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捱下去了。」妳不斷地地抱怨。經歷長久的折磨,折磨累積下來的情緒終於在這天爆發。我坐在妳的前面默默聽著,而在妳身旁的同學則連聲安慰,大意是說,只要妳捱過這一關,未來就會變得愈來愈好。——無法說出相似的說話,事實是,我連自己的將來也無法掌控,又如何能夠預見妳的人生?妳也知曉這道理,於是又說:捱過去,真的會變得更加好嗎?不如現在死去吧。
有些故事注定是沉重的,若果把我妳放上天平,就必展示我的輕和妳的重,唯有希望不致於把我拋向天空,再狠狠地跌落在地上。身為朋友,我聽著並不斷思考安慰的句子,對老師所講授的課程毫不理會。後來我愈聽愈不耐煩——也許是發現自己根本無能為力,想些虛假的說話又有何用?
「既然還未決意死去,就代表妳依然要生存。」驀然轉身,我以幾近憤怒的姿態向妳拋下這看似無禮的句子,與其說我是對妳說,不如說是對著生活吧。妳呆了一呆,然後輕輕點頭。點頭,我竟也呆了一呆,點一點頭,表示知道妳明白了。啊,其實在苦難中修行的妳,必定比起其他人更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不必再作解釋,語言最精準的時候,往往是沒打算具備溝通的話語罷。
最後一年了,在中五結束後大家也將各散東西,縱使彼此之間還能連絡,相信比起昔日也遜色不少。正當眾人以各種無法猜測的方法留存時光之時,我拿起筆桿書寫紀念冊,即使如此使我痛苦地擠出字句,可是時間緊迫,情感迫令我寫下這些近乎徒勞無功的文字。寫啊寫啊寫,某天,在書寫完妳旁邊女孩的文章時,妳看著我轉向後面親手交了給她,以戲謔的不確定對我說:「你也幫我寫吧。」笑了笑,這句話本身並沒什麼足以引人發笑,但我就是禁不住笑起來。
我說:「好。」如此回答,因為妳是這班眾多身影之中,我欲刻劃的臉龐之一。接過妳的小冊後,在還未留下任何痕跡前,回想這兩年的相識,才驚覺,原來我對妳與妳對我之間的溝通,都是慣於從對方的笑聲取得一絲溫暖。相識至今仍然從未發現,是否應歸咎於我們早就習慣以此對峙這個世界?妳的世界太多苦難,而我透視一些不該看穿的事情,正如那些寓言,笑了,未來總會變得更美麗。關於笑的信仰,我們都樂意崇拜!笑了,至少也有些快樂的回音。
座位法則:當人與人坐在彼此的旁邊,當距離縮近至連對方的體溫也能量度,突然,很多平常不能探究不欲相告的話題,都注定於此刻逐一傾吐出來。還記得那時候,我們依然與對方並不熟稔,雖然曾坐在妳的前或後座,但那個距離僅是足夠彼此玩弄取笑,諸如樣子、分數高低,云云。關於這些記憶的餘燼很薄,被後來的妳一吹就吹散了。
選擇坐在妳的旁邊。我不想和別班走過來上課的陌生人如斯接近,因為旅遊是選修科,坐在我妳旁邊的人都離開了。妳也樂意我坐在旁邊,縱使對雙方的故事從未探討,但多少也熟稔彼此的存在。當無以可為笑柄,漸漸,妳主動向我談及一些私人話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妳的愛情故事,結識、拍拖、冷淡以至面臨分手,從頭到尾我也是聆聽者(以及開玩笑)。想來愛情始終是有水一方吧,當自己以為得到,一抬頭又看見她走更遠。
仿如默契,妳說了一個故事,然後就到我說另一個故事。有時候我甚至不用說,把平常書寫的文章給妳看,就行了。這件事多少佔了些許便宜,因為妳閱讀某些文章,有時候以為自己看不出我到底寫了什麼。曾經拿過那套嚇死人的作者已死論對妳說: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刻已經死亡,怎樣看全交給讀者閱讀。妳還是搖頭。其實文章雖可控制內容,但更多時候發掘了更深入的自己而不知吧。
無論怎樣,妳最喜歡那篇必定是涉及家庭的文章吧?因為妳亦有相似的家庭,或者該說,比我更加不幸。縱然我出生於單親家庭,有一個不堪的兄弟,至少還有媽媽無私的雙手一直照顧我。雖然有些時候,愛也會化為暴力。然而妳連嘗試這種暴力的機會也沒有,簡直是舊式電影的人生,被父母拋棄,寄人籬下受盡白眼,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工作……妳曾經說過:關於家,是一道無法痊癒的傷痕。
有時候,生活,比起戰爭更可怕,因為我們並不麻木,也從來無法期待結束的日期。上中文課時,妳總是和我勢均力敵,也因此在交換雙方的故事後,我曾經向妳談及文學,笑說該把妳的人生寫成如家族史的散文,必定感人肺腑。同時又認真地說,書寫多少也能把情感釋放出來,對現在的妳是一種幫助。
可是,原來妳連對於真誠書寫也有難堪的回憶。當一個敏感的年青人在白紙記載自己的迷惑,而這些迷惑卻被他人傳閱取笑,動輒拿來當作話炳——難怪自此之後,妳不再願意書寫什麼真實感情,是否每次執筆都會令想起這件事情?有次老師派發作文家課,題目是「給父母的一封信」。我在能夠反叛的空間盡量反叛,拒絕書寫,因為作文的忠旨是歌頌父母,我無法歌頌,也不想因為某些要求而故意渲染。
那妳呢?妳則順應老師的意思,書寫一些偽裝的感激,也唯有這樣才能得到好的分數罷。當得知我背負老師期望的行為後,妳問我為什麼不學妳這般。我說,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原諒的,只是一直被社會被道德被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而被迫原諒。看看,連那些電視劇都是這樣,到最後都一定要原諒,就好像是我們犯錯似的。聽完我的論調,妳笑說:無法像我這樣清高,連分數都能不顧。
其實即使妳能夠書寫,也大概沒有時間和精力吧。從來沒嘗試過工作的我,每次在上課時看見妳伏在書桌休息的身影,也能夠略知工作的辛酸。有次,妳說起在工作時,總有一位無聊的婦人多加刁難,故意高聲責罵。我調侃:她的目標是令妳們感到尷尬,最好是保持微笑反問一些無聊話題,她就會知難而退。
「佛洛伊德說,我們的夢境反映一些想要但又不敢要的欲望,意識分開兩種……」無意中看了一些關於夢的解析,而妳曾經提及想知道夢境的意義,於是我便向妳說了。妳比起平常人有更多夢。幾乎只要伏在書桌幾分鐘,妳起身後就能對我們說回剛才的夢境。夢境總是光怪陸離:在海邊有一間屋,走了進去,突然一個大浪拍散了那間小屋。開心在廚房煮食時,突然被別人拉走。上學時夢見我死了,靈魂回來找妳,妳非常傷心。
每次當妳告訴了我們,我總是自薦當任解夢者的角色(上課實在過於沉悶)。屋子是安穩的地方,而大浪就是一種外力破壞。煮食則是代表溫馨的家庭,但卻因一些無法控制事情,令妳無法擁有。至於夢見我死了,很可能是妳很關心我,所以才會傷心。——身旁數位同學和妳聽罷也笑了起來。這種有如創作的解讀,如能引起妳偷悅的笑顏,我樂意運用這種想像力。也許,這是身為朋友唯一能做的事情。
妳有很多夢。夢,妳的鋼琴就是妳的詩。由於妳做鋼琴老師的目標,至今我仍幻想,當妳醉心於彈奏心聲之時,當妳手指飛躍於音符之上,是否忘記所有苦難?縱然妳我也知道現實依然沒有改變,苦難依然不斷出現,也許更清楚的是,生活一向如此困難。
——知道嗎?其實我更喜歡稱此為故事,因為能夠叫作故事,想必比起現實生活多了幾分餘裕,容許我們擁有更多的夢。我相信,在故事之中夢將化為一顆又一顆的氣球,拉動沈重的身軀高升,最後我們終能輕快地翱翔。
有些故事注定是沉重的,若果把我妳放上天平,就必展示我的輕和妳的重,唯有希望不致於把我拋向天空,再狠狠地跌落在地上。身為朋友,我聽著並不斷思考安慰的句子,對老師所講授的課程毫不理會。後來我愈聽愈不耐煩——也許是發現自己根本無能為力,想些虛假的說話又有何用?
「既然還未決意死去,就代表妳依然要生存。」驀然轉身,我以幾近憤怒的姿態向妳拋下這看似無禮的句子,與其說我是對妳說,不如說是對著生活吧。妳呆了一呆,然後輕輕點頭。點頭,我竟也呆了一呆,點一點頭,表示知道妳明白了。啊,其實在苦難中修行的妳,必定比起其他人更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不必再作解釋,語言最精準的時候,往往是沒打算具備溝通的話語罷。
最後一年了,在中五結束後大家也將各散東西,縱使彼此之間還能連絡,相信比起昔日也遜色不少。正當眾人以各種無法猜測的方法留存時光之時,我拿起筆桿書寫紀念冊,即使如此使我痛苦地擠出字句,可是時間緊迫,情感迫令我寫下這些近乎徒勞無功的文字。寫啊寫啊寫,某天,在書寫完妳旁邊女孩的文章時,妳看著我轉向後面親手交了給她,以戲謔的不確定對我說:「你也幫我寫吧。」笑了笑,這句話本身並沒什麼足以引人發笑,但我就是禁不住笑起來。
我說:「好。」如此回答,因為妳是這班眾多身影之中,我欲刻劃的臉龐之一。接過妳的小冊後,在還未留下任何痕跡前,回想這兩年的相識,才驚覺,原來我對妳與妳對我之間的溝通,都是慣於從對方的笑聲取得一絲溫暖。相識至今仍然從未發現,是否應歸咎於我們早就習慣以此對峙這個世界?妳的世界太多苦難,而我透視一些不該看穿的事情,正如那些寓言,笑了,未來總會變得更美麗。關於笑的信仰,我們都樂意崇拜!笑了,至少也有些快樂的回音。
座位法則:當人與人坐在彼此的旁邊,當距離縮近至連對方的體溫也能量度,突然,很多平常不能探究不欲相告的話題,都注定於此刻逐一傾吐出來。還記得那時候,我們依然與對方並不熟稔,雖然曾坐在妳的前或後座,但那個距離僅是足夠彼此玩弄取笑,諸如樣子、分數高低,云云。關於這些記憶的餘燼很薄,被後來的妳一吹就吹散了。
選擇坐在妳的旁邊。我不想和別班走過來上課的陌生人如斯接近,因為旅遊是選修科,坐在我妳旁邊的人都離開了。妳也樂意我坐在旁邊,縱使對雙方的故事從未探討,但多少也熟稔彼此的存在。當無以可為笑柄,漸漸,妳主動向我談及一些私人話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妳的愛情故事,結識、拍拖、冷淡以至面臨分手,從頭到尾我也是聆聽者(以及開玩笑)。想來愛情始終是有水一方吧,當自己以為得到,一抬頭又看見她走更遠。
仿如默契,妳說了一個故事,然後就到我說另一個故事。有時候我甚至不用說,把平常書寫的文章給妳看,就行了。這件事多少佔了些許便宜,因為妳閱讀某些文章,有時候以為自己看不出我到底寫了什麼。曾經拿過那套嚇死人的作者已死論對妳說: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刻已經死亡,怎樣看全交給讀者閱讀。妳還是搖頭。其實文章雖可控制內容,但更多時候發掘了更深入的自己而不知吧。
無論怎樣,妳最喜歡那篇必定是涉及家庭的文章吧?因為妳亦有相似的家庭,或者該說,比我更加不幸。縱然我出生於單親家庭,有一個不堪的兄弟,至少還有媽媽無私的雙手一直照顧我。雖然有些時候,愛也會化為暴力。然而妳連嘗試這種暴力的機會也沒有,簡直是舊式電影的人生,被父母拋棄,寄人籬下受盡白眼,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工作……妳曾經說過:關於家,是一道無法痊癒的傷痕。
有時候,生活,比起戰爭更可怕,因為我們並不麻木,也從來無法期待結束的日期。上中文課時,妳總是和我勢均力敵,也因此在交換雙方的故事後,我曾經向妳談及文學,笑說該把妳的人生寫成如家族史的散文,必定感人肺腑。同時又認真地說,書寫多少也能把情感釋放出來,對現在的妳是一種幫助。
可是,原來妳連對於真誠書寫也有難堪的回憶。當一個敏感的年青人在白紙記載自己的迷惑,而這些迷惑卻被他人傳閱取笑,動輒拿來當作話炳——難怪自此之後,妳不再願意書寫什麼真實感情,是否每次執筆都會令想起這件事情?有次老師派發作文家課,題目是「給父母的一封信」。我在能夠反叛的空間盡量反叛,拒絕書寫,因為作文的忠旨是歌頌父母,我無法歌頌,也不想因為某些要求而故意渲染。
那妳呢?妳則順應老師的意思,書寫一些偽裝的感激,也唯有這樣才能得到好的分數罷。當得知我背負老師期望的行為後,妳問我為什麼不學妳這般。我說,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原諒的,只是一直被社會被道德被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而被迫原諒。看看,連那些電視劇都是這樣,到最後都一定要原諒,就好像是我們犯錯似的。聽完我的論調,妳笑說:無法像我這樣清高,連分數都能不顧。
其實即使妳能夠書寫,也大概沒有時間和精力吧。從來沒嘗試過工作的我,每次在上課時看見妳伏在書桌休息的身影,也能夠略知工作的辛酸。有次,妳說起在工作時,總有一位無聊的婦人多加刁難,故意高聲責罵。我調侃:她的目標是令妳們感到尷尬,最好是保持微笑反問一些無聊話題,她就會知難而退。
「佛洛伊德說,我們的夢境反映一些想要但又不敢要的欲望,意識分開兩種……」無意中看了一些關於夢的解析,而妳曾經提及想知道夢境的意義,於是我便向妳說了。妳比起平常人有更多夢。幾乎只要伏在書桌幾分鐘,妳起身後就能對我們說回剛才的夢境。夢境總是光怪陸離:在海邊有一間屋,走了進去,突然一個大浪拍散了那間小屋。開心在廚房煮食時,突然被別人拉走。上學時夢見我死了,靈魂回來找妳,妳非常傷心。
每次當妳告訴了我們,我總是自薦當任解夢者的角色(上課實在過於沉悶)。屋子是安穩的地方,而大浪就是一種外力破壞。煮食則是代表溫馨的家庭,但卻因一些無法控制事情,令妳無法擁有。至於夢見我死了,很可能是妳很關心我,所以才會傷心。——身旁數位同學和妳聽罷也笑了起來。這種有如創作的解讀,如能引起妳偷悅的笑顏,我樂意運用這種想像力。也許,這是身為朋友唯一能做的事情。
妳有很多夢。夢,妳的鋼琴就是妳的詩。由於妳做鋼琴老師的目標,至今我仍幻想,當妳醉心於彈奏心聲之時,當妳手指飛躍於音符之上,是否忘記所有苦難?縱然妳我也知道現實依然沒有改變,苦難依然不斷出現,也許更清楚的是,生活一向如此困難。
——知道嗎?其實我更喜歡稱此為故事,因為能夠叫作故事,想必比起現實生活多了幾分餘裕,容許我們擁有更多的夢。我相信,在故事之中夢將化為一顆又一顆的氣球,拉動沈重的身軀高升,最後我們終能輕快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