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
唐朝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讓寒山寺聲名大噪,至今遊客絡繹不絕。我站在寒山寺入口,就為了拍[寒山寺]三個字,幾乎足足等了十分鐘才取得鏡頭,因為到處可見人頭鑽動。如此的名氣,是古剎之神威,還是張繼的筆威,或是神或是人,都無法料得千年後的現在,一間小小的寒山寺會有如此濎旺的香火吧?
雖是三月天,因為前兩天才下了一場雪,今天的天氣依然十分寒冷,雖然見不著月落,也聽不到烏啼,但是寒冷的天氣卻可以感觸霜滿天的餘韻,飄於空中。
張繼詩中之江楓有人解釋為江邊楓樹,也有人解釋為寒山寺外的 [江村橋」和「楓橋」。但是一個不小心,我卻落掉了「楓橋」的鏡頭,只留「江村橋]印證詩句之點滴,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想像 江楓漁火對愁眠之景象,尚能完整的表達它的韻味於其中。
很多人都知道高僧寒山、 拾得曾在這裡修行,所以更名「寒山寺」。資料上寫著這一段有關兩位高僧一段流傳很廣的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之乎?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過 幾年,你且看他。
如此的處世哲學,幾人可以。
張繼的詩還提到鐘聲,有關寒山寺鍾聲祈福是非常有名的 ,據說每個人的一年,有108個災難,在寒山寺每個新年會敲響108聲鍾,聽到一個鐘聲可以消除一個災難,108聲響後剛好12點整過年。我們雖無此機緣可聽到這108聲鍾響,但是你可以花個拾元人民幣 敲下響鐘三聲,從踏入寺內到離開時,遊客們敲響的鐘聲,一直未停息呢! 一方面敲響鐘聲祈福,一方面回 味詩人詩歌之情境, 心中可以得到平和 ,也可以體會詩人詩境之高妙。
前前後後逛了一圈,就在鐘響的寺後古樹下休息,望著古樹及寺簷,拍下自己很喜歡的這一張相片。但一面聽著鐘響,一面心中卻納悶,以往人家都說修行要有清靜的環境,或許現代出家人的功力又增高幾分,所要接受的考驗更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