來越堅決


「小溪」「小河」「江河」
刻意製造層次
可惜三個詞造成的層次感稍覺不足

且首節「江水」「小溪」前後用詞不統一
也使詩無法呈現力道

/把天空都給它升到地底去了/

「天空」如何「升」到地底?
「升」字是否妥當?

幾個疑點
在此請教了
問好喜菡老師。
香港佔中事件導因為爭普選,為表支持,倉促有感而寫,的確有些用詞、用句不夠精準(很少寫作的通病),多謝老師肯撥冗指點。
喜菡 寫: 「候鳥」是季節性出現
是否暗喻事件只是「候鳥」的來去
喜歡由景入詩,將實景帶入譬喻裡。
因正值秋天,雁群是秋天的一景,所以借由候鳥暗喻此爭民主的佔中事件,雖不久將被當權者打壓下去,但過了一段時間(季節)又會再回來。(每當經濟不景氣,極權社會必然會爆發爭民主的運動,現在剛由一小不景氣翻上,但看來似乎是由停滯,小翻上,再猛下。所以這次佔中只是飯前甜點,下回會更大,甚至會漫延到大陸。)
喜菡 寫: 「小溪」「小河」「江河」
刻意製造層次
可惜三個詞造成的層次感稍覺不足

且首節「江水」「小溪」前後用詞不統一
也使詩無法呈現力道
的確沒注意到這問題。("江水"、"小溪"兩詞在同一段,且距離太近。)
 
初稿時用的是"維多利亞港"和"灣水",而不是"香江"和"江水"
貼出後覺得用維多利亞港一詞似乎讓人有懷念英國殖民時代的氛圍,所以改成"香江"。(清朝時期香港村中有一條溪水,水質清冽甘甜,被稱為「香江」,香江入海口就被稱為香港。) 雖然政治正確,但的確讓人覺得"江水"、"小溪"兩詞矛盾。
改回原詞"候鳥飛過維多利亞港上空,灣水裡魚兒冒出水面瞭望清新自由的空氣。"
 
這首的主軸是"一股小溪流往一個夢"、"一道小河流往一個夢"、"一條江河流往一個夢",
用意在表示加入和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人士將會越來越多。(加油,香港。)
明顯地,寫景的部份並沒和主軸搭橋搭的很順。
所以將"小溪"、"小河"、"江河"改成原意"人流"、"人河"、"人海",直接表達。
 
喜菡 寫: /把天空都給它升到地底去了/

「天空」如何「升」到地底?
「升」字是否妥當?
這是很特殊的寫景;我喜歡在雨中散步,雨中的景觀和天晴常截然不同,比如說廣場上大片的積水遠看過去可看到天空雲朵的倒影,就好像把天空都升到地底去了!(不過仔細讀了讀上下文,這裡用"翻轉"一詞語意會比較正確。)
上週二在電視上看到前晚佔中學生和群眾用雨傘阻擋催淚彈、胡椒噴槍。週三又在電視看到週二晚上香港大雨,學生和群眾撐著傘靜坐。漫漫的雨夜,滿滿的傘海,令人感動。讓人看到終會有翻轉天地的一天來到。
 
貼出後一直在想有兩個斷句的地方是否過於牽強,造成語意有問題,所以恢復不斷句。
"北風斜眼,瞇著一道人流流往一個夢。"
"堅持仰著臉孔,一條條人河流往一個夢。"

 
另外,最後兩行對調位置:
一片人海流往一個夢
把天空都給它翻轉到地底去了

最後再次多謝老師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