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論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的層狀構造(之四、五)

發表於 : 週一 8月 29, 2005 8:38 am
和平島
論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的層狀構造:語言(之四)


任何文體都離不開語言,但人們只把詩歌說成是語言的藝術,這說明了語言在詩歌中的重要性。在詩歌及其閱讀的層狀構造的模式中,語言處於中間的位置,分別通過感覺與讀者、意象與素材相連接,這種作為資訊和詩意的載體、讀者和素材之間的紐帶的功能,是十分清楚的。在詩歌裏面,語言不光傳達了某種知識和資訊,它還肩負了構築意象、承載詩意的作用。語言,說白了,就是筆桿子所講的話。既然是講話,就帶有階層的烙印,有高雅和低俗之分,這已被從前的詩歌二分法(兩個分子寫作)所印證。其實,中國詩壇,由於對語言認識的差異,已經細分得無以復加。但有一個特點十分明顯,這些紛亂的詩歌派別或寫作實踐:不是崇上,就是崇下。但所有人都能同意:詩歌的語言承載著詩意,一定是詩化的語言;而理性和非理性語言的巧妙運用,是詩歌有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大標誌。

似乎,無論如何強調語言在詩歌中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但我在這裏要重點討論的,卻是這樣的一個觀點:不能把文字等同於語言;過分地沉溺於文字的遊戲,是當下詩歌寫作中,出現的一個不良現象。文字只是語言的外衣。布料要經過裁縫的量體裁衣,精心裁剪和縫製,在製成合體的外衣之後,穿到身上,才能讓人容光煥發。華麗的皇帝新裝,能維護其尊貴;而虛假的,則只能落為笑柄。文字也一樣,要根據素材和語境,遵照一定的語言規則,構造出一種特別的意象,才能把美妙的感覺傳達給讀者。你也許會說,賈島為了推敲一個字,把自己弄得瘋瘋顛顛的,但他這麼做,是為了尋找一種語境中最恰當的字,是為了讓文字更合詩歌之體。這和當下詩人們,一味違反已有語言規則的文字解構,顯然是不同的。他們也許會強辯道:這是從西方詩歌學來的。這一段時間,我化了不少精力,仔細研讀了英文和法文詩歌,並做了一些翻譯工作,有了一個不是發現的“發現”:這兩種語言的詩歌,文字的排列,是嚴格遵循語法規則的;其中出現的語序倒置等異常情況,只有少數的幾種,而它們的出現,也是緣於特定的語言環境和強化詩意的需要。

我並非反對詩歌語言的先鋒性實踐。但應該指出,我們許多所謂的先鋒性,已經被前人試過了;我的意思是說,詩歌藝術本身,是沒有國界的,你不能因為再試了一下別(國)人的一個格式,就覺得自己在擺弄或發明了一種新玩藝。雖然詩歌作為語言的最高藝術,適當地超前,是可以理解的。但物極必反。從根本上說,文字只是符號。我反對把文字堆放到無人能懂的地步。詩歌的語言是詩化的語言,但文字只能是文字,它本身並沒有特別的詩意。我說語言到語言為止,意思是,從窄義上看,語言也只是詩歌及其閱讀的層狀構造中的一大要素,並非是詩歌的全部。在寫詩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調動所有的才智, 對詞語作出最恰當的挑選,以營造出最新奇、優美、震撼的意境,這才是文字的目的所在。我們不僅僅要對讀者負責,也要對自己國家的語言負責。這是作為詩人的義務。

我們都知道,中文字雖多,真正常用的,為數並不太多。在我看來,寫詩歌,應儘量挑選最平易最貼切的文字;而反感那種賣弄、矯情、粉飾、深奧、怪僻、含混的用詞傾向。詩歌之深刻和美感,並非由文字的擺弄帶來的。而是在對事物和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體驗和觀察,在沉澱了厚重的素材之後,形成獨到的見解和深邃的認知,從而上升到精湛的哲理和美妙的意象。只有這樣,才能給讀者以美,才能引起讀者的感動、深思和受益。

可以這麼說,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更好地表達詩歌及其閱讀的層狀構造中的下一個要素(意象),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方向。如何給予讀者以最大的感覺和享受,是詩歌的真正目的。



論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的層狀構造:意象(之五)


這裏的意象,是從廣義上講的。在詩歌及其閱讀的層狀構造中,意象是五大要素裏面最重要的一類。具體可以下這麼一個定義:意象是指所有在素材之上,經由想像力提升的,意境上的東西。它包括了傳統的意象,隱喻、比喻,或是用其他任何藝術手法,營造出來的意境、哲思或詩化的事件。它和現實素材有某種映照的關係,但其謎語般的結構和客觀世界對應面的延展,是經由詩人大腦的思考而產生的。

這好比是將原材料,放入大腦這台機器,經過抽象、變形、美化、雕琢等手法的加工處理,而創造出的高層次的精神產物,再用精確的文字來包裝,就可投放到詩歌市場,進入讀者的消費階段。華麗的包裝,固然能吸引讀者一時的眼球,但其實質內容,能給讀者以感覺上的享受,自然更加重要。這裏說的內容,並非指素材,而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加工而成的意象。這就解釋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同一素材,詩人能寫出巧妙而富有張力的詩歌,而一般人寫出來的,不是直白呆板,就是誇張過度,讓人看了反胃。這和烹飪的道理,應該是相通的。

想像力,是人的大腦在詩歌創作活動過程中,所發揮的主要功能。應該說,人和人的大腦相比,是有區別的。這不僅僅體現在存儲的信息量的差別上,更主要的,是連接各個獨立資訊區的能力。這是一種發散性的思維過程。其間所迸發出來的火花,就是詩人們所謂的靈感了。具體來說,就是發現了某種奇特的意象,並用特別的文字表達出來。這種處理素材的實踐,可歸納為不同的類別,並對應於詩歌的各種表現技巧。當然,寫詩的思維過程,是極其複雜的,是一種情感的自然迸發,是極其真誠、忠實和自信的。寫詩的人,能意會這種活動,並用暗喻等名詞,交流寫作經驗。詩歌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的結果,是來自靈魂深處的真切感受和哲學思考,是赤誠、寂寞、孤獨、痛苦的求索,是熱血沸騰、激情的燃燒、靈與欲的衝突,是個性的張揚、靈感和情感的淋漓盡致的發揮。因此,精練簡潔的書面產物,是思想的天然延伸和發展,是人類文明的共同醒悟和感知,能引發讀者心靈上的共鳴。詩歌這種精神產品,自然是精神的最好糧食。

詩歌之情感的真實可信,不光是指素材本身,更加主要的,是意象及其形成過程的真實可靠性。最後的文字,只是這個過程結出的果子。素材本身可能是枯燥乏味的, 只有想像力才更加優美。想像的空間和時間, 充滿了某種魔幻的力量, 在裏面, 體現了一種智慧的東西。當然,好的素材,更能激發你的想像力。好比美女,能讓你想入非非;優美的花鳥山水,使你寫出意境悠遠的詩歌;人類苦難的場景,促使你發出慷慨激昂、關注生活、弱者、人性的呐喊。詩歌的主流,應該是正面、健康、積極、崇上、安慰、仁愛的。寫詩不應該是無病呻吟、病態、故弄玄虛的,不應該故意扭曲、不合理的放大、過分的消極、頹廢、垃圾化。那些裝神弄鬼、閉門造車的人,自以為高深莫測,胡編亂造出晦澀難懂或濫竽充數的分行文字,一定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200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