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對虛構的食言

旅行報導作品張貼及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瓊寒茶花小屋

  我在自己的遠方,虛構一粒雨水,落到大漠戈壁,或是江河湖海。那是關乎命運的兩個方向。
  一粒雨落在戈壁,是水的不幸。走進荒原,沒有想過會面對怎樣的尷尬。為了面前這塊陌生的壟槽地形,我在城市的房間裏圖謀已久。亮晃晃的太陽在頭頂,把一切都彙集到了它的熔爐,戈壁和我在一起焚燒,有被烤焦、熔化或灰燼的多種可能。湖盆枯寂以後堆積而成的壟槽地貌,奇形怪狀的矗立在地表之上,它們怪異而精緻的形態,已經被風化得支離破碎。方向完全沒有意義,戈壁的荒涼沿著雙腳,毫無邊界的延伸到了八方四面,就像纖雲不染的天空,了無痕跡,灰白而渺遠.我成了一隻螞蟻,熱鍋在戈壁的正午,呼吸變得異常乾燥急促。如同章魚般張牙舞爪的觸角,還沒完全張開,就高熱昏迷,甚至分不清刺目的光斑,哪些源自土墩沙丘,哪些屬於眼瞼自生。我覺得身體很快就會被太陽擠幹。而緊跟的腳印也在身後,被呼叫的風指一一抹平。風的嚎叫,啃過肌膚全是鹽痕,直到汗腺無汗可溢。
  錯誤地選擇了七月的正午進入,地表溫度的高熱,不允許站在一個地方久留,稍稍遲疑,就可以聞到膠墊鞋底散發的焦臭。這個時候,我真成了一滴水,錯誤地走進了戈壁。
  別說一滴雨水,就是一場暴雨傾盆而下,短命的結果一目了然。雨水看不清去路,沒有選擇。我也看不清結果,可以選擇,或者自以為可以選擇。我的選擇,遠離了運命這個因素。對雨水生命體的假設,屬於對未知存在的模糊認同,或者指向命運遠在的可能。我不是雨水,也不是強硬的石頭,在焦渴的荒原,偽裝出一副勇敢,想對時間進行一次穿越,身體和意志,是站立或是傾圮,需要交給荒原確認.關於雨水的虛擬,與宗教和神性無關,也不能兩極這個正午。許多事實真相,總是藏在虛構後背。
  眼前的荒原和雅丹地貌,在遠古時期,曾有湖沼蜿蜒,植被蔥綠,除了我們知道的地質變化,有沒有未知的原因,或者某種強大而神秘的力量?把它荒寂成了永遠.世界就是用這樣的迷局,誘惑著我們去話語,然後一次又一次,把尋找推向更深的迷宮.前方也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在沒有深陷以前,還是想固執地靠近。儘管,我的好奇和奢望,很可能乾屍在荒野。我以為,應該比一滴雨水幸運.假設,能像一顆沙礫滾沸在戈壁,恰似一粒雨水落入湖海,生命就有更多可能,找到出口。
  戈壁灘上那些風蝕土墩經年曆久,暴曬在無遮無掩的毒日頭下,沒有一棵樹可以陰暗正午的太陽,也沒有一根草,表徵涼意。我如同被遺棄在壟槽峭壁的艾斯克霞爾城堡,令人絕望地空洞在無邊的荒原。哈密王城對古堡的遺棄,可以線裝於環境惡劣。沒有水源和綠色植物,人們遺棄了這條古絲綢通道,古堡自然失去了前哨的意義.我的被棄和空洞,由我親手安排。我主宰了當下,未來由誰曠古?裸露在陽光下的陶片和碎石,曾經作為文明的符號,已經被紛至遝來的遊人揣進了書房。那些鋒利炙手的秘密,握不到我的掌心,而更多的秘密,深藏於細密柔軟的沙丘下面,它把關於歐羅巴人在哈密的歷史和記憶,魔咒一樣封藏在了冰冷的墓穴,只留下一些殘破的屋基,讓我們在想像中,自以為是地拼湊出昔日的喧嘩和繁榮.遠在中亞或歐洲的白種人、波斯人、高加索人,曾在艾斯克霞爾驛站飲馬歇腳,然後翻過群山深谷走向中原。古堡東北方沙丘下面,那些曲腿側身而葬的歐羅巴人,在死亡深處躺了3100年,用不變的沉默,面對日月星辰未知的沉默。墓室中完好的毛織物、骨角器、礪石、銅刀,記憶著農牧業發達的遠年,紡織、染色、縫紉、皮革加工等技術的水準,依稀可辨。然而,在不能明確的時間裏,不知誰惹惱了造物主,拿著筆的那個誰,一怒之下刪掉了植被和水流,並黑暗了所有文明的跡象。太陽、星星和月亮,依舊在這裏升起落下,但再也無法照耀駝鈴和馬蹄的聲音。戈壁上裸露的彩石,壟槽間飛揚的沙塵,見證過事實真相,如果開口,會比所有生命的喊叫,源遠悠長.人們離開的時候,這裏到底發生過什麼?戰爭、瘟疫、自然災難或是文獻上已有的答案?我們今天正在遭遇的沙塵暴、水土流失、戰爭瘟疫,和這片大地當年的情形有無差異?又是怎樣的走向?這種設問,顯然無限虛妄,甚或荒唐,其前景和結果可以不寒而慄。綠色植物和江海湖泊死亡之後,人們跟隨駝馬四處流浪,如果遷徙的足印沒有找到土地,種子無土可依,草木無水潤育,族人的未來,或者我們的未來,一樣的荒涼可期。
  我沒有見到有翅膀的鳥兒或者蛇蠍,生命在戈壁的正午,只是虛構一粒雨水命運的旁證.除了尖叫的風滾燙在肌膚,燒烤我的身體和靈魂,沒有聽見任何生命的聲音。雙腳到不了深處,哈密雅丹地貌東西綿延400公里,戈壁上稀有的野駱駝、黃羊、野兔等野生動物,於我只能是一個傳說.這個赤日炎炎的正午,讓我獨自擁有了一次空闊,而弱小和孤獨也被直接反襯,畢竟人不是可以恒久的石頭,沒有道路和方向可循的荒原,選擇離開,就像魚蝦追隨河流,雲朵追隨天空。
  據說,黑夜降臨之後,艾斯克霞爾城堡附近磷火如螢,大風在壟槽間來回奔跑,時有怪音四起,有如鬼哭狼嚎。早年聽到這種聲音的某個人,坐在黃土夯實的土牆房子裏,給哈密五堡鄉的雅丹區域,取了一個“魔鬼城”的名字。
  如果繼續留在戈壁,很快就會成為乾屍。乾屍,木乃伊的另一種說詞.古埃及的木乃伊用藥物保鮮,而新疆的乾屍,完全天成於特殊的天候和地理。沙礫可以不腐人體的軀幹,卻無法保鮮祖先記憶。
  我在魔鬼城的出口,見到了古麗艾塞麗的微笑。
  “你沒有經驗,到這裏一般在早上十點以前,或者下午六點以後。現在正是最熱的時候。”古麗艾塞麗的面部遮掩在面紗裏,站在陳列室建築物背陰處,我看到了,風沙如何磨礪,並模糊了一雙眼睛的黑白。她打開了陳列室大門,認真解說那些瓦片、石器、陶片和銅錢的歷史。一具歐羅巴男人的乾屍,辮子很完整的擺放在胸前,側著身子,雙腿微曲,墓坑和乾屍的姿勢及陪葬品,完全按照出土前的樣式複製.有一束金黃的稻草,醒目地平放在屍體上,稻穗已經乾癟,自然沒了種子的意義.牛羊和糧食在魔鬼城的命運,如同雨水落到了戈壁。
  古麗艾塞麗,翻譯成漢語意即蜜蜂。蜜蜂在魔鬼城既沒有花朵,也沒有樹葉,蜜一樣的微笑不是留給胡楊的收藏,只是荒原中,等待一粒雨的焦急。
  我沒有看到天空上方有雲朵經過.對雨水的渴望,從來沒有超過這個正午的迫切。
                 
                 
 安安

歡迎嘎玛丹增來到旅行文學版 並貼文共賞圖檔

瓊寒仔細來回閱讀此文
諒我學淺
我坦白說:是似懂非懂

我曾走過絲路,也恰巧選擇了不對的七八月
當時站在望去一片荒涼的雅丹地貌上
依稀記得錶針是溫度42度

嘎玛丹增本文在水與風化岩石區域之間
把心底的呢喃與歷史及地形做了一番對話
以一個旅者曾走過的短暫記憶感覺下
這種對話的情感表達--- 似懂
但以因非在地者而缺少的民族歷史來說
這種對話的情感表達--- 又似非懂
雖是似懂非懂 但感覺用心.

整篇文章以散文型態出現
建議:可po散文版
或增加相片讓讀者更易分享. 感謝您 歡迎常來貼文
不好懂,只能说明写得不好呢。

谢谢评读!


意思可以贴到散文版?


顺祝新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