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討論】女性、文學與藝術的饗宴

女性相關文學張貼及討論
Refusing the Figure in the Text: Black Performance / White Audience

裴新(Cindy Patton)教授是個國際知名的學者,她研究的關注點在於同性戀論述、女性主義、以及包括弱勢族群在內的文化研究。今年受中央大學之邀擔任客座教授半年,並中央大學開授「同性戀論述」課程,許多其他院校的學生也聞名而來,使得修課的學生人數多達十多位。無法到中央聆聽裴新教授授課的同學,並不會「怨嘆」,因為裴新教授在台期間有一系列的巡迴演講活動,其中的一場就是由本校比較文學所主辦,於十一月十一日早上在舉行,與會教師與同學約達六十人,場面十分熱絡。
此次裴新教授演講的題目為〈Refusing the Figure in the Text: Black Performance / White Audience〉。演講一開始她就先說明她目前的研究重點,乃是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文化中的身份認同問題,她所要研究的是這些身份的在歷史和社會層面上的特殊意義,整個研究計劃的分析對象是1947至1951年期間在美國上映的一系列與黑人相關之電影。此次演講中,裴新教授就以其中一部電影為分析文本,電影名為Pinky,是一部記載女主角Pinky如何徘徊在白人與黑人的世界,有趣的是Pinky這個黑女人的角色是由白人演員Jeanne Crain扮演的。劇情安排Pinky到北方與白人Tom相戀,Tom一直無法看清Pinky是個黑人,可見人身份的浮動。後來Pinky照顧一位已將垂死的白女人,這個白女人與其祖母共同住在一起,形成一個由兩種種族的女人共同組成的一個「無男人」家庭。因為這位白女人死後將所有財產遺留給Pinky,因此,在片中又出現一場白人和黑人在法院上的公然對勢。

在分析這部電影時,裴新教授非常有條理地引進李歐塔(Loytard)的「衍異理論」(differend),並下結論認為文類就像人的身份一樣,並不是固定的,而是被社會建構起來的。性別認同和種族認同本身都是不穩定的。這種建構之說就是批判本質中心論,認為採取某些特定形式的身份認同已是不合所需。人們的身份是不斷地轉變的,而裴新教授也提出後殖民理論家Homi Bhabha的「刺激閾地帶」(liminal space),以呈現身份轉換的現象,即指舊的身份轉至新的身份時的中間過程,就是身份瓦解與重組的過程。

藉以談論身份的不穩定性以及新舊身份的轉換,裴新教授並指出文類的轉換過程也是同樣的情形。她以黑人的的藍調歌曲為例,當初藍調歌曲所傳送的黑人有異於白人的特殊身份認定,然而,後來由於藍調後來也是由白人演唱,並在白人的時間內(White Time)演唱,藍調漸漸無法完全表達黑人的身份,於是黑人想尋找另一種文類表達黑人特有的文化與生活經驗,然後就有Rap的產生,即使如此,當黑人想以Rap表現黑人特有的文化、生活經驗時,白人觀眾仍然無法瞭解其中的含意,而且也逐漸有不少白人開始唱Rap。可見文類也是因為如此而有所替換,扭轉一個文類再開啟另一個文類。所以,即使是自傳體,其逼真性仍是可被質疑的,自傳體所傳達的身份認同也是被社會建構,沒有中心的,最主要是要抗拒固定的自傳文類。裴新教授的演講內容十分充實,分析的技巧犀利,使用理論時更有詳盡的解說,經由她的分析與介紹,不但可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也讓學生學習到如何適當地運用理論分析文本。與會學生都深覺得收穫豐富。

-by Gillian Feng

http://www.complit.fju.edu.tw/activity/ ... rd-2-1.htm
政治、文學、女性

陳芳明教授應《女性主義與臺灣文學》課程之邀所作之演講使他得以於多年以後重返輔大母校。此次主題以台灣女作家為討論之起點,首先陳教授為著女性地位一直被男性所壓抑致歉,但是他也希望女性同胞能了解「沒有人天生下來就覺悟自己壓迫別人」,一句話打破男性與女性對談的尷尬。接著進入主題以歷史發展的角度談歷史脈絡中對女性的壓迫,在東方此種情況更為強烈。就台灣史簡圖中可看出從清朝到一八九五年日本殖民台灣之前,男性被要求「忠孝節義」、女性則是「貞孝節烈」,女性唯一能進入歷史的標準就是烈女。十八世紀中期的歷史記載:「北路婦女不及百」明顯看出原住民婦女是不算在人的行列中,所以台灣剛開始是非常男性社會的。
日本佔領台灣時,世界趨勢已進入現代化。「理性」成為殖民者對被殖民者很強大的壓迫,「理性」是時間、法治、分工等;實際上「理性」只屬於有權力的人。此時有性別壓迫、種族壓迫、階級壓迫,女性雖獲得工作機會,卻是因為資本家帶來工業化,需要大量勞工女性,並且同工不同酬。此時女性已意識到前面三種壓迫,如女作家謝雪紅、葉陶、簡娥、謝玉葉她們不時在作品中提出看法,因此也助長左派運動,但是諷刺的是日本對這些女性的反動份子連逮捕都不逮捕。

戰後,國民政府把儒家思想帶入,政治層面極為複雜有內戰、冷戰、戒嚴體制等。雖有〈反共婦女協會〉但女性的角色依然是花瓶。五○年代由於白色恐怖整個台灣的男性沒有聲音,而是由女性發聲。這是就歷史政治層面來觀察女性的地位。

基本上女性目前要解決的最大困擾是來自小傳統的束縛。小傳統包括民間文學、畫本、電影等,當中的女性被男性塑造出的形象是兩極化的。就台灣的文學環境而言一九三五年後才開始有女性作家出現,根據葉石濤的整理有黃寶桃、楊千鶴;一九三二到一九四五的日據時代呂若赫開始有處理女性問題的作品,張父環的〈閹雞〉則是為女性講話的小說。整個女性身體的束縛一是受制於台灣本土傳統封建父權,二是和日本帶進來的文化殖民父權有關。因此,殖民社會的文學還是要放在歷史背景來看。一九五○到一九七○年的女性自覺還很薄弱如張秀亞、林海音等幾位女作家的作品尚強調懷舊。一九六○年代現代文學出現許多諸如意識流、蒙太奇等現代文學技巧的引進。此時也出現一些女性情慾書寫的作品如郭良蕙的〈心鎖〉、於梨華的〈柳家莊上〉、〈考驗〉等。七○年代以後歷史記憶恢復,呂秀蓮介紹了新女性主義。到了八○年代女性作品大量出現,從張愛玲的影響談起,看到新一代女性作家如施叔青對傳統壓抑下的女性以更批判更尖銳的方式發聲,因此預告了一個更開放的社會。而細微的描寫將是可以發展的女性主義策略。

(陳正芳整理)

http://www.complit.fju.edu.tw/activity/ ... rd-2-3.htm
造型藝術中的情愛表現:吻

本所於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卅日與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合辦一場演講,邀請巴黎第三大學藝術研究中心尚.朗克易(Jean Lancri)教授至本所演講,講題為「造型藝術中的情愛表現:吻」。朗克易教授由對藝術的愛、藝術中的愛為討論的出發點,涵蓋的藝術形式由雕塑到繪畫,談到的藝術家從喬托到布藍庫奇,從雷諾瓦到畢卡索。
朗克易教授的演講充滿了法式幽默,生動有趣。他以羅馬作家普利尼(Pliny)的短篇故事〈繪畫的起源〉作為楔子,敘述一位女陶藝家,有一次當她的情人在清晨的微光中離開她的房間,室外的光線將他的身影投射在牆上,這時她急忙呼喊:「站住!」並迅速地把情人的輪廓畫在牆上,這就是繪畫的起源。女藝術家所企圖凝固的片刻,並不只是一個恆久留存的影像,她同時也在捕捉自己的慾望,並作更清楚的呈現。由此,講者將情愛與造型藝術相互連結,同時進入呈現/再現領域的討論。

透過一連串的幻燈片,朗克易教授指出「吻」的意象,是西方藝術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象,用以表現兩人交會的瞬間以及情愛的高峰。在此同時,朗克易教授連接到當代藝評家對於藝術作品的定義──認為一件藝術作品的形成應包含藝術家/創作者的「意念」(intention)與觀賞者之「觀照」(attention)之間積極的「交會」。而吻的意象所象徵的,不只是戀人之間,也是作者─觀者之間心神交會的瞬間。對畫家或雕塑家而言,在藝術作品中呈現「吻」,即是呈現兩個人交會的最高潮,用意便在於將這種存在於所有藝術品之中的交會經驗戲劇化。這也是一種同時讓作者與觀者同時成為焦點的方式:目的可能是透過對情愛的呈現來展現藝術關係的精髓,亦可能是藉由藝術理念來評論情愛關係。

演講的最末一部份則是以十四世紀喬托的一幅聖母瑪利亞的父母親吻的宗教壁畫《金門前的交會》(The Encounter at the Golden Gate)作為主要範例。朗克易教授指出壁畫將觀者亦羅織至畫的構圖之中,成為繪畫的一部份,在目睹這場親吻交會之時,觀者也分享了使瑪利亞懷孕的奇蹟經驗。如果觀者繼續以這種觀看方式步步推衍下去,那麼我們可以發現在畫中的一個手勢正直指觀眾。這幅畫例印證了藝術作品的欣賞往往需要觀者與作者/作品的互動,才能產生積極的意義。

朗克易教授以符號學的方式來閱讀藝術文本,鎖定繪畫中的一些特定意象,如「吻」的情愛表現,並開展其對藝術呈現方式以及情愛關係兩者的評論。這樣的閱讀方式可以提供我們一些思考的起點,例如如何從圖像符號發展閱讀理論,如何以觀者自身的關切點切入,發掘新的討論面向,使得觀者與作品間的互動更積極,並激盪出更豐富的意義。

(楊如英整理)

http://www.complit.fju.edu.tw/activity/ ... rd-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