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高 母 親 素 質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提 高 母 親 素 質
王水寶 韓建忠

中國幾千年來,一貫重視“發智在師,育善在家”,就是說孩子在學校裡接受師長的教化、啟迪;在家裡父母以良好的品行去感染、熏陶子女。因此,父母的思想品質、行為道德、言談舉止、風度氣質,甚至生活細節、性格愛好等等,都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而“母親是負有最高使命的教師”(曾任日本首相的池田大作語),因此,母親在教育、培養子女上,肩負著他人無法替代的重任,所以母親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才能影響和促使子女的健康成長和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我國古代有許多素質很高的母親,教育、培養出了許多成龍成鳳的子女。如《隋書•鄭善果母傳》中,記載了鄭母在其兒子善果官至三品時,都不以此為驕,不以此為榮,依舊紡紗織布至深夜,過著極其儉樸的生活來啟發教育孩子,不要因當了高官而忘其所以地過起驕奢淫逸的生活。鄭善果在母親的良好品質行為中受到教誨,為官一直清正廉潔,不奢不侈,以清官的好名聲而善始善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兒時認字是靠母親用蘆葦杆作筆,地為紙一筆一劃教出來的,在母親的培育下,使歐陽修成為宋初的文壇領袖;愛國將領岳飛的母親姚氏,除平時教導岳飛要“以身許國,報效國家”外,還親自將“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在岳飛的背上,使岳飛成為一代忠臣,世世代代為人頌揚,像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強調“少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從小就要抓緊對子女道德的教育和培養,好像子女良好的品德習慣,生下來就有一樣。德國教育家弗留伯爾也說過:“孩子在5歲以前便學完了一生中應學的東西。”足見教育從小抓起十分重要,而從小培養、教育子女的這一重任,又非母親莫屬,因為據心理學家測定,孩子在搖籃裡時,母親教育是最重要的。可見,子女一生中最初的母親教育,將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奠基的作用,好像蓋房造橋一樣,首先要打好扎實牢固的基礎。不可否認,許許多多言傳身教的母親,培養出了許許多多成龍成鳳的子女,成了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但也不可否認,由於母親素質低下,沒有很好地履行做母親的職責,沒有以自己良好的形像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更沒有自覺加強自身修養,淨化自己素質,致使在對子女的教育培養中,采取或以溺愛、縱容的方式,或以漫罵、棍棒的手段,結果適得其反,教育、培養出來的子女,不但沒有成龍成鳳,反而使其變得目空一切,放蕩無羈,沉默孤辟,暴戾恣雎,嚴重的竟多次發生兒子殺死母親,親生父母殺死逆子的慘案,幾年前發生在浙江的徐力殺母事件,是個最好的教訓。在麻將風盛行的當前,敝人曾還看到過這樣的現像:一些母親將剛出世兩個來月的嬰兒背在背上搓麻將,嬰兒隨著母親上身的搖來擺去而像撥浪鼓那樣的左右擺動。還有的母親,將欲睡的孩子抱在懷裡,在“五萬”、“六筒”、“北風”、“白板”的吆喝聲中昏昏睡去。甚至還有這樣的母親,因打麻將手氣不好或要方便,要自己的孩子上桌代母親搓上幾圈。拿破侖將軍曾說過:“孩子的命運常常是由母親造成的”,像這樣沉緬在牌桌上的母親,她能教育、培養得出品行兼優的孩子來嗎?在這種充滿“自摸”、“杠上開花”的嘈雜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其命運會很好嗎?

從歷史到現實,都說明提高母親素質十分重要,則國家幸甚!母親幸甚!孩子幸甚!

古塵問好水寶:

父親的素質也很重要
應該說父母親的家庭教育對小孩來說是最重要的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會使小孩更健全的成長與發展^^

謝謝水寶的分享
古塵祝文安
水宝向古麈问好,所见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