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女兒

提供高中以下學生投稿及文學討論用
楔子:冠豔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

起卷

幽幽醒轉,妳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載著妳的風如是問著。
那頑石已祭過妳難以捉摸藍色的晚霞,還是期待夜幕拉起後的曙光嗎?
用半畝方塘盛接在夜裡的露水,筆耕出一朵濯清漣的芙蓉。
以湖面為鏡,柳條為帶,雲為箆。那風點起了柳絮,妝綴不曾凋零的粉頰。
於是一段驚嘆,在眾人眼中舞出。
那是一個淡淡的影子,一陣熟悉的香氣,甚或是親切的體溫。妳知道的。
那動作有人們喜歡的樣子,而妳是人們喜歡的顏色。
這驚嘆非以筆墨躍於紙上所能記載。
古老的字句因妳碰觸而靈動。
貝殼緩緩開啟海洋在流星下的封印。開始。

尋幽

蟬聲到最後成了一絲承載夏天的薄翼,漸弱的聲調朝秋天振翅而去。
但還是在輕輕地寂靜下吵醒未將楓葉漆上色的紅。(有點探險家的樣子了)
為什麼要叨擾這幽境呢?儘管妳是多麼適合這一片蒼翠的凝。
被妳驚起的林鳥要去過冬。牠們駐足停留。猶豫想為妳歌一曲。
把塵世的喧囂抖落,堅定地向清涼修地深處走去。
想去探訪從未見過的山之心。看它如何放牧那一群堪稱稀有種族的樹。
並用這經驗撰出一部山海經。那非關上古怪誕的神話誌事。
而僅僅是妳目所遊歷,腳所履及的一幅幅用楓葉的血,菊花的裳以及碧綠挺拔松樹的高聳調合出的畫。
山的頂不是妳找尋的終點,放眼一片反射憂鬱的湛藍。那也是幽,妳還沒尋完的。
妳想像在不總是太平的太平洋上漂流自己的意識。
作個自己的牧人。把自己放牧到天邊才能得到的自由裡去。
嘗試看看,閉上妳的眼,在山的尖上,站定。
用被寂寞弄髒的雙手攀著浮雲。輕柔的托起放在藍天游著。
不用擔心溺水,妳不過是在跟海水一樣藍的天空中游蕩。
這才是適合隱居的地方,像樣點的。
陶淵明就是在這裡找到桃花源?也許白雲消散之時,就是那烏托邦再現之日。
空谷跫音低吟著歸去來辭,召喚妳步回來時路。
還是得回去不容妳清麗脫俗的濁世。
妳也去躲避人們無知喧鬧的寒冬好了。
同候鳥,向南方,妳的故鄉。
星羅棋布

妳知道嗎?那是一堆亮晃晃的夢,在還有期望存在的晚上喜悅著。
北斗舀起一杓杓涼如水的夜,潑向讓思緒流向未來的銀河的岸。
寒空下的稻浪一波波的吹著,到了妳跟前,平靜。它們熟悉妳。
因為這是妳的故鄉,清新舒爽的草味,沈實厚重的土地。
踏起來有心跳的聲音。(咚咚咚)
這是妳說過的鄉土。妳的血肉能和盪著草味的風融成一片,一同在阡陌田間奔跑。
那是妳住著的故鄉。
曾經,織素可以籠罩著天,偽裝成七夕的夜。
誘使能用羽翼搭成橋的鳥類讓兩個被禁錮的靈魂結合。
妳同情,所以信手拿起杓子,將銀河裡的牛奶往外傾倒。
癡傻如妳,那豈是用人們有生之年能使之乾涸?
只見渾亮的小石子逐漸堆在四方玄天,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妳悠閒地將腳探入沁涼天河。)
最終,玄天撐不住的石子往妳的故鄉滑落,像紡織機的經緯穿梭,在細細濛濛的雨幕中把景物網羅,偷回妳遺在人間的春秋大夢。
早晨霧露的紗有點薄冰的寒冷,脆脆的,一觸即碎。
畏寒的妳決定披上花瓣隱入將醒之夜。
於故鄉裡的夢,夢裡的故鄉。

終焉

是結束的時候了。妳走進狂放的杜鵑花之時就已預言的結束。
曾幾何時,童年的歡笑在開闔的花瓣下決定玩起躲貓貓。
紅磚發出夕陽的光輝也準備送妳一程祝福。
好像又回到了原點,妳走進後又走出的地方似乎重疊迴旋。
(像能帶妳漂移的氣旋一樣重疊迴旋,而妳是如展翅的飛鳥般自由)
飛鳥如妳的眉開展,載著夕陽燃燒振翼似鳳凰如同載著妳的風。
還記得嗎?妳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各個地方總能撈到地平線上不斷推進的滄桑。
妳的終點是那裡?縱然不願,但去嚐一些吧。
什麼感覺都嚐過了,妳的生命就完整。
是結束的時候了。妳的話語終將飄散在校園中並被加以封印
也許妳會幽幽地說:「我不從哪裡來,也不往哪裡去」。自由。
關於妳,是怎麼寫也寫不完的。囈語。
(喔!妳等一等,我是不是可以問妳,下輩子我們能不能再道塗相遇…?)

其實是很私人的東西
對於內容和情感
或許不便說什麼 就容我
在語言上發抒淺見了唄!

其實當然文章是很美的
看得出來有下過工夫用心學習 閱讀等等
不過有時候感覺上 文詞太華麗了
可以試著更誠懇
而非鋪述著華麗的辭藻點
或許這樣 閱讀的同時會讓我們更無阻礙地
觸碰行文背後文學的心靈

春安

我想像你這篇文章的腔調,輕聲細語,軟軟的,或許一時聽來很舒服,但說實在的就跟悄悄話一樣無法辨識﹝呵,雙面翻譯的台詞.......﹞。

同意樓上
形容詞過於氾濫
惟終曲末段比較晴朗
收斂些必屬佳作

很喜歡情境上流露的古典風情
彷彿在繁花叢中
睡夢一場季節之旅
而自由 是我們都嚮往的

問好 泠月 曦:)

我不否認這篇有過多的修飾...
我也不否認這篇很多人會看不懂...
(我所謂的看不懂是我跟這女主角的關係...)
說實話...把這麼私密的東西貼上來有點不道德...
這篇是為了她量身打造...所以形容詞會多些!
(因為她喜歡這樣XD)



有的時候會覺得...
我們寫作到底要不要考慮讀者進去?
只是想寫下自己當時的心情還是為了寫給讀者看?
我很確定我並不是用這個當吃飯的傢伙,所以我不用怕太多人看到我的文章以後罵我:「這寫的是什麼鬼啊!!」
我常常問人的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有人說看不懂我的詩,那我是不是就是寫的很爛?」
不過羅智成老師跟顏艾琳老師卻告訴我直接把自己想的寫出來就好
我想...我的任務只是創作文字吧?剩餘的感覺是要讀者自己去感受的...
至少他們是這麼「安慰」我的...XD

恩...以上一些牢騷...稱不上是個人觀點...
只是對自己的不才感到羞愧就是...


感謝上面朋友的評語,我會注意...問候以上各位...

PS:C你真奇怪了...你又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篇...怎麼在別的地方你都不說話...
到這邊話就多了?XD

文章沒什麼道德不道德的
就和為人一樣
所謂道德 就是不道德
<唔...我到底在扯什麼呢????>

依你的角度 我重看了一回
這樣說吧...或許正是因為文章的私密性
就成為整篇的最大優點和最大缺點了唄?
不過不要緊
偶爾這樣 也挺好的
總要有點文字是為了自己寫的 就像是
總要有點時候我們得為自己而呼吸那樣呵
所以要不要讓讀者進入文章也是大概地這麼一回事吧?
當然我們還是得給一點線索
不過 小墨自己傾向讓閱讀的人了解我

有問題就再討論唄! 春安
<多話很好啊~這是美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