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 心
王 水 寶

形神俊逸的梅花,又名春梅、紅梅,原産我國,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栽培曆史。梅花的神、姿、色、態、香均屬上乘,從六朝起,就一直爲人們贊之、賞之:梅與松、竹並稱爲“歲寒三友”,與松、竹、菊合爲“四君子”;同時,也被曆代文人志士詠之、畫之:上自先秦,下迄明清,詠梅之作,不下千首,著名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譽爲千古絕唱。

梅花自古至今之所以爲國人喜愛,被評爲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首,並有人建議把梅花定爲國花,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她高潔清靈,正氣浩然:“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她英勇果敢,身先士卒:“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她不趨炎附勢,憤世嫉俗:“不要人誇好顔色,只留清氣滿人間”;她不媚骨奴顔,氣宇軒昂:“鐵骨立風寒,梅香透國魂”;她始終如一,堅貞不屈:“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她不屈不撓,頑強拚搏:“朔風吹倒人,古木硬如鐵”;她還雅量高致,虛懷若谷:“不與群芳爭絕豔。”梅花的這種獨特品格與文化氣質,不就是我中華民族具有的崇高品格,不正是我中華民族具有的偉大精神。

熱愛梅花,台灣民衆與大陸同胞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據清初陳溴子輯《花鏡》載:梅本出於羅浮、庾嶺。而古梅多著於吳興、西湖、會稽、四明等處。台灣因受亞熱帶氣候的影響,除當年鄭成功收複台灣從大陸移植過去的古梅外,自然生長的梅樹較少,從日本引進的梅花品種較多。爲了發展我中華民族地地道道的國産梅花,當年,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與國民黨資政蔣緯國先生在台灣曾發起過推廣梅花運動,並成立了“推廣梅花運動委員會”,由他倆任正副主委。尤其是蔣緯國先生,他對梅花的熱愛,不但把自己的閑情雅興都投入到了賞梅、畫梅、詠梅之中,而且達到了“數點梅花天地心”的意境。他說:“是知其愛不在梅之秀骨清芬,而在其代表我民族之精神。”蔣緯國先生借梅花抒我中華民族之魂,詠我中華民族之偉大品質,他解釋說:“梅”字是“木”字加“每”字組成,爲什麽“木”字不加“眉”字而獨加“每”字呢?原因是“每”字由“人”與“母”組成,人之母者,則人之根本也,“人”、“母”、“本”三者合而爲“梅”,說明炎黃子孫無論身在何處,都心係根本,根本是什麽?根本是神州大陸。於是蔣緯國先生發自內心地呼喊出了:“我愛梅花,更愛中華”!表達了他心在大陸,根在大陸,本在大陸。梅花,連係著兩岸同胞的心。同時也體現在他反對“台獨”的態度上,他十分誠摯地說:“兩岸應該要面對著共同的問題謀求解決……因爲我們是血肉的關係,因爲我們共同的五千年曆史的關係……因爲中國是一個,中華民族是一個”。他呼籲台灣民衆千萬要警惕“台灣獨立”的圖謀最終是要出賣台灣,希望海峽兩岸聯合起來,共同發展。蔣緯國先生明智的高見,道出了兩岸同胞的心聲。是啊,我巍巍中華,在五千年曆史的長河中,雖有短暫的分離,但“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觀念深植人心,普天之下,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熱愛梅花,熱愛中華。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傲雪淩霜、鬥志昂揚的梅花,含苞點點,清香四溢,預報著春的消息。願海峽兩岸的同胞攜起手來,共同早日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獻上一束鮮豔的梅花,這是對蔣緯國先生及所有爲祖國統一作出努力的長眠於九泉的中華英傑們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