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養寵物無非是縱放寂寞的自我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寂寞無遠弗屆,無須驗證,有時它就是呼吸,有時則是不經意就會忽略的存在。在茫茫人海中,人們泳著各自擅長的泳式,不時掀起清澈透明的水花,在陽光下顯得燦爛無比,但誰能理解没於水面的每一副撲克臉,究竟想著什麼呢?因此,為了避免讓自己崩潰,人們想了諸多方法驅趕由心底源源不絕的寂寞,而豢養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動物,便成了現代人趨之若騖的興趣之一。

  「寵」物,顧名思義,就是拿來溺愛、恩寵的動物。打從一開始,從名稱上就建立了似乎絕對的「主從關係」。有的人會輕聲呼喚自己的寵物,撫摸牠們的毛皮以示親暱。有的人則以項圈銬住牠們的頸子,憑著一己喜好,以散步或蹓達為名,恩賜牠們先天擁有卻被惡意剝奪的自由。人啊,打出許多愛與關懷,尊重生命教育的幌子,只是要掩飾自己的孤獨,無視與動物間的語言隔閡,常自以為溫柔地自我解嘲,或許在動物野性猶存的眼中,是多麼滑稽且哀憐滿溢的愚行。譬如幫寵物穿衣服、打扮,彷彿要把牠們化身成人一般,殊不知動物的皮毛即為禦寒而生,將人類自以為是的念頭加諸在動物身上,從小訓練牠們成為喪失野性的傀儡,不願花時間到野外去一窺動物真正的本貌,這就是人們漫無邊際且無可救藥的寂寞表現。

  自以為是地豢養動物,沒考慮到牠們應生存的場所與意義,難道不是傲慢狂妄的表現?同時也將一己的脆弱、無助,寄託在難以拒絕的動物身上,這難道不過份嗎?養寵物其實是豢養著自己無法排遣的孤獨,同時透露自己無法涉入自然或新的生活環境的膽怯。人類豢養著自己偌大的寂寥,卻誤認自己比誰都來得愉快,聽著動物不知為何的咆哮或啼鳴聲,總朝向相當樂觀的方向解讀。將牠們囚禁在牢籠中,一手掌握牠們的生死權,心血來潮時給個熱情的擁抱或晚餐加菜,憤怒時莫名傷害牠們卻無視牠們眼神裡流露的信任、溫暖及哀戚,這就是悲哀且寂寞的人類。甚至由於不滿足而設計出更高等的動物,藉著崇拜牠的過程,滿足自己豢養著同族且享受被同族豢養的自虐感,那種動物在地上的歷史學名叫就做:神。

  寂寞是無遠弗屆的一種呼吸,而如何輕快地換氣是一種修養。遠看浩瀚銀河吧,有多少行星孤單地運行從不言苦,但生命渺茫與天地相較宛若浮游的人們,居然連一點兒寂寞也撐不過?不僅如此,還自私地開拓了蔓延更多哀傷與寂寞的環境──豢養「寵」物只是諸多荒謬中的一個笑話。倘若能敞開心胸,遙望近在眼前的遼闊天穹,張眼凝視更幽遠的雲際,勢必能自然而然地撤除囚困心靈的鐵柵,同時解放無形中被我們所禁錮的更多事物。讓一切都自由吧!好嗎?該呈現一海蔚藍的,只要眼裡那一片無垠的天空就好了,而一來一往的呼吸,不應與染上深灰色彩且沉重莫名的寂寞為伍。
/寂寞是無遠弗屆的一種呼吸,而如何輕快地換氣是一種修養。/ 這句話說得好。

當一個人懂得利用餘生投身於公益者,也許就會無暇生出寂寞之感吧。

麻吉 問好 家立。
麻吉 寫:/寂寞是無遠弗屆的一種呼吸,而如何輕快地換氣是一種修養。/ 這句話說得好。

當一個人懂得利用餘生投身於公益者,也許就會無暇生出寂寞之感吧。

麻吉 問好 家立。
我常常砥礪自我:勿忘初衷。說實話,自己有時也會懶散、怠惰,忘卻自己該走的路,想跟社會妥協,放縱自我,但沒隔多久還是回神過來,知道自己是怎樣的料,應該要做什麼事。隨著年歲增長,任性與放縱的頻率和長度已慢慢減少,說來我也失去了不少彈性與天真,但每天很充實的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光是這點就叫人愉悅。

每個人的生活模式都不同,事實上也沒有善惡之分──僅僅是社會接不接受、苟不苟同罷了──在我眼裡其實殺人跟救人是沒什麼區分的。只是我今天喜歡救人的感覺。我只希望自己不要僵化自己的感覺,隨心所欲比順應潮流來得快樂許多。

感謝您的回應,謝謝。
很順手地想要按讚,哈!好吧,我鑽出水面吐個讚的泡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