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慈花園〉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泰晤士河的春天在迷霧中飄搖
告訴我這一座橋起起伏伏的故事
陌生的荒野透露著香氣的詩篇
藉著葉慈的眼睛穿過森林霧靄
追尋永恆,在北極星空下

彷彿在天河倒映裡看見銳利的靈魂
在柔和的眼眸中看到日出日落的更替
你的悲傷,在森林深處隱藏
寄情群峰間,不忍離去的白雲

手捧詩集,學你踱著優雅的步伐
讓詩行,在唇齒間喃喃低語
我將耳朵貼近風,想聽聽遠颺的愛情
關於孤寂、豐饒與滄桑的印記
徘徊十四行詩裡,說了些什麼
情感和思緒是追著葉慈走著這點沒有問題。
但也只是追著,其餘的就是想像與浪漫的告白
多的沒有了。
可惜也就可惜在這裡。
再多用一點不同的語氣和手法,
我想會成為可讀的詠史詩。
常讀您大作, "再多用一點不同的語氣和手法"
是您詩作的特色之一, 龍妍還在繼續學習中喔!

感謝予騰讀詩與賜教^__^

問好
/手捧詩集,學你踱著優雅的步伐
讓詩行,在唇齒間喃喃低語
我將耳朵貼近風,想聽聽遠颺的愛情
關於孤寂、豐饒與滄桑的印記
徘徊十四行詩裡,說了些什麼/

論十四行,最後就無需再把/詩/字入詩,我跟妳說過鍊句帶一點尋常哲理,幽默生動也行。
譬如最後一行有寫等於沒寫,或許你可以幽默的寫/徘徊於十四行中閃到腰,話說疼了些什麼。/,這等於是予騰詩版說的/再多用一點不同的語氣和手法"/。

一點意見,冒昧多海涵

問好龍研


綠豆
感謝綠豆這麼用心讀龍妍這首拙作, 並不吝給予寫詩技巧上的寶貴建議喔!

關於這首<在葉慈花園>, 提出自己一些想法, 雖然, 我不確定是對與否, 願與您分享^__^

第一節詩,龍姸是從“泰晤士河的春天”寫起,連接
“一座橋起起伏伏的故事”,什麼故事呢?講的是有關葉慈“香氣的詩篇”。


無可否認,葉慈-泰晤士河-橋-詩篇是一個整體,葉慈“追尋永恆”,我們追尋葉慈“香氣的詩篇”,也可說我們跟葉慈一樣在“追尋永恆”,而這,恰好是寫詩的人的一種永恆的追尋。

龍姸透過“在天河倒映裡看見銳利的靈魂/在柔和的眼眸中看到日出日落的更替”,表達對葉慈的一種崇高的禮讚。它“在森林深處隱藏/寄情群峰間,不忍離去的白雲”。其實,這也是龍姸讀過葉慈之後的悲傷。

“手捧詩集,學你踱著優雅的步伐/讓詩行,在唇齒間喃喃低語”。將“將耳朵貼近風,想聽聽遠颺的愛情”。讀葉慈的詩,依個人淺見, 讀葉慈的詩,有時得“將耳朵貼近風”,在一種虛無縹緲的狀態中去想像葉慈的情感。然而,葉慈的情感裡,更多的是“關於孤寂、豐饒與滄桑的印記”,那是葉慈之所以是葉慈的內心世界。“徘徊十四行詩裡,說了些什麼”,其實,什麼都不用說,只是靜靜的欣賞、體會,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