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學,從廣義上講,泛指女性作家創作的文學;但從嚴格意義上講,則是指以改變男女不平等為宏旨、具有鮮明女性意識、表現女性真實自我、並從女性視角觀察社會的文學。當代西方女性文學,作為女權主義運動的產物,是從20世紀60、70年代興起的。這以後,女性作家人才輩出,佳作迭現,尤其是90年代以來,多國女作家
在世界文壇頻頻獲獎,女性文學的崛起,日益成為當今世界文壇中令人矚目的文學現象。
先從近年女作家的創作成果來看。當今西方文壇最被人們看重的兩項大獎———諾貝爾文學獎及美國普利策獎,近兩年的得主多是女作家。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由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夫雷德·耶利內克獲得;2005年美國普利策文學獎,得主是61歲的女作家瑪麗蓮·羅賓森;後者的獲獎小說《吉裏德》,還贏得2004年美國國家書評獎。當年美國另一大獎———國家圖書獎,也被女作家莉莉·圖克以她的小說《巴拉圭新聞》摘得桂冠。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提名名單中,小說類入選作品,竟全部出自女作家之手。除了莉莉·圖克的作品外,還有莎拉·拜納姆的《瑪德林睡了》,克裏斯蒂安·斯考特的《佛羅裏達》,瓊·斯爾伯的《天堂之念》和凱特·瓦爾伯特的《我類》。再往前追溯,近些年先後獲得過美國普利策文學獎的女作家,還有裘帕·拉希莉、卡羅爾·希爾茲、簡·斯邁利、安妮·泰勒、托尼·莫裏森、艾麗絲·沃克等好多位。英國布克獎也有相似的情況。曾登上領獎臺或被提名的女作家,就包括:多麗絲·萊辛、帕特·巴克、佩內羅普·菲茨傑拉德等多人。而更能代表女性文學活力的,則是年輕一代女作家的崛起。例如,印裔英國女作家阿蘭達迪·羅伊,1997年獲得英國布克獎時年僅36歲,她的獲獎處女作《微物之神》,有評論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文學經典”。2004年的大英圖書獎,也被只有三十多歲的英國女作家莫尼卡·阿裏摘取,她的小說《磚巷》還獲得2003年布克獎的提名。在世界文壇嶄露頭角的女作家還有很多。在加拿大,早些年瑪格利特·勞倫斯和艾麗絲·芒羅的作品都很有影響,勞倫斯去世後,女作家中要數瑪格利特·阿特伍德最走紅,她是目前有望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在德國,既有擅長現實主義題材、被譽為“有海明威風格”的青年女作家朱迪絲·霍爾曼,又有重現超現實主義手法而馳名的弗利西塔絲·霍普和蘇珊娜·密斯奇克;此外還有:法國的比埃雷特·福勒迪奧,瑞士的佐·詹妮,南非的戈迪默,墨西哥的埃萊娜·波尼亞托夫斯卡,智利的伊薩貝爾·阿連德,阿根廷的安海裏卡·高羅迪斯徹爾等等;美國華裔女作家湯婷婷、譚愛美、任碧蓮等,前幾年也很受人們關注。這些都表明,女性文學作為一支充滿活力的文學力量,正在世界文壇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影響。
近十幾年西方女性文學在創作上也很有特色,總體上呈現出多元共生的審美態勢。主要表現在:
(一)拓寬了題材領域。傳統經典女性文學的題材大多以女性的婚姻、愛情、家庭生活和事業為中心,常常通過家庭日常瑣細來反映社會風貌,較少描寫重大社會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女作家則較多將筆觸伸向社會,自覺承擔起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保持著探索真理、關懷社會的人文主義立場;而女性所特有的生命意識與人生經驗,又使得這些文化行為具有了豐富而鮮明的個性。如美國著名女作家蘇珊·桑塔格經常發表對時政的看法,並聲稱“我有一種道德感,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作家,而是因為我是一個人”,以至被人稱為“美國公眾的良心”。
(二)加深了對精神空間的探求意識。現時的西方女性文學,除了深入揭露男權社會中因性別歧視給女性帶來的影響外,還更多地探索了當代社會中女性所面臨的問題和經歷的困惑。例如探討在現代社會中,婦女如何尋求發展,女性怎樣面對婚姻、家庭、事業、個人化和性解放等問題,其代表性的作品有:被稱為英國當代“第一暢銷小說家”喬安娜·特羅洛普的小說《從南方來的女孩》(2002)等。
(三)更深入並拓展了對女性自我體驗的挖掘。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女性文學,對性以及不同性取向的描寫都更加寬容,許多作品都涉及到同性戀、雙性戀的主題;同時,女作家也更加大膽袒露自己的慾望與最真實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出現了許多真實生動地展現不同年齡段女性生理及心理體驗的作品。如美國女作家艾麗絲·沃克在2004年出版的新作《敞開你的心靈》中,就描寫了一位57歲祖母型女人的精神追求。法國女作家比埃蕾特·福勒迪奧的《要短句,親愛的》,則以自述形式再現了一位母親在養老院裏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
(四)注重對文化身份的探索。隨著西方國家出現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使得文化身份問題,諸如尋根文學、移民文學等,常成為一些移民的女作家寫作的主題。如曾獲普利策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疾病解說者》,英國女作家莫妮卡·阿裏的《磚巷》,以及美國華裔女作家寫的《喜富會》、《典型的美國人》等等,都是描寫移民後裔的生活及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在不同文化之間兩難的困惑體驗,出版後都獲得較大的影響。
西方女性文學興盛的這股潮流,在我國也有明顯的反映。本文中提到的那些女作家的作品,大多已有了中譯本,這表明我國的文學界和翻譯出版界,對世界性女性文學的興起與發展,給予了及時的跟蹤與密切的關注。再環顧中國的文壇,這些年也是女作家人材濟濟,佳作連連,獲獎頻頻。無論是傳統寫實、先鋒前衛、青春時尚、乃至網路虛幻,在不同領域都涌現出許多極顯才華的女作家,其中不乏借鑒了外國女作家的某些觀念與手法,使得中國的女性文學,也匯入了當代世界女性文學這股潮流。女性文學雖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流派,但它本身確實存在某些個性特徵及共性規律,其發展趨勢,值得關注與研究。(王曉英)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927777.htm
在世界文壇頻頻獲獎,女性文學的崛起,日益成為當今世界文壇中令人矚目的文學現象。
先從近年女作家的創作成果來看。當今西方文壇最被人們看重的兩項大獎———諾貝爾文學獎及美國普利策獎,近兩年的得主多是女作家。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由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夫雷德·耶利內克獲得;2005年美國普利策文學獎,得主是61歲的女作家瑪麗蓮·羅賓森;後者的獲獎小說《吉裏德》,還贏得2004年美國國家書評獎。當年美國另一大獎———國家圖書獎,也被女作家莉莉·圖克以她的小說《巴拉圭新聞》摘得桂冠。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提名名單中,小說類入選作品,竟全部出自女作家之手。除了莉莉·圖克的作品外,還有莎拉·拜納姆的《瑪德林睡了》,克裏斯蒂安·斯考特的《佛羅裏達》,瓊·斯爾伯的《天堂之念》和凱特·瓦爾伯特的《我類》。再往前追溯,近些年先後獲得過美國普利策文學獎的女作家,還有裘帕·拉希莉、卡羅爾·希爾茲、簡·斯邁利、安妮·泰勒、托尼·莫裏森、艾麗絲·沃克等好多位。英國布克獎也有相似的情況。曾登上領獎臺或被提名的女作家,就包括:多麗絲·萊辛、帕特·巴克、佩內羅普·菲茨傑拉德等多人。而更能代表女性文學活力的,則是年輕一代女作家的崛起。例如,印裔英國女作家阿蘭達迪·羅伊,1997年獲得英國布克獎時年僅36歲,她的獲獎處女作《微物之神》,有評論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文學經典”。2004年的大英圖書獎,也被只有三十多歲的英國女作家莫尼卡·阿裏摘取,她的小說《磚巷》還獲得2003年布克獎的提名。在世界文壇嶄露頭角的女作家還有很多。在加拿大,早些年瑪格利特·勞倫斯和艾麗絲·芒羅的作品都很有影響,勞倫斯去世後,女作家中要數瑪格利特·阿特伍德最走紅,她是目前有望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在德國,既有擅長現實主義題材、被譽為“有海明威風格”的青年女作家朱迪絲·霍爾曼,又有重現超現實主義手法而馳名的弗利西塔絲·霍普和蘇珊娜·密斯奇克;此外還有:法國的比埃雷特·福勒迪奧,瑞士的佐·詹妮,南非的戈迪默,墨西哥的埃萊娜·波尼亞托夫斯卡,智利的伊薩貝爾·阿連德,阿根廷的安海裏卡·高羅迪斯徹爾等等;美國華裔女作家湯婷婷、譚愛美、任碧蓮等,前幾年也很受人們關注。這些都表明,女性文學作為一支充滿活力的文學力量,正在世界文壇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影響。
近十幾年西方女性文學在創作上也很有特色,總體上呈現出多元共生的審美態勢。主要表現在:
(一)拓寬了題材領域。傳統經典女性文學的題材大多以女性的婚姻、愛情、家庭生活和事業為中心,常常通過家庭日常瑣細來反映社會風貌,較少描寫重大社會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女作家則較多將筆觸伸向社會,自覺承擔起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保持著探索真理、關懷社會的人文主義立場;而女性所特有的生命意識與人生經驗,又使得這些文化行為具有了豐富而鮮明的個性。如美國著名女作家蘇珊·桑塔格經常發表對時政的看法,並聲稱“我有一種道德感,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作家,而是因為我是一個人”,以至被人稱為“美國公眾的良心”。
(二)加深了對精神空間的探求意識。現時的西方女性文學,除了深入揭露男權社會中因性別歧視給女性帶來的影響外,還更多地探索了當代社會中女性所面臨的問題和經歷的困惑。例如探討在現代社會中,婦女如何尋求發展,女性怎樣面對婚姻、家庭、事業、個人化和性解放等問題,其代表性的作品有:被稱為英國當代“第一暢銷小說家”喬安娜·特羅洛普的小說《從南方來的女孩》(2002)等。
(三)更深入並拓展了對女性自我體驗的挖掘。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女性文學,對性以及不同性取向的描寫都更加寬容,許多作品都涉及到同性戀、雙性戀的主題;同時,女作家也更加大膽袒露自己的慾望與最真實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出現了許多真實生動地展現不同年齡段女性生理及心理體驗的作品。如美國女作家艾麗絲·沃克在2004年出版的新作《敞開你的心靈》中,就描寫了一位57歲祖母型女人的精神追求。法國女作家比埃蕾特·福勒迪奧的《要短句,親愛的》,則以自述形式再現了一位母親在養老院裏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
(四)注重對文化身份的探索。隨著西方國家出現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使得文化身份問題,諸如尋根文學、移民文學等,常成為一些移民的女作家寫作的主題。如曾獲普利策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疾病解說者》,英國女作家莫妮卡·阿裏的《磚巷》,以及美國華裔女作家寫的《喜富會》、《典型的美國人》等等,都是描寫移民後裔的生活及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在不同文化之間兩難的困惑體驗,出版後都獲得較大的影響。
西方女性文學興盛的這股潮流,在我國也有明顯的反映。本文中提到的那些女作家的作品,大多已有了中譯本,這表明我國的文學界和翻譯出版界,對世界性女性文學的興起與發展,給予了及時的跟蹤與密切的關注。再環顧中國的文壇,這些年也是女作家人材濟濟,佳作連連,獲獎頻頻。無論是傳統寫實、先鋒前衛、青春時尚、乃至網路虛幻,在不同領域都涌現出許多極顯才華的女作家,其中不乏借鑒了外國女作家的某些觀念與手法,使得中國的女性文學,也匯入了當代世界女性文學這股潮流。女性文學雖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流派,但它本身確實存在某些個性特徵及共性規律,其發展趨勢,值得關注與研究。(王曉英)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927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