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四省中聯合文學獎 新詩組評審意見

提供高中以下學生投稿及文學討論用
——台南四省中聯合文學獎
新詩組評審意見

詩人:陳雋弘

我本身是從大學三年級才開始寫詩的。當我在你們這樣年紀的時候,甚至還沒有讀過洛夫,也從沒聽過楊澤的名字。那時的我,只在隨手撕下來的紙上,塗抹一些對生活不滿的情緒,除此之外,所有的想法都讓它沈埋心底,終究什麼都未曾留下;而你們,在同樣的十七歲,竟然已經寫出一首又一首的詩了。不管如何,你們已經擁有了我再也無法追討、索回、而可以循著文字巷弄重新找到的,記憶原址。

這次我很高興讀到了自己相當喜歡的詩,這實在就是最大的報酬了。那樣對待這個世界全新的組合與看法,是很能給我一些力量的;或許文學/詩的藥效就在這裡了,讓我們得以在此病情輕重不一、帶菌的世界裡,依然相信:我們一定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但普遍的缺點還是存在:比如說意象的散亂,往往無法讓讀者集中注意力在詩所探討的主題上;過於淺白的陳述,無法帶領我們繞到世界的背後,去發現一些什麼樣的迷人秘密;還有,將古典的敘述、浪漫的情懷、以及用過多形容詞所搭建的——這些詩的木房,都是不穩固的,甚至選錯了地基。

我依然覺得涉入生活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一首詩的成功與失敗。這當然不是否定技巧,也不是要誇大現實與文學之間的關係,都不是;我指的是那種你如何去「想像」這個世界的態度與方式,假如你發現了這個世界的一些什麼,你也就發現了有關於自己內在的一些什麼,同時,你也就完成了一首獨一無二的詩。

原諒我沒有對你們每篇作品作出具體的討論,討論可以有千百萬種,唯一的缺點是:誰都不能保證這一次我們寫出了被人認為是詩(?)的作品了,下一次依然可以騙得他們的芳心。我們不需要將每塊石頭都指點為黃金,我們只需像個神秘的術士,知道這個世界隱隱存在著一種方法,可以讓這一切交換、發生奇蹟、並且把人家嚇到,這就夠了。

轉至
雋弘大哥新聞台"貧血的地中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kyflys/

我有看到若驩學長的
^_^

我好像也會犯些這種錯誤
"過於淺白的陳述,無法帶領我們繞到世界的背後,去發現一些什麼樣的迷人秘密;還有,將古典的敘述、浪漫的情懷、以及用過多形容詞所搭建的——這些詩的木房,都是不穩固的,甚至選錯了地基。"
四校文藝獎新詩組講評 ◎若驩

參與此次評審,我個人的標準大概會衡量作品的文字是否具備詩的質地,作者能否具備駕馭詩的語言,作品內容是否有新意,最後則是會挑缺點比較少的作品,作為此次文藝獎的得獎作品。如果一篇作品具有高度的感染力,想必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反之,如果作品本身傾向個人式的喃喃自語,則較難引起讀者的共鳴。有個性、具新意的寫作技巧,絕對是直得鼓勵的創作方式,但亦應顧及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是否能夠互相呼應。

此次參賽作品多數已經展現新詩的體裁,有些甚至以能駕馭新詩語言,作品讀來偶爾令人感覺年輕一輩的活力。但整體觀感,想像力普遍來說,稍弱,有關大漠、邊塞、敦煌之書寫內容,應該是來自教材的二手想像,實際上與高中生的生活應該距離甚遠,幸而還有關心台灣燈會,以林默娘為主題之書寫。其他缺點則是想像力不夠解放,有的作者還不是很了解何謂新詩的語言,某些詩句甚至抄襲名家的詩句非常明顯,另外部分作品則有散文化的傾向。建議可以多閱讀課外文學讀本,觀摩名家詩作,模仿雖然是寫作的開始,但應該致力於打破原來作品之影響,並展現自己的詩觀、自己的詩的調性。

首獎作品〈房間裡的流浪〉獲得評審們一致的青睞,雖然仍然有小缺點,不過瑕不掩瑜,讀來令人激賞。

最後,恭喜諸位得獎者,雖然有些作品最後落選了,但作為一個文學獎的評審機制,難免會有遺珠之憾,對於這樣的結果,其實不必太在意,必須在意的是,如何寫出更多更精采的詩篇。


轉自與南南一中青年社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