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赴黃泉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從火車站出來的時候,總會有一群拉客的司機堵著你問你想去哪兒。
有一次,我被這些司機擋住,幾乎寸步難行了,就對其中的一個司機說:“我想去天堂,你能送我去嗎?”
“天堂去不了,不過我可以送你去地獄。”司機笑笑說。
“地獄也行啊。”
“行,上車吧,你隨便報一個地名。在我看來,這個世界哪兒都是地獄。”
“那我何必要坐你的車?我就呆在這兒不就行了嗎?”
“那不一樣,我送你去,起碼你在去黃泉的路上還有個伴兒。”
“不,我要獨赴黃泉。”
真是很有趣的對話!我想你遇到了一位思維與你類似的司機,如果遇到的是另一種思維的司機,我想應該會回答:「沒問題,我知道如何去到天堂,而且還可以免費送你去哦!上車吧!」也許你會很好奇他要如何去到天堂?其實它比去地獄還近的,因它就在你心中。那我又何必要上車呢?因你不知如何去找到那把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
大家嘴裡總是掛著說自己是身不由己的,因生活在這社會裡的大家都是這麼過活著,自己也不得不這麼過活著。這倒讓我真的搞糊塗了,前一個大家與後一個大家,難道是不同的一群人嗎?

玟蒂
lwendy 寫:真是很有趣的對話!我想你遇到了一位思維與你類似的司機,如果遇到的是另一種思維的司機,我想應該會回答:「沒問題,我知道如何去到天堂,而且還可以免費送你去哦!上車吧!」也許你會很好奇他要如何去到天堂?其實它比去地獄還近的,因它就在你心中。那我又何必要上車呢?因你不知如何去找到那把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
大家嘴裡總是掛著說自己是身不由己的,因生活在這社會裡的大家都是這麼過活著,自己也不得不這麼過活著。這倒讓我真的搞糊塗了,前一個大家與後一個大家,難道是不同的一群人嗎?

玟蒂


其實這篇文章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談,司機可能存在,但對話不一定存在。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講這樣的話會讓人覺得奇怪。
遠子 寫: 從火車站出來的時候,總會有一群拉客的司機堵著你問你想去哪兒。
有一次,我被這些司機擋住,幾乎寸步難行了,就對其中的一個司機說:“我想去天堂,你能送我去嗎?”
“天堂去不了,不過我可以送你去地獄。”司機笑笑說。
“地獄也行啊。”
“行,上車吧,你隨便報一個地名。在我看來,這個世界哪兒都是地獄。”
“那我何必要坐你的車?我就呆在這兒不就行了嗎?”
“那不一樣,我送你去,起碼你在去黃泉的路上還有個伴兒。”
“不,我要獨赴黃泉。”



獨赴黃泉太淒涼了,至少,讓在下點盞燈,讓燈火在閣下身後搖曳,當閣下後悔時,還有來時路可回頭吧。

別自己走向地獄。那樣太哀傷了。但或許有時哀傷是拯救自己的方式──不想與世上其他喧囂的歡愉共伍。

謝謝你的分享。
lwendy 寫:真是很有趣的對話!我想你遇到了一位思維與你類似的司機,如果遇到的是另一種思維的司機,我想應該會回答:「沒問題,我知道如何去到天堂,而且還可以免費送你去哦!上車吧!」也許你會很好奇他要如何去到天堂?其實它比去地獄還近的,因它就在你心中。那我又何必要上車呢?因你不知如何去找到那把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
大家嘴裡總是掛著說自己是身不由己的,因生活在這社會裡的大家都是這麼過活著,自己也不得不這麼過活著。這倒讓我真的搞糊塗了,前一個大家與後一個大家,難道是不同的一群人嗎?

玟蒂


人的複雜是很多面性的,無法定義也無法分類,人一直在變,也一直沒變。僅是如此而已──我們為了苟延殘喘的活著,在不知不覺中彼此傷害,或以笑容傷害,或以悲哀傷害。
家立,寫文章不就都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嗎?所以才需要讀者們的回應,來提供給作者不一樣的思維。真實生活不見得不會發生這樣的對話哦,只要作者想得到的情節,現實生活就有可能發生。對話內容只是給予想法增添些許幽默,生活要懂得一些幽默,才會讓日子過得較輕鬆。也無須對地獄這字眼太過認真,它也是一種想法的表達,用心去了解地獄,你會看到它所想傳達的真正訊息。

玟蒂
lwendy 寫:家立,寫文章不就都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嗎?所以才需要讀者們的回應,來提供給作者不一樣的思維。真實生活不見得不會發生這樣的對話哦,只要作者想得到的情節,現實生活就有可能發生。對話內容只是給予想法增添些許幽默,生活要懂得一些幽默,才會讓日子過得較輕鬆。也無須對地獄這字眼太過認真,它也是一種想法的表達,用心去了解地獄,你會看到它所想傳達的真正訊息。

玟蒂


是我迂腐了,還感謝您的提醒。謝謝,懂得生活的幽默啊.......我會努力去做。
謝謝玟蒂、家立熱情地討論啊。
這段對話的確是在我頭腦里進行的,
不過我相信這種對話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可能發生的。

事實上我覺得,文學從某種角度上講,是一種提煉的過程。
現實生活太過瑣碎、淩亂、龐雜,需要提煉,我們才會有一個情節,
一個畫面,一段對話,一聲歎息。
這或許就是文學的魅力吧,既與現實生活平行,又有交叉。

我覺得,這個世界需要樂觀的人,也需要悲觀的人。
只有樂觀的人的社會是可怕的,
只有悲觀的人的社會也是可怕的。
就讓我們共同祝願,樂觀的人不要盲目樂觀,悲觀的人不要一味悲觀吧。

謝謝玟蒂,謝謝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