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學創作與發表】
筆者接觸網路文學媒體至目前為止,約莫四年的時間,其中對於網路上的文學作品的發表和回覆,有極為深刻的感觸。
很多人認為,構築在網路上的發表生態,是最便利於作者和讀者的交流以及作品的收藏與流傳,殊不知其中卻也衍生了許多問題。例如盜文的氾濫等。平面媒體和網路媒體雖同是種發表機制,但發展的方向不同。平面媒體較重視大眾的反應,大多採取較保守的選搞方式,而網路媒體不同,強調個人化以及前鋒的開創性和實驗性,它們往往是帶領新文學創作風氣的一群。
會選擇在網路發表自己的作品,原因之一即是容易募集相同興趣之文友、詩友共同討論以及交流文學,發展成一種即時的討論機制,但在目前網路創作者數量漸漸大於讀者數量的同時,作品的回覆量和點閱率開始減少,以致於常出現發表熱烈而回覆冷清之現象,許多投身網路創作發表的創作者只顧及自己的作品有否受到注意,卻對其他作品不聞不問,對於版主的回應則是為必須,甚至是只接受讚賞而不接受批評。『培養個人文章風格』是一部分網路發表者的目的,這種心態反映在回覆的數量上,沒有人願意多花時間去欣賞他人的作品,只懂得閉門造車,成天在象牙塔中幻想成為大詩人、大作家。這樣的創作思維儼然成為一種文學創作在網路上的隱憂,該如何去改善以及避免,關鍵還是在發表者的心態。
先前提到網路上出現創作者大於讀者的問題,原因除了網路發表機制的便利之外,這也和創作者自身所抱持的心態有關,在流動量較大的文學網站中,往往一天就有幾十篇亦甚百篇的作品被發表出來,量多而質不精造成網路上出現許多自我膨脹的『文學家』,他們所在意的是回覆的數字、點閱率以及創作者和創作者間的呼相吹捧,從中得到現實難得的虛榮以及眾人偶像崇拜的心理滿足。現今許多作品不講究技巧以及內涵的深度,只求文句的明白和直接,只一味的停留在情感的抒發,文字、句子昇華後卻沒有思想,這也是文學在網路上發展的一大隱憂。
讀者和創作品是否會產生微妙的心靈作用,關鍵在於有無『共鳴』。有一次,在一場新詩的討論會上,有位詩友提出『共鳴即是藝術性』的看法,引起現場熱烈的討論。我認為所謂有『共鳴』並不等同於作品便有『藝術價值』,『共鳴』會因欣賞者的生活背景、環境以及知識、經驗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藝術性』則是作品中的恆定美感。例如李商隱的詩作,雖近乎晦澀,但就藝術層面而言,他的詩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詩中的『藝術性』仍然牽縈著讀者們的感動,但能說每一位讀者對他的作品都有『共鳴』嗎?並不盡然!這就是共鳴和藝術性最大的差異之處。使人們產生共鳴的是作品中的恆定美感,而有藝術的的作品則不一定會令讀者產生共鳴。
『一位優秀的創作者,所選擇的形象須有美感的力量,所抒發的情感須有審美的價值,所表現的思想必須有美的撼動和征服力』,這是詩人喜菡在詩創作指導裡所說的一段話,這段話表現出作品藝術性的來源。我們該如何去瞭解一篇作品的中心思想?簡單來說『中心思想有時就是作者心靈最深層的感動』往往在作品中會運用較含蓄的方式來表達,這也是創作者們必須明白的,過於無病呻吟的作品並沒有實在意義的存在價值。
許多人談到作品需要關懷社會、反應社會。我想在文學藝術上是沒有絕對的主張的,多元社會具多元的價值,我們必須去承認以及肯定,但不得試圖強迫創作者去更變創作思想的信條,寫作些主觀意識濃厚而歪曲的社會形象。『早期的現代主義者距離現實太遠,而現代的社會寫實主義者又與現實靠的太近,太遠顯得生疏,太近顯得粗淺』『有些假關懷社會之名的作品,寫的不是生活中的浮光掠影,就是誇大社會上某些個別性的負面現象,使讀者認為這就是普遍的事實』(洛夫),從事社會鄉土的書寫,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避免主觀過度滲透於作品中,且必須思考何謂『現實』,抓住本質且昇華成對內心的探索,繼而尋求形而上的感悟。
文學作品的發表以及創作是建立在基本的文學素養上在此期望每一位有才情的創作者都能擁有自己的理想以及抱負,在創作的進境上,由發表和討論中漸次修正創作的技巧和作品的內涵,並由創作中的反覆自省內觀,思考文學與人生的關係,創作以及發表的意義,由其中去體會瞭解一件好的創作品如何使讀者感到震撼,所謂共鳴如何交集創作者和讀者的心靈,最後,期待各位的創作以及台灣的文學發展,能再創巔峰。
筆者接觸網路文學媒體至目前為止,約莫四年的時間,其中對於網路上的文學作品的發表和回覆,有極為深刻的感觸。
很多人認為,構築在網路上的發表生態,是最便利於作者和讀者的交流以及作品的收藏與流傳,殊不知其中卻也衍生了許多問題。例如盜文的氾濫等。平面媒體和網路媒體雖同是種發表機制,但發展的方向不同。平面媒體較重視大眾的反應,大多採取較保守的選搞方式,而網路媒體不同,強調個人化以及前鋒的開創性和實驗性,它們往往是帶領新文學創作風氣的一群。
會選擇在網路發表自己的作品,原因之一即是容易募集相同興趣之文友、詩友共同討論以及交流文學,發展成一種即時的討論機制,但在目前網路創作者數量漸漸大於讀者數量的同時,作品的回覆量和點閱率開始減少,以致於常出現發表熱烈而回覆冷清之現象,許多投身網路創作發表的創作者只顧及自己的作品有否受到注意,卻對其他作品不聞不問,對於版主的回應則是為必須,甚至是只接受讚賞而不接受批評。『培養個人文章風格』是一部分網路發表者的目的,這種心態反映在回覆的數量上,沒有人願意多花時間去欣賞他人的作品,只懂得閉門造車,成天在象牙塔中幻想成為大詩人、大作家。這樣的創作思維儼然成為一種文學創作在網路上的隱憂,該如何去改善以及避免,關鍵還是在發表者的心態。
先前提到網路上出現創作者大於讀者的問題,原因除了網路發表機制的便利之外,這也和創作者自身所抱持的心態有關,在流動量較大的文學網站中,往往一天就有幾十篇亦甚百篇的作品被發表出來,量多而質不精造成網路上出現許多自我膨脹的『文學家』,他們所在意的是回覆的數字、點閱率以及創作者和創作者間的呼相吹捧,從中得到現實難得的虛榮以及眾人偶像崇拜的心理滿足。現今許多作品不講究技巧以及內涵的深度,只求文句的明白和直接,只一味的停留在情感的抒發,文字、句子昇華後卻沒有思想,這也是文學在網路上發展的一大隱憂。
讀者和創作品是否會產生微妙的心靈作用,關鍵在於有無『共鳴』。有一次,在一場新詩的討論會上,有位詩友提出『共鳴即是藝術性』的看法,引起現場熱烈的討論。我認為所謂有『共鳴』並不等同於作品便有『藝術價值』,『共鳴』會因欣賞者的生活背景、環境以及知識、經驗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藝術性』則是作品中的恆定美感。例如李商隱的詩作,雖近乎晦澀,但就藝術層面而言,他的詩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詩中的『藝術性』仍然牽縈著讀者們的感動,但能說每一位讀者對他的作品都有『共鳴』嗎?並不盡然!這就是共鳴和藝術性最大的差異之處。使人們產生共鳴的是作品中的恆定美感,而有藝術的的作品則不一定會令讀者產生共鳴。
『一位優秀的創作者,所選擇的形象須有美感的力量,所抒發的情感須有審美的價值,所表現的思想必須有美的撼動和征服力』,這是詩人喜菡在詩創作指導裡所說的一段話,這段話表現出作品藝術性的來源。我們該如何去瞭解一篇作品的中心思想?簡單來說『中心思想有時就是作者心靈最深層的感動』往往在作品中會運用較含蓄的方式來表達,這也是創作者們必須明白的,過於無病呻吟的作品並沒有實在意義的存在價值。
許多人談到作品需要關懷社會、反應社會。我想在文學藝術上是沒有絕對的主張的,多元社會具多元的價值,我們必須去承認以及肯定,但不得試圖強迫創作者去更變創作思想的信條,寫作些主觀意識濃厚而歪曲的社會形象。『早期的現代主義者距離現實太遠,而現代的社會寫實主義者又與現實靠的太近,太遠顯得生疏,太近顯得粗淺』『有些假關懷社會之名的作品,寫的不是生活中的浮光掠影,就是誇大社會上某些個別性的負面現象,使讀者認為這就是普遍的事實』(洛夫),從事社會鄉土的書寫,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避免主觀過度滲透於作品中,且必須思考何謂『現實』,抓住本質且昇華成對內心的探索,繼而尋求形而上的感悟。
文學作品的發表以及創作是建立在基本的文學素養上在此期望每一位有才情的創作者都能擁有自己的理想以及抱負,在創作的進境上,由發表和討論中漸次修正創作的技巧和作品的內涵,並由創作中的反覆自省內觀,思考文學與人生的關係,創作以及發表的意義,由其中去體會瞭解一件好的創作品如何使讀者感到震撼,所謂共鳴如何交集創作者和讀者的心靈,最後,期待各位的創作以及台灣的文學發展,能再創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