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疑

提供高中以下學生投稿及文學討論用
  本來不應該在上課時想東想西,但,覺得有些難過……


  上課時,老師唸著有關“學習關心”的一段課文。「一、要用心聆聽,二、適度安慰,三、給予支持,畫線畫起來吼!有沒有聽到!」

  看著課文上的第二點──適度安慰,突然心有所感,不知是痛與喜,聽到老師念著這段的內容時,不禁感嘆台灣教育。老師口中講得頭頭是道,常掛在嘴邊說:我們應該要去同理他,而不是否定他。但映著他平日對於反應稍有遲鈍的學生一點都忍耐不下的作為──難道他還有同理心嗎?

  我又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曾讓我覺得是可交心的朋友。我難過了。

  想起她,她曾任過許多人的「心理醫師」,但在我對她訴苦時,我卻在她的眼神與語氣中,絲毫找不到一點點關懷、溫暖,我懷疑了──她真的是她口中所講的心理醫生的值嗎?也許在某個意義上是。莫非我看走眼,她真的是一個值得交心的朋友嗎?抑或是我才是不值得交的朋友?我苦笑著。

  雖在她的文章中,看到有關自己的一小部分,我相信是她寫的是真實的,但失望的陰影,卻在我腦海裏不斷擴散,失望的是:不實與真實之間,不實就像是一把黏土,可隨意捏造自己想要的造型,真實,就像那把黏土裏混進的石子,無論多小、多細微,按在手中還是感覺的到。是多麼想將它去除啊!提煉好的黏土不是很好嗎?這是人心常有的想法。

  你也許會說:提煉好的成品還是很多啊!

  是的,你說的沒錯,那就像眼前閃過來閃過去的黑影,不久將昏於其中。

  還是,自己應該先是一團黏土,免的內心的石頭互相撞擊?我又疑惑了……

  可是,朋友,我還是想走過去跟你說:請把妳的真心給我好嗎?請妳付出妳的真心安慰我、支持我,明天,我將有所不同。我小小的希望還在燃燒著……

文中寫的不好的地方,請各位批評,讓在下學習、改進。謝謝。

一、要用心聆聽
二、適度安慰
三、給予支持


我覺得,看似簡單的道理反而實行不易。
一、我們聆聽自己都來不及了
二、我們悲傷都來不及了
三、我們嫉妒都來及了......怎麼有時間管別人呢?

於是需要不斷去學習,進步
我相信關懷別人是學的
從身邊的人或書本上學來的
人剛誕生到這世上一定什麼都不懂
無法辨識善與惡
是不是上帝的失敗品
還要端看自己的心態與行為

而且朋友之間信任很重要呢
算是種緣分吧,要好好把握才行唷^^

我覺得這篇散文只提到第二點,如果針對三點加以發揮
一定可以更好的

問好姬那拉:)

伊川 寫:一、要用心聆聽
二、適度安慰
三、給予支持


......

我覺得這篇散文只提到第二點,如果針對三點加以發揮
一定可以更好的

問好姬那拉:)
你好,伊川!首先,先要感謝你的回覆和指教。
的確,我確實漏了第三點。原本只是看到第二點而想到之前與朋友相處時的尷尬,就單單只描述了那點。下次寫散文時會注意的。 ^()^

人與人交往
本來就是有來有往

但是更多的時候 朋友
也常常付出和獲得的
不那麼理想中的成正比或者可以平衡吧?
有點感觸了 咳
問好也希望你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