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抵不去這麼想。但是﹐日子都是碎片。斷斷續續的片片段段﹐而且很零碎很沒有邏輯﹐大多時候很無謂或很無稽。一點也不像小說的頭中尾﹐或是散文的起承轉合。當然也不可能有詩的邏輯和統一性。
這樣想來﹐唯一可以達致的結論﹐就是說﹐嗯﹐我是常這麼跟自己說的。文藝﹐是很虛矯的一回事。寫的人如此﹐讀的人﹐祇怕更是如此。作者有心或無意地﹐把生活大肆刪篩﹐丟東落西地﹐拼湊出一篇作品。如此這般寫出來的﹐須知﹐儘都是故意留下來的。那些沒留下來的﹐妳看不到﹐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們用心刻意欺瞞詐騙﹐並且還理直氣壯地﹐要求讀者暫時性地投降﹐暫時接受一種對疑忌之懸止 -- temporary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那就完全像是偷情的配偶﹐從小旅館出來﹐撞見原配﹐鎮靜地說﹕先相信我﹐聽我講完這個故事。然後任之去編扯圓謊。講完(讀完)故事之後呢﹐則是﹕信不信由妳﹐我就是這個故事。揚長而去。
這時﹐妳若是不以為然地張嘴剛要提問﹐就會被一雙傲慢不羈自以為是的目光打斷﹕怎麼可以質問文化傳統呢﹖有些規矩﹐即便可能是陋規﹐妳去公然質疑﹐那就凸顯了妳之沒有修養缺乏氣質。趕快回家讀文學理論吧﹗(或是朱子家訓﹖)
反過來說﹐其實我們過日子﹐挺像現代人讀週刊雜誌的。
妳的一日﹐不過是幾頁連續的八卦文章。妳把雜誌捲成一管﹐夾在腋下快步趕路上班﹐或是下班﹐或者是去赴約。上了地鐵或是公車﹐稍稍站穩了﹐空出一隻手(如果不是在講手機的話)﹐翻開來隨心撿讀﹐從哪開始一點都無關緊要﹐某某篇看了多少有沒有看完﹐也完全無關痛癢。總是﹐就是一小片段無關宏旨的雜事﹐發生在什麼人身上﹐無關大局﹐因為類似的事情天天(好吧﹐常常)發生。什麼時候﹐在哪發生的﹐同樣無所謂。生命在某一個層次上﹐是很虛矯的﹐因而毋需用心的。這就像妳在酒吧或是派對裡跟一位異性共享一杯(好吧﹐各自一杯﹐甚至可以紅酒白酒不同)醇酒﹐有一搭沒一搭地談笑一夕。分手時留下電話﹐這個動作﹐大抵沒太多意義的。這個夜晚﹐甚至妳將之延長到整夜﹐也只是像一篇沒從頭開始讀的雜文﹐讀不讀完或讀到些什麼﹐都是無關宏旨的。當妳一個月後﹐或甚至幾日之後﹐再想起那個夜晚﹐也就像在地鐵上單手翻閱雜文那樣﹐妳只記得模糊的零碎的片段。
正如作者選擇性地寫﹐讀者亦這麼樣選擇性地讀。這裡頭爾虞我詐﹐相互欺瞞作假﹐一如現代人的短暫戀情﹐當事人瞭了就好﹐雙方都是生活裡的拾荒人﹐兩根夾子偶而會同時夾起一張暢銷電影海報﹐就那一頃﹐同時凝望那海報上擁抱的男女主角。
我現在回想起﹐一個多年前的暑假﹐我在西德州偏僻的大學打暑期工。就是在醫學院外的大片草地上﹐肩上背個布垃圾袋﹐手上一根木棍﹐頂端是枝尖釘。就那樣﹐ 在西德州的艷陽下刺撿草地上偶來的紙屑。因為紙屑不真是那麼多﹐所以其實是很閑散的一個工作。不過﹐在指定的工作時段﹐就得老老實實地在那片草地上無所事事地來回梭巡。對於這樣的一段時空﹐所能留下的﹐自然只有很概略很零碎的記憶。
那年﹐我的墨裔工作同伴米蓋﹐就在暑假結束前﹐跟只有十八歲的配偶離婚。他跟另一個墨裔女子不清不楚的關係﹐和她跟另一個墨裔男子不清不楚的關係﹐大概同時發生﹐雖然﹐當我到他的小公寓陪他喝啤酒時﹐他總是很悲情地跟我堅持﹐是她先不忠實的。
我在那所大學繼續呆了兩年﹐不過後來只任助教和在圖書館打工。偶而在校園走過﹐會巧遇一車校工呼嘯過去﹐有時會看到米蓋﹐有時不會。那些時刻﹐我會記起﹐每次他喝下幾罐啤酒﹐就會問我﹐有沒有興趣找他的兩個表妹過來聊天。
這個回憶﹐也是那麼充滿漏洞的﹐我甚至記不清米蓋的面貌了。但是﹐我清楚記得﹐某個晚上﹐他的兩個表妹搭一部舊跑車來﹐停在小公寓外的街邊﹐米蓋慫恿著她們留下來﹐一起喝酒跳舞。
我清晰地記得米蓋倚著車身說話的身影。不記得之前﹐也完全不記得其後的事。
8/3/2006
這樣想來﹐唯一可以達致的結論﹐就是說﹐嗯﹐我是常這麼跟自己說的。文藝﹐是很虛矯的一回事。寫的人如此﹐讀的人﹐祇怕更是如此。作者有心或無意地﹐把生活大肆刪篩﹐丟東落西地﹐拼湊出一篇作品。如此這般寫出來的﹐須知﹐儘都是故意留下來的。那些沒留下來的﹐妳看不到﹐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們用心刻意欺瞞詐騙﹐並且還理直氣壯地﹐要求讀者暫時性地投降﹐暫時接受一種對疑忌之懸止 -- temporary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那就完全像是偷情的配偶﹐從小旅館出來﹐撞見原配﹐鎮靜地說﹕先相信我﹐聽我講完這個故事。然後任之去編扯圓謊。講完(讀完)故事之後呢﹐則是﹕信不信由妳﹐我就是這個故事。揚長而去。
這時﹐妳若是不以為然地張嘴剛要提問﹐就會被一雙傲慢不羈自以為是的目光打斷﹕怎麼可以質問文化傳統呢﹖有些規矩﹐即便可能是陋規﹐妳去公然質疑﹐那就凸顯了妳之沒有修養缺乏氣質。趕快回家讀文學理論吧﹗(或是朱子家訓﹖)
反過來說﹐其實我們過日子﹐挺像現代人讀週刊雜誌的。
妳的一日﹐不過是幾頁連續的八卦文章。妳把雜誌捲成一管﹐夾在腋下快步趕路上班﹐或是下班﹐或者是去赴約。上了地鐵或是公車﹐稍稍站穩了﹐空出一隻手(如果不是在講手機的話)﹐翻開來隨心撿讀﹐從哪開始一點都無關緊要﹐某某篇看了多少有沒有看完﹐也完全無關痛癢。總是﹐就是一小片段無關宏旨的雜事﹐發生在什麼人身上﹐無關大局﹐因為類似的事情天天(好吧﹐常常)發生。什麼時候﹐在哪發生的﹐同樣無所謂。生命在某一個層次上﹐是很虛矯的﹐因而毋需用心的。這就像妳在酒吧或是派對裡跟一位異性共享一杯(好吧﹐各自一杯﹐甚至可以紅酒白酒不同)醇酒﹐有一搭沒一搭地談笑一夕。分手時留下電話﹐這個動作﹐大抵沒太多意義的。這個夜晚﹐甚至妳將之延長到整夜﹐也只是像一篇沒從頭開始讀的雜文﹐讀不讀完或讀到些什麼﹐都是無關宏旨的。當妳一個月後﹐或甚至幾日之後﹐再想起那個夜晚﹐也就像在地鐵上單手翻閱雜文那樣﹐妳只記得模糊的零碎的片段。
正如作者選擇性地寫﹐讀者亦這麼樣選擇性地讀。這裡頭爾虞我詐﹐相互欺瞞作假﹐一如現代人的短暫戀情﹐當事人瞭了就好﹐雙方都是生活裡的拾荒人﹐兩根夾子偶而會同時夾起一張暢銷電影海報﹐就那一頃﹐同時凝望那海報上擁抱的男女主角。
我現在回想起﹐一個多年前的暑假﹐我在西德州偏僻的大學打暑期工。就是在醫學院外的大片草地上﹐肩上背個布垃圾袋﹐手上一根木棍﹐頂端是枝尖釘。就那樣﹐ 在西德州的艷陽下刺撿草地上偶來的紙屑。因為紙屑不真是那麼多﹐所以其實是很閑散的一個工作。不過﹐在指定的工作時段﹐就得老老實實地在那片草地上無所事事地來回梭巡。對於這樣的一段時空﹐所能留下的﹐自然只有很概略很零碎的記憶。
那年﹐我的墨裔工作同伴米蓋﹐就在暑假結束前﹐跟只有十八歲的配偶離婚。他跟另一個墨裔女子不清不楚的關係﹐和她跟另一個墨裔男子不清不楚的關係﹐大概同時發生﹐雖然﹐當我到他的小公寓陪他喝啤酒時﹐他總是很悲情地跟我堅持﹐是她先不忠實的。
我在那所大學繼續呆了兩年﹐不過後來只任助教和在圖書館打工。偶而在校園走過﹐會巧遇一車校工呼嘯過去﹐有時會看到米蓋﹐有時不會。那些時刻﹐我會記起﹐每次他喝下幾罐啤酒﹐就會問我﹐有沒有興趣找他的兩個表妹過來聊天。
這個回憶﹐也是那麼充滿漏洞的﹐我甚至記不清米蓋的面貌了。但是﹐我清楚記得﹐某個晚上﹐他的兩個表妹搭一部舊跑車來﹐停在小公寓外的街邊﹐米蓋慫恿著她們留下來﹐一起喝酒跳舞。
我清晰地記得米蓋倚著車身說話的身影。不記得之前﹐也完全不記得其後的事。
8/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