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這一本集子(第二屆”玉山文學獎”得獎作品合集)
至少,已細讀過四回 (昨又閱讀一次,特別是評審的會議記錄)
讓我每回重新想讀它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
那就是,為什麼惟獨”新詩”獎項中的首獎,非得從缺不行?
究竟三位決審評審老師們的”標準”何在?
這個答案,確實十分吸引人....
其實,評審老師既被主辦單位所邀請,參與決審關卡
想來,其創作必然有其獨到之處
尊榮一詞,或許褒獎過譽,但會議記錄中
似乎仍可窺見諸位評審為自我堅持的異觀點
舌戰一番的費心蹤影...
坦白說,個人也贊同第二屆得獎作品綜合質感、境象不及首屆深邃、自在
簡單說:以我個人在當地部落區和原住民朝夕相處三載的親身體驗
一首詩作細讀過四回,已有九成把握
洞悉作者創作的過程,其態度是否嚴謹、主觀想像?
據知,在字數限制方面:
新詩:不限首數,總行數七十行以上(第二屆)
新詩:不限首數,總行數七十行以內(第三屆)
參賽者如果不認真閱讀所有的條文,鐵定會”完蛋”。
在該獎項設立的宗旨和徵選內容的”認定”標準方面,
我個人仔細閱讀過第二屆的會議記錄,總覺得似乎稍嫌”草率”了些,輕易幾句話便完全否定一篇篇近百行苦心筆耕參賽作品的”比賽權”。
在評選辦法方面:由承辦單位聘請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委員(第三屆)
個人心中也有一些納悶:是不是獨有”笠詩社”的詩人才符合資格呢?
況且,在笠詩社的詩人群中,前輩詩人(李、陳、趙幾位專家除外)
尚且仍多;在地的”暨大”應該也有一些代表參與才好....
總之,一己之見,僅供參酌。
至少,已細讀過四回 (昨又閱讀一次,特別是評審的會議記錄)
讓我每回重新想讀它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
那就是,為什麼惟獨”新詩”獎項中的首獎,非得從缺不行?
究竟三位決審評審老師們的”標準”何在?
這個答案,確實十分吸引人....
其實,評審老師既被主辦單位所邀請,參與決審關卡
想來,其創作必然有其獨到之處
尊榮一詞,或許褒獎過譽,但會議記錄中
似乎仍可窺見諸位評審為自我堅持的異觀點
舌戰一番的費心蹤影...
坦白說,個人也贊同第二屆得獎作品綜合質感、境象不及首屆深邃、自在
簡單說:以我個人在當地部落區和原住民朝夕相處三載的親身體驗
一首詩作細讀過四回,已有九成把握
洞悉作者創作的過程,其態度是否嚴謹、主觀想像?
據知,在字數限制方面:
新詩:不限首數,總行數七十行以上(第二屆)
新詩:不限首數,總行數七十行以內(第三屆)
參賽者如果不認真閱讀所有的條文,鐵定會”完蛋”。
在該獎項設立的宗旨和徵選內容的”認定”標準方面,
我個人仔細閱讀過第二屆的會議記錄,總覺得似乎稍嫌”草率”了些,輕易幾句話便完全否定一篇篇近百行苦心筆耕參賽作品的”比賽權”。
在評選辦法方面:由承辦單位聘請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委員(第三屆)
個人心中也有一些納悶:是不是獨有”笠詩社”的詩人才符合資格呢?
況且,在笠詩社的詩人群中,前輩詩人(李、陳、趙幾位專家除外)
尚且仍多;在地的”暨大”應該也有一些代表參與才好....
總之,一己之見,僅供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