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樂章(Adagio sostenuto)持續的慢板
「我想起在瑞士琉森湖上,
月夜划船時所看見的閃閃微波。」
──雷爾斯塔(Ludwig Rellstab)
一切都寧靜下來了,我跳著英式慢華爾茲,與她。星子與夜色在我們面前一再旋轉,我瞇起雙眼,因她在月光下顯得剔透而泛光;也或許我不敢直視她,只想藉著陶醉在這靜謐祥和得深邃迷人的氛圍,偷覷她認真注視我的神情。所有的理由都未能詮釋出她的輕盈,像微笑。我摟著的她。我頓時湧起一陣感動,以及回憶。
我摟著她。那日深夜是一疋寬綽的布,我們偎在裡頭,避風取暖。
兩小時前我們相約在咖啡館,我早幾分鐘到,擇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向外望去,街上冷清清的,咖啡館的燈透過窗子流到路面,慘澹地亮著,未掀漣漪。耳旁撥放的音樂是一首鋼琴奏鳴曲,她曾向我說過曲名,卻淡忘許久,如今想不起也不願想,只專注於猜測一切她找我出來的可能。我展開思維的地圖,讓自己行走其中,反覆探勘每一條路。偶爾還是會迷路,思緒毛線般糾結成球,然後讓自己像貓玩著毛線球,就這樣不知所以地混亂下去。對於那些永遠不曾踏進的幽暗的路,一旦第一聲跫音響在其中,恐慌與冷即在回音中傳誦。其實不是不曾踏進,而是不敢。
咖啡香在一陣風鈴聲中被推開,我瞟了門口一眼,她正站在門口,緩緩將門帶上,目光梭巡週遭直至看到我,點頭,走來。
「貝多芬的《月光》。」她說,在我對面坐下,「第一樂章很柔美,帶點哀傷。原本題作《幻想曲風》,是出版商因為詩人所說的一段話而題《月光》。」
我點頭。我們總是這樣,她一再說,而我一再忘記。沒有新的話題填塞,只好不斷清除陳舊話題,並且熠熠然迎接。
我們都點了一杯卡布奇諾,接著沈默發芽,悄悄茁壯為尷尬,繼續看著彼此擱置在桌面交錯的雙手發愣,放縱思緒游走其間。咖啡送上來後她不斷用小湯匙在杯裡攪著一個圓,愈轉愈快,裡面未融的奶精如星子與夜色一再旋轉,然後……
她哭了,趴在桌上。隨即停頓下來,默默地啜飲那杯卡布奇諾。我尖銳的直覺被這情狀磨成指南針,定定地指向那些我不敢踏入的巷道。然而她還是什麼都沒說。
待我們走出咖啡館門口,她牽著我走,一直走,踏出的每一步都深沈隱晦,如一首難解的詩,鋪陳到S高中內,等待我去解析釐清。
所以今天找我出來是為了?我問。她沒回答,只聽得鼻息更加急促,緊捏我的手,孩子似地害怕著某些東西。她再次哭出。怎麼了?我問。她深吸一口氣,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向前。前方無燈,但看得出是司令台。她拾階而上,坐在司令台面向操場的一緣,靜靜地。我跟著上去,只見月光在草上凝止,微風拂過卻又飽縕動感,宛如月夜划船於湖面上時所看見的閃閃微波。我忽覺呼吸窒礙,水色的月光在這靜寂的操場上,偶有風拂過草拍出的潮聲,讓人不免產生滅頂於川流的幻覺,卻是美好如這景緻縈繞出的感動。
我向她靠過去。別哭了,沒事的。我說,摟著她,帶點憐憫。深夜是一疋寬綽的布,我們偎在裡頭,避風取暖。如此靜默著,把世界遺忘掉最好,獨立出兩個人的世界,放任時間水流去。醉心於此,突然她初醒似地拉了拉我的袖口,躍下司令台奔到操場上,向我招手。逆光的她表情甜美迷人,卻又似淒切,無論如何我是看不出了,也一躍而下,朝她走去。
「還記得剛剛聽的《月光》嗎?」她問,我點頭。而後她一手摟我的腰,一手牽著我,默數節拍,一二三,一二三,……《月光》的三連音在我們腳下踏著、浮起、落下。我們跳著英式慢華爾茲,星子與夜色在我們面前一再旋轉。思維的地圖展開,直覺被磨成指南針,指向惟有一條且誰也不敢搜索探勘的路……
然後。我被數十個日子拍醒,在S高中的操場草地上。在月光下的她仍舊顯得剔透而泛光,卻未數著節拍,一切都寧靜下來了。她的輕盈,像微笑。我摟著的她。我停歇腳底的節拍,放開摟著她的手,站著,想起她說過的《幻想曲風》。沈默發芽,我瞇起雙眼,不敢直視她,微風拂過,而後,哭。
一片雲飄來,將月光緩緩遮蔽,她在模糊中漸漸消失……
第二樂章(Allegretto)稍快板
「兩個深淵之間的一朵花。」
──李斯特(Franz Liszt)
共舞翌日,睡到近中午才醒,所幸是星期日。回想起昨天不免沁出一絲笑意。天氣像薄荷糖,甜甜涼涼的,拿起手機撥號給她。
電話通了。
「喂?」
「早安。」我躺在床鋪慵懶地說。
「恐怕不早了。」她似乎在笑。
「昨天……」
「嗯?昨天怎樣?」
「昨天的咖啡如何?」
「咖啡,咖啡……很苦很苦。」
「不苦就不是咖啡了。」
「可是昨天的真的很苦!」像耍任性的孩子,快哭似地抱怨。
「好啦。妳說苦就苦。」突然想起什麼,我追問:「那妳昨天想說什麼?」
「那個,其實,我想說,我爸發現我們在交往。」
「那沒關係啊。呵!」我拿起鬧鐘反覆地看、把玩。
「真的沒關係嗎?」
「讓他知道很好啊,可以先瞭解我。」鬧鐘掉在地板。
「他說你是S高中的學生,不像F高中優秀。」
「人會隨著時間改觀嘛!」撿起鬧鐘。
「他說你配不上我。」
「那是他不知道我有多好。哈哈!」又失手滑落。
「你也太樂觀了。」似乎是嬌嗔。
「人本來就該樂觀嘛。」我笑著。鬧鐘響了。
「可是他……」
「嗯?他?」鬧鐘還在響。
「他……等一下。你旁邊怎麼有『嗶嗶,嗶嗶』的聲音?」
「有嗎?」鬧鐘仍然響著。
我這才發覺聲響從鬧鐘傳出,趕忙按掉:「喔,那是鬧鐘。」
「他要我們別再見面了……」
「好可惜,不能看到妳了。」我故作傷心地說。
「嗯,好可惜……」
「那麼,再見囉!」
「永別……」
「嗯,永別……」
嗶!我切斷通話。
第三樂章(Presto agitato)激動的急板
我不斷被那些無數的茫然反覆撕扯且毫不保留彷彿我是一頭過於衰老又疲憊不堪的鹿,瑟縮身子試圖閃躲它們的注意卻又害怕被發現而顫抖不止。但它們偕著蒼茫、孤絕、寒冷、恐懼以及無助如狼群嗅出氛圍中的不安而後尋蹤找到我並將我一寸寸分食,撇頭對我咧嘴一笑後低頭繼續啃囓我的心臟與筋骨。房門嘶啞尖叫地被推開,我摀住雙耳避聽所有含血帶刺的聲音。母親逆光的陰影高大得像座怎麼也無法攀爬至峰頂的山且向上仰望到面容即會被光線針扎得睜不開雙眼,她咧嘴一笑(狼!狼!)噁心地問我怎麼了?我即刻在臉上建築出笑意告訴她學校要演話劇所以預先練習不想被打擾。我看著她轉身出去卻又想大喊將她喚回。可是將母親喚回又如何?與我共舞的她能喚得回嗎?喚得回嗎?思維的地圖展開她牽著我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踏出的每一步都深沈隱晦如一首難解的詩待我去解析釐清。霎時她哭而後深吸一口氣又若無其事地向前走去。前方無燈,惟有一條幽暗的路鋪陳於前,直覺被磨成指南針,指向那條誰也不敢搜索探勘的路。不是不曾踏進而是不敢因第一聲跫音響在其中,恐慌與冷即在回音中傳誦。她卻不顧危險踏了進去,回音如潮聲似地黏膩冗長地說著永別。我在喊:回來,回來啊。喚得回嗎?只這麼一喚遂將白晝喚成黃昏而夕陽卻被縊死在我的瞳孔內,餘暉血似地滴漏在天邊而夜色彷彿一群烏鴉叼走夕陽的殘骸飲盡血色後振翅飛起又摔落成那群潛伏在誰也不敢搜索探勘的路的狼並逐一嗥哮令人不免顫抖。
夜更深了深得像一杯咖啡很苦很苦與如未融奶精的星子一再旋轉,輕啜一口卻因此在心臟滴漏與發酵招致狼群轉醒如聞到血腥開始向我圍攏過來且不帶任何同情繼續吞噬我的心臟。痛自胸口攀沿至四肢和大腦,星子與夜色一再旋轉愈轉愈快愈轉愈快愈轉愈快,我顫抖如逃難的人放縱所有意象思緒游走紛飛。咖啡館,奏鳴曲,思維,毛線,糾結成球,不知所以,混亂,門,風鈴,她,走來,貝多芬,月光,詩人,總是這樣,一再忘記,話題,熠熠然迎接……為什麼她忘記我會一再忘記?再說一次永別也好至少可以聽到她的聲音至少我已在此熠熠然迎接可是她沒有……沒有……
沒有一點生氣的晨曦慘澹地亮著且未掀漣漪。
醒來已是隔天的七點而我想起是星期一該上學我竟然快要遲到。趕去上學校門口卻遇到導師。我說早安!她卻回我:恐怕不早了。當然不早了!都要分手說永別了怎麼會早?衝到教室,鐘響,剛好,上課,老師進教室,起立,敬禮,老師好,可是我不好,沒關係,坐下,微笑,沒人知道我跟她分手,保持愉悅,對,保持著準沒錯!愉悅愉悅愉悅愉悅愉悅愉悅傷心愉悅愉悅愉悅愉悅傷心愉悅愉悅傷心傷心……不,不,不能傷心。老師盯著我。上課專心!表情那麼豐富做什麼。他板起面孔嚴肅地說。熬過吧這節課,我想。直到鐘又響老師還是持續講課不放人。他沒發覺嗎?鬧鐘響的時候我也沒發覺還是她提醒我才注意到。鬧鐘也害怕被發現?好刺耳的聲響在幽暗的巷道被她踏成了回音我才注意到,以及她腳底那首詩也才因此解析釐清。
而日子也是這樣一直是這樣。我彷彿已死並在數十日後的投胎為一匹狼,於深夜尋蹤搜索我與她曾鋪設下的那首詩。
走進S高中,坐在司令台,所有的草都活過來熠熠迎接微風拂過,在月光下閃閃如湖面上所看見的微波而潮聲黏膩冗長地說著永別。我躍下走向操場草地中央。一二三,一二三……逆光的她在哪?甜美迷人,淒切,牽著我,摟腰,一二三,一二三……回來,回來啊。英式慢華爾茲,星子與夜色一再旋轉,愈轉愈快愈轉愈快,咖啡與奶精,好苦,好苦,不苦就不是了。喚得回嗎?喚得回嗎?幻想曲風,幻想,幻想,幻想……我咧嘴一笑。
一片雲緩緩被月亮推開,月光被草地反映週遭顯得剔透而泛光。
她出現在我面前。微笑。招手。
----分隔線----
四校文藝獎截稿了...
把投稿的小說放上應該不會有事吧 @@
「我想起在瑞士琉森湖上,
月夜划船時所看見的閃閃微波。」
──雷爾斯塔(Ludwig Rellstab)
一切都寧靜下來了,我跳著英式慢華爾茲,與她。星子與夜色在我們面前一再旋轉,我瞇起雙眼,因她在月光下顯得剔透而泛光;也或許我不敢直視她,只想藉著陶醉在這靜謐祥和得深邃迷人的氛圍,偷覷她認真注視我的神情。所有的理由都未能詮釋出她的輕盈,像微笑。我摟著的她。我頓時湧起一陣感動,以及回憶。
我摟著她。那日深夜是一疋寬綽的布,我們偎在裡頭,避風取暖。
兩小時前我們相約在咖啡館,我早幾分鐘到,擇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向外望去,街上冷清清的,咖啡館的燈透過窗子流到路面,慘澹地亮著,未掀漣漪。耳旁撥放的音樂是一首鋼琴奏鳴曲,她曾向我說過曲名,卻淡忘許久,如今想不起也不願想,只專注於猜測一切她找我出來的可能。我展開思維的地圖,讓自己行走其中,反覆探勘每一條路。偶爾還是會迷路,思緒毛線般糾結成球,然後讓自己像貓玩著毛線球,就這樣不知所以地混亂下去。對於那些永遠不曾踏進的幽暗的路,一旦第一聲跫音響在其中,恐慌與冷即在回音中傳誦。其實不是不曾踏進,而是不敢。
咖啡香在一陣風鈴聲中被推開,我瞟了門口一眼,她正站在門口,緩緩將門帶上,目光梭巡週遭直至看到我,點頭,走來。
「貝多芬的《月光》。」她說,在我對面坐下,「第一樂章很柔美,帶點哀傷。原本題作《幻想曲風》,是出版商因為詩人所說的一段話而題《月光》。」
我點頭。我們總是這樣,她一再說,而我一再忘記。沒有新的話題填塞,只好不斷清除陳舊話題,並且熠熠然迎接。
我們都點了一杯卡布奇諾,接著沈默發芽,悄悄茁壯為尷尬,繼續看著彼此擱置在桌面交錯的雙手發愣,放縱思緒游走其間。咖啡送上來後她不斷用小湯匙在杯裡攪著一個圓,愈轉愈快,裡面未融的奶精如星子與夜色一再旋轉,然後……
她哭了,趴在桌上。隨即停頓下來,默默地啜飲那杯卡布奇諾。我尖銳的直覺被這情狀磨成指南針,定定地指向那些我不敢踏入的巷道。然而她還是什麼都沒說。
待我們走出咖啡館門口,她牽著我走,一直走,踏出的每一步都深沈隱晦,如一首難解的詩,鋪陳到S高中內,等待我去解析釐清。
所以今天找我出來是為了?我問。她沒回答,只聽得鼻息更加急促,緊捏我的手,孩子似地害怕著某些東西。她再次哭出。怎麼了?我問。她深吸一口氣,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向前。前方無燈,但看得出是司令台。她拾階而上,坐在司令台面向操場的一緣,靜靜地。我跟著上去,只見月光在草上凝止,微風拂過卻又飽縕動感,宛如月夜划船於湖面上時所看見的閃閃微波。我忽覺呼吸窒礙,水色的月光在這靜寂的操場上,偶有風拂過草拍出的潮聲,讓人不免產生滅頂於川流的幻覺,卻是美好如這景緻縈繞出的感動。
我向她靠過去。別哭了,沒事的。我說,摟著她,帶點憐憫。深夜是一疋寬綽的布,我們偎在裡頭,避風取暖。如此靜默著,把世界遺忘掉最好,獨立出兩個人的世界,放任時間水流去。醉心於此,突然她初醒似地拉了拉我的袖口,躍下司令台奔到操場上,向我招手。逆光的她表情甜美迷人,卻又似淒切,無論如何我是看不出了,也一躍而下,朝她走去。
「還記得剛剛聽的《月光》嗎?」她問,我點頭。而後她一手摟我的腰,一手牽著我,默數節拍,一二三,一二三,……《月光》的三連音在我們腳下踏著、浮起、落下。我們跳著英式慢華爾茲,星子與夜色在我們面前一再旋轉。思維的地圖展開,直覺被磨成指南針,指向惟有一條且誰也不敢搜索探勘的路……
然後。我被數十個日子拍醒,在S高中的操場草地上。在月光下的她仍舊顯得剔透而泛光,卻未數著節拍,一切都寧靜下來了。她的輕盈,像微笑。我摟著的她。我停歇腳底的節拍,放開摟著她的手,站著,想起她說過的《幻想曲風》。沈默發芽,我瞇起雙眼,不敢直視她,微風拂過,而後,哭。
一片雲飄來,將月光緩緩遮蔽,她在模糊中漸漸消失……
第二樂章(Allegretto)稍快板
「兩個深淵之間的一朵花。」
──李斯特(Franz Liszt)
共舞翌日,睡到近中午才醒,所幸是星期日。回想起昨天不免沁出一絲笑意。天氣像薄荷糖,甜甜涼涼的,拿起手機撥號給她。
電話通了。
「喂?」
「早安。」我躺在床鋪慵懶地說。
「恐怕不早了。」她似乎在笑。
「昨天……」
「嗯?昨天怎樣?」
「昨天的咖啡如何?」
「咖啡,咖啡……很苦很苦。」
「不苦就不是咖啡了。」
「可是昨天的真的很苦!」像耍任性的孩子,快哭似地抱怨。
「好啦。妳說苦就苦。」突然想起什麼,我追問:「那妳昨天想說什麼?」
「那個,其實,我想說,我爸發現我們在交往。」
「那沒關係啊。呵!」我拿起鬧鐘反覆地看、把玩。
「真的沒關係嗎?」
「讓他知道很好啊,可以先瞭解我。」鬧鐘掉在地板。
「他說你是S高中的學生,不像F高中優秀。」
「人會隨著時間改觀嘛!」撿起鬧鐘。
「他說你配不上我。」
「那是他不知道我有多好。哈哈!」又失手滑落。
「你也太樂觀了。」似乎是嬌嗔。
「人本來就該樂觀嘛。」我笑著。鬧鐘響了。
「可是他……」
「嗯?他?」鬧鐘還在響。
「他……等一下。你旁邊怎麼有『嗶嗶,嗶嗶』的聲音?」
「有嗎?」鬧鐘仍然響著。
我這才發覺聲響從鬧鐘傳出,趕忙按掉:「喔,那是鬧鐘。」
「他要我們別再見面了……」
「好可惜,不能看到妳了。」我故作傷心地說。
「嗯,好可惜……」
「那麼,再見囉!」
「永別……」
「嗯,永別……」
嗶!我切斷通話。
第三樂章(Presto agitato)激動的急板
我不斷被那些無數的茫然反覆撕扯且毫不保留彷彿我是一頭過於衰老又疲憊不堪的鹿,瑟縮身子試圖閃躲它們的注意卻又害怕被發現而顫抖不止。但它們偕著蒼茫、孤絕、寒冷、恐懼以及無助如狼群嗅出氛圍中的不安而後尋蹤找到我並將我一寸寸分食,撇頭對我咧嘴一笑後低頭繼續啃囓我的心臟與筋骨。房門嘶啞尖叫地被推開,我摀住雙耳避聽所有含血帶刺的聲音。母親逆光的陰影高大得像座怎麼也無法攀爬至峰頂的山且向上仰望到面容即會被光線針扎得睜不開雙眼,她咧嘴一笑(狼!狼!)噁心地問我怎麼了?我即刻在臉上建築出笑意告訴她學校要演話劇所以預先練習不想被打擾。我看著她轉身出去卻又想大喊將她喚回。可是將母親喚回又如何?與我共舞的她能喚得回嗎?喚得回嗎?思維的地圖展開她牽著我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踏出的每一步都深沈隱晦如一首難解的詩待我去解析釐清。霎時她哭而後深吸一口氣又若無其事地向前走去。前方無燈,惟有一條幽暗的路鋪陳於前,直覺被磨成指南針,指向那條誰也不敢搜索探勘的路。不是不曾踏進而是不敢因第一聲跫音響在其中,恐慌與冷即在回音中傳誦。她卻不顧危險踏了進去,回音如潮聲似地黏膩冗長地說著永別。我在喊:回來,回來啊。喚得回嗎?只這麼一喚遂將白晝喚成黃昏而夕陽卻被縊死在我的瞳孔內,餘暉血似地滴漏在天邊而夜色彷彿一群烏鴉叼走夕陽的殘骸飲盡血色後振翅飛起又摔落成那群潛伏在誰也不敢搜索探勘的路的狼並逐一嗥哮令人不免顫抖。
夜更深了深得像一杯咖啡很苦很苦與如未融奶精的星子一再旋轉,輕啜一口卻因此在心臟滴漏與發酵招致狼群轉醒如聞到血腥開始向我圍攏過來且不帶任何同情繼續吞噬我的心臟。痛自胸口攀沿至四肢和大腦,星子與夜色一再旋轉愈轉愈快愈轉愈快愈轉愈快,我顫抖如逃難的人放縱所有意象思緒游走紛飛。咖啡館,奏鳴曲,思維,毛線,糾結成球,不知所以,混亂,門,風鈴,她,走來,貝多芬,月光,詩人,總是這樣,一再忘記,話題,熠熠然迎接……為什麼她忘記我會一再忘記?再說一次永別也好至少可以聽到她的聲音至少我已在此熠熠然迎接可是她沒有……沒有……
沒有一點生氣的晨曦慘澹地亮著且未掀漣漪。
醒來已是隔天的七點而我想起是星期一該上學我竟然快要遲到。趕去上學校門口卻遇到導師。我說早安!她卻回我:恐怕不早了。當然不早了!都要分手說永別了怎麼會早?衝到教室,鐘響,剛好,上課,老師進教室,起立,敬禮,老師好,可是我不好,沒關係,坐下,微笑,沒人知道我跟她分手,保持愉悅,對,保持著準沒錯!愉悅愉悅愉悅愉悅愉悅愉悅傷心愉悅愉悅愉悅愉悅傷心愉悅愉悅傷心傷心……不,不,不能傷心。老師盯著我。上課專心!表情那麼豐富做什麼。他板起面孔嚴肅地說。熬過吧這節課,我想。直到鐘又響老師還是持續講課不放人。他沒發覺嗎?鬧鐘響的時候我也沒發覺還是她提醒我才注意到。鬧鐘也害怕被發現?好刺耳的聲響在幽暗的巷道被她踏成了回音我才注意到,以及她腳底那首詩也才因此解析釐清。
而日子也是這樣一直是這樣。我彷彿已死並在數十日後的投胎為一匹狼,於深夜尋蹤搜索我與她曾鋪設下的那首詩。
走進S高中,坐在司令台,所有的草都活過來熠熠迎接微風拂過,在月光下閃閃如湖面上所看見的微波而潮聲黏膩冗長地說著永別。我躍下走向操場草地中央。一二三,一二三……逆光的她在哪?甜美迷人,淒切,牽著我,摟腰,一二三,一二三……回來,回來啊。英式慢華爾茲,星子與夜色一再旋轉,愈轉愈快愈轉愈快,咖啡與奶精,好苦,好苦,不苦就不是了。喚得回嗎?喚得回嗎?幻想曲風,幻想,幻想,幻想……我咧嘴一笑。
一片雲緩緩被月亮推開,月光被草地反映週遭顯得剔透而泛光。
她出現在我面前。微笑。招手。
----分隔線----
四校文藝獎截稿了...
把投稿的小說放上應該不會有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