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追星人說說話》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你最崇拜最愛天上的那顆明星
其實想象中的雲梯比明星還遙遠
不信你爬上自家的屋頂看看

一輩子也許就是一天
一天也許就是一生時光的縮影
你耗盡一生難道就是與明星瞬間的相見嗎

你有多少事要做呀
小小年紀就辍學
我想你連漢字寫法也不懂

不是說你無知
你有知的父親留下遺書
用海水的高度與你對話你也聽不懂

你不懂得孝敬父母
不懂得回報社會
更不懂得自身的價值與明星同等

你說你父親的死與自己無關
難道非理性的海水也崇拜你的父親嗎
還有你流宿在街頭的母親……

我不會寫詩只想和你說說話
我的妹妹呀我的追星人你聽了嗎
有理性的社會有理性的人都在思考



注:摘報網
年近30的楊麗娟從16歲開始癡迷劉德華,此後辍學開始瘋狂追星。出於對女兒的疼愛,楊麗娟的父母從勸說變爲支持,籌資供女兒兩次赴港、六次赴京。其父去年甚至想到賣腎籌措旅費。今年3月,楊麗娟一家三口向親友借了1.1萬元來到香港,終得同偶像合影留念的機會。次日,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撈到楊麗娟父親楊勤冀的屍體,楊勤冀死前留下4000字遺書,遺願竟是讓劉德華再見女兒一面。
  面對這瘋狂的一幕,不禁讓人扼腕痛心,也發人深省。今天,我們該如何追星和面對追星,面對追星的狂熱,我們該如何保持理性?
  自小就癡迷明星,直至影響了全家人,這樣的追星族可謂之爲癡迷一族;而追星追到死,這樣的追星恐怕可以稱得上是達到了瘋狂的境界,爲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其實是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代價也在所不惜,蘭州慈父楊勤冀就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追星的瘋狂。一個人的生命,因爲崇拜另一個人而消失,這到底是一個人的幸還是一個人的不幸?
  而楊勤冀一家,由起初的女兒“追星一人”,到形成後來的“追星一家”,我們的社會,包括我們的媒體,難道不應該爲此進行反思嗎?如果不是社會的強烈關注和媒體的“煽風點火”,即使追星者再癡迷,也只能算是“個人行爲”,即使追星的烈火再旺,沒有人爲之“添薪”,最終還是會熄滅。但是,當社會關注其行爲以後,始作俑者楊麗娟突然變成了“名人”,而其一家也跟著沾光,成爲“史上最牛的追星族”,在虛榮心和公衆的煽風點火下,全家發起了追星總動員令,舉家借債赴港去見劉德華。正是社會的關注,將楊勤冀一家推上了追星路,也將楊勤冀推上了不歸路。正如楊麗娟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是你們毀了我們,是你們毀了我們一家!”
  確實,楊麗娟追星的狂熱固然是楊勤冀自殺的導火索,但導致了今天殘酷的一幕,我們的媒體難道不該爲自己的推波助瀾反思嗎?現在,深陷追星漩渦的楊麗娟並沒有因爲父親的死而清醒,相反,反而更堅定了她再見劉德華的決心,在她看來“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完成父親的遺願,要劉德華再見我一次,否則父親的死就沒有意義了”。現在的楊麗娟,不但恨媒體還恨自己的偶像,抱怨父親的死是劉德華沒有給自己“機會”造成的,卻唯獨不恨她自己。顯然,失去了一個親人並未能成爲一記警鍾,也未能驚醒她的追星夢,面對這樣的追星者,我們要做的除了對其進行必要的人生觀教育以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忽視她、冷落她,追星就讓她一個人去追吧,我們不要再做爲其呐喊助威的觀衆了,爲她加油不是愛她而是害她,沒有了觀衆,再精彩的表演也會讓表演者感到索然無味,從而讓自己的表演收場。
  爲了追星,楊勤冀死了,而還有多少像楊勤冀一家,像楊麗娟這樣的追星者?這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作爲一個社會人,你可以選擇恨選擇愛,只要你不觸犯法律和違背道德,不影響他人生活,你怎阿麽愛怎麽恨那是你的自由,但是,一旦突破了這個底線,成爲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因素,那麽,這就不能讓人原諒了。所以,對於這樣的追星者,我們應該說不。
寫得很質(直) 有真性情 喜歡 蠹也試和 莫見笑 :D

【敲掉】戲和彭三縣(給追星人說說話)

屋樑敲掉 敲掉 屋樑敲掉
柱子敲掉 敲掉 柱子敲掉
門板敲掉 敲掉 窗戶敲掉 敲掉
通通敲掉 敲掉
敲敲敲敲 敲成長長天梯 
敲敲敲敲 敲去看星星

房子敲掉 敲掉 房子敲掉
田地敲掉 敲掉 田地敲掉
面子敲掉 敲掉 信用敲掉 敲掉
通通敲掉 敲掉
敲敲敲敲 敲成高高債台 
敲敲敲敲 敲去拜星星 

月曆敲掉 敲掉 月曆敲掉
時鐘敲掉 敲掉 時鐘敲掉
鋤頭敲掉 敲掉 書包敲掉 敲掉
通通敲掉 敲掉
敲敲敲敲 敲成彎彎歧路
敲敲敲敲 敲去追星星 

爸爸敲掉 敲掉 爸爸敲掉
媽媽敲掉 敲掉 媽媽敲掉
遺書敲掉 敲掉 與論敲掉 敲掉
通通敲掉 敲掉
敲敲敲敲 敲成直直空橋 
敲敲敲敲 敲去讓星星──
     看笑話

Hey Yoh!

註:仿大明星杜得偉的(脫掉)歌詞前段唱白

2007.03.30.

好!!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