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漂浪仔 » 週日 4月 20, 2014 10:35 pm
問好 喜菡老師。
喜菡 寫:/我用握著的拳頭寫詩
寫下肅殺的原汁
"爸爸,他們打我!"
微弱的哭泣卻如雷鳴
讓我驚覺
驚覺碧綠的葉也會死在被巨石壓著的春天裡/
喜歡「握著的拳頭」一詞組
讓詩增強了力量
倒是不解「原汁」何謂?
/微弱的哭泣卻如雷鳴/
前後造成張力
最末一句
有拖沓之嫌
或可精簡些
以免減弱批判的力道
「原汁」
的意思就是沒有加油添醋,誤導事實。
驅離手勾手靜坐的同學們可採取強勢柔性驅離的方法,就是用強勢
的警力,將所有盾牌同時擊地或用棍棒擊打盾牌,製造強大的音震,讓同學們心生畏懼(尤其是女生),然後就可輕而易舉地一個個抬上警備車了。
哪有拿盾牌、棍棒直接打人,還專打頭。(想打死人呀!政府到現在還死不認帳。)
事後還有警察在Facebook上寫"要是用長棍打更好,噴的血更多"。
("英雄們像在打猴子"就是反諷這些鎮暴警察。打猴子算英雄嗎!有種有本事就去打獅子老虎!)
這裡連用了兩次"驚覺"原想作強調,末句既有拖沓之嫌,一起修改成:
微弱的哭泣卻如雷鳴
讓我心驚巨石下夭折的春天
喜菡 寫:/為了保持靜音,盾牌、棍棒吼叫著目標
英雄們像在打猴子
恐怖和沮喪的一幕躺倒在地上
多餘的唇舌打成肉丸
只留耳朵
聽他自戀的話語/
/為了保持靜音,盾牌、棍棒吼叫著目標/
是否考慮斷成兩行?
「吼叫著目標」籠統了
/恐怖和沮喪的一幕躺倒在地上/
若省略為
/恐怖和沮喪躺倒在地上/
呢?
讓「恐怖」「沮喪」轉化為實
「目標」一詞犯了主觀上的認定,的確含糊籠統,
此詞既可解釋為"靜坐的同學們",也可解釋為"保持靜音",此為一大敗筆。「目標」一詞直接刪除即可。
在詞類上我最喜歡玩轉化了,這裡居然忘了將形容詞「恐怖、沮喪」轉化為名詞,反因想強調場景而畫蛇添足地寫成「恐怖和沮喪的一幕」。
一起修改成:
為了保持靜音。盾牌、棍棒吼叫著
英雄們像在打猴子!
恐怖和沮喪躺倒一地
"為了保持靜音,盾牌、棍棒吼叫著",是否要斷成兩行較好?
這裡考慮了很久,最後只試著將逗號改成句號,仍維持在同一行上。
目的是為了製造對比;對比人民不能犯法,但政府可以名正言順的犯法。
最後,寫新詩最大的盲點是身在廬山不知廬山真面目,很難看到讀者一眼就能看到的問題。
多謝老師肯撥冗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