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甕追思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陶甕追思』

  福基村是個山坳僻荒的小山村,它受地形限制而分成上下福基村。上福基是尖湖公路的入山口,過了此地就是山峰連綿,懸崖峻壁的地形。它的地位,控扼大湖獅潭和卓蘭的後門。下福基,則是承接上福基餘續直通苗栗的孔道。論真說來,福基村不過是公路中的一個小逗點罷了。

  其實福基村隸屬於公館鄕,它是陶鄕,早年以產製陶甕聞名全省。台灣光復後的生聚努力,經濟逐漸寬鬆起來,於是工業紛紛進入山村取代農業,陶甕用途也逐步被塑膠桶容器取代,所以,它便與香茅油、樟腦油及山漆等經濟作物一起走入了歷史。

  就在故鄉大龍圳的中段,黃家人截水借用水力開了一家碾米廠。順便利用水力之拉動轆櫨胚桌,製作出許多陶甕供應給酒廠與農家之用。陶缸可以儲水醃鹹菜,陶甕可以用來裝酒或裝醋。陶盆則以外銷為主,專供花藝園家作盆栽之用。由於成本之負擔過重,許多廠家無法生存,淘汰至今只剩黃家一枝獨秀,但也過著苟延殘喘的日子。

  黃家老三黃文雄與我交情不錯,每次我拖稻穀去他家碾米時,它會帶我到裏間參觀他們的陶廠。阿福師的拉胚技術一流,再大再難的胚體都難不倒他。他的陶藝附近無人可與匹比,從碎土攪拌到拉胚上釉燒窯,一氣呵成絶不脫泥帶水。任何大小容具應付自如,從未延誤出貨頗獲好評。他有一些心血之作,常被國外來客高價沽走。黃文雄他爸將陶場全權交他,但他只帶兩名徒弟到廠工作,每年產值遠遠超過碾米廠之收入。

  某日我去碾米廠找黃文雄,恰巧他有事外出害我撲個空。人旣已到絶不空手而回,於是自動到裏間玩泥巴等他。阿福師恰好有空,所以我就請求他教我拉胚。他問我想拉啥麼容器,我說想拉個圓形蓄水皿飼養蓋斑鬥魚。我說皿體不須太大,半尺直徑恰到好處。阿福失笑著對我說:「没問題!」

  但見他自土堆上抓把陶土,搓條成圈放置一旁待用。泥條搓好之後,開始啟動轆台輕輕旋轉,土條置上轆台順著轉勢捏捏擠擠,皿緣高度一層層疊高,然後用篾片修飾表面。全部工程不到半小時,一尺五左右的蓄水皿已然完成。他說讓它陰乾後再上釉,下個星期日可以來拿回家。

  此事我真的給忘了,要不是黃文雄催促我去取回,我真的完全忘了此事。這天星期四,我又去到黃家的製陶工廠。阿福失笑吟吟的拿出一只蓄水皿給我,釉色內黃外藍,在陽光下閃閃生輝。水入皿內視覺又是一變,放入鬥魚更是一番景色。帶回家我越看越喜歡,於是視為至寶不准旁人碰觸。誰知某天我的牛脾氣大發,失去理智隨手將它摔地,匡啷一聲巨響將我拉回現實,那只漂亮的蓄水皿已經四分五裂。碎片舖滿一地,留下我愣立當場不知如何是好。

  冷靜下來懊悔不及,其實,只要我開口阿福師絶幫我再拉一個絶無問題。可是自尊心作祟,只好忍痛將慾念壓制下去。但事出意外,不久後黃文雄的陶廠碾米場慘遭回祿之災。從此未再重建,阿福師另謀它就遠離陶業,最後下落不明矣。 【完】

  

慕松老大,早上好。

  這篇文章芳草看了幾遍,也跟著你神遊一趟中部。公館這地方我有朋友住在那裏,當時她經營陶瓷廠(股東之一),也曾遷移大陸東莞,當然風光僅維持短暫,景氣就遭透了,到最後分了百萬負債結束營業而另謀出路。

  說道陶甕,鄉下人的我當然不陌生,小時候家裡淹漬的酸菜、醬筍、蘿蔔乾需要它,還有當時並沒自來水的便利,於是大水缸也有一隻,這更是必然。後來,芳草的老家變成「水庫」的淹沒區了,很多很多的鄉下用品如風車、石磨、蓑衣之類的鄉下古董全部棄置於水庫底埋葬,唯獨留下了一隻約五十公分高的陶甕,芳草的大哥還挺有藝術觀感咧,把它當花瓶擺飾,過年時甕肚貼個春字又插上應景的花卉,還真是古色古香的留有紀念價值。另外,幾年前那個公賣局,不是出清許多酒甕嗎?因為我跟兄長言談間常提到我喜歡那些「甕」,我二哥還真的買了兩只一路迢迢送到家裡給我咧,嗯,芳草很愛亂扯題外話。

  這陶甕就硬給摔碎?真是可惜!這摔東西的壞脾氣真是不好。不過,據我的觀察,這惡習總是不分老少,性別男女喔!還好,我不摔。不管我如何的怨,如何的氣,我不會拿東西出氣,我也不至於積壓悶心底,我會以看山、看海抒壓啦。

  慕松老大,這篇文章,你昨日貼時我就點閱了一次,在我要跟你貼留言的當下才發現三人次的點閱數(剩下的都是我製造的居多,改錯字或者語氣不順一再的更改……)?這裡貼文的人應該算是不少,看來閱讀與書寫的人不成比例(或?不喜歡網路文章麼?),哈!我則是跟作者留言比自己寫主題文章更有趣的人。

問安二位

曾經經過以陶甕裝水的年代的人
對於它
總是有一份難割捨之情

慕松版主對於陶藝的製程及工具名稱詳細正確
或許為了這一篇文章的誕生
也有花一番功夫做些功課
讓人佩服

前日看了一本台灣名甕
在柴燒灰燼的自然光澤裏沉浸再三
如果能夠以自己的雙手燒出一只好甕
也是人生一大奢求吧 :)

憐芳草 寫:慕松老大,早上好。

  這篇文章芳草看了幾遍,也跟著你神遊一趟中部。公館這地方我有朋友住在那裏,當時她經營陶瓷廠(股東之一),也曾遷移大陸東莞,當然風光僅維持短暫,景氣就遭透了,到最後分了百萬負債結束營業而另謀出路。

  說道陶甕,鄉下人的我當然不陌生,小時候家裡淹漬的酸菜、醬筍、蘿蔔乾需要它,還有當時並沒自來水的便利,於是大水缸也有一隻,這更是必然。後來,芳草的老家變成「水庫」的淹沒區了,很多很多的鄉下用品如風車、石磨、蓑衣之類的鄉下古董全部棄置於水庫底埋葬,唯獨留下了一隻約五十公分高的陶甕,芳草的大哥還挺有藝術觀感咧,把它當花瓶擺飾,過年時甕肚貼個春字又插上應景的花卉,還真是古色古香的留有紀念價值。另外,幾年前那個公賣局,不是出清許多酒甕嗎?因為我跟兄長言談間常提到我喜歡那些「甕」,我二哥還真的買了兩只一路迢迢送到家裡給我咧,嗯,芳草很愛亂扯題外話。

  這陶甕就硬給摔碎?真是可惜!這摔東西的壞脾氣真是不好。不過,據我的觀察,這惡習總是不分老少,性別男女喔!還好,我不摔。不管我如何的怨,如何的氣,我不會拿東西出氣,我也不至於積壓悶心底,我會以看山、看海抒壓啦。

  慕松老大,這篇文章,你昨日貼時我就點閱了一次,在我要跟你貼留言的當下才發現三人次的點閱數(剩下的都是我製造的居多,改錯字或者語氣不順一再的更改……)?這裡貼文的人應該算是不少,看來閱讀與書寫的人不成比例(或?不喜歡網路文章麼?),哈!我則是跟作者留言比自己寫主題文章更有趣的人。



芳草謝謝你,我對評文一竅不通,雖然誤人子弟多年,教的全是花草蟲鳥,所以只寫不會評了 :oops: 有你在旁指點,相信進步會更快!再次謝謝你。 :oops:

瓊寒 寫:問安二位

曾經經過以陶甕裝水的年代的人
對於它
總是有一份難割捨之情

慕松版主對於陶藝的製程及工具名稱詳細正確
或許為了這一篇文章的誕生
也有花一番功夫做些功課
讓人佩服

前日看了一本台灣名甕
在柴燒灰燼的自然光澤裏沉浸再三
如果能夠以自己的雙手燒出一只好甕
也是人生一大奢求吧 :)


瓊寒早安!

最近又遊到哪裡了?吳哥窟洞里薩湖仍在腦海盪漾,與它們做別七八年了,印象猶新。

慕松 寫:
憐芳草 寫:
  ………………

  這陶甕就硬給摔碎?真是可惜!這摔東西的壞脾氣真是不好。不過,據我的觀察,這惡習總是不分老少,性別男女喔!還好,我不摔。不管我如何的怨,如何的氣,我不會拿東西出氣,我也不至於積壓悶心底,我會以看山、看海抒壓啦。

  慕松老大,這篇文章,你昨日貼時我就點閱了一次,在我要跟你貼留言的當下才發現三人次的點閱數(剩下的都是我製造的居多,改錯字或者語氣不順一再的更改……)?這裡貼文的人應該算是不少,看來閱讀與書寫的人不成比例(或?不喜歡網路文章麼?),哈!我則是跟作者留言比自己寫主題文章更有趣的人

芳草謝謝你,我對評文一竅不通,雖然誤人子弟多年,教的全是花草蟲鳥,所以只寫不會評了 :oops: 有你在旁指點,相信進步會更快!再次謝謝你。 :oops:
是否以為我話鋒隱含諷刺?唉……我真是留言鬧笑話了,以一個文筆不好的人和文筆好的評文是遺人笑柄的,這點芳草尚有自知之明。另文章以明追思陶甕了,我又給予火上加油說摔甕不好!芳草言語無狀,慚愧!如果因為我的發言不當,而惹你不快、不舒服,這我應該跟你說:對不起。憐芳草敬

憐芳草 寫:
慕松 寫:
憐芳草 寫:
  ………………

  這陶甕就硬給摔碎?真是可惜!這摔東西的壞脾氣真是不好。不過,據我的觀察,這惡習總是不分老少,性別男女喔!還好,我不摔。不管我如何的怨,如何的氣,我不會拿東西出氣,我也不至於積壓悶心底,我會以看山、看海抒壓啦。

  慕松老大,這篇文章,你昨日貼時我就點閱了一次,在我要跟你貼留言的當下才發現三人次的點閱數(剩下的都是我製造的居多,改錯字或者語氣不順一再的更改……)?這裡貼文的人應該算是不少,看來閱讀與書寫的人不成比例(或?不喜歡網路文章麼?),哈!我則是跟作者留言比自己寫主題文章更有趣的人

芳草謝謝你,我對評文一竅不通,雖然誤人子弟多年,教的全是花草蟲鳥,所以只寫不會評了 :oops: 有你在旁指點,相信進步會更快!再次謝謝你。 :oops:




是否以為我話鋒隱含諷刺?唉……我真是留言鬧笑話了,以一個文筆不好的人和文筆好的評文是遺人笑柄的,這點芳草尚有自知之明。另文章以明追思陶甕了,我又給予火上加油說摔甕不好!芳草言語無狀,慚愧!如果因為我的發言不當,而惹你不快、不舒服,這我應該跟你說:對不起。憐芳草敬

芳草對不起!我絕對沒有任何不快。難得有人從旁引領,高興都來不及,哪還有不快之想法。 :oops: :oops: :o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