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也只能這樣,不然還想怎樣?」:新世紀,台灣的新詩看得到未來嗎?
發表於 : 週日 11月 14, 2010 4:58 pm
「就這樣,也只能這樣,不然還想怎樣?」:新世紀,台灣的新詩看得到未來嗎? 陳去非
相較於創世紀的諸位老前輩,對台灣新詩近半世紀的努力與付出,我這個新詩界的邊城遊俠自覺相當地汗顏。在2004年我轉行去寫劇本,嘗到一些實質的甜頭,07年碩士論文稿完成後,新詩方面就只寫了幾篇小篇幅評論。
出版這套以台灣新詩作品作為辭格舉證範疇的修詞美學專書,源於當初(八○年代)我對台灣詩壇懷抱著相當的期許和美麗的憧憬,可是這二十多年來,台灣大環境的改變,新詩逐漸沒落和發表舞台的急凍與萎縮,使我看不到台灣新詩未來的願景。進入新世紀後的台灣新詩,除了文學獎和幾個老牌詩社詩刊,勉強撐住場面,實質上已不復見七○至八○年代,新詩社團和詩刊百花齊放的榮景,更沒有可供創作者選擇的多樣的發表舞台。
專書出版後,我的心情「就像產卵後的魚,很空虛卻也如釋重負」。空虛是由於這二十年來,我對台灣新詩的期待:「責任詩評與專業詩評」和「多元發表舞台與有計劃地培育新人」只是如霧亦如電的夢幻泡影,逐一落空,隨之而來的失望,卻令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受,似乎我的責任盡了,對台灣新詩已有所交代。
我們那(八○)年代出道的詩人,會自己去找有關的詩集和詩學著作來閱讀,多數詩人都很勤勞,因為不勤勞的後果就是作品沒長進,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跟我同時代出道的詩人,至今仍然還持續寫作的,不到10%。九○年代出現一批「網路詩人」,他們和我們這些早十年出道的,最大不同就是「做功課」不踏實,喜歡「沾醬油」,什麼領域都懂些「皮毛」,但卻不是真懂得。這也還算好的,新世紀出來的創作者,除了網路上別人貼的作品會去「瞄一下」,幾乎是不買書、不跑圖書館的,當然也就不太讀書、不碰詩刊的。網路詩人族群,從九○年代至今,這支筆隊伍人數相當可觀,筆者初估有四、五千人之多,但他們多數只是「隨興式」地貼文,加上多半未曾經歷過詩刊、報紙副刊等平面媒體的審稿過程,詩質當然是「砂裡淘金」不言可喻了,然而,不可諱言,這支詩隊伍仍將是未來延續台灣新詩命脈,值得期待的「新世代」。
從新詩批評這方面來觀察,台灣詩壇一直存在幾個怪現象,至今已然大家都見怪不怪,我且從旁觀者的角度提出來,幫各位「溫習」一下:
(1)會寫詩且詩質不錯的詩人,出自他們筆下的評論,多數「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筆隨意走毫無章法;少數雖有章法,但方法論上面卻顯現出論理的薄弱與辯證的貧乏。諸如覃子豪、洛夫、瘂弦乃至於向明、羅青、白靈、蘇紹連,筆者認為都有這種窘境。
(2)詩評寫得有模有樣的詩評家,則多半不寫詩,或者在新詩作品質量上,明顯和詩評存在極大落差,諸如張漢良、林明德、蕭蕭、游喚、李瑞騰以及學院派新生代的方群、丁旭輝、鄭慧如、楊宗瀚等。
詩作和詩評質量能夠同時兼備的,在筆者的觀察裡,僅有向陽、唐捐、丁威仁、解昆樺等少數幾位,這使得台灣的新詩界很難建立「專業和責任詩評」,因為「火力太小」,「鍋底又沒有足夠的熱油」, 亦即有方法論的詩評家人數太少,發表的詩評質和量均乏善可陳。
從詩刊詩集的發行量觀察,只有百位數或勉強破百,為什麼會淪落如此曲高和寡的「淒涼」地步呢?按理說我們有支四、五千人的網路詩隊伍,難道他們都不買詩刊詩集,不讀前輩詩人的作品嗎?他們不應是「潛在讀者群」甚至是「熱情擁護者」嗎?答案似乎已呼之欲出,是的,他們是被放牧在野外、自生自滅的一大群,原本他們應該獲得前輩詩人和詩刊、副刊的滋養和培育,但除了極少數有機會跳過「文學獎柵欄」的得獎者,得以進入詩社和平面媒體,獲得身份認證,成為「圈養欄」裡的幸運兒。多數的網路詩人,長期受到詩壇「主流勢力」的漠視,於是他們對於爭取進入「圈養欄」,取得身份認證,變得更加懶散、怠惰,他們如梁山泊的囉嘍,只能在網路上嘯聚,相偎取暖,不成熟的大孩子帶著幼稚的小朋友,像街頭飆車族在網路世界裡漫無目的的游蕩。
這群網路詩隊伍,如果放在八○年,應該是勤於閱讀和投稿詩刊、報刊的一群新生代,然而有了網路這個即時的演出平台後,他們寧可像一群蝙蝠,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自得其樂,也不願意去閱讀和投稿詩刊、報刊,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其一、網路自由(無評選機制)的舞台氛圍,滿足了這些新世代成為「詩人」的幻想,不管寫些什麼或隨性地寫,都不會被自己「退稿」。其二、不必花錢花時間去買詩刊、副刊來閱讀。其三、不必在前輩詩人面前聆聽受教,不用送往迎來,花時間去經營和詩人朋友間的人際關係。
這群網路詩隊伍的年輕朋友,他們難道都不想獲得詩壇的身份認證,得以在平面媒體上嶄露頭角嗎?當然不是,是詩壇只開了一道很小、門檻又很高的文學獎窄門給他們,是前輩詩人從不主動給他們「噓寒問暖」,或者給他們關愛的前輩詩人,自身能力條件不足,給出來的「東西」不能提攜、扶持他們,有助於他們的成長。
這套專書出版後,有舊識的詩刊主編主動向我約稿,坦白說,我這尾跳出去的泥鰍,從沒有想再「回鍋」的念頭,因為我清楚大環境越來越窘迫,而且這困局是詩人們難以有所突破的。政府近來似乎聽到藝文界的聲音,開始注意到文創產業,然而相較於電影電視和各地方特色文化產業,屬於「冷資料」性質的新詩,我高度懷疑,它能不能討得到一杯半杯解渴的水喝?如果檯面上的詩人和網路族詩隊伍彼此再各行其是,沒有互動與交集;如果檯面上的詩人還是寫些「自己爽,讀者不懂」的自我安慰詩作,如果網路族詩人還是寫一些「白開水」的「分行散文」,並且自得其樂,那麼台灣的新詩,筆者似乎可以用簡單的三句話勾勒出它的未來:「就這樣,也只能這樣,不然還想怎樣?」
此文將發表於2010年底的創世紀詩刊。
相較於創世紀的諸位老前輩,對台灣新詩近半世紀的努力與付出,我這個新詩界的邊城遊俠自覺相當地汗顏。在2004年我轉行去寫劇本,嘗到一些實質的甜頭,07年碩士論文稿完成後,新詩方面就只寫了幾篇小篇幅評論。
出版這套以台灣新詩作品作為辭格舉證範疇的修詞美學專書,源於當初(八○年代)我對台灣詩壇懷抱著相當的期許和美麗的憧憬,可是這二十多年來,台灣大環境的改變,新詩逐漸沒落和發表舞台的急凍與萎縮,使我看不到台灣新詩未來的願景。進入新世紀後的台灣新詩,除了文學獎和幾個老牌詩社詩刊,勉強撐住場面,實質上已不復見七○至八○年代,新詩社團和詩刊百花齊放的榮景,更沒有可供創作者選擇的多樣的發表舞台。
專書出版後,我的心情「就像產卵後的魚,很空虛卻也如釋重負」。空虛是由於這二十年來,我對台灣新詩的期待:「責任詩評與專業詩評」和「多元發表舞台與有計劃地培育新人」只是如霧亦如電的夢幻泡影,逐一落空,隨之而來的失望,卻令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受,似乎我的責任盡了,對台灣新詩已有所交代。
我們那(八○)年代出道的詩人,會自己去找有關的詩集和詩學著作來閱讀,多數詩人都很勤勞,因為不勤勞的後果就是作品沒長進,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跟我同時代出道的詩人,至今仍然還持續寫作的,不到10%。九○年代出現一批「網路詩人」,他們和我們這些早十年出道的,最大不同就是「做功課」不踏實,喜歡「沾醬油」,什麼領域都懂些「皮毛」,但卻不是真懂得。這也還算好的,新世紀出來的創作者,除了網路上別人貼的作品會去「瞄一下」,幾乎是不買書、不跑圖書館的,當然也就不太讀書、不碰詩刊的。網路詩人族群,從九○年代至今,這支筆隊伍人數相當可觀,筆者初估有四、五千人之多,但他們多數只是「隨興式」地貼文,加上多半未曾經歷過詩刊、報紙副刊等平面媒體的審稿過程,詩質當然是「砂裡淘金」不言可喻了,然而,不可諱言,這支詩隊伍仍將是未來延續台灣新詩命脈,值得期待的「新世代」。
從新詩批評這方面來觀察,台灣詩壇一直存在幾個怪現象,至今已然大家都見怪不怪,我且從旁觀者的角度提出來,幫各位「溫習」一下:
(1)會寫詩且詩質不錯的詩人,出自他們筆下的評論,多數「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筆隨意走毫無章法;少數雖有章法,但方法論上面卻顯現出論理的薄弱與辯證的貧乏。諸如覃子豪、洛夫、瘂弦乃至於向明、羅青、白靈、蘇紹連,筆者認為都有這種窘境。
(2)詩評寫得有模有樣的詩評家,則多半不寫詩,或者在新詩作品質量上,明顯和詩評存在極大落差,諸如張漢良、林明德、蕭蕭、游喚、李瑞騰以及學院派新生代的方群、丁旭輝、鄭慧如、楊宗瀚等。
詩作和詩評質量能夠同時兼備的,在筆者的觀察裡,僅有向陽、唐捐、丁威仁、解昆樺等少數幾位,這使得台灣的新詩界很難建立「專業和責任詩評」,因為「火力太小」,「鍋底又沒有足夠的熱油」, 亦即有方法論的詩評家人數太少,發表的詩評質和量均乏善可陳。
從詩刊詩集的發行量觀察,只有百位數或勉強破百,為什麼會淪落如此曲高和寡的「淒涼」地步呢?按理說我們有支四、五千人的網路詩隊伍,難道他們都不買詩刊詩集,不讀前輩詩人的作品嗎?他們不應是「潛在讀者群」甚至是「熱情擁護者」嗎?答案似乎已呼之欲出,是的,他們是被放牧在野外、自生自滅的一大群,原本他們應該獲得前輩詩人和詩刊、副刊的滋養和培育,但除了極少數有機會跳過「文學獎柵欄」的得獎者,得以進入詩社和平面媒體,獲得身份認證,成為「圈養欄」裡的幸運兒。多數的網路詩人,長期受到詩壇「主流勢力」的漠視,於是他們對於爭取進入「圈養欄」,取得身份認證,變得更加懶散、怠惰,他們如梁山泊的囉嘍,只能在網路上嘯聚,相偎取暖,不成熟的大孩子帶著幼稚的小朋友,像街頭飆車族在網路世界裡漫無目的的游蕩。
這群網路詩隊伍,如果放在八○年,應該是勤於閱讀和投稿詩刊、報刊的一群新生代,然而有了網路這個即時的演出平台後,他們寧可像一群蝙蝠,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自得其樂,也不願意去閱讀和投稿詩刊、報刊,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其一、網路自由(無評選機制)的舞台氛圍,滿足了這些新世代成為「詩人」的幻想,不管寫些什麼或隨性地寫,都不會被自己「退稿」。其二、不必花錢花時間去買詩刊、副刊來閱讀。其三、不必在前輩詩人面前聆聽受教,不用送往迎來,花時間去經營和詩人朋友間的人際關係。
這群網路詩隊伍的年輕朋友,他們難道都不想獲得詩壇的身份認證,得以在平面媒體上嶄露頭角嗎?當然不是,是詩壇只開了一道很小、門檻又很高的文學獎窄門給他們,是前輩詩人從不主動給他們「噓寒問暖」,或者給他們關愛的前輩詩人,自身能力條件不足,給出來的「東西」不能提攜、扶持他們,有助於他們的成長。
這套專書出版後,有舊識的詩刊主編主動向我約稿,坦白說,我這尾跳出去的泥鰍,從沒有想再「回鍋」的念頭,因為我清楚大環境越來越窘迫,而且這困局是詩人們難以有所突破的。政府近來似乎聽到藝文界的聲音,開始注意到文創產業,然而相較於電影電視和各地方特色文化產業,屬於「冷資料」性質的新詩,我高度懷疑,它能不能討得到一杯半杯解渴的水喝?如果檯面上的詩人和網路族詩隊伍彼此再各行其是,沒有互動與交集;如果檯面上的詩人還是寫些「自己爽,讀者不懂」的自我安慰詩作,如果網路族詩人還是寫一些「白開水」的「分行散文」,並且自得其樂,那麼台灣的新詩,筆者似乎可以用簡單的三句話勾勒出它的未來:「就這樣,也只能這樣,不然還想怎樣?」
此文將發表於2010年底的創世紀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