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雜陌生的怨懟

提供高中以下學生投稿及文學討論用
事實上我們早已失去腳步聲
先約定好暗自私心接近
再聚集成一次無人參加的晚宴

你是如此致命,吸入過多的信仰
並且墜下成為兩道彩虹
將我放置在純粹寧靜的範圍內且訓練更多觸覺,從窗外
試著不發出聲又揉皺了整片天空

或者肩並肩學習整座森林
吞吐更多冒然的光線
示範一場暴動,在鐵幕後敞不開的門
我將緊握你充滿象徵的權杖
使它微笑時自然落淚

我在咳嗽後嗅到虛構的海岸線
試著收集不多話的下次
你故鄉的根部便是我寄託的角落

有人會說標題盡量別取這種
不然讀者會產生落差
但我不以為意^^
"一種複雜陌生的怨懟"這標題要是就著pika詩來看
複雜得不過於雜亂
陌生得有點親切
彷彿我們都曾經經歷過但卻抓不準的怨懟

首行就暗示了陌生
想想腳步聲應該是每個人如此熟悉的
卻失去了他
頗有"以動寫靜"的異曲同工之妙!
以熟悉寫陌生

後面的我只有隱隱約約的感覺
並不完全了解作者意涵
基於經驗上的不愉快
我選擇不妄加評論
甚至我想請求pika解釋一下呢^^

問好pika囉!

回殘焰的
有人會說標題盡量別取這種
不然讀者會產生落差
但我不以為意^^
並沒有硬性規定標題不能取哪種
應該是說,標題要能點亮作品,
例如在你的那首內,
我無法明確看到「確定性」,只有「不確定」
在這首卻能看到「陌生」的「怨懟」


另外關於作者出來解釋意涵
這樣的方式是否恰當,我想應該要商榷
例如,在書上的一篇文章
是否文後都需要作者附註
文章哪裡是怎樣的意象、怎樣的指涉呢?
也就是說,讀者也有自己解讀的自由
被作者說死了就不好玩了
就是因為不要說死才要來寫詩的
不然寫散文或許是比較能平順表達的體裁吧
「無法提供誤讀機會的詩絕非好詩」


回到這首詩
將我放置在純粹寧靜的範圍內且訓練更多觸覺,從窗外
試著不發出聲又揉皺了整片天空
這邊斷句可以更好的;
吞吐更多冒然的光線
=>貿然
示範一場暴動,在鐵幕後敞不開的門
是比較有發展性的句子

呵呵
所以我想
請作者解釋也是我的自由^^
況且他也不一定理會我
我想青空不必煩心這個問題才是

pika的題目是"一種複雜陌生的怨懟"
看來意思應該是複雜與陌生是在同一層
(....不知道這樣講能否懂我意思?我不太會表達)
所以複雜陌生理當同時顯現
而pika也做到這一點^^

但我的是不確定"中"的確定性
自然不確定是大部分
而那也是我內心的初衷
確定性的部分我就不自覺將他隱藏了>"<
現在要我解釋我也不知從何說起(汗....)

另外
人不需要對每個批評全盤接受的
自己思考才是根本
望大家了解!

『你是如此致命,吸入過多的信仰 』
『我將緊握你充滿象徵的權杖
使它微笑時自然落淚 』
『我在咳嗽後嗅到虛構的海岸線
試著收集不多話的下次 』

Pika的意象常常都是這樣令人驚豔的精準動人
但要盡量避免''象''多過於''意''

『將我放置在純粹寧靜的範圍內且訓練更多觸覺,從窗外
試著不發出聲又揉皺了整片天空 』
↑這句是故意的嗎?可以斷一下試試看
比較符合整首的韻味跟節奏

          聖誕快樂!

______________
突然覺得樓上的討論還滿有啟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