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自行車日記]訪碧潭 騎遇秀朗晨曦

旅行報導作品張貼及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瓊寒茶花小屋

[晨光自行車日記]訪碧潭 騎遇秀朗晨曦

圖檔


雖然台北住了四十年,但到過碧潭的次數屈指可數,每回出遊計畫中,總是不會排入這個感覺很近的著名風景區,隨著都市範圍的不斷擴散,早年屬於郊區的碧潭,早已經淹沒在成群的水泥叢林之中。

昨晚下了場雨,早上出門時路上雨水還沾滿地面,一夜洗濯,空氣沁涼直竄身上薄衫,一股涼勁讓剛從家裡出來的身體難以抵擋。雖然今天晚了點,但騎上秀朗橋時天空還是一片黑暗,經過拓寬的橋面已失去早年二線道小橋古意,多線車道上路燈密度頗高,雖然橋面設計呆板,但整齊的路燈開滿金黃,場面有幾分壯觀。橋邊欄桿上國旗隨風飄揚,感覺好久沒有看到橋上旗幟迎風的情景,早期每年十月開始,旗海飄飄國恩家慶的景像彷彿又浮現眼前。

晨曦光影的色澤變化速度,像齣精彩連續劇,感覺過隱但一溜煙便錯過重要時間,在橋上拍下幾張夜景後,遠方天空漸漸地又泛起藍色背景,顏色由深入淺,這時才感覺地球轉動的速度好快。秀朗橋這裡耽誤了太多時間,趕往碧潭橋時天色已經亮起。

碧潭這地方雖然盛名遠播,但每次路過總是一幅交通雜亂的景像,或許很多幾十年的老台北人也不曾拜訪。新店捷運及北二高開通,改變了附近大部份的路況及地貌。當單車騎在附近街道時,很難清楚看見這裡的地標碧潭吊橋,北新路這邊的入口在一條二側開滿商家的路上,刻意劃下的單行道,可以看出白天人車擁擠。吊橋鋼索緊繃貫穿在樓房之間景像特殊,循階梯而上,單車不能進入橋面,橋上的設備保養得當,油漆亮麗,橋面上枕木排列整齊,橋燈特別營造的氣氛點亮橋身二側,感覺上,碧潭吊橋已經是城市的一個部分。

對碧潭這地方除了小時侯一些零星記憶,還有一張碧潭郵票,可以看出當年碧潭風景知名度之高,連郵政局也要為它特別發行風景郵票。每每看著這些懷舊的東西,想著以往的風景和生活,心裡總是牽動了好多好多舊有時光。改天帶著郵票,到此一遊吧!

自行車路線說明:

1. 行程:
出發:中和錦和國小
途經:中和景平路→秀朗橋→新店→碧潭吊橋(單車禁入)→碧潭大橋→安坑→新店安和路→中和南勢角
終點:中和錦和國小
全程: 20公里

2. 時間:
總時數: 早晨4:50出發,7:05抵達終點,共2小時15分鐘
騎乘時數: 1小時10分

3. 景點:
秀朗橋晨曦→秀朗橋下河濱公園→碧潭吊橋→碧潭風景區→碧潭大橋→新店溪河景

4. 可能遇到的難點:(全程為城市公路)
秀朗橋上坡→秀朗橋河濱公園單車專用坡道→碧潭大橋上坡→安和路三段與景新街上坡


文/攝影: 茶花小屋 2005.10.15


.
璀璨的街燈是為點然明天的晨 (秀朗橋夜景)
圖檔
.
藍與黃的相遇激化記憶旗幟 (秀朗橋晨曦)
圖檔
.
過去與未來的烙印相遇在此 (碧潭橋晨景)
圖檔
.
深埋,從前的故事 (碧潭橋下晨景)
圖檔
.
不願被遺忘,帶著現在走向未來 (碧潭橋晨景)
圖檔
.
或許古老的故事都在其中 (幾十年前的碧潭郵票)
圖檔
.


吊橋邊這麼多高樓
你沒說
真不敢相信那是碧潭

你集郵嗎
我比較喜歡郵票上的碧潭
有『潭』的意境

走到附近差點找不到路上碧潭吊橋咧!
妳看那房子多少,而且一旁的路上像個夜市和菜市場
很好奇是如何發展成這樣的

我小時侯有集郵,現在還有一千多張老郵票,有時拿相片出來比,以前有很多風景,生態啦的郵票,現在才知道那是台灣的特有風情,郵票也算是台灣的小小縮影,很有意思,這些幾十年的集郵冊都被翻爛了,現在郵票用塑膠帶裝,文具店也買不到集郵冊。

潭意境那地方也有照相,不過橋那時一直晃很模糊沒貼出來。


現在許多風景區都設了太多多餘的水泥建築
好像這就是所謂的建設,有建設主事者才有錢拿
我喜歡原味的山林

集郵冊
郵局有賣

我喜歡原味的山林
-----------------------------

季風這句話也是我想說的

郵局有賣哦,等一下去問看看