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風景 》
照顧媽媽的菲勞,初到台灣那幾日依舊思念著家鄉,她的眼神暗示了她的不安!
於是,我們引領著她從樓下到樓上說明著清潔的流程與細節時,特別走到二樓的佛堂,並告訴她說:「請妳在整理整頓這個區間時,就當作是在一座教堂內從事志工服務。」
她瞪著好奇的雙眼詢問:「坐在蓮花台上的那位女士是誰?」
我回覆她說:「我們喚她『觀世音菩薩』,猶如華人的聖母瑪利亞。」
聽完我的敘述,她立即將雙手置放於胸前並闔起雙眼開始默禱!
次日,妻子特別增放了一張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在佛桌上,晚上在我下班之後,只見她哭紅著雙眼告訴我們說:「我邊擦拭著佛桌邊流淚,因為我不再有離鄉背井的疏離感了,因為『我的神』一直守在我的身邊。」
一張畫,安定了一個外勞的心,我為慧黠的妻子感到窩心。
睡前,我詢問妻子:「一幅畫、一張照片、或親身經歷的一幕風景,即使是相同的景物,為何每個人看過以後會有不同的感受?」
她告訴我:「也許是因為立足點的角度不同、當下的心境不同、或者是看事情的切點不同等等因素而造成了彼此感受的差異吧!」
的確如此!人的一生都因不同的世故、遭遇、歷練與命運等等因素兀自堆疊著自己的人生風景,也因為這些背景的不同造就了彼此在價值觀上的差異。
所以,我時時在想,人生是否就像是一部禪學,用盡一生其修持之目的應是在求得心靈上的淨化,一種內心上的圓滿狀態而已吧!
既然,已悟得每個人其人生都有一幅不盡相同的風景;那姑且讓自己的一雙眼睛,開始試著向自己的內心去觀想,而不再在意求得外緣的共鳴!唯有這樣,一旦心眼純美了,這視界的一切深信也會跟著美麗繽紛起來。
照顧媽媽的菲勞,初到台灣那幾日依舊思念著家鄉,她的眼神暗示了她的不安!
於是,我們引領著她從樓下到樓上說明著清潔的流程與細節時,特別走到二樓的佛堂,並告訴她說:「請妳在整理整頓這個區間時,就當作是在一座教堂內從事志工服務。」
她瞪著好奇的雙眼詢問:「坐在蓮花台上的那位女士是誰?」
我回覆她說:「我們喚她『觀世音菩薩』,猶如華人的聖母瑪利亞。」
聽完我的敘述,她立即將雙手置放於胸前並闔起雙眼開始默禱!
次日,妻子特別增放了一張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在佛桌上,晚上在我下班之後,只見她哭紅著雙眼告訴我們說:「我邊擦拭著佛桌邊流淚,因為我不再有離鄉背井的疏離感了,因為『我的神』一直守在我的身邊。」
一張畫,安定了一個外勞的心,我為慧黠的妻子感到窩心。
睡前,我詢問妻子:「一幅畫、一張照片、或親身經歷的一幕風景,即使是相同的景物,為何每個人看過以後會有不同的感受?」
她告訴我:「也許是因為立足點的角度不同、當下的心境不同、或者是看事情的切點不同等等因素而造成了彼此感受的差異吧!」
的確如此!人的一生都因不同的世故、遭遇、歷練與命運等等因素兀自堆疊著自己的人生風景,也因為這些背景的不同造就了彼此在價值觀上的差異。
所以,我時時在想,人生是否就像是一部禪學,用盡一生其修持之目的應是在求得心靈上的淨化,一種內心上的圓滿狀態而已吧!
既然,已悟得每個人其人生都有一幅不盡相同的風景;那姑且讓自己的一雙眼睛,開始試著向自己的內心去觀想,而不再在意求得外緣的共鳴!唯有這樣,一旦心眼純美了,這視界的一切深信也會跟著美麗繽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