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每到了吃飯時間,總會在媽媽的手上接過二個銅板,蹦蹦跳跳的跑到巷子口的饅頭店裡去,幫爸爸買二個饅頭。
賣饅頭的山東伯伯,白白胖胖的,個子高、嗓門大,跟他做出來的饅頭一樣,大家都叫他"老山東",而他賣的饅頭就叫"小山東’。
爸爸也是道地的山東人,北方人沒吃麵食,就跟南方人沒吃米飯一樣的,感覺就像沒吃飽,一點都不踏實。
而走遍大街小巷,饅頭好像不冠上"山東"二個字就不夠正宗,有如"炒手"離不開"四川","烤鴨"出了北京就走味兒了一樣的。
那個時候,工廠裡的女工們,如果工作馬虎偷懶了,媽媽就會半戲謔的罵她們:查某因仔這麼懶,以後長大了,嫁給外省仔好了,甲饅頭免洗碗。
這真的是有典故的,因為爸爸吃飯就是不用碗,只是一隻手拿著筷子,另一隻手抓著饅頭就著菜,一大口一大口的往嘴裡送。有的時候連筷子都不用,一根蒜或蔥沾點甜麵醬,要不就一塊白蔔蔔、半截小黃瓜,就這樣的吃起來了,我們替他噎的慌,他卻吃的香的不得了。
在機器已經取代人力的今天,饅頭跟許多傳統食物一樣,一定要手工做的才好吃。
手工饅頭尤其重揉麵的功夫,一定要揉的夠細,才有嚼勁,才夠味。每次家裡做饅頭,爸爸看麵揉的力道不夠,但是又不好說媽媽,就會故意拉開著大嗓門,對著我們問:是哪一個用腳蹬了二下就算好啦?
有一個叔叔輩的遠房親戚,家裡也是做饅頭的,不過他做的饅頭跟一般的不一樣,
它有個別名叫做"鍋貼饅頭",而因為外型的關係,我們又叫它"老鼠饅頭"。
平時饅頭都是用蒸的。先把揉好的小麵團,擺進鋪上了白布的蒸籠裡,再放到燒了開水的大鐵鍋上去。活潑的水蒸氣,一一的喚醒了沉睡的澱粉細胞,等他們一個個都鼓足了精神,變的白白胖胖的,就可以打開蓋子,稍微的按一下表皮,只要是鬆鬆軟軟的,就可以出爐了。
而"鍋貼饅頭"顧名思義:就是一邊貼著鍋子烤,一邊蒸出來的饅頭。
做這種饅頭有二道功夫:要先把做成水滴型的麵團,貼在大鐵鍋的四周,然後中間是水蒸,周圍則是乾烤。這半烤半蒸的饅頭,剛出爐的時候,表面雪白冒著熱氣,底面則是焦脆的,有點像小白老鼠,所以也叫"老鼠饅頭"。
新年才剛剛過完,年紀越大,被俗事污染的越深,過新年的氣息就越淡了。
我想起了小的時候,每逢過年,媽媽都會做特別大的饅頭,好用來當做供品祭拜祖先。
說起擺供的饅頭,可真是道道地地的山東大饅頭,它的個兒比一般的饅頭最少要大上二倍,一隻手還拿不起來呢。
而為了討吉利,也是為了好看,媽媽會在表皮上"加工"。
先在正頂端和四個角,用當時一毛錢的鎳幣各壓出三條痕跡,二邊稍微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一下,掐出二的凹洞,再塞上葡萄乾或是紅棗,整個饅頭就都活起來了,就像雪地裡冒出來了鮮花,喜氣極了。
按照習俗,供品要過了十五才可以收起來。到了那個時候,饅頭的表皮都被風吹的乾乾的,還會有裂痕,爸爸說那是祖先開心的笑痕,裂的越多笑的越開心,家運就越好。
一個大饅頭,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媽媽都會把它切開來,放到電鍋裡面蒸,吃的時候一片一片的,我們都說那是"山東吐司"。有的時候,蒸的吃膩了,還可以用炸的,炸過的饅頭外面酥脆,裡面香軟,比起披薩來,味道一點都不遜色。
在台灣過了大半輩子,爸爸現在早已經習慣吃米飯了,偶而我們經過傳統的大市場,總會在不起眼的角落裡,看到賣山東饅頭的小店,我們一定會買一些回去,讓老人家解解嚵。
其實在商場裡,也各種口味,各種顏色的饅頭,但就是比不上自己家裡做的饅頭,那裡面不但有爸爸媽媽揉麵的溫情,還有我一段無憂的童年回憶。
賣饅頭的山東伯伯,白白胖胖的,個子高、嗓門大,跟他做出來的饅頭一樣,大家都叫他"老山東",而他賣的饅頭就叫"小山東’。
爸爸也是道地的山東人,北方人沒吃麵食,就跟南方人沒吃米飯一樣的,感覺就像沒吃飽,一點都不踏實。
而走遍大街小巷,饅頭好像不冠上"山東"二個字就不夠正宗,有如"炒手"離不開"四川","烤鴨"出了北京就走味兒了一樣的。
那個時候,工廠裡的女工們,如果工作馬虎偷懶了,媽媽就會半戲謔的罵她們:查某因仔這麼懶,以後長大了,嫁給外省仔好了,甲饅頭免洗碗。
這真的是有典故的,因為爸爸吃飯就是不用碗,只是一隻手拿著筷子,另一隻手抓著饅頭就著菜,一大口一大口的往嘴裡送。有的時候連筷子都不用,一根蒜或蔥沾點甜麵醬,要不就一塊白蔔蔔、半截小黃瓜,就這樣的吃起來了,我們替他噎的慌,他卻吃的香的不得了。
在機器已經取代人力的今天,饅頭跟許多傳統食物一樣,一定要手工做的才好吃。
手工饅頭尤其重揉麵的功夫,一定要揉的夠細,才有嚼勁,才夠味。每次家裡做饅頭,爸爸看麵揉的力道不夠,但是又不好說媽媽,就會故意拉開著大嗓門,對著我們問:是哪一個用腳蹬了二下就算好啦?
有一個叔叔輩的遠房親戚,家裡也是做饅頭的,不過他做的饅頭跟一般的不一樣,
它有個別名叫做"鍋貼饅頭",而因為外型的關係,我們又叫它"老鼠饅頭"。
平時饅頭都是用蒸的。先把揉好的小麵團,擺進鋪上了白布的蒸籠裡,再放到燒了開水的大鐵鍋上去。活潑的水蒸氣,一一的喚醒了沉睡的澱粉細胞,等他們一個個都鼓足了精神,變的白白胖胖的,就可以打開蓋子,稍微的按一下表皮,只要是鬆鬆軟軟的,就可以出爐了。
而"鍋貼饅頭"顧名思義:就是一邊貼著鍋子烤,一邊蒸出來的饅頭。
做這種饅頭有二道功夫:要先把做成水滴型的麵團,貼在大鐵鍋的四周,然後中間是水蒸,周圍則是乾烤。這半烤半蒸的饅頭,剛出爐的時候,表面雪白冒著熱氣,底面則是焦脆的,有點像小白老鼠,所以也叫"老鼠饅頭"。
新年才剛剛過完,年紀越大,被俗事污染的越深,過新年的氣息就越淡了。
我想起了小的時候,每逢過年,媽媽都會做特別大的饅頭,好用來當做供品祭拜祖先。
說起擺供的饅頭,可真是道道地地的山東大饅頭,它的個兒比一般的饅頭最少要大上二倍,一隻手還拿不起來呢。
而為了討吉利,也是為了好看,媽媽會在表皮上"加工"。
先在正頂端和四個角,用當時一毛錢的鎳幣各壓出三條痕跡,二邊稍微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一下,掐出二的凹洞,再塞上葡萄乾或是紅棗,整個饅頭就都活起來了,就像雪地裡冒出來了鮮花,喜氣極了。
按照習俗,供品要過了十五才可以收起來。到了那個時候,饅頭的表皮都被風吹的乾乾的,還會有裂痕,爸爸說那是祖先開心的笑痕,裂的越多笑的越開心,家運就越好。
一個大饅頭,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媽媽都會把它切開來,放到電鍋裡面蒸,吃的時候一片一片的,我們都說那是"山東吐司"。有的時候,蒸的吃膩了,還可以用炸的,炸過的饅頭外面酥脆,裡面香軟,比起披薩來,味道一點都不遜色。
在台灣過了大半輩子,爸爸現在早已經習慣吃米飯了,偶而我們經過傳統的大市場,總會在不起眼的角落裡,看到賣山東饅頭的小店,我們一定會買一些回去,讓老人家解解嚵。
其實在商場裡,也各種口味,各種顏色的饅頭,但就是比不上自己家裡做的饅頭,那裡面不但有爸爸媽媽揉麵的溫情,還有我一段無憂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