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0506主題徵文】怪醫黑傑克

發表於 : 週三 6月 01, 2005 12:54 am
怪醫黑傑克可以說是代表性的醫界漫畫
敘述一個醫術高超然而卻性情古怪的醫生種種故事
其中有感人落淚的情節
同時也有令人驚歎的異想天開怪病
然而關於醫界的揣測和爭議卻是一直以各種方式存在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怪醫黑傑克所塑造隱喻的名醫外
醫界風雲或者怪物
甚至是日劇白色巨塔都再再探討一個大眾好奇和嚮往的世界
而伴隨著消費者意識高漲
各種醫療上的糾紛也讓當今醫生人人自危
但是醫到底是什麼呢?
你對當今的醫學又有什麼看法?
對這些描寫醫學的動漫幼有什麼心得?
或者這些動漫有哪些劇情令你感動呢?

歡迎你一同來探討關於醫學的種種

發表於 : 週四 6月 02, 2005 3:06 am
蘇家立
  人們,是想活著的。正因為活著是一項艱難任務,要如何去維繫這小小心願,必須通過許許多多考驗,而病痛,正是一個可怕的魔鬼,時時刻刻侵擾著我們的身心,直至死亡。

  醫生,是一種職業,一種帶領人們脫離病痛的職業,擁有專業知識與技術,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待遇及地位,是人人極於爭取的一項工作,想當然,在篩選的過程中,必然會淘汰許多能力不足的人。

  人,一定會死。醫生存在的目的,只是讓人延遲死亡,或是說延長生命的盡頭,但是,人總是要死,以人為的手段去阻絕死神降臨,這是不是一種污衊生命的行為?

  一位技術高超的外科醫生,卻打破了凡俗對醫生的看法。他收費昂貴,沒有行醫執照,也不輕易動刀,在旁人眼中,是個缺乏道德及人性的「存在」。但可悲的是,有很多無法依常理拯救的人,在他神奇的醫術下回復,這是不是打了偽善者一個巴掌?

  醫生,我相信只是個頭銜。而那些仁義禮智,什麼教化人心的論點,對於一個在死亡邊緣掙扎的人,完全沒有任何助益。生命是很可貴的,但也十分脆弱,隨時隨地可能消逝在一篇不起眼的意外之中,連任何新聞頭條也登不上,太多人的哀嚎讓人恐懼,這會不會是讓行醫者麻木的原因之一?

  所以,需要有個特立獨行的人,對生命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黑傑克的做法很正確,生命本來就很貴重,就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要不然就是另尋高明,讓別人來為自己的生命做結論,這是很公平的。不用去討論什麼敗德,醫生真的需要有那種幫人起死回生的能力?我想不見得。

  黑傑克以他特殊的觀點,替我們陳述了生命的不同意義,他寧可挽救一名傷勢沉重的山貓,而將一位議員擱置於後,這代表生命並不是人類的特權,而說實在的,我們又剝奪了多少生命?

  往後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沒有了生的存在,我們能仰賴的意念,還剩下什麼?

  其實醫生是一種犯規的行業,是一種考驗人性的職業,正因為責任沉重,所以選擇的人,他們的內心需要有更多認知,足以讓他們分辨,生與死並不只是一線之隔,而是一體同心的事物。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2, 2005 9:28 am
亞孟
  秦博士,除了蓋過1/2面容的半長髮,還有臉上的疤痕,一襲黑色風衣,相當具神秘氣息,在當時這類漫畫並不多(吧) ,而當時歲數還正叛逆中,對於情呀愛啊並不熱衷。不過,倒是因為他漫畫裡揶揄有錢人的不堪,自己也有點不屈於錢財奴才的傲氣(澳氣) ,除此之外,偶而在畫面出現的怪表情也很經典。

  如果我是他……我絕不會開自己的刀……


  1928年11月3日生於日本大阪中豐市的手塚治虫,本名手塚治,一生所畫的作品不計其數。手塚治虫對日本最大的貢獻就是將漫畫提升為日本人最值得驕傲的文化之一。手塚治虫不但在漫畫界有很大的成就,他還製作了日本第一部的電視動畫連續劇【原子小金剛】,和日本第一部電視彩色動畫【獅王大帝】。日本寶塚市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漫畫之神,特別花了4億日圓及4年時間蓋了一棟《手塚治虫紀念館》。手塚治虫先生於1989年2月9日因胃癌在畫桌上趕稿中逝世,享年60歲。--此文來自於手塚治虫紀念館簡介。

謝謝大家回覆唷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3, 2005 8:34 pm
抱歉那麼久才回
良真是不盡責的版主阿 :oops:

其實當亞孟姐姐提到這主題時
良立刻就有濃厚的興趣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將來也是從醫的人員~對這世界多少有些了解
一方面是良覺得這故事的設定是很典型的象徵
冷酷~醫術高明~似乎不太與人親近的怪醫黑傑克
不就是我們社會中所謂名醫的印象嗎?
而他所做的種種奇蹟
不也是真實反映出我們所熱烈期望的嗎?

關於醫學...似乎也很少人從醫生的角度去看
這個社會似乎給醫生這職業太多虛幻的美好
又似乎對這職業有太大的苛責
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醫生這職業自從該死的健保制度產生後
現在的醫生已經賺不了多少錢了
(當然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醫生走上街頭很不道德~
但沒有多少人知道一般診所的薪水和科技業其實差不了多少~未來健保再不改善~醫生看一個病人實際上只能拿到0.65元~其他都是給健保~您自己算算多少錢吧)
而且醫生的工作環境是所有職業最差的
因此壽命也往往比平常人少五年左右
台灣的醫生更可憐的是無法自己選擇病人
當病人掛號後~醫生就醫定要負起醫治他的責任
但現在的醫療糾紛中~真的是醫生的錯嗎?
有很多其實都是媒體的渲染
(更確實來說<是#$%@的病人本身問題)所造成的
但是醫生的辛勞似乎沒有任何人體諒過
醫生還好
可憐的更低層的醫療人員的福利又更差了

醫學院的教育也是個大問題
那些原本想提升醫生人文素養的課都被拿來翹課~
老師還是給95highpass
這樣其實是浪費彼此時間而已

不過各位還是可以對台灣的伊良品質有信心的
畢竟醫療重視的是實習
這也是為啥醫學院依定大四要出去實習的緣故 :oops:

發表於 : 週二 6月 21, 2005 7:51 pm
巴貝雷特
去年吧!就看過一本雜誌介紹曾經風雲台灣社會的幾個行業,會計師、醫師、建築師、教師,其實台灣環境本身確實是挺惡劣的,當一樣東西缺乏時沒有人注意,等到某群人發現並開始大呼小叫後那一樣東西必然瘋狂擠壓周遭類似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一窩蜂現象,大家都知道但沒有人可以真正改善,真的擁有逆向思考能力的人真的太少,再來就是既定的刻板印象太深。再來就是官大學問大的官僚氣息也處處壓迫了一些行業往更好的地方發展,不論什麼事都很忌諱外行人壓著內行人做事,雖然說這點無論在哪裡都一樣,但真正的差別只在發生的機率是高還是低,如果體系真的夠健全發展那麼這樣的情況雖說不上根除至少也能降低發生的可能,健保真的合乎全民的需求?健保真的能保障所有受保人的權益?恐怕光就這兩點就是斗大的問號掛在天邊了,當一次醫療黑洞事件爆發後政府、醫界都是大力鼓吹改革風聲,現在呢?雷聲大雨點小啊...

其實看了漫畫致命病毒後,我懷疑如果台灣真的爆發這樣快速的感染性疾病,我們的醫療體制是否挺得住?雖然人在台灣,真的出了事我也不能倖免,但我還是對台灣的防災機制非常沒有信心,好些年前有人提出我國與美國在急救人員與設備的差異,過了那麼久,目前台灣救護車配備完整急救設施的百分比有多少?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啊!我們都知道那是急救時最寶貴的黃金時刻,但又能如何呢?

sars流行時,和平醫院封院也封的相當驚險(就別提自行隔離的人了,基本上那根本只是口頭約束而已,罰錢?病毒如果真的帶你出去了,用錢買的回來?),試問,連這樣的疾病我們都無法處理好,如果有更嚴重的流行性疾病爆發呢?

台灣真的是寶島,運氣之好讓人不敢相信,但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這樣的好運氣可以唯持多久?

在此並不是否定那些第一線的醫療人員與全力為提升醫療品質奔走的人,那些人是值得人尊敬的,但台灣目前的狀況也是事實。事實上一般百姓也因為無從分辨這些專業的東西,病患往往把醫師當成神一般在膜拜,那些六合彩報錯的正牌神明都會斷了頭在河裡飄了,就不用說那些被硬捧上去當神的人呢?提升醫療品質最根本的還是做好醫病關係吧!沒道理去看個醫生後,詳細病情、病因還要自己回家上網查了才知道,不是嗎?(親身經歷)

病患產生惶恐實屬正常,如果醫師態度太過於輕忽,爭執點就此埋下,甚至有人就此產生對醫師的錯誤印象,加上不少醫師仗著自己的名聲與權威,對病人愛理不理的...如果沒事,他還是供在位置上給人拜;如果出了事,不鬧上新聞頭條就是萬幸了...

醫病關係其實有賴雙方共同建立,近來政府大力暢導家庭醫師制度其實是好事,但如果醫病關係一日不改善,這個制度就一日無法真的遍佈全台。

坦白說,一些制度真的對醫師不利甚至大幅擠壓了醫師的生存空間,這方面的扭曲與畸形總是讓人無奈,牽一髮動全身,改革、改革,誰該改誰又該革?這些問題我們只能留給專業人士去處理,但願他們的專業能充分發揮...

發表於 : 週三 6月 22, 2005 7:10 pm
事實上,台灣的醫病關係自從健保制度開辦以來已經愈來愈惡化了。

醫病關係還可從幾部相關的漫畫創作看出演變,首先是最古早的怪醫黑傑克,這個時候病人還普遍沒有”消費者意識”,因此將醫生當作神膜拜,對醫生有一種太過美好的崇拜是正常的,但漸漸的,從醫界風雲或白色巨塔等漫畫日劇都可以看到現在人對醫生的觀念已經不再是神化了,反而是以放大鏡在挑醫生的毛病,甚至有著對醫生不齒的謠言產生。

然而,醫病關係一直是醫界努力改善的課題,這點更有賴於醫師養成教育中”醫學倫理”的建構。但,目前投考醫學院的學子中很少有人是真正認識醫生這職業,並且有興趣服務的,反而更多的是因為父母期望或是賺錢為目的而報考的,同時醫學院的人文課程也較一般大學缺乏,更被當成營養學分,到頭來恐怕什麼是醫學倫理,就看施主個人領教功力了。

至於關於對病人的看診態度,我想這或許不能全怪罪於醫生,和健保制度的不完善是多少有些關係的。或許很多人都還不知道,目前的健保制度是採取點數累計制,但同樣的點數在四個等級的醫院換算的金錢是不一樣多的,舉例而言,看一個病人通常分到的是100點,但診所的換算比例可能只有6折,因此很多醫生目前都是看兩個病人賠一個病人。

多人分小餅的影響下造成各醫院間經營危機,同時醫生也有著業績壓力,加上目前病人普遍消費者意識高漲,因此造成醫生看診顧忌提高,深怕一不小心就落入醫療糾紛中。

說到去看病還要病人回家查,這種經歷恐怕大醫院中很多人都有,不過這點要全怪罪醫生恐怕也不盡然,畢竟大醫院中看診時間更加有限,加上一般民眾對於醫學名詞的認知缺乏,醫生也不是專門的講師,因此回答上可能有時就不是那麼令人滿意,更別說是將在醫學院三四堂的東西彙整成兩三句民眾聽的懂的解釋了。

至於改革,這又是台灣制度上的不完善了。目前其他國家的制法或改革都是由本專業的專業人員一起改革制定的,但只有台灣是政府和相關專業團體”協商”制定而成的。同時,制法途中又牽涉到不同科別醫生間的利益衝突,因此兼顧醫療人員和病人權益,只能嘆氣了

發表於 : 週四 6月 23, 2005 12:37 pm
巴貝雷特
我對醫師沒有那麼多苛求,那裡所指的親經驗是同一醫院同科不同醫師的不同,一個說了病名就什麼都不講了;另一個會稍微解釋病因、改善的方式(雖然聽到時其實已經查完了,但那種感覺真的很不同),制度之下的醫師已經被壓榨完全沒有選擇了嗎?這我倒認為不一定,懶得講跟迫於無奈無法講是不一樣的情況與感覺。

病患把醫師神格化了,但醫師有時也把自己神格化了...

發表於 : 週四 6月 23, 2005 2:51 pm
這點良也感同身受
醫生的確很多都自視過高~也就是所謂醫德不是那麼高
但更多的醫生在剛開始時都是環抱著美好理想的救世醫生的
是什麼因素讓他們變成了社會口中的死醫生?
我想去探討這點是更重要的課題唷

另外~或許醫生不是懶的說
只是不那麼善於回答因此選擇不說
但這點就造成很多病患間的誤會和溝通問題
法律也規定醫生有祥盡透露醫療內容的責任
因此若是下次遇到醫生不耐煩想趕人走
你大可做一個大膽的病患~勇敢多問一點問題
若醫生還是不願回答態度惡劣
你是有權益可以告他的...

能當日本的<怪物>都很厲害^^

發表於 : 週四 6月 23, 2005 6:26 pm
廖亮羽
凌雪好.你放暑假了嗎?還是要上班了?

巴貝雷特原來你也是漫畫迷^^

亞孟好.聽良說本月主題是你的構想^^

我好一陣子沒過來啦

良^^我來貼本月文章啦


醫界漫畫就會讓我想到<怪物>這本漫畫
那男主角是很優秀的醫生
卻因為救了另一個邪惡男主角
幫他動腦部手術
但邪惡男主角從小就不斷設計殺害他和雙胞胎妹妹的養父母
殺了n對養父母長大後
還差點成為歐洲殺人罪數最多的殺人魔
但不知有沒有拼過美國那個68條人命的殺人魔
.....還沒空去算出來

男主角醫生因為這樣而要背負原罪
後來還要背黑鍋逃亡
還要去找出曾醫過的殺人魔把他殺了
這是道德問題
還是命運問題
如果是殺人魔重傷還是要先救活他
再給法律審判吧

尤其最後那殺人魔又能在受傷後逃出醫院
這有沒有違反醫學定理呢
而腦部重傷也能救活
這樣我覺得其實怪物是醫生
怎麼那麼厲害能醫好
其實日本的怪物有很厲害的意思
那個強打者松井秀喜也被稱為怪物


有可能再出續集嗎......最好不要
這部超好看的漫畫還是就到此結束
這樣結局比較好啦

目前知道有超迷這怪物的學長看了三遍
我只有卡通會重看
長篇漫畫還沒重看過耶

發表於 : 週二 7月 05, 2005 1:41 pm
怪物的卡通良錯過了ora
不過聽說網路上有人分享
可惜是clubbox~嗚.....良小電排斥韓文阿~~!!!

良的學校有怪醫黑傑克一整套說
應該說~有很多醫學相關漫畫
像是醫界風雲啦~動物醫生啦~內科醫生~祕尿科醫生...
不過沉默的戰艦和魔法戰士雷阿斯~家哉之人這些漫畫也有
可說是十分的多元 :D

不過阿~良想說的是手塚老師真的很厲害呢
原子小金剛和怪醫黑傑克等傑作都是截然不同的代表之作
如果手塚大師要來寫小說也一定會大賣的 :D

最後~推薦良昨天看的一部有關醫學的漫畫
尖端出版的"致命病毒"(外園昌也)
內容主要是說新型病毒(emerging)在日本傳染的故事
也提到一些相關的防治和傳染病學
良是覺得很親切啦
大家有機會可以找來看看 :oops:

發表於 : 週三 7月 06, 2005 6:05 pm
巴貝雷特
我會看漫畫,其實漫畫也常常是我寫作前情緒的累積與靈感的來源。但我稱不上是個漫畫迷,我只看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而已...

對我來說,漫畫跟小說、散文、新詩一樣,都只是一種創作平臺,其實漫畫不乏具有嚴謹結構與哲學思想的作品,一些畫風不討喜的作品,其實會風迷一時自有其道理存在。就像火鳥、怪醫黑傑克一樣,故事內容中也同時灌輸了作者想表達的理念,與對現世的期許或者諷刺...

怪物是一部架構很龐大的作品,但其實不好懂。另一部二十世紀少年也一樣,都有讓人想一頭栽進去的強烈吸引力...

醫師嘛...最近看了一部叫心理醫生恭介也挺不錯的...

二十一世紀之謎!二十世紀少年會出到n集?

發表於 : 週三 7月 06, 2005 10:12 pm
廖亮羽
巴貝雷特 寫:我會看漫畫,其實漫畫也常常是我寫作前情緒的累積與靈感的來源。但我稱不上是個漫畫迷,我只看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而已...

對我來說,漫畫跟小說、散文、新詩一樣,都只是一種創作平臺,其實漫畫不乏具有嚴謹結構與哲學思想的作品,一些畫風不討喜的作品,其實會風迷一時自有其道理存在。就像火鳥、怪醫黑傑克一樣,故事內容中也同時灌輸了作者想表達的理念,與對現世的期許或者諷刺...

怪物是一部架構很龐大的作品,但其實不好懂。另一部二十世紀少年也一樣,都有讓人想一頭栽進去的強烈吸引力...

醫師嘛...最近看了一部叫心理醫生恭介也挺不錯的...
二十世紀少年的懸疑鋪陳和影射納粹主義的情節讓張力很強
後現代的背景還有許多神秘的基地都確實讓人不由自主入迷
但蒲澤直樹實在好像建構史詩一樣精雕細琢
可能等到我畢業還沒畫完吧
所以還是等他連載結束在一次看完結局
比較不會急死人

你說的心理醫生恭介好像有拍成日劇
那心理醫生本身是不是有雙重人格
還輔導一個問題少年
好像有堂本剛演
當時還滿紅的
沒想到這是一部漫畫改編的

Re: 二十一世紀之謎!二十世紀少年會出到n集?

發表於 : 週五 8月 26, 2005 2:23 pm
廖亮羽 寫:
巴貝雷特 寫:我會看漫畫,其實漫畫也常常是我寫作前情緒的累積與靈感的來源。但我稱不上是個漫畫迷,我只看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而已...

對我來說,漫畫跟小說、散文、新詩一樣,都只是一種創作平臺,其實漫畫不乏具有嚴謹結構與哲學思想的作品,一些畫風不討喜的作品,其實會風迷一時自有其道理存在。就像火鳥、怪醫黑傑克一樣,故事內容中也同時灌輸了作者想表達的理念,與對現世的期許或者諷刺...

怪物是一部架構很龐大的作品,但其實不好懂。另一部二十世紀少年也一樣,都有讓人想一頭栽進去的強烈吸引力...

醫師嘛...最近看了一部叫心理醫生恭介也挺不錯的...
二十世紀少年的懸疑鋪陳和影射納粹主義的情節讓張力很強
後現代的背景還有許多神秘的基地都確實讓人不由自主入迷
但蒲澤直樹實在好像建構史詩一樣精雕細琢
可能等到我畢業還沒畫完吧
所以還是等他連載結束在一次看完結局
比較不會急死人

你說的心理醫生恭介好像有拍成日劇
那心理醫生本身是不是有雙重人格
還輔導一個問題少年
好像有堂本剛演
當時還滿紅的
沒想到這是一部漫畫改編的
要等結局你可能要等很久吧
因為他最近在詮釋手塚大師的作品
也是同樣用刻的已經刻很久了...

心理醫生...是藪馬畫的那部嗎?
良沒有看完那部
不過令一部"明凌帝"倒是看完了
真是一部好笑的漫畫
可惜九集就結束了

良覺得有王的漫畫都挺好看的
果然部枉費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