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郁慕明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各類人事物之深入報導
每日限貼兩篇
收看郁慕明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王景辉

今天上午9:40,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全
体成员,到广州黄花岗拜谒七十二烈士墓。

像前两次在电视机前收看连宋大陆行一样,今天我又赶紧打开电视机来。

啊!看啊——只见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30多名人员一走下汽车,就受
到广州市民的热烈欢迎。

啊!听啊——人群中爆发出的掌声是那么响亮,欢呼声是那么高涨。

郁慕明也感激地向广州市民致候,并频频向市民拱手作揖。

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是昨天下午2:40
到达广州的。他们此行名叫“民族之旅”,按计划,第一站就是拜谒广
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郁慕明一行来到烈士陵园,跨过孙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的牌坊,走在230多米长的墓道上,向主祭台前进……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郊白云山麓。1911年4月27日
(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满清王
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了起义,但不幸失败。当时,同盟会成员潘达微
冒着生命危险,收殓了72具烈士遗骸葬于此地。这里原名红花岗,后
易名为“黄花岗”(比作为傲霜的菊花)。 1918年,由华侨捐款建
成为烈士墓园,墓门牌坊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四个鎏金大
字。新中国成立后经扩大修缮,辟为纪念公园。1961年,黄花岗七十
二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
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黄花浩气”。

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来到烈士墓前,
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奠典礼。首先,随着主持人口令,郁慕明代表访问团
向烈士墓献上了花圈。在花圈丝带上,一边写着“烈士英灵”; 另一条边
写着“万世千秋”。接着,访问团成员又随着主持人口令,向烈士墓三鞠
躬。最后默哀,便绕墓一周。

1912年首次大祭七十二烈士时,孙中山先生曾亲手栽植了一棵马尾松。经
历近百年的风雨洗礼,这棵马尾松如今仍然苍劲挺拔。郁慕明为这棵马
尾松浇过水后,发表感言说,这里埋葬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二十九岁,他
们为了国家、民族而能够牺牲自己,充满了热血和豪气。我们今天怀着虔诚
的心情来这里缅怀先烈,就是希望寻找中国人的浩然之气,希望所有中国人
团结奋起,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祭奠结束,新党访问团一行将要离开陵园时,又受到广州市民的热烈欢送。
有的鼓掌,有的呼口号,有的还送来了歌声,。一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走
到郁慕明身旁,高唱着自编的客家山歌:“七月七日好时光,台湾兄弟姐
妹聚一堂。……”

在屏幕上,我还发现记者来到人群中采访── 

记者问一位中年女士:“你是什么时候到这里来的?”

女士回答:“早上六点我就来了。”

记者问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小朋友,你怎么也来了?”

小朋友回答:“我来看新党主席!”

2005-7-7

收看郁慕明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王景輝

  今天上午9:40,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到廣州黃花崗拜謁七十二烈士墓。像前兩次在電視機前收看連宋大陸行一樣,今天我又趕緊打開電視機來。啊!看啊——只見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30多名人員一走下汽車,就受到廣州市民的熱烈歡迎。
  啊!聽啊——人群中爆發出的掌聲是那麼響亮,歡呼聲是那麼高漲。郁慕明也感激地向廣州市民致候,並頻頻向市民拱手作揖。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是昨天下午2:40
到達廣州的。他們此行名叫「民族之旅」,按計劃,第一站就是拜謁廣 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郁慕明一行來到烈士陵園,跨過孫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的牌坊,走在230多米長的墓道上,向主祭臺前進……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位於廣州市郊白雲山麓。1911年4月27日(農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在廣州舉行了起義,但不幸失敗。當時,同盟會成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收殮了72具烈士遺骸葬於此地。這裡原名紅花崗,後易名為「黃花崗」(比作為傲霜的菊花)。 1918年,由華僑捐款建成為烈士墓園,墓門牌坊上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四個鎏金大字。新中國成立後經擴大修繕,闢為紀念公園。1961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黃花浩氣」。
  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來到烈士墓前,舉行了莊嚴肅穆的祭奠典禮。首先,隨著主持人口令,郁慕明代表訪問團向烈士墓獻上了花圈。在花圈絲帶上,一邊寫著「烈士英靈」; 另一條邊寫著「萬世千秋」。接著,訪問團成員又隨著主持人口令,向烈士墓三鞠躬。最後默哀,便繞墓一周。
  1912年首次大祭七十二烈士時,孫中山先生曾親手栽植了一棵馬尾松。經歷近百年的風雨洗禮,這棵馬尾松如今仍然蒼勁挺拔。郁慕明為這棵馬尾松澆過水後,發表感言說,這裡埋葬的年輕人,平均年齡二十九歲,他們為了國家、民族而能夠犧牲自己,充滿了熱血和豪氣。我們今天懷著虔誠的心情來這裡緬懷先烈,就是希望尋找中國人的浩然之氣,希望所有中國人團結奮起,實現中國和平崛起……
  祭奠結束,新黨訪問團一行將要離開陵園時,又受到廣州市民的熱烈歡送。有的鼓掌,有的呼口號,有的還送來了歌聲,。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走到郁慕明身旁,高唱著自編的客家山歌:「七月七日好時光,台灣兄弟姐妹聚一堂。……」
  在屏幕上,我還發現記者來到人群中採訪──記者問一位中年女士:「你是什麼時候到這裡來的?」女士回答:「早上六點我就來了。」記者問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小朋友,你怎麼也來了?」小朋友回答:「我來看新黨主席!」

2005-7-7

感覺有點諷刺意味的文章,但應該可以更強烈才對。
或者是試著寫出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事件的觀感。

雖然說「報導」文學應該有客觀、平實的一面,
但端看報導後面加上的「文學」兩字,
則又表明報導文學並不是「新聞」取向的文章。
因此我覺得「作者」在文章中的出現並無不可,
作者應該對自己描寫的事件,也提出自己的感想與看法。

阿不 寫:收看郁慕明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王景輝

  今天上午9:40,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到廣州黃花崗拜謁七十二烈士墓。像前兩次在電視機前收看連宋大陸行一樣,今天我又趕緊打開電視機來。啊!看啊——只見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30多名人員一走下汽車,就受到廣州市民的熱烈歡迎。
  啊!聽啊——人群中爆發出的掌聲是那麼響亮,歡呼聲是那麼高漲。郁慕明也感激地向廣州市民致候,並頻頻向市民拱手作揖。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是昨天下午2:40
到達廣州的。他們此行名叫「民族之旅」,按計劃,第一站就是拜謁廣 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郁慕明一行來到烈士陵園,跨過孫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的牌坊,走在230多米長的墓道上,向主祭臺前進……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位於廣州市郊白雲山麓。1911年4月27日(農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在廣州舉行了起義,但不幸失敗。當時,同盟會成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收殮了72具烈士遺骸葬於此地。這裡原名紅花崗,後易名為「黃花崗」(比作為傲霜的菊花)。 1918年,由華僑捐款建成為烈士墓園,墓門牌坊上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四個鎏金大字。新中國成立後經擴大修繕,闢為紀念公園。1961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黃花浩氣」。
  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來到烈士墓前,舉行了莊嚴肅穆的祭奠典禮。首先,隨著主持人口令,郁慕明代表訪問團向烈士墓獻上了花圈。在花圈絲帶上,一邊寫著「烈士英靈」; 另一條邊寫著「萬世千秋」。接著,訪問團成員又隨著主持人口令,向烈士墓三鞠躬。最後默哀,便繞墓一周。
  1912年首次大祭七十二烈士時,孫中山先生曾親手栽植了一棵馬尾松。經歷近百年的風雨洗禮,這棵馬尾松如今仍然蒼勁挺拔。郁慕明為這棵馬尾松澆過水後,發表感言說,這裡埋葬的年輕人,平均年齡二十九歲,他們為了國家、民族而能夠犧牲自己,充滿了熱血和豪氣。我們今天懷著虔誠的心情來這裡緬懷先烈,就是希望尋找中國人的浩然之氣,希望所有中國人團結奮起,實現中國和平崛起……
  祭奠結束,新黨訪問團一行將要離開陵園時,又受到廣州市民的熱烈歡送。有的鼓掌,有的呼口號,有的還送來了歌聲,。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走到郁慕明身旁,高唱著自編的客家山歌:「七月七日好時光,台灣兄弟姐妹聚一堂。……」
  在屏幕上,我還發現記者來到人群中採訪──記者問一位中年女士:「你是什麼時候到這裡來的?」女士回答:「早上六點我就來了。」記者問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小朋友,你怎麼也來了?」小朋友回答:「我來看新黨主席!」

2005-7-7
阿不版主好!久未答谢!见谅!向您问候!祝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