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舒爽的微風下,來到屬於旅遊淡季的花蓮,走入白楊步道中,經過幽暗隧道,
看兩側高山深壑,看峽谷溪水湍流,看遠處飛瀑白濂,放鬆的腳步裡,踏出一份寧靜、
一份浪漫。
中橫公路至天祥後,繼續往文山方向前行至168.8公里處,就是白楊步道的入口。
進入白楊步道的入口,就是一條長三百八十公尺無照明的隧道,靠著一支袖珍型的手電
筒微光前行,在一片漆黑中心情莫名興奮,吶喊聲不覺跟隨而出,走一段路後方得平靜,此
時走在靜靜的幽暗隧道中,可聽見潺潺流水聲,及一聲聲類似雁子的叫聲,再一步一步往前
走,望向隧道另一端所透進來的光,讓人勾起一個未知的想像世界。
走出洞口,眼前一片高山深壑的壯闊美景,讓人驚呼。瓦黑爾溪切過山谷,在深谷中錚
琮巨響的溪水回音,此時如演奏的樂音陣陣傳開。
白楊步道有五個長短不一的隧道,這是它與其它步道很大的不同處。走進隧道時不是低
頭注意腳底是否踩水,就是透過微光照於岩壁上想探出屬於它的奧秘,此時的視覺與走出隧
道時又會見到一段新風景的視覺完全是對比,它不只是有光與無光的差異而已,是暫停與新
體驗的強烈對比。
白楊步道沿瓦黑爾溪北行,步道一側是深谷,平滑的大理石 拉出了它壯闊的架式,形成
這裡的特有的地質景觀,步道一側有時是峻陡的岩壁,有時是平緩的山坡,因為沿途步道沒
有護欄,有幾個地方步道較窄,往下看瓦黑爾溪在峽谷中急流,真有些些膽戰心驚。
白楊步道的主角在經過幾次轉折後,終於氣勢磅礡的出現眼前,瀑布自百餘公尺高的斷
崖頂端奔瀉而下,經過幾個轉折後,注入塔次基里溪中。溪床中的大石經過漫長時間的沖刷
侵蝕,形成了非常美麗壯觀的皺摺。走過瀑布下的吊橋後有一觀景平台,此時涼風從兩側吹
來,坐在平台上悠閒看飛瀑、望碧潭、探峽谷,不管哪個角度都讓人心怡。
一般人皆認為瀑布是步道上的終點,也都到此後就折回。我們離開瀑布後再經過一個隧
道,來到水濓洞,它是當初開山脈時鑿到水脈帶,而造成洞內長年噴水,可說是一處天然的
SPA,但可惜我們下車時忘了帶雨衣,無法享受赤腳採著水道,頂上淋著山泉的山洞體驗,實
為此行的唯一遺憾處。
特別叮嚀:1.來此處,帶手電筒及雨衣,可玩得更盡興。
2.喜歡攝影的朋友,這裡可以大展身手。
(可惜我的數位相機及我的拍照技術,傳達不出我對此處內心感受的澎湃。)









看兩側高山深壑,看峽谷溪水湍流,看遠處飛瀑白濂,放鬆的腳步裡,踏出一份寧靜、
一份浪漫。
中橫公路至天祥後,繼續往文山方向前行至168.8公里處,就是白楊步道的入口。
進入白楊步道的入口,就是一條長三百八十公尺無照明的隧道,靠著一支袖珍型的手電
筒微光前行,在一片漆黑中心情莫名興奮,吶喊聲不覺跟隨而出,走一段路後方得平靜,此
時走在靜靜的幽暗隧道中,可聽見潺潺流水聲,及一聲聲類似雁子的叫聲,再一步一步往前
走,望向隧道另一端所透進來的光,讓人勾起一個未知的想像世界。
走出洞口,眼前一片高山深壑的壯闊美景,讓人驚呼。瓦黑爾溪切過山谷,在深谷中錚
琮巨響的溪水回音,此時如演奏的樂音陣陣傳開。
白楊步道有五個長短不一的隧道,這是它與其它步道很大的不同處。走進隧道時不是低
頭注意腳底是否踩水,就是透過微光照於岩壁上想探出屬於它的奧秘,此時的視覺與走出隧
道時又會見到一段新風景的視覺完全是對比,它不只是有光與無光的差異而已,是暫停與新
體驗的強烈對比。
白楊步道沿瓦黑爾溪北行,步道一側是深谷,平滑的大理石 拉出了它壯闊的架式,形成
這裡的特有的地質景觀,步道一側有時是峻陡的岩壁,有時是平緩的山坡,因為沿途步道沒
有護欄,有幾個地方步道較窄,往下看瓦黑爾溪在峽谷中急流,真有些些膽戰心驚。
白楊步道的主角在經過幾次轉折後,終於氣勢磅礡的出現眼前,瀑布自百餘公尺高的斷
崖頂端奔瀉而下,經過幾個轉折後,注入塔次基里溪中。溪床中的大石經過漫長時間的沖刷
侵蝕,形成了非常美麗壯觀的皺摺。走過瀑布下的吊橋後有一觀景平台,此時涼風從兩側吹
來,坐在平台上悠閒看飛瀑、望碧潭、探峽谷,不管哪個角度都讓人心怡。
一般人皆認為瀑布是步道上的終點,也都到此後就折回。我們離開瀑布後再經過一個隧
道,來到水濓洞,它是當初開山脈時鑿到水脈帶,而造成洞內長年噴水,可說是一處天然的
SPA,但可惜我們下車時忘了帶雨衣,無法享受赤腳採著水道,頂上淋著山泉的山洞體驗,實
為此行的唯一遺憾處。
特別叮嚀:1.來此處,帶手電筒及雨衣,可玩得更盡興。
2.喜歡攝影的朋友,這裡可以大展身手。
(可惜我的數位相機及我的拍照技術,傳達不出我對此處內心感受的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