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得獎公佈】「第一屆預約安寧路」徵文活動

過期文學獎資料提供參考

版主: 黃木擇

一、宗  旨:
  倡導國人預立遺囑風氣,並培養國人坦然面對生死課題的勇氣,從而推動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讓人人擁有「時時可死.步步惜生」珍愛生命的圓滿人生。
二、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
  中華民國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
三、合辦單位: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中華慧炬佛學會
  余家菊先生文教獎學基金會
四、徵文內容:
  假設個人在臨終時刻回顧生命,最期盼對家人、親朋好友或世人交代的感言,或個人預擬訃聞向周遭友人、世人告別、要求與期盼的內容(但請不以個人遺產分配、指定、交辦事物為主)。字數限1200字以內。
五、參加資格:
  凡國內、外學生及社會人士皆可自行郵寄符合本徵文活動內容之中文作品參加。
六、獎勵方式:
  分學生組及社會組,錄取名額及獎勵如下:
1. 學生組金蓮獎:獎金新台幣壹萬元及獎牌、紀念品乙份。
   銀蓮獎:獎金新台幣陸仟元及獎牌、紀念品乙份。
   銅蓮獎:獎金新台幣參仟元及獎牌、紀念品乙份。
   蓮子佳作獎:獎金新台幣貳仟元及獎狀、紀念品
         乙份,名額視作品數量彈性錄取。
2. 社會組金蓮獎:獎金新台幣貳萬元及獎牌、紀念品乙份。
   銀蓮獎:獎金新台幣壹萬元及獎牌、紀念品乙份。
   銅蓮獎:獎金新台幣陸仟元及獎牌、紀念品乙份。
   蓮子佳作獎:獎金新台幣參仟元及獎狀、紀念品
         乙份,名額視作品數量彈性錄取。
※各組視徵件水準評選,若水準不符得以從缺。
七、徵文期限:
  即日起至中華民國93年9月30日截止,以郵戳為憑,恕不接受傳真稿件。
八、著 作 權:
  凡得獎作品,主辦單位有權擇優發表於蓮花基金會會刊,日後並得以集結出刊。
九、評選方式:
1. 分為初選、決選。
2. 評審結果將於93年11月中公佈於蓮花基金會網站,並郵寄通知得獎者。
十、頒獎及展出:
1. 得獎作品將於93年11月27、28日公開展出。
2. 頒獎典禮將於93年11月27日晚上舉行。
十一、收件方式:
1. 參選稿件請以有格稿紙書寫清楚,並以限時掛號付寄,自留影印底稿,一律不退稿。
2. 個人姓名、電話、地址、筆名等詳細資料,請勿直接書寫於稿件上,請另附紙書明,以利密封作業;不符此一規定者,請恕不列入評審。
3. 本活動謝絕一稿數投或已公開發表之作品。
4. 請於徵文期間 限時掛號 郵寄(以郵戳為憑):
郵寄地址/103台北巿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30號4樓
     蓮花基金會活動組 收
洽詢電話/(02)2596-1212
2004年「回首看生命.預約安寧路」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文/陳彥伯(學生組金蓮獎)

 生命,往上追溯有過去的痕跡,往下開展有未來的創化,此刻,我的別離,原來更是下一刻圓滿的相聚。
一直以來,我在練習死亡,
盼望著能有親身體驗的機會。

過去堅定努力的方向,
究竟在踏上旅程的初始,
還有多少,屬於真實不動易的自己。
我在尋找,
探究的路途漫長,
然而過程的點滴,
卻如詩畫般地迷人。
險峰之上,有著無限風光,
寬廣的視野,俯瞰著盡是一覽無遺的大地,
縱然攀爬高峰的路上絕無坦途,
但挑戰的決心,卻如巒谷般的綿綿重伏。

我的一生,雖然短暫迅速,
然而沐浴在佛法和諧的祥風中,
對於自己,從此不再茫罔迷失,
感恩此生的扶持因緣,
懺悔過往的愚痴前愆。
回顧往昔,在此坦然釋懷安住所緣,
展望未來,迎接和風開始邁步向前。

信念、希望與力量,
進入生命的聖殿,成為無限的宏願;
實踐、服務及奉獻,
荒蕪空虛也能從頭修剪,
和諧守護著繽紛的花園;
源源不絕的活水,環繞著四周,
星際之間,盡是滿天鳴奏的和旋。
此生,至此已然無怨,
唯有祝福,盼能成就屬於大家的淨土。

憶起這一期業報的過往因緣:
自小,在父親的疼愛肩負,帶著我四處雲遊,
感受到的,盡是從容不迫的自由。
母親慈目所盼,盡是包容,
再多的慚愧,也抑制不了千萬的思念,
您的關懷與扶持,使我學會的不只是對人對己的反省,
更多了幾許行走過三千燈火處的人間有情。
璀燦的年華,
伴隨著兒時至今的與日俱移,
大姐的疼惜,多是像暖陽般的給予,
兄長的激勵,則振奮了理性的精神,
您們所付出的,是我此生真摯的感恩,
一輩子雖然短促,但已然真情流露。

改變,從發心承擔開始,
新受戒的嬰行菩薩,許下了承擔的諾言,
那一年,我十六歲。
禪修的山林秋月,
透過清涼的微風傳遞寂靜晏然的訊息,
一默如雷的力量,
促使我迎頭向前,
投入自淨其意安己利人的菩薩事業。
在佛法的修學中,我發現更且重新肯定了自己,
對於三寶的景仰依止,善知識們的慈悲提攜,
無一不是個人學習成長的助益,
在挑燈夜讀、談法論教的輾轉熏習中,
生命自此有了覺醒與超越,
精神的啟蒙,更多了幾分創造的奉獻,
如冬陽,如暖春,
自在的人生,
使視野望向遠方,使陽光遍照大地,
寬廣的世界,芬芳的花朵,
再一次為失落已久的自我,
重新擁有。

不必為我憂慮,
死亡,雖是無常的必然事實,但卻更能有積極的啟示。
在無盡浩瀚的宇宙中,
在流動轉易的生物領域裡,
沒有事物可以恆久不變。
生命,
往上追溯有過去的痕跡,
往下開展有未來的創化,
此刻,我的別離,
原來更是下一刻圓滿的相聚。

生死,死生,
如浮雲變易,
靜謐的自在明月,始終照耀著大地,
恐懼,駭怕,從此不再。
此際暫時的告別,更當提起的是莊嚴智慧的正念,
就讓這一刻,昇華成為增上的契機,
因為分享熱情,所以富有歡喜,
只要放下執著,我們其實可以隨緣解脫,
正念不斷,我們稱念覺照的智慧之名,
使自性的德用顯現,使內心的和樂無限。

有一天,
我們必當回到最初的歸宿,
相聚時刻,
再敘分別後的種種,
談此刻身心的受用,
不要傷心,不用憂慮,只要為我念佛,
重新回歸自覺的道路。
無論如何,
我們不曾分離,始終同在一起,
此際他方,懷抱著同心與同願,
心手相繫,走在這條回家的路。

作者簡介
陳彥伯,西元1983年出生,成長於佛化家庭,自幼對佛法極為仰信,現就讀於南華大學生死學系三年級。高中時曾擔任廣播社社長,大學時代也當過佛學社社長,喜好服務結緣。對於文化思想,有著濃厚興趣,除了修學生死學相關課程外,亦主修哲學為專攻科目。



2004年「回首看生命.預約安寧路」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歡喜遺書
 文/荷花(社會組金蓮獎)

 活著,真好,它讓我看盡人間風華。而路已盡頭,在這生死邊界,一跨,就是天人。
 倘然生命是一則傳奇,那麼在這個傳奇當中,歲月往往流失得太快,自己卻領悟得太慢。彷彿總要經歷一些沖激重擊,才能發現傳奇本真究竟在示現著一些什麼。

 想那年春天,一顆癌症炸彈的轟然侵擊,將日子倏然從彩色輾轉成黑白,倉皇失措也頓時成為周圍所有人共同的情緒。

 即便理智告訴我們,悲情不會是生活中唯一的主題,但人的抗力何其單薄,單薄到完全無能抵擋這橫霸眼前的意外。那種無從預料不知後續的生命情節,顛覆了所有美夢。

 怪在平時對癌的輕視,即使偶而聽到某人罹癌去世,會驚訝、會難過,癌症等於死亡的概念從來口耳相傳,但縱有再多的同情畢竟事不關己。向來認定它那麼遙遠、那麼陌生,花樣般的年華有什麼理由告訴自己,癌症有一天,也會像異形一樣進駐到身體裡呢?

 但生命中的所有可能,就是這般嘲弄的推翻每一個自以為是。那種痛,或許唯有同病人才能相知相憐吧!

 是的,同病相憐,應是我在參加癌症病友團體之後,所體悟到的情懷。

 在那個個都是癌病患者的團體裡,才覺知自己的渺小。總以為自己是重病之最,但那兒病重於我的比比皆是;總以為自己是悲慘之最,但那兒悲慘於我千百倍的人數也數不清。

 人生的確不能比,比的結果,只有自慚形穢。
曾在偶然機會,聆聽一位法師為信眾開示「死亡的祝福」,其中提到,人皆怕死,但死是人一生下來,便開始往前行的方向,何等莊嚴,何等受期待,既是如此,眾生為什麼還要怕呢?

 開示法語猶如灌頂醍醐,讓我頓時豁然。是呀!每個人一生下來,不就是一步一步走在死亡的道路上,多麼理所當然,那麼,我們怕的是什麼?我們要作的,該是要把握有限時刻,作所當作,為所當為,讓自己每個散在人間的步子,都是最美麗的印記,而不是躊躇裹足,計量施受之間的平衡點。生的時刻這般難測,或許當心思仍琢磨在計較之時,生命便瞬間宣告終結了呢!

 等待走向死亡的時空裡,我多麼歡喜結出許多善緣,學會在還能見到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去每一個地方的時刻,都懂得全心感受、欣然遇見,那種當下獨一無二的擁有,充滿太多感激和憐惜,讓我不吝於付出,讓我在面對別人與自己的生死歷程,學習到如何正視和接納,成為個人此段歷史中極其重要的記事。

 行文至此,所有我親愛的人,不要悲傷,如果你們真正愛我,便用微笑相送。你們當知我素來不喜殯葬的繁文縟節,因此,請原諒我未經商議,便逕自在醫院簽了大體捐贈同意書。「自己的後事,當由自己作主安頓」或許是唯一理由。

 得了「癌」這種病,令我至死都不知其成因,此種心情遺憾難免!所以,這身軀與其入土被蟲食,或火化成灰燼,倒不如提供研究,或能得出一個明白,以惠後人。

 活著,真好,它讓我看盡人間風華。而路已盡頭,在這生死邊界,一跨,就是天人。我已然望見那閃爍自天堂的光,宛如天女散落的花,一朵朵翩翩飛香,和著輓歌輕拍翅膀的音符,以蝶飛的姿態,伴我這最終的遠行。

 天寬地闊,我歡喜以此等自在自如,充滿感恩的心和人間的一切有情道別。我深信,你們的笑,亦將化成腳畔繁花,簇簇擁擁的隨我,一路漫漫開去。

作者簡介
荷花/曾任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主編及文經出版社編輯。現任長庚醫院向日葵關懷聯誼會主編及自由文字工作者。曾獲得扶輪社全國徵文第二名(1987年)、師大文藝創作獎新詩組第一名(1988年)等,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