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 關渡雨中行

輕輕地滑過這初秋的天空
今年似乎涼得早,九月新雨伴著秋涼,提早凝滯在台北街頭。這麼舒緩閒適的氛圍,總應該留下些許深刻的回憶才是。望著雨水間隔裡,天空那片金黃雲彩,心中確只有一方空白園地,足夠擺下這秋雨中偶爾亮麗的雲靄。突然間,腦海只有一陣與季節脫離關係的空白,映貼在大稻埕碼頭旁,昨夜遺留下的水窪裡。有點清晰、金黃,卻無關季節的溫度。
現在的生活裡,想保持頭腦空白還不是件容易事。難得被一早微涼空氣,淨化出一小段空白思緒。腦波單純地接收晨光反射回瞳孔的光影,暈染一顆沒有思想的心,放遂於天和地的間隙裡,秋意在簡單裡出落著,我會忘記,因為簡單。昨天一夜大雨後,出乎意料在四點半的清晨,是一片另人囋嘆的青朗天色。五點踏出家門時,明月靜掛藍空動人不已,幾朵微光漫染的雲塊沈陷在漸藍的秋晨裡。本來最擔心的下雨問題,在這個明朗美麗的晨間,似乎有些開始淡忘。
與一行好友約定關渡集結,往淡水出發。路程的習慣和首選應該是淡水河自行車道,跨越華中橋時有個念頭讓我沒騎進河堤,沿著萬大路前進,想看看久未見面的清晨台北街頭。天上那一輪明月伴著藍色天空,實在有一股讓人欲罷不能的吸引力。當我踩過各種不同街景,看見幕幕和晨月秋色,勾畫出簡單卻又豐富的視覺。月色下的果菜市場,仍然叫賣聲沸騰。龍山寺旁的西園路,早已經是人潮洶湧,昏暗街道上,四處擠滿老人,不過真的不知道這種市集是因何存在。沒走過,絕對不知道這裡有這麼一個奇特的老人市集。
看著街景,我的單車也愈踩愈慢,因為,晨光月色下的台北街頭,很適合單車踩踏。經過西門町的武昌街尾,轉頭望向街道深處,整排特別麗緻的街燈向遠方延伸。好久沒再逛進這條當年屬於年輕的巷子裡,停下單車,清早的武昌街感覺好長好空盪好深遠,當年的電影街已落沒,別進去了吧!踩下踏板,把青春歡笑留在這裡。
接上環河北路,看見大稻埕碼頭水門敞開,剛好遇見紅綠燈間隔,順勢溜進水門裡。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雨後的大稻程碼頭,滿地水窪輝映著天空,一片亮麗的天空,平鋪在秋涼晨間,漫步雲端的感覺,在雨後的淡水河畔徜徉。有點不捨撩過天空金黃雲彩的到影,慢慢的推著單車經過,我們的影子也一起在水中滑著,滑過今早的天空。
抵達關渡宮還不到6:30,天明前的河顏月色有點轉變,雲開始多、霧開始濃,關渡碼頭上的視野漫著灰白色調。廣闊河域搭上季節晨昏,呈現不同的自然風情,看過絢爛落日再品味涼秋刮起的晨間淡雅,心底有種嘗盡華麗大餐後,渴望清粥小菜的順喉那種美味。
終究,大雨還是在竹圍的路途中傾盆而下,宣告淡水行程結束,我們在關渡大橋下躲過這場及時莫名的雨。夏秋交替之際,應該是患了季節性歇思底里症候群,一陣驟雨狂洩後,間歇性雨點沿著關渡往台北啜泣。洗滌後的夏未河岸仍然單調冷清,我們成了少數雨中狂歡、自我陶醉的隊伍,掠過又重新綻放的波斯菊,卻漾不起如花田亮橙般的心。大雨後青翠平凡的雜草叢裡,反倒勾勒出一片動人心弦的世界。我看見一朵朵「醴腸小花」,稀落有秩地點綴於水滴晶盈的草地世界裡,失去幾何,另外編寫出另一種雨後的圖騰。
回程沿自行車道,綿綿細雨中踩著一地濕漉,說真的,秋日微雨的河岸有一種詩意美,化身這幅風景的一份子,我們彷彿在寫一首屬於自己的詩。
自行車路線說明
1. 路線分級: ★輕鬆 / ☆☆進階 / ☆☆☆☆☆挑戰
2. 行程:
出發:中和錦和運動公園
途經:中和連城路、景平路→華中橋→台北市→萬大路→康定路→環河北路→大稻埕碼頭→民生西路→承德路 →大渡路→關渡→關渡碼頭→竹圍(折返)→關渡自然公園→洲美自行車道→淡水河自行車道→新店溪自行車道→華中橋→中和景平路、圓通路
終點:中和錦和運動公園
全程: 51公里
3. 時間:
總時數: 早晨5:00出發,12:25抵達終點,共7小時25分
騎乘時數: 3小時14分
平均時速: 15.4km/h
最大時速: 36km/h
4. 景點:
●台北市街晨景→大稻埕碼頭清晨風光→關渡→關渡自然公園→洲美自行車道→淡水河、新店溪自行車道
●雨後及小雨中的自行車道,別有一番風情。
5.可能遇上的難點:
●華中橋、承德橋上坡。
●洲美橋自行車天橋。
6. 騎乘重點提醒
●雨天騎車請注意安全,打開前後車燈,注意路況。
●秋天清晨,請注意溫度變化。
攝影、文 / 茶花小屋 2006.09.09
微藍晨光中月色動人 (萬華車站)

晨曦光芒流落河灘上 (大稻埕碼頭)

滿地水窪輝映著天空 (大稻埕碼頭)

一片灰白色調漫染著天與河 (關渡橋)

向遠方,簡單的秋景,會遺忘 (關渡碼頭眺望)

雨滴中探頭 (醴腸)

雨後的青草世界 (華中橋下自行車道)

水滴晶盈 (華中橋下自行車道)

沒有幾何的自然圖騰 (華中橋下自行車道)

輕輕地滑過這初秋的天空
今年似乎涼得早,九月新雨伴著秋涼,提早凝滯在台北街頭。這麼舒緩閒適的氛圍,總應該留下些許深刻的回憶才是。望著雨水間隔裡,天空那片金黃雲彩,心中確只有一方空白園地,足夠擺下這秋雨中偶爾亮麗的雲靄。突然間,腦海只有一陣與季節脫離關係的空白,映貼在大稻埕碼頭旁,昨夜遺留下的水窪裡。有點清晰、金黃,卻無關季節的溫度。
現在的生活裡,想保持頭腦空白還不是件容易事。難得被一早微涼空氣,淨化出一小段空白思緒。腦波單純地接收晨光反射回瞳孔的光影,暈染一顆沒有思想的心,放遂於天和地的間隙裡,秋意在簡單裡出落著,我會忘記,因為簡單。昨天一夜大雨後,出乎意料在四點半的清晨,是一片另人囋嘆的青朗天色。五點踏出家門時,明月靜掛藍空動人不已,幾朵微光漫染的雲塊沈陷在漸藍的秋晨裡。本來最擔心的下雨問題,在這個明朗美麗的晨間,似乎有些開始淡忘。
與一行好友約定關渡集結,往淡水出發。路程的習慣和首選應該是淡水河自行車道,跨越華中橋時有個念頭讓我沒騎進河堤,沿著萬大路前進,想看看久未見面的清晨台北街頭。天上那一輪明月伴著藍色天空,實在有一股讓人欲罷不能的吸引力。當我踩過各種不同街景,看見幕幕和晨月秋色,勾畫出簡單卻又豐富的視覺。月色下的果菜市場,仍然叫賣聲沸騰。龍山寺旁的西園路,早已經是人潮洶湧,昏暗街道上,四處擠滿老人,不過真的不知道這種市集是因何存在。沒走過,絕對不知道這裡有這麼一個奇特的老人市集。
看著街景,我的單車也愈踩愈慢,因為,晨光月色下的台北街頭,很適合單車踩踏。經過西門町的武昌街尾,轉頭望向街道深處,整排特別麗緻的街燈向遠方延伸。好久沒再逛進這條當年屬於年輕的巷子裡,停下單車,清早的武昌街感覺好長好空盪好深遠,當年的電影街已落沒,別進去了吧!踩下踏板,把青春歡笑留在這裡。
接上環河北路,看見大稻埕碼頭水門敞開,剛好遇見紅綠燈間隔,順勢溜進水門裡。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雨後的大稻程碼頭,滿地水窪輝映著天空,一片亮麗的天空,平鋪在秋涼晨間,漫步雲端的感覺,在雨後的淡水河畔徜徉。有點不捨撩過天空金黃雲彩的到影,慢慢的推著單車經過,我們的影子也一起在水中滑著,滑過今早的天空。
抵達關渡宮還不到6:30,天明前的河顏月色有點轉變,雲開始多、霧開始濃,關渡碼頭上的視野漫著灰白色調。廣闊河域搭上季節晨昏,呈現不同的自然風情,看過絢爛落日再品味涼秋刮起的晨間淡雅,心底有種嘗盡華麗大餐後,渴望清粥小菜的順喉那種美味。
終究,大雨還是在竹圍的路途中傾盆而下,宣告淡水行程結束,我們在關渡大橋下躲過這場及時莫名的雨。夏秋交替之際,應該是患了季節性歇思底里症候群,一陣驟雨狂洩後,間歇性雨點沿著關渡往台北啜泣。洗滌後的夏未河岸仍然單調冷清,我們成了少數雨中狂歡、自我陶醉的隊伍,掠過又重新綻放的波斯菊,卻漾不起如花田亮橙般的心。大雨後青翠平凡的雜草叢裡,反倒勾勒出一片動人心弦的世界。我看見一朵朵「醴腸小花」,稀落有秩地點綴於水滴晶盈的草地世界裡,失去幾何,另外編寫出另一種雨後的圖騰。
回程沿自行車道,綿綿細雨中踩著一地濕漉,說真的,秋日微雨的河岸有一種詩意美,化身這幅風景的一份子,我們彷彿在寫一首屬於自己的詩。
自行車路線說明
1. 路線分級: ★輕鬆 / ☆☆進階 / ☆☆☆☆☆挑戰
2. 行程:
出發:中和錦和運動公園
途經:中和連城路、景平路→華中橋→台北市→萬大路→康定路→環河北路→大稻埕碼頭→民生西路→承德路 →大渡路→關渡→關渡碼頭→竹圍(折返)→關渡自然公園→洲美自行車道→淡水河自行車道→新店溪自行車道→華中橋→中和景平路、圓通路
終點:中和錦和運動公園
全程: 51公里
3. 時間:
總時數: 早晨5:00出發,12:25抵達終點,共7小時25分
騎乘時數: 3小時14分
平均時速: 15.4km/h
最大時速: 36km/h
4. 景點:
●台北市街晨景→大稻埕碼頭清晨風光→關渡→關渡自然公園→洲美自行車道→淡水河、新店溪自行車道
●雨後及小雨中的自行車道,別有一番風情。
5.可能遇上的難點:
●華中橋、承德橋上坡。
●洲美橋自行車天橋。
6. 騎乘重點提醒
●雨天騎車請注意安全,打開前後車燈,注意路況。
●秋天清晨,請注意溫度變化。
攝影、文 / 茶花小屋 2006.09.09
微藍晨光中月色動人 (萬華車站)

晨曦光芒流落河灘上 (大稻埕碼頭)

滿地水窪輝映著天空 (大稻埕碼頭)

一片灰白色調漫染著天與河 (關渡橋)

向遠方,簡單的秋景,會遺忘 (關渡碼頭眺望)

雨滴中探頭 (醴腸)

雨後的青草世界 (華中橋下自行車道)

水滴晶盈 (華中橋下自行車道)

沒有幾何的自然圖騰 (華中橋下自行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