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這一段時日,終於能正式再出現大家眼前,這段期間無論心中、現實都經歷過人生掙扎,在此富與窮戰爭年代裡,我的物質一直處於匱乏,連身心都為生活煩憂,這種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時日,還真讓自己沮喪好些時候。有天心情低落對兒女說:「很抱歉!讓你們活在要什麼沒什麼的環境下,如能選擇,你們或許會希望在舅舅的家庭中。」兒女齊聲回答:「不,媽咪,雖然要什麼沒什麼,跟您在一起我們很快樂、很幸福,我們還是會選擇這個家。」我驚訝,一時不知如何繼續,原來在富與窮的戰爭中,物質窮的我卻贏得精神上的富,上天仍然眷顧我們,只要在念頭上轉個角度,人生還會是美好的;這如同『鹿苑長春』裡那位爸爸(辨尼)告訴他的兒子:「生活是美好的,但我過得並不安逸。」
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是諸葛亮,但每每想到自己的處境,腦海浮現的卻是蘇軾,不敢自比他的才華,只感嘆他的人生際遇,早年雖得意,晚年淒涼,最後客死他鄉。我也會是這等人生?或許該學學他的豁達,能活得精采燦爛是重點,名利算什麼!為何一直沉迷著去追求?舉望現代的年輕人,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隨著升學的壓力,他們寧願把自己的腦袋放空,在不用為生存奮鬥的情況下,只想尋求無俚頭的刺激,對於人生智慧的經驗不屑一顧,導致智者的潛藏,人們的心靈更加空虛。女兒常說的一句話:「媽咪,我不要去學校。」為什麼求知識是件這麼痛苦的事?真是現代年輕人的悲哀,愛看書的我無法理解!能獲得知識增強我的智慧是極快樂的事,為何不適用這個年代?我仍舊不能理解。
現在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的『正義』課正夯,他引導學生做內心深處的思考,填補長久以來心靈的空虛,那只讓物質的享受所掩蓋一切的人生。對這個世界我嗅到一絲希望,更希望台灣能跟上腳步;早年,傅佩榮教授出的一本『誰受過教育』,就是提到美國當時的教育缺失,他們勇敢拿出檢討並做更改,務使下一代子弟的人生能更完美。如今我們也已到此境地,卻不見有心人士對當今教育的改革,人生尚沉淪在只想逃避的痛苦中,像吸了只求滿足自己物慾的毒無法自拔,剖開內心深處卻是一片空白,追求的是電玩的高潮,寧願擠在自己小小空間做個宅男宅女,那充滿奧秘、蘊含智慧的宇宙干卿底事,嗚呼哀哉!辜負上天所給的一切美好。
現在流行什麼?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仍然有那鈔票大把大把賺的人,你會眼紅嗎?是的,眼紅的人繼續拼命追逐名利,簡直殺紅了眼;但仍有一組走清流路線,看著世界的沉淪他們選擇潛藏,冷眼旁觀看到底能亂到世界末日否?乾脆讓世界重新來過,他們無心再理會當今社會。世界真有末日的一天?你我無法洞察先機,有心人士還要繼續消極?不如起而行努力去改變這混亂的局勢,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有開始哪來的前進?那是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的無私精神。在藝文界,書局一間間地倒、文學網站人才的凋零,讓心靈的成長更加空洞,我希望「朋友,久違了!」讓我們不計較得失寬宏的心創造出更美好的人生,喚醒下一代自己該尋求的幸福,不再行屍走肉地等待世界末日的來臨。
女兒:「那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在紅?」
母:「在香港電影很暢銷。」
女兒:「您真的認為九把刀的作品普通,難理解為什麼會那麼紅?」
母:「也不盡然,他的作品我沒看過。」
女兒:「您不是看過那本書?」
母:「哦!那一本,感覺如同書中女主角常說『你很幼稚呢!』分手原因竟是男主角為了證明自己是男人,辦了一場比武競賽被打得死去活來,但女主角卻不這麼認為,或許是他們處在那個年齡,難免幼稚了點,誰沒經過那個階段的人生?剛好捉住這個年齡層的心,所以那麼紅。」
[SIZE=120][FONT=新細明體]女兒:「我也覺得很幼稚,證明自己是男人尚有許多方法,不需要殘害自己。」[/FONT][/SIZE]
[SIZE=120][FONT=新細明體][SIZE=120][FONT=新細明體]母:「不過九把刀這麼紅應當有他的實力在,他很喜歡看書,什麼書都涉獵才蘊育出他多元的方向,這也是人家厲害的地方,所以才有各個階層都想看的作品,你們不要因為平時被讀書壓得喘不過氣就放棄,我鼓勵你們能多看課內以外的書,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只有一條,吸收其他的會豐富你的人生,增長智慧的。」[/FONT][/SIZE][/FONT][/SIZE]
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是諸葛亮,但每每想到自己的處境,腦海浮現的卻是蘇軾,不敢自比他的才華,只感嘆他的人生際遇,早年雖得意,晚年淒涼,最後客死他鄉。我也會是這等人生?或許該學學他的豁達,能活得精采燦爛是重點,名利算什麼!為何一直沉迷著去追求?舉望現代的年輕人,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隨著升學的壓力,他們寧願把自己的腦袋放空,在不用為生存奮鬥的情況下,只想尋求無俚頭的刺激,對於人生智慧的經驗不屑一顧,導致智者的潛藏,人們的心靈更加空虛。女兒常說的一句話:「媽咪,我不要去學校。」為什麼求知識是件這麼痛苦的事?真是現代年輕人的悲哀,愛看書的我無法理解!能獲得知識增強我的智慧是極快樂的事,為何不適用這個年代?我仍舊不能理解。
現在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的『正義』課正夯,他引導學生做內心深處的思考,填補長久以來心靈的空虛,那只讓物質的享受所掩蓋一切的人生。對這個世界我嗅到一絲希望,更希望台灣能跟上腳步;早年,傅佩榮教授出的一本『誰受過教育』,就是提到美國當時的教育缺失,他們勇敢拿出檢討並做更改,務使下一代子弟的人生能更完美。如今我們也已到此境地,卻不見有心人士對當今教育的改革,人生尚沉淪在只想逃避的痛苦中,像吸了只求滿足自己物慾的毒無法自拔,剖開內心深處卻是一片空白,追求的是電玩的高潮,寧願擠在自己小小空間做個宅男宅女,那充滿奧秘、蘊含智慧的宇宙干卿底事,嗚呼哀哉!辜負上天所給的一切美好。
現在流行什麼?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仍然有那鈔票大把大把賺的人,你會眼紅嗎?是的,眼紅的人繼續拼命追逐名利,簡直殺紅了眼;但仍有一組走清流路線,看著世界的沉淪他們選擇潛藏,冷眼旁觀看到底能亂到世界末日否?乾脆讓世界重新來過,他們無心再理會當今社會。世界真有末日的一天?你我無法洞察先機,有心人士還要繼續消極?不如起而行努力去改變這混亂的局勢,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有開始哪來的前進?那是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的無私精神。在藝文界,書局一間間地倒、文學網站人才的凋零,讓心靈的成長更加空洞,我希望「朋友,久違了!」讓我們不計較得失寬宏的心創造出更美好的人生,喚醒下一代自己該尋求的幸福,不再行屍走肉地等待世界末日的來臨。
女兒:「那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在紅?」
母:「在香港電影很暢銷。」
女兒:「您真的認為九把刀的作品普通,難理解為什麼會那麼紅?」
母:「也不盡然,他的作品我沒看過。」
女兒:「您不是看過那本書?」
母:「哦!那一本,感覺如同書中女主角常說『你很幼稚呢!』分手原因竟是男主角為了證明自己是男人,辦了一場比武競賽被打得死去活來,但女主角卻不這麼認為,或許是他們處在那個年齡,難免幼稚了點,誰沒經過那個階段的人生?剛好捉住這個年齡層的心,所以那麼紅。」
[SIZE=120][FONT=新細明體]女兒:「我也覺得很幼稚,證明自己是男人尚有許多方法,不需要殘害自己。」[/FONT][/SIZE]
[SIZE=120][FONT=新細明體][SIZE=120][FONT=新細明體]母:「不過九把刀這麼紅應當有他的實力在,他很喜歡看書,什麼書都涉獵才蘊育出他多元的方向,這也是人家厲害的地方,所以才有各個階層都想看的作品,你們不要因為平時被讀書壓得喘不過氣就放棄,我鼓勵你們能多看課內以外的書,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只有一條,吸收其他的會豐富你的人生,增長智慧的。」[/FONT][/SIZE][/FONT][/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