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7/1,聯合副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泰戈爾的詩
【文:果子離】

六月二十八日聯副所刊〈最遙遠的距離〉一文,提到「有一首流傳頗廣的詩,描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作者以「有一首」表示出處不詳,這是對的,編者加上按語指明「泰戈爾詩」則有誤。
這首詩的原始面貌,見諸香港作家張小嫻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荷包裡的單人床》一書,原來是小說裡的一段文字,也移作封底文案。原文只有短短五行: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不是天各一方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五行在BBS被一名網友用作簽名檔,經過網友接力,不斷的增生、複製、加工潤飾,以各種不同的版本流傳,〈最遙遠的距離〉一文所引已不知是第幾代的變體了,而作者不知如何被冠上「泰戈爾」之名,而後以訛傳訛,反客為主,張小嫻明明是原作者,卻被指為抄襲。對張小嫻來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作者就站在你面前,卻被指責抄襲。
此公案經水瓶鯨魚回應澄清。我也曾在網路貼文,略述此來龍去脈,但顯然誤解已深入人心。如今透過副刊廣泛的流傳,恐怕會為張小嫻帶來更大的誤解。為免誤會不斷衍生,如果可能,是否可於貴刊一角更正。
※附註:
張小嫻,香港著名言情小說家。大學主修媒體學,曾任電視臺行政人員,目前則身兼作家、流行雜誌總編輯,以及全球華人女性網站主持人。95年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其他小說作品包括:《賣海豚的女孩》、《三個A CUP的女人》、《荷包裡的單人床》及最新作品《麵包樹出走了》。散文集包括《我微笑,是為了你微笑》、《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永不永不說再見》及香港7月書展將推出的《慾望的鴕鳥》等。張小嫻的作品,善于描寫都市的男歡女愛,深受年輕讀者的歡迎。
※我比較好奇的是,泰戈爾在大家的眼中究竟是什麼樣子?難道大家一想到泰戈爾就和愛情詩篇牽扯在一起嗎?
※讓我想到這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也讓人誤認是莎翁名句,其實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1823-1849)《自由與愛情》裡的句子。此公案詳見另篇文章:〈裴多菲:一朵帶刺的玫瑰〉。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泰戈爾的詩
【文:果子離】

六月二十八日聯副所刊〈最遙遠的距離〉一文,提到「有一首流傳頗廣的詩,描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作者以「有一首」表示出處不詳,這是對的,編者加上按語指明「泰戈爾詩」則有誤。
這首詩的原始面貌,見諸香港作家張小嫻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荷包裡的單人床》一書,原來是小說裡的一段文字,也移作封底文案。原文只有短短五行: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不是天各一方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五行在BBS被一名網友用作簽名檔,經過網友接力,不斷的增生、複製、加工潤飾,以各種不同的版本流傳,〈最遙遠的距離〉一文所引已不知是第幾代的變體了,而作者不知如何被冠上「泰戈爾」之名,而後以訛傳訛,反客為主,張小嫻明明是原作者,卻被指為抄襲。對張小嫻來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作者就站在你面前,卻被指責抄襲。
此公案經水瓶鯨魚回應澄清。我也曾在網路貼文,略述此來龍去脈,但顯然誤解已深入人心。如今透過副刊廣泛的流傳,恐怕會為張小嫻帶來更大的誤解。為免誤會不斷衍生,如果可能,是否可於貴刊一角更正。
※附註:
張小嫻,香港著名言情小說家。大學主修媒體學,曾任電視臺行政人員,目前則身兼作家、流行雜誌總編輯,以及全球華人女性網站主持人。95年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其他小說作品包括:《賣海豚的女孩》、《三個A CUP的女人》、《荷包裡的單人床》及最新作品《麵包樹出走了》。散文集包括《我微笑,是為了你微笑》、《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永不永不說再見》及香港7月書展將推出的《慾望的鴕鳥》等。張小嫻的作品,善于描寫都市的男歡女愛,深受年輕讀者的歡迎。
※我比較好奇的是,泰戈爾在大家的眼中究竟是什麼樣子?難道大家一想到泰戈爾就和愛情詩篇牽扯在一起嗎?
※讓我想到這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也讓人誤認是莎翁名句,其實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1823-1849)《自由與愛情》裡的句子。此公案詳見另篇文章:〈裴多菲:一朵帶刺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