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寫詩與詩觀

提供高中以下學生投稿及文學討論用
如標題,因為剛好看到,在閒聊區討論「為何而寫詩」
加上板上最近來了許多新朋友,所以想來討論一下


我先提供我個人對於詩的一些淺見

  創作是一種,對於自己生命的探索、疑問與討論

  因為人會對於生命的各種事物感到格外的驚喜、悲傷,並且由於這些驚喜與悲傷,激發了獨一無二的謬思。創作者與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創作者會熱衷於將這股對週遭環境、生活、生命的熱情藉由一種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其中揉合了作者自身的情感、想法,甚至知識與背景。

  寫詩,只是眾多創作方法中,藉由文字來表現的一種。而藉由文字來表現的創作就大略稱為文學。在西方的文學理論當中,文體分為:詩歌、小說、散文與劇本。其中劇本當然是附屬於戲劇的,但也與小說和詩脫不了關聯。另外,沒有任何特殊形式、特殊結構的就稱為散文。

  對於「詩」這種形式的創作,很多人有種誤解,以為詩只是將話用另一種方法說。我曾經看過一篇寫詩教學的文章,上面舉例:「『邊看風景邊煮茶』,用寫詩的方法就是『用山水把風景煮出來』」,但在我看來是極為不能認同的。詩並不單單只是「換句話說」,這不過是藉由詩來表達的眾多技巧中的一種罷了。

  在詩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叫做意象。

  弔詭的是,我們常常把意象掛在嘴邊,卻並不是真的很了解什麼才算是意象。通常一開始,許多人會認為詩的意象在於精準的文字,所以使用大量的形容詞,甚至動詞,並且都是毫無邏輯性的,故意出奇。不過竊以為這是比較偏頗的方向。

  事實上,就如我之前所說,無論我們如何想要去描述一件事物,都比不過那件事物本身來得有存在感。也就是說,不管怎樣都是無法面面俱到地呈現那件事物。而所謂意象正式克服這個問題的方法。

  對於任何創作者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在於「呈現世間萬物與彼此的關連性」,藉由這樣的關連性,進而激發出抽象的情感與想法。而這也可以說是意象的一種解釋。
  
  舉個例,關於很有名的,夏宇的<擁抱>:
風是黑暗
門縫是睡
冷淡和懂是雨

突然是看見
混淆叫作房間

漏像海岸線
身體是流沙詩是冰塊
貓輕微但水鳥是時間

裙的海灘
虛線的火燄
寓言消滅括弧深陷

斑點的感官感官
你是霧
我是酒館
各種看似毫無關聯性的事物在其中,沒有太多的形容詞,但是卻精準的呈現出「擁抱」的意象:「突然」與「看見」、「漏」與「海岸線」,更詭詐地是「身體是流沙詩是冰塊\貓輕微但水鳥是時間」,這些不確定的物件都引誘著讀者到達那傳說中乃悟之神秘性,並且在各種感官呈現過後,觸發「擁抱」本身的意象:「你是霧\我是酒館」,我們可以清楚的想像遭黑暗混肴的感官在霧起的無所不在的包圍之下,自身的身體提供一座安然的酒館。

  如果將「擁抱」這個動作拋去表面可見的形式,我們能夠精準地描述擁抱的感覺、或是擁抱的體驗嗎?恐怕很難。但是藉由這樣意象的傳播與聯接,讀過這首詩之後彷彿就經歷了一場龐大的擁抱。簡單來說,意象是這樣的東西。

  另外,在分類上,是叫做「詩歌」的,也就是說「音樂性」在詩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音樂性可以藉由押韻達到,也可以藉由適當的斷句來造成,也就是注意各句子之間的長短關係,不過這比較沒有一個太明確的規範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寫完自己多讀幾次,比較能體會出作品中的音樂性。茲舉凌性傑的<La dolce vita>的最末兩段:
你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你的他人
雖然有時兩個人不代表我們
但是用皮膚就可以理解所有
形而上的問題,至於形而下的疑慮
則在不斷起伏辯證的左胸底
我伸舌舔著單球冰淇淋
那是整座佛羅倫斯,文明的天氣
或者歷史的陰雨。當我們
並肩走向一個叫做未來的地方
教堂頂端又傳出信仰與鐘響
我只是這樣一個人信你不疑

在我們的境內有一種神祕
有一種美好的抵達我不想忘記
我們翻譯著彼此,做著同樣的夢
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的門
生活的甜蜜不在他方而在這
當下,讓我用聲音用簡單的思想
蓋一棟房子叫巴摩蘇羅,意思是
思慕太陽。哪裡都不想去了
就在這裡,餐桌上擺滿理想
我甘心在這裡把一生用完
就是在這裡,在睡眠之前
還有一點遙遠的光與暗
讓世間萬物安安靜靜
各自找到各自的房間
  最後,也是創作最重要的根本,也就是主題性。如同我之前說的,其實西方藝術中不單單是感性,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像是以理性的方式來表達感性、抽象之物與情感。
  
  所以,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是很重要的。就算只是單純抒發一種感覺,最好也能試著用側面的表現方式,不需要太多的贅飾,就能有很好的作品。

  最後關於這點,舉兩首,阿芒的<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死>與阿流的<漬物>:
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死


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餓死
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戰死
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發生意外,死了
我緊緊抱你的時候這世界好多人自己幫助自己死去,環抱自己的手一下子放鬆
我不抱世界這麼多沒有呼吸了的人我抱你就抱著感覺窒息在我緊緊
也被你緊緊地抱住這時候這麼多人感覺不到
我們
瀕臨真空拔高的愛情的顫抖
潮浪
越過了石堆
那麼多現在不動聲色
被搬動的石頭
下一刻

能不能
下一刻
更多不動
被搬動的石頭
沒有答案
不要

我知道我們能不能再互相緊緊抱著是我不知道的
或者在某個人停下來想下一個字
一顆炮彈在空中優美地畫過
一滴水飽滿地騰越
潛水艇安安靜靜
地雷乖巧
掃乾淨的地灰塵爭相落下
草籽兒精神好綠
你也感覺到了嗎在你緊緊抱我的時候好多人死了
你緊緊抱我的時候好多人精神錯亂走過熄滅篝火旁歪歪倒倒營帳深深淺淺石堆
好多人流星飛過我們接著吻的窗台
你聽得到窗外的鳥

那麼多
比石器時代更久遠的石頭?
漬物


你死的時候我不知道
桌面滿是塵埃
誰送走的

仍舊有一個早上
空氣微藍
椅子都不說話
它們都有個性

找不到半絲黑髮
手指抽痛了一下

劫餘後
你一貧如洗

你死得這樣久

我才可以開始傷痛
緩慢地
繞這個房間一周
  
  關於詩的小技巧,還有另一個,就是言外之意。
  先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初讀可能會誤以為這首是非常快樂正面的詩,但事實上這首隱含了非常多的悲傷,在第一段就可以看出:「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可見作者現在是不幸福的;之後,對於作者來說,能夠「餵馬,劈柴,周遊世界\關心糧食和蔬菜」,這般小事就是幸福的事了,可見得作者正身處在如何煎熬的痛苦中。

  諸如此類,事實上要說是說不完的。以上只是先舉幾個我認為一首詩裡面需要具備的一些要素。但最重要的還是,創作者必須很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幹什麼,或許要表達的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也要經過理性的思考,找出適合自己的語言、意象、音樂性,才能創作出深刻的作品。
  
  對我來說,寫詩是很無聊的事,在現實生活完全沒有用的事。但是寫詩可以讓我更了解自己對於生命裡某些環節的體悟,並且做下紀錄。這對我來說是比賺大錢或是做大事還要來得有價值與意義的事。

  當然並沒有規定或是限制版上的各位寫詩要經過很嚴肅的審查過程,事實上是自己開心就好了,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提供我自己的一點看法而已。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提出來一起討論吧。

詩的形式是多元的
詩的意像是跳躍的
詩的態度是平易近人的

達到這幾點
詩就是前衛的
就是活的

說到某些大詩人的詩
我不喜歡他們的態度

意象的確是精準的文字
但是精準之於必須簡潔有力
渴望生活

我買來兩個麵包
又買來兩斤可口可樂
但仍覺得這些東西不足以
解決我今晚的飢餓
於是我又出門去
買了兩斤蘋果
外加兩包火腿腸
在跨過馬路時
我的手機響了起來
我按下接聽鍵
是一個女孩打來的
她說對不起,打錯了
而我差點被車撞死。

詩的形式是多元的
詩的意像是跳躍的
詩的態度是平易近人的

達到這幾點
詩就是前衛的
就是活的
詩的態度要平易近人,這點我很同意。

關於意象跳躍與形式多元,我會覺得
在自我要求上的確是這樣的
但是要多跳躍才算跳躍、要多多元才算多元呢?
也就是說,如果要為詩下定義,去歸結出詩基本的元素或是探討詩的創作,得要有個稍微明確一點、有條理一些的本質在裡頭
不過我也同意這樣的說法,只是很難替「跳躍」或「多元」定一個標準,所以就獨自朝自己比較擅長的語言跟形式,愈加改進。
說到某些大詩人的詩
我不喜歡他們的態度
可是還是有些作品可以讀的,我覺得作品不會因為本身是「大詩人」或是「網路創作者」而有決定性的差距。如果回歸到作品上來說,總還是能發現一些價值的。
意象的確是精準的文字
但是精準之於必須簡潔有力
同樣地,但是簡潔有力又是比較個人的標準與品味問題了呵
不過這樣說我也是同意的
只是有時候,我會希望能夠為作品找出比較明確的價值(當然也有缺陷)
所以單單給予「語言太緊」、「在明確些」等之類的評語時,我也會很掙扎,也感到有些罪惡,畢竟那都有些打高空、不負責任的感覺了。

一點淺見,問好

意像"跳躍"的標準,我個人認為是意像本身。在不適宜的意像上,製造意像切換時的跳躍感,就會顯得呆滯、刻板和刻意,甚至製造不出跳躍感。該跳的時候跳,不該跳的時候就依靠流暢。至於多元,創新就是多元,不拘形式就是多元,還有很多,大致上如此。

也就是說,能定性列出的元素事實上是很少的,
如何掌握各元素的適切度,就得要靠多寫(甚至多讀)來練習
久了對於技巧上的收放自然會比較熟稔

不過創作態度我以為是很重要的前提
如果知道方向,剩下就只是磨練的工夫了

問好

「藉由文字來表現的創作就大略稱為文學。」

我認為這句話稍稍不那麼恰當。


意象,大抵可以用艾略特的「客觀投射」來說。指用一組物、一種情況、一連串事故作為表達情感的公式。


另詩歌的音樂性(以下轉載自凌性傑的整理稿)

◎詩的音樂性


陳育虹以輕柔的嗓音唸著自己的詩作〈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作為開場,抒情且迷人的帶人進入詩的世界。她回憶自己在家裡後院種了山櫻花,出國十多年以後回來看見山櫻開花,當下便有體悟而寫下這首詩。詩句中反覆使用細瘦兩個字來傳達山櫻的姿態,同時也比況風吹時窸窸窣窣的聲響。最後幾句尤其充滿張力:「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就把整個宇宙╱佔滿了整個心佔滿了╱(一株細瘦的山櫻以及山櫻細瘦的死╱就把整個後院佔滿了)」。只是一株山櫻,卻可以面對整個大宇宙。物質的與心靈的,在此可以相互融通。詩人現場的朗誦證明詩一定要唸出聲音來,聲情與文情必須相應,才是這項技藝的最高境界。

詩是一種語言文字的藝術,字義與字音乃構成這項藝術的兩大要件。從兩千多年前希臘羅馬的史詩、中國的詩經以降,詩人們不斷的吟詠,詩歌有別於其他文類最根本的元素正是音樂性。詩與歌關係密切,往往無法分割來談。詩的音樂性來自於固定的格式、韻律,不斷的回環往復之間讓人方便記憶,琅琅上口。中國的唐詩、宋詞、元曲,西洋的十四行商籟體、十九行鄉村詩都是詩的格式,詩的形式規範可以從這些不同的樣態上看出來。從閱讀古典作品的經驗,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找出一種文學的層次感。古今的對應,也讓現代詩人更能夠清楚的掌握自己的位置。

陳育虹追溯中西詩歌的傳統與新變,西方在十九世紀中以後才出現自由詩,對韻律比較沒有嚴格的要求。中國則在五四運動白話文興起以後,詩的格式規範打破了,現代詩人只能憑著一己的直覺與學養去創作詩歌。陳義芝〈這一生的發生〉用「一」貫串全詩,有疏有密,有重複亦有變化。另一首〈我們去找我們的海〉看來簡直是現代的詩經,整首詩充滿了詩經〈蒹葭〉的情味,音韻節奏也跟古典相互呼應。美國詩人史帝文斯說:「詩是要用神經去唸的。」因為寫詩的時候總是帶有感情,所以唸的時候必須用感情才有味道。

陳育虹將詩的音樂性歸納為四種表現方式。第一種是押韻,不管是頭韻或尾韻,都是字音的重複。第二種是句型的複沓,譬如詩經〈子衿〉、〈采葛〉,一唱三歎。向陽的〈黑暗沉落下來〉,「黑暗沉落下來」可說是種子句,以此反覆造成規律感,規律中又有變奏。第三種是段落或是斷句的處理,楊牧跟管管一個南腔一個北調,斷句方式各異。詩人講話習慣不同,斷句的模式也就不一樣。第四種則是整體的內在音樂。前三種可以從形式上直接分析,最後一種則要連結詩的整體意義來看才能發現。內在的音樂性沒有鑿痕,聲音與意義一體。凌性傑〈螢火蟲之夢〉呈現的是一種輕的東西,抓不住的東西。ㄢ、ㄤ這樣安靜的韻,以及輕細的聲音,使這首詩輕盈而乾淨。

內在的音樂性其實就是一首詩內發的氣質,這也是最重要的。詩人是裁縫師,可能用一整晚把一件衣服縫縫拆拆,當衣服完成,卻沒有人可以見到他的辛苦和裁縫痕跡。陳義芝〈海邊的信〉了無鑿痕,正是這樣的佳作。

陳育虹認同詩是一種音樂性的思考,詩人是以音樂性思考的人。詩人不試圖說服什麼,只是把感覺帶給人家,帶著音感看事情而已。只有情感耐久,情感本身就是音樂性。

「藉由文字來表現的創作就大略稱為文學。」

我認為這句話稍稍不那麼恰當。
那請問您的高見呢?
這本來就是討論串的
意象,大抵可以用艾略特的「客觀投射」來說。指用一組物、一種情況、一連串事故作為表達情感的公式。
「呈現世間萬物與彼此的關連性」,藉由這樣的關連性,進而激發出抽象的情感與想法。

我覺得我這樣的想法似乎沒有差太多
陳育虹認同詩是一種音樂性的思考,詩人是以音樂性思考的人。詩人不試圖說服什麼,只是把感覺帶給人家,帶著音感看事情而已。只有情感耐久,情感本身就是音樂性。
這也是一種詩觀。
我覺得創作當中,作者的自我意識是很重要的一環,就像有人說文章不能「無我」一樣。希望板友可以提供自己不同的意見來激發出更多的面向,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
創作本身並不會因為追隨大師而比較高尚,或是因被大眾接受而變得低下,更不會因為有太多的自我而變得不倫不類。
我以為能夠表現自我,是創作很重要的一個功能。
希望大家能參與討論。

文學的定義在中國或西方有許多種說法,在討論文學是什麼之前必須先討論有沒有一個"本質"可以判定何者是文學何者不是?就我們這學期上課討論的結果,至少可以說文學是沒有本質。

雖然我們可以參考各種可能的文學定義,粗略歸納一些簡單的想法,但也許能夠更謹慎的多方考量會更好。

法律,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科學等等領域之所以被大家廣為流傳,也正是因為那些各領域的人才運用文字結合思想去創作出來的結果。文學只是其中之一。


另意象的部份,剛好在上新批評時的重要批評家艾略特時有說到,我把他加以結合聯想,因此順便提出來,我也同意你的觀點。

看了那麼多對詩的看法
似乎對詩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王鼎鈞說:
「有時候,蝴蝶像落葉;有時候,落葉像蝴蝶。
有生命和沒有生命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秋天的蝴蝶
像落葉,春天的落葉像蝴蝶。生命到底有它的特徵」
也許就像文學是沒有本質一樣
總覺得一切都變得模糊了
詩、散文詩、散文
這三種文體怎麼區分呢?
它們有什麼特徵呢?
請教各為大大

向大家問好唷!

有一個很爛的答案,就是
作者說他是什麼就是什麼

但接下來的
如果作者寫的是散文的體裁卻說是詩
那以詩的角度,意象、音樂性、語言的異化等等來評斷
可能將不是一篇好作品
同理,有詩的要素卻說是散文,可能會讓讀者摸不透
因為閱讀散文最基本的聯想力要求沒有詩來得高

散文詩就是詩,但是是以散文的體裁,也就是不分行,只分段
或許在音樂性上也會減弱些
可是說真的這塊領域我比較不熟悉,也無法給予很精準的回答
不知道板上有誰比較能夠給個好點的答覆呢
感激

不過現在文類界線愈趨模糊是事實,
所以我比較偏好
將作品歸類於最能發展出價值的文類
應該是比較好的作法

淺見
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