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夢遠 南國夏日炎(散文)

提供高中以下學生投稿及文學討論用
對於生長在這島國的子民,副熱帶的夏季,記憶裡總帶有些柔軟的觸感。
當陽光開始逆著你的髮絲滑入頭頂的漩渦時,一切便開始迷濛。我們或許迷失在漫長無底的小巷弄,滿頭大汗地穿進穿出,總念念不忘在上個轉角放棄一探的小道,因此讓你又在下個叉口猶豫。或許滿心期盼地和朋友約好在某個尋常展覽會館的門口,卻又無理由的早到半個多小時,讓自己在烈日下曬到半昏迷,才拿起手機,氣自己不早點發現他倚在右側圍牆短小陰影裡喘氣的身影。
多半你會更消極的去消費陽光。房裡窗簾掩著,卻暗自容許幾分薄薄散光滲入線織縫隙,予半個桌面和凌亂堆砌的書本一抹青綠如草如窗簾的光影。再喬好光線的角度,捧起書本,讓光蹟順著黑體小字緩緩降落、再猛地爬升。冷氣機液晶顯示的溫度感受不到一絲黏膩,鳥語蟬鳴也輕易的被異國歌手呢喃掩沒,取而代之的是文字意象的暗暗躁動。
或許你不曾注意,我們就如此簡單地架空在這世界,讓迷濛的十六歲夏天加點夢幻。

剛把琴放下就跑來打字。
剛剛練的是韋瓦第四季中的「夏」。手指還微微懺抖,手臂肌肉也因無法輕鬆詮釋音樂的脈動而過於僵硬,不管冷氣已經開到二十四度,汗珠還是猛冒。
有時後覺得,夏似乎是四季禮最孤單的曲子。不同於春的愉悅,秋的收饒,蕭瑟的冬背後暗動的活力。夏就是如此慵懶孤寂。
在我家的書架上找尋詮釋這曲子的書,看到了三首當初分別寫在三個樂章前的短詩:
「在炎熱的太陽下,人們委靡不振,家畜也無精打采,連松樹都快要乾枯。傳來杜鵑的啼聲,山鳩也跟著唱和。迎面吹來涼爽的西風,但受到北風的頑抗。這時,牧羊人擔心著從北邊襲來的暴風雨,因為這惡劣的天氣預兆而留下眼淚。」
「由於隆隆的雷鳴,嚇人的閃電,再加狂怒的成群文蠅,他那疲憊不堪的身體,得不到片刻的安寧。」
「啊!牧羊人所害怕的事,全都發生了。雷鳴不絕於耳,閃電劃破天空。狂風暴雨橫掃而過。成熟的穗子和穀物,都被吹得東倒西歪。」

早上起床時,家裡的人都出去了,只留著我一天在家。
不放音樂,泡了杯很淡的咖啡,坐在書桌前,開亮桌燈,一副要用功的模樣﹝家裡又沒人,不需要做給誰看﹞。似乎真的在思考甚麼,且望著不大的窗戶,分析那透進 來的強光還有一小片夏的景。我空空的想不到任何事情,就把咖啡喝光了。而且還是不知道第幾次舉杯,發現入口的只有法式手壓杯無可避免的咖啡渣。
我繼續坐著。

有時我把四季想成一個拋物線圖形。冬天是蓄勢待發的一段日子。雖然很蕭瑟蒼茫,不過人們卻會為他每日的消退為期待那春天而倒數著。春天和秋天是它變化量最大的那部份。可能牆腳在一星期內長出一朵小花,或公車站牌每一天都灑滿新鋪的落葉,眼花撩亂讓人無法捉摸。
而夏就是它滯留頂空的那段期間。漫長而又單調,雖然暴風雨日日都有,但太規律的變化竟也是一種規律。此時,我不經懷疑,搞不好我們每天過的是相同的那一天。人們就也如此接受,放棄了燦爛的變化,只是很耐心的找個涼快地方打發時間。
也許這就是烈陽賦予夏日的魔力吧。

我從書桌爬出來到琴盒前其實猶豫了很久。也許我不該破壞這份寧靜,不該讓巴洛克的人來解釋東方亞熱帶的專屬夏日──或許我該翻翻楊牧朱天心舒國治的書,生長在南國的他們應該比較瞭解我,而且書中文字的步調也是那麼的緩慢優雅。
打開琴盒,淡淡的橄欖松香飄出來,我用指尖順著琴身的木紋感受著裡頭的緩緩的震動──僅僅是因我指尖的摩擦造成的。

想想這一年,燦爛的高中生活充滿了我的步調,每天每天都過得好快。在教室裡大笑嬉戲,社辦裡打牌亂拉琴,深夜趴在書桌上假裝算數學,偷偷的體悟一首首同輩詩人的青春才華洋溢。
暑假也沒有慢多少,只因大家都盲目的相信:暑假嘛,就是你每天都沒事做,所以我幫你安排點事情好了。結果反而似乎比學期中還要忙碌。不過這樣講沒人會聽你的 抱怨,那些事還不大多是你自己喜歡的,只是你太貪心,一口塞滿嘴。也許真的很有衝動把那些都吐出來,對著滿地的殘渣做個誇張的鬼臉。不過通常你還是邊抱怨 邊咀嚼,而且心頭嘴角還甜甜的。
似乎所有人都告訴你,十六十七歲是最快樂的年紀,雖然你不夠老,沒有幾歲可以比較的,太久以前的你也忘了。不過當我們和朋友走在一起,互相用自己的猜想解釋這世界時,我們是相信的。

我看著手機上的日曆,驚覺離高二生活沒有幾天。而高二生活當我還是高一的時候,就已經看學長們演練過一次──了解到那是非常的勞累但又燦爛。
對於我的十七歲,不知道我準備好了沒有。或許我可以把它活得很輝煌值得紀念,也可以叛逆寂寞的過完它。不過現在的我連草圖都沒有意識要打,我的天與地太空曠了,似乎甚麼都可能,而我看不到邊。
我把琴放下,跌在地上掩著面,不想讓人看到我這不知是笑還是哭的表情。
偏偏腦子空空的甚麼都想不到,夏日的漫長卻要結束了。

我把書翻到秋的那一章,也寫著短詩:
「快活的老百姓藉著歌與舞,表達豐收的喜悅......

四季的更跌,我想是該如此的。


------------------------------
這篇是在暑假要結束的那星期寫的
原本是網誌型的流水帳
開學後想把它改成散文
改一改卻又太忙暫時停止
等到現在都已經忘記當初的感覺了

總是這樣我們在不自覺中就失去什麼,或是變成什麼
一切流動如斯不著痕跡,
我們所不能改變的總稱為時間。

然而,完全地體會到在當下或是有那樣的一刻
我們是全然而真實地存在著,
那樣飽滿不可否認
其實又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事。

有感,問好

謝了 青空

最近很苦悶

浴乎沂

不介意的話我給點意見啦
聽聽就算了

散文每段段之間最好空一行,這樣閱讀起來比較方便,還有標點符號也稍注意一下,因為我也常犯。

除了這些外,我覺得這篇不錯,讓我想到了陳黎的一些文章。但不同的是,我們是屬於同年紀的,更能夠彼此體會,音樂在讀書最苦悶的時候,是個很有用的紓解管道。有機會,可以來嘉義,我帶你體驗比較鄉村的陽光﹝你不嫌棄的話啦﹞!

青空是高三的吧?你應該比較苦悶orz

問好兩位

高二有高二的鬱悶吧
高三生活應反倒單純些吧

音樂啊...
理念過於神聖也是很累人的

你好^^

P.S天.被至頂了(羞)

  音樂也許需要理念,但是在我練琴將近十年的過程中,會覺得那樣反覆又反覆的單調,其實就蘊含了太多。我不知道,然而音符在唇畔指尖滴滴答答地墜落,或者比起我們口說的言語,能夠表達更多。

  即使這大於,很可能只是種寬容。

  回到文章裡,嗯。如果當做散文看的話,結構部分仍需補足,尤其結尾整個鬆散掉了,換場也可以更乾淨些,以內容而言,某些地方的氣味和顏色還可以更出來一點點,透點亮光那樣。然後有錯字。

先謝謝詠墨^^

我也是練琴練了十年,感覺惡劣環境下的音樂藝術層次的部份已然越來越少。不過藝術是可以互通的,用文學解釋音樂,或反之,真是令人感動。

喔喔喔改天我會認真修好的><

因為文學和音樂都是時間的藝術
所以更能夠將抽象情感灌入其中
(笑)

以景入情
想法不錯
連接更緊密並緊扣主題就更好了

有一段話再你以後或許會感同身受:
「在人生的河流裡,有一個渡口,即使你已經駛離它很久很遠,你仍然會隨時想回到著個渡口靠岸。去流連、探望它的風光和氣味,這個渡口就叫做─青春。」
----光禹

嗯嗯謝謝倦客

嚇...人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